:::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朱陸異同 ─以「心與理」、「心與物」兩個向度為主軸所作之探索
作者:王大德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蔡仁厚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2
主題關鍵詞:朱熹陸象山朱陸異同實踐工夫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7
「朱陸異同」乃中國儒學八百多年來之一大公案,涉及儒學極深、極根源之智慧與義理。「朱陸異同」最能透顯出儒學「重實踐」之根本精神,非僅象山念茲在茲而已,踐德成聖亦為朱子生命之終極關懷。
當代對傳統儒學之不足,多所反省也。指出傳統儒學未能開出民主、科學,是其中顯著之一例。許多學者認為傳統儒學對知識之重視不足,因而未能開出民主、科學。甚至有人認為傳統儒學根本有礙於知識之攝取,遂主張棄傳統儒學於不顧。亦有人欲移花接木,而未充分考慮知識在儒學,乃至中國文化中真正生根茁壯之可能理據。朱陸異同正是在此時代新需求之洪流衝擊下,據以說明如何保存儒學根本精神,並廣開儒學生面之一極佳之觸媒。
一個道德行為之成就,除了「心」之外,「物」亦是不可少的。既然道德行為所牽涉者不單是「心」,亦有「物」,那麼在探討朱陸異同時,理應對此二者皆有所交代。因而除了「心與理」之外,本文亦定「心與物」為另一主要之研究進路。朱陸之爭的一大原由便在兩人對「物」所取之態度不同上也。在「心」之一面,先儒之言可謂備矣!至於「物」之一面,則因以往時代背景之限制,先儒尚未能盡其全幅義蘊。影響所及,遇有牽涉至「物」之義理糾結時,他們亦多半未能清楚地說明。今欲藉本題之研究探討心對物之融攝問題,此研究不但對「朱陸異同」之釐清極有助益,同時亦有實踐上之必要性,另一方面亦可展示儒學關於「物」之一種特有的「知識學問」,而顯儒學之理趣。
筆者欲分別探討朱、陸關於「心」、「物」與「實踐工夫」之種種不同主張及其背後之理據,衡定是非之後,再據以說明於道德實踐時,對「心」、「物」應取何種態度為佳。最後再以前述研究所得,釐清如「尊德性與道問學」等一般問題。因而本文之研究步驟如下:
一、 第二章探討朱、陸在「心與理」方面之異同。
二、 第三章探討朱、陸在「心與物」方面之異同。
三、 第四章探討朱、陸在「實踐工夫」方面之異同
四、 第五章探討朱、陸在「心與理」、「心與物」異同之根源問題──本心有無踐德大能與生物大用?再據以說明對「心」、「物」應取之正確態度。
五、 第六章以上述研究所得,釐清「鵝湖之爭」、「尊德性與道問學」、「博與約」、「太簡與支離」等問題。
六、 第七章則為本文之結論。
一、原典之類
甲、朱子之部
朱熹:《朱子大全》台北:中華書局,五十九年。
朱熹:《朱文公文集》台灣:商務印書館,六十八年。
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台北:鵝湖出版社,七十三年。
朱熹:《四書集註》台北:漢京文化公司,七十六年。
朱熹:《周易本義》台北:文化圖書公司,七十八年。
朱熹:《易學啟蒙》台北:武陵出版社,七十八年。
朱熹:《詩集傳》台北:中華書局,五十九年。
朱熹,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台北:文津出版社,七十五年。
朱熹,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朱熹,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台北:漢京文化公司,六十九年。
朱熹,呂祖謙,江永注:《近思錄集注》台北:中華書局,六十九年。
朱熹,呂祖謙,張伯行注:《近思錄集注》香港:商務印書館,1985
年。
乙、象山之部
陸九淵:《象山全集》台北:中華書局,六十八年。
陸九淵:《象山全集》台灣:商務印書館,六十八年。
陸九淵:《陸象山全集》台北:世界書局,七十九年。
丙、其餘
王陽明:《王陽明全書》台北:正中書局,六十五年。
王陽明:《陽明傳習錄》台北:世界書局,七十九年。
王懋竑:《朱子年譜》台北:世界書局,七十三年。
周敦頤,胡寶瑔編:《周子全書》台北:武陵出版社,七十九年。
張載:《張載集》台北:漢京文化公司,七十二年。
程顥、程頤:《二程全書》台北:中華書局,七十五年。
程顥、程頤:《二程集》台北:漢京文化公司,七十二年。
黃宗羲:《宋元學案》台北:華世出版社,七十六年。
黃宗羲:《明儒學案》台北:華世出版社,七十六年。
二、 專著之類
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台北:學生書局,七十五年。new window
王邦雄等:《論語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七十八年。new window
王邦雄等:《孟子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七十八年。new window
王開府:《儒家倫理學析論》台北:學生書局,七十五年。
方東美:《新儒家哲學十八講》台北:黎明文化公司,七十四年。
方東美:《生生之德》台北:黎明文化公司,六十九年。
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台北:學生書局,七十三年。new window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書局,七十二年。
牟宗三:《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台北:學生書局,七十九年。new window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學生書局,七十六年。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台北:商務印書館,七十六年。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台北:學生書局,七十三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書局,七十年。new window
牟宗三:《圓善論》台北:學生書局,七十四年。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台北:三民書局,六十九年。
牟宗三譯註:《康德的道德哲學》台北:學生書局,七十二年。
李明輝:《儒學與現代意識》台北:文津出版社,八十年。
李明輝:《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八十三年。new window
李明輝:《儒家與康德》台北:聯經出版社,七十九年。new window
李日章:《程顥.程頤》台北:東大圖書公司,七十六年。
岑溢成:《大學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八十年。
林安梧:《現代儒學論衡》台北:業強出版社,七十六年。
林繼平:《陸象山研究》台北:商務印書館,七十二年。
林慶彰:《朱子學研究書目》台北:文津出版社,八十一年。
姜允明:《心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七十七年。
祝平次:《朱子學與明初理學的發展》台北:學生書局,八十三年。new window
范壽康:《朱子及其哲學》台北:開明書局,六十五年。
唐君毅:《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台北:學生書局,七十五年。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台北:正中書局,六十八年。
唐君毅:《中西哲學思想之比較論文集》台北:學生書局,七十七年。
唐君毅:《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台北:學生書局,七十五年。
唐君毅:《哲學論集》台北:學生書局,七十九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學生書局,七十五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學生書局,七十三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台北:學生書局,七十三年。
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台北:學生書局,七十二年。
唐君毅:《人生之體驗續編》台北:學生書局,七十七年。new window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學生書局,七十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台北﹕時報文化公司,七十四年。new window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台北﹕商務印書館,七十三年。
袁保新:《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八十一年。new window
高柏園:《中庸形上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八十年。new window
孫振青:《宋明道學》台北:國立編譯館,七十五年。new window
秦家懿:《王陽明》台北:東大圖書公司,七十六年。
張立文:《朱熹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
張立文:《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年。
張立文:《朱熹與退溪思想比較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八十四年。
陳來:《朱子書信編年考證》上海﹕人民出版社,七十八年。
陳來:《朱熹哲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陳榮捷:《朱熹》台北:東大圖書公司,七十九年。new window
陳榮捷:《朱子新探索》台北:學生書局,七十七年。new window
陳榮捷:《朱學論集》台北:學生書局,七十一年。new window
陳榮捷:《近思錄詳註集評》台北:學生書局,八十一年。new window
陳德仁:《象山心學之比較研究》台北:學生書局,六十三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七十八年。
曾昭旭:《道德與道德實踐》台北:漢光出版社,七十二年。new window
曾春海:《晦庵易學探微》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七十二年。
曾春海:《陸象山》台北:東大圖書公司,七十七年。
曾春海:《儒家哲學論集》台北:文津出版社,七十八年。
曾春海:《朱熹易學析論》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七十九年。new window
曾春海:《朱熹哲學論叢》台北:文津出版社,九十年。
馮耀明:《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台北:允晨文化公司,七十八年。
項退結編譯:《西洋哲學辭典》台北:華香園出版社,七十八年。
傅偉勳:《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台北﹕東大圖書公司,八十年。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台北﹕學生書局,七十七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台北﹕籃燈文化公司,八十年。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台北:文津出版社,八十一年。new window
楊祖漢:《儒學與康德的道德哲學》台北:文津出版社,七十六年。new window
楊祖漢:《當代儒學思辨錄》台北:鵝湖出版社,八十七。new window
楊祖漢:《中庸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七十九年。new window
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台北:文津出版社,七十九年。new window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台北:學生書局,七十三年。new window
蔡仁厚:《新儒家的精神方向》台北:學生書局,七十八年。
蔡仁厚:《中國哲學的反省與新生》台北:正中書局,八十三年。
蔡仁厚:《宋明理學.北宋篇》台北:學生書局,八十四年。
蔡仁厚:《宋明理學.南宋篇》台北:學生書局,八十二年。
熊琬:《朱子理學與佛學之探討》台北:文津出版社,七十四年。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台北﹕學生書局,七十三年。new window
劉述先:《文化與哲學的探索》台北﹕學生書局,七十五年。
劉述先:《生命情調的抉擇》台北﹕學生書局,七十四年。
劉述先:《中西哲學論文集》台北﹕學生書局,七十六年。
蒙培元:《理學的演變》台北:文津出版社,七十九年。
蒙培元:《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台北:學生書局,七十九年。new window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台北:學生書局,七十三年。
錢穆:《中國思想史》台北:學生書局,六十六年。
錢穆:《朱子新學案》台北:三民書局,七十八年。
三、 論文之類
王大德:〈評介《當代新儒學論文集.外王篇─關於良知的自我坎陷的討論》〉鵝湖學誌,第十四期,八十四年六月。
王大德:〈牟宗三先生良知坎陷說之詮釋〉收錄於《牟宗三先生與中國哲學之重建》台北:文津出版社,八十五年。
王大德:〈道德行為成素之分析〉警專學報,第二卷,第六期,八十八年六月。new window
成中英:〈論朱子哲學的理學定位與其內涵的圓融和條貫問題〉國際朱子學會議,台北,中央研究院,1992年五月。
成中英:〈原性與圓性:論性即理與心即理的分殊與融合問題─兼論心性哲學的發展前景〉漢學研究,第十三卷,第一期,八十四年六月。new window
李明輝:〈朱子論惡之根源〉國際朱子學會議,台北,中央研究院,1992年五月。
李志林:〈論朱熹理一分殊說的積極意義〉哲學與文化,第二十卷,第十期,八十二年十月。new window
邱黃海:〈儒學理論與具體實踐之關聯初探─以象山學與朱子學為例〉鵝湖月刊,第十三卷,第九期,七十七年三月。new window
林惠勝:〈試論朱陸異同─以心性論為主〉台南師院學報,第二十四期,八十年六月。new window
祝平次:〈「性即理─心即理」與「理學─心學」─略論兩對判分程朱、陸王學說的概稱的使用〉中國文學研究,第四期,七十九年五月。
高予遠:〈對朱王格物致知概念的界定與評價〉中國文化月刊,第二一四期,八十七年一月。
孫效智:〈論朱陸異同與會通〉哲學與文化,第十四卷,第五期,七十六年五月。new window
唐亦男:〈朱熹在傳統儒學中地位之批判與認定:別子為宗─心體與性體一書之宏觀與通識舉隅〉鵝湖月刊,第十五卷,第九期,七十九年三月。
陶國璋:〈宋代儒學由形上性體義轉化至心即理之義理發展〉鵝湖月刊,第十四卷,第一期,七十七年七月。new window
陳傳芳:〈從朱陸異同論中國學術主客觀問題─朱陸思維方式探微〉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五卷,第二期,八十三年八月。
黃甲淵:〈心學的道德形上學研究〉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八十四年。new window
傅佩榮:〈存在與價值之關係問題〉「存在與價值研討會」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八十年。new window
張恭銘:〈朱陸論辯〉國立編譯館館刊,第二十六卷,第二期,八十六年十二月。
張念誠:〈象山人格教育思想之研究─以生活化儒學為中心的展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八十年。
張璉:〈從自得之學論朱陸異同〉漢學研究,第十三卷,第二期,八十四年十二月。new window
楊祖漢:〈李栗谷對朱子哲學的詮釋〉國際朱子學會議,台北,中央研究院,1992年五月。
蒙培元:〈朱熹的心靈境界說〉國際朱子學會議,台北,中央研究院,1992年五月。
蔡仁厚:〈朱子的工夫論〉國際朱子學會議,台北,中央研究院,1992年五月。
劉述先:〈宋明儒學的特質及其現代意義〉哲學年刊,第三期,七十四年六月。
劉述先:〈朱熹的思想究竟是一元論或是二元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創刊號,八十年三月。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