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宗教對法律的影響:以吳經熊為例
作者:王志堅
作者(外文):Marcus Wang Jr Jian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黎建球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5
主題關鍵詞:法律哲學吳經熊宗教信仰自然法法律思想基督信仰與法律宗教與法律中西法律比較Philosophy of LawJohn C.H. WuJurisprudenceReligionNatural LawLegal thoughtChristianity and LawReligion and LawComparison of Eastern and Western LawFaith and Law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6
論文摘要
沒有人質疑法律是一套規則,但是如果把法律僅僅當成只是一套規則,那就會引起很大的質疑及嚴重後果。這個道理就如同我們不反對人是一種動物,但如果把人只當成動物一般來對待,那我們必須嚴正的反抗到底。換言之,在規則之外,有其他的因素使得法律具備自身的尊嚴。畢竟只有被尊敬的法律才具備讓人遵守的內在權威。那麼,甚麼是法律尊嚴的來源呢?這是本文提出問題的動機。
由此動機引發論文研究的核心論題:「宗教對法律的影響」。宗教在日常生活中,一直是提供人類生命終極意義的主要來源。隨著人類理性的發展,科學的昌明,時至今日,宗教反而成為古老與迷信的代表,在科學方法的主導下,宗教對於法律似乎已經是落伍的象徵。然而,現代的法律體系真能回答法律尊嚴由何而來的問題嗎?認真觀察現代法律的運作,我們可以發現:缺乏終極基礎的法律哲學體系、缺乏根本價值肯定的價值判斷,這是潛伏於現代法律中的危機。對此問題,宗教能提供新的幫助嗎?
一世紀之前,中國誕生了一位特殊的法律學者。他的特殊之處,並不僅是因為他在年輕之時,即已獲得的眾多成就,更重要的是,在他具備現代學術的完整訓練並深獲肯定之後,他卻願意以宗教的精神做為法律哲學的核心,並且在生活中實際地身體力行。本文透過說明吳經熊的思想演變歷程來呈顯宗教在今日仍能對法律產生的影響,筆者相信吳經熊個人生命的洞察對於宗教未來在法律中扮演的角色,具備某種啟示與指標的作用。
綜觀吳經熊的一生,看他受教育的過程可說是回溯東西方思想發展的脈絡而來,早期吳經熊為西方的科學知識所吸引,但他仍不能忘情於中國文化中對於「道」的體驗,事實上筆者認為吳經熊早期似乎試圖以西方的科學方法重新詮釋中國文化的根源。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他融合斯丹木拉及荷爾摩斯的方式,斯丹木拉重視普遍的理念,荷爾摩斯強調個別的的經驗,吳經熊向兩位老師學習,他們的思想也都有令人折服之處,然而這兩者在同一平面上卻又相互對立。吳經熊引入「道」的觀念,創造出立體的視野,從根源上統一了斯丹木拉及荷爾摩斯的法律觀點。換言之,從法律的終極根源來看,斯丹木拉及荷爾摩斯各自只看到了法律的正面及背面,而非整體的法律全貌。無論這個方式是否成功,吳經熊對法律終極根源的追求,一直吸引著他超越各種不同的法律學說及觀點。
後來吳經熊經歷了生命中的墮落時期,生活的放縱卻更加深他心靈尋求真正寧靜和平的飢渴,當他發現能真正回應他生活中靈性需求的典範,同時也正是法律公理正義的滿全根源。法律的基礎與生命的意義在根源上相互連結。對吳經熊而言,法律為何應被遵守的理由,其原因是內在於人的,而非外在的力量。正是由於人生尋求愛與人性的圓滿,所以法律具備了崇高的尊嚴,而這一切都已經在宗教的典範中獲得具體的實踐與表達。對於吳經熊來說,宗教所傳達的理想既是合理的又是可行的,也就是說即使不信仰這個宗教,卻仍然可以接受這樣的法律哲學思想。
最後,筆者跟隨著吳經熊的思路,從近日生活中尋找相關的案例,用另一個角度討論宗教對法律的影響,試著找到例證來支持吳經熊所肯定的宗教與法律的合作関係。透過這幾個個案,我們可以更清楚的認識到,缺乏信仰的法律退化成為僵硬教條的危險。吳經熊那麼深的了解法律的兩個極端,我們看到他專精於法律的技術層面,甚至稱之為天才亦不為過,但另一方面,他又那麼願意地放棄這個專業,而尋找超越之道。他了解科學,甚至了解到願意放棄科學,這並不只是一種領悟的表現,而是分屬兩個不同的深刻洞察。另外,還有是他的心中有一種超越專業之上的美感,吳經熊從研究人類世界的秩序入手,慢慢他發現人的秩序需要一個道德性的基礎,而最後又從這個道德基礎進到宇宙中的秩序,這樣的美感使他肯定整個宇宙與人類的生活暗示了背後有一個極豐富又充滿愛的心靈,形成了這一切。這世界不是絕對的,但絕對是可以看出有絕對者的世界。生命的意義或許不容易找到終極的標準,但生活卻足夠讓我們肯定有一個終極性的標準存在。而這正是宗教所帶來的啟發。
RELIGIOUS INFLUENCE ON LAW IN THE CASE OF JOHN.C.H. WU
The English Abstract
There is no double that law is a set of rules. However it is very problematic and the result would disastrous if law is regarded as a set of rules only. In fact, apart from hav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there are other factors which enable law to acquire its own dignity. When law has its own dignity generating from its internal authority then law would be respected and to be observed by people. What is the source of the dignity of law? This question leads us to the main theme of the thesis which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religion on law”.
Religion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Ultimate Concern when the Ultimate Being is regarded as the source of all authorities. Therefore at the early stage of legal development, religious beliefs has a lofty and respectable position in the legal system. Because of this, the legal system acquires it digni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ationality and science in modern era, religion has been gradually mistakenly as out-of -date and as superstitious. Under the scientific orientation in legal studies, religious implication in the scholarship of law has been regarded as a sign of backwardness. On the other hand, it seems that modern legal system fail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ere is the source of legal authority?” Looking closer at the modern legal system whose philosophy lacks the Ultimate Cornerstone which leads to the erosion of the fundamental value in legal judgment we realize that there is a hidden crisis in modern legal practice. Can religion offer any help vis-à-vis this question?
A century ago an outstanding scholar with many talents named John C.H. Wu was born in China. When he was young not only he has ascended to the pinnacle of legal scholarship, but also he took religion as the core of philosophy of law (Jurisprudence) and put it into practice.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John C.H. Wu’s legal scholarship, this thesis confirms that religion is still influential in modern legal studies and practice.
Although John Wu was attracted to science of the Western tradition, when he was young he was familiar with Daoism of the Eastern tradition as well. He tried to annotate the Chinese cultural root by western scientific method. In legal studies he employed Daoism to give a new dimension to the contradictory views of legal philosophy of two top scholars in legal studies: Holms and Stammler.
After experiencing the role played by religion (Christianity) in a certain period of his life, Wu affirmed that The Transcendental Being is essential not only in life but also in legal practice.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law is closely integrated with the meaning of life, for Wu, the reason for the observation of law rests within a person not resting on external forces. It is also because human being by nature desperately seeks love and life fulfillment, therefore the dignity of law which is the law of love is the expression of the ideal of a religion which is a means to express love and life fulfillment. For Wu, the ideals expressed by religion are acceptable and reasonable, and adherents of any belief system could accept this philosophy of law without religious discrimination.
Through some legal cases in modern time such as Terri Schiavo’s Case (2005), The Controversy of Enron Bankruptcy (2002) and the problematic leg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978-) we confirm that Wu’s theory on religious influence on law was correct and acceptable. Without religious belief as the cornerstone, law deteriorated into fossilized regulations, and law can be manipulated.
The greatness of Wu’s scholarship rests in his outstanding power of integrating various disciplines of studies, and his capacity in grasping the beauty of deeper meaning in each profession and concept. He admitted that the human world needs an order which is based on morality. From human order Wu extends his theory that the universe needs an order. From the order of the universe and human society Wu confirms the existence of the Ultimate Being behind the world including law.
參考書目
一、吳經熊的著作:
吳經熊,《法律哲學研究》,上海:會文堂新記書局,1937。
吳經熊,《哲學與文化》,台北:三民書局,1971。
吳經熊,《內心悅樂之源泉》,台北:東大書局,1981。
吳經熊著,《內心樂園-愛的三部曲》(黃美基等譯),台北:上智,2003。
吳經熊,《聖詠譯義初稿》,台北:1975。
吳經熊,《新經全集》,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80。
吳經熊、金嗚盛,<約法釋義>,《現行法律釋義叢書》,上海:1936。
吳經熊,《法學論集》,《中華學術與現代文化叢書》第九冊,台北:中研院。
吳經熊等,《中西文化論集》,台北:國防研究院,1970 。
吳經熊、黃公覺,《中國制憲史》上、下冊,上海:1937。
吳經熊,《禪學的黃金時代》(吳怡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
吳經熊,《法學論文選譯集》(洪玉欽譯),台北:文化大學,1978。
吳經熊,《唐詩四季》(徐誠斌譯),台北:洪範,2003。
吳經熊,<孔子的人文主義與今日世界>,《現代學術思潮》(朱秉義譯),台北,(1974):1-10。
吳經熊、華懋生編《法學文選》2冊,上海:1937。
吳經熊,<小德蘭與釋道三家的精神>,《中國天主教文化》, (1974):42-46。new window
吳經熊,<莊子的智慧>,《哲學與文化》(項退結譯),台北,(1979):12-48。
吳經熊,<國父思想之綜合觀>,《東西文化》19期: 1-22。
吳經熊,<五五憲草之回憶>,《國魂,》363期(1976):18-19。
吳經熊編,《中華民國六法理由判解彙編》。
吳經熊,東西文化的交流。1961年 9月4日在教育部的演講,台北,記錄陳如一。
John C.H. Wu, The Art of Law and Other Essays Juridical and Literary. Shanghai:1936.
John C. H. Wu, The Science of Love, 愛的科學, 宋超群譯(English-Chinese edition), Taipei:1974.
John C. H. Wu, Juridical Essays and Studies, Shanghai:commercial press,1928.
John C. H. Wu, Beyond East and West, New York:1951, London:1952.
John C. H. Wu, The Interior Carmel: The Threefold Way of Life, New York:1953.
John C. H. Wu, Fountain of Justice: A Study in the Natural Law, New York:1955, Mei Ya Publications Inc.Taipei:1971.
John C. H. Wu, Religion and Law in The American Way of Life,1957.
John C. H. Wu, Natural Law: A Comparative Study, New Catholic Encyclopedia.
John C.H. Wu, Jurisprudence, A Treatise, Richly Illustrated with Cases and Reading. West Publishing Co.. American Case Book Series.1958, Second edition by Hua Kang Bookstore, Taipei, 1976.
Paul K.T. Sih (ed), Chinese Humanism and Christian Spirituality,: Essays of John C.H. Wu, New York:St. John's University Press,1965.
二、其他參考書目: 按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王伯琦,《近代法律思潮與中國固有文化》,台北:法務通訊雜誌社,1993。new window
王邦雄,《韓非子的哲學》,台北:東大圖書,民66。new window
瓦鄧布葛,《宗教學入門》,台北:東大圖書,2003。
石磊、董昕,《商君書譯註》,哈爾濱:黑龍江人民,2003。
孔漢思、秦家懿合撰,《中國宗教與西方神學》(吳華主譯),台北:三民,1989。
朱榮貴編,《前輩談人權》第一、三、四冊,台北:輔仁大學,民90。
卡西勒(Cassirer.Ernst)撰,《啟蒙運動的哲學》(李日章譯),台北:聯經,民73。
田默迪(Matthias Christian),《中西文化的交談》,台北:輔仁大學,2004。
田默迪(Matthias Christian),《東西方之間的法律哲學-吳經熊早期法學思想的比較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2004。
史考特.派克(M.Scott Peck, M.D.),《等待重生-道德重整與真誠共識》,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民84。
本杰明.內森.卡多佐(Benjamin N.Cardozo),《法律的生長》(劉驍軍譯),貴州:人民,2003。
布萊恩莫里斯(Brian Morris),《宗教人類學導讀》(張慧端譯),台北:國立編譯館,民85。
布迪(Derke Bodde)、莫里斯(Clarence Morris),《中華帝國的法律》(朱勇譯),南京:江蘇人民,2004。
加爾布雷斯(John Kenneth Galbraith),《權力的剖析》(劉北成譯),台北:時報文化,1992。
吉爾伯特.羅茲曼(Gilbert Rozman)編,《中國的現代化》(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比較現代化”課題組譯),南京:江蘇人民,2003。
吉洛德•羅森伯格,《落空的期望》(高忠義譯),台北:商周,2000。
伊安•巴伯,《當科學遇到宗教》(章明儀譯),台北:商周,2001。
休斯頓.史密士(Huston Smith),《人的宗教》(劉安雲譯),台北:立緒文化,民87。
李震,《中外形上學比較研究》上、下冊,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90。
李震,《人與上帝》卷一~卷七,台北:輔仁大學,1990。
李震,《由存在到永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58。
李維斯陀(Claude Lévi-Strauss),《神話與意義》(楊德睿譯),台北:麥田,2001。
李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台北:聯經,1978。
杜普瑞,《人的宗教向度》(傅佩榮譯),台北:幼獅,1986。
沈清松,《解除世界魔咒-科技對文化的衝擊與展望》,台北:時報,民73。
沈清松,《物理之後-形上學的發展》,台北:牛頓,民76。new window
金春峰,《哲學:理性與信仰》,台北:東大,民86。
周天瑋,《蘇格拉底與孟子的虛擬對話》,台北:天下遠見,1998。
林文雄,《法實證主義》,台北:台灣大學,1989。new window
林咏榮,《唐清律的比較及其發展》,台北:國立編譯館,民71。
林立,《法學方法論與德沃金》,台北:學林文化,民91。new window
阿蒂亞(P.S. Atiyah),《法律與現代社會》(范銳譯),香港:牛津大學,1998。
阿拉斯代爾.麥金太爾(Alasdair Mac Intyre),《德性之後》(龔群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5。
阿拉斯代爾.麥金太爾(Alasdair Mac Intyre),《誰之正義?何種合理性?》(萬俊人等譯),北京:當代中國,1996。
肯恩.威爾伯(Ken Wilber),《靈性復興-科學與宗教的整合道路》(龔卓軍譯),台北:張老師文化,2000。
孟德斯鳩(Montesquieu),《論法的精神》(張雁深譯),台北:商務,1998。
波斯納,《法理學問題》(蘇力譯),台北:元照,2002。
波斯納,《超越法律》(蘇力譯),台北:元照,2002。
長尾龍,《人性觀與法哲學》(陳才崑、黃源盛譯),台北:商鼎文化,1997。
美濃部達吉,《法之本質》(林紀東譯),台北:台灣商務,1993。
哈特,《法律的概念》(許家馨、李冠宜譯),台北:城邦文化,2000。
哈羅德•伯爾曼(Harold J. Berman),《法律與宗教》(梁治平譯),台北:三連書店,1991。
哈羅德.伯爾曼(Harold J. Berman),《法律與革命-西方法律傳統的形成》,北京:新華書店,1993。
洪遜欣,《法理學》,台北:三民書局,民71。
范明生,《晚期希臘哲學和基督教神學-東西方文化的滙合》,上海:新華書店,1993。
保羅、田力克,《信仰的動力》(魯燕萍譯),台北:桂冠,1994。
約翰.麥克西.贊恩(John Maxcy Zane)著,《法律的故事》(劉昕、胡凝譯),台北:商周,民88。
韋伯(Max Weber),《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簡惠美譯),台北:遠流,1989。
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55。
亞圖•考夫曼,《法律哲學》(劉幸義等合譯),台北:五南圖書,2000。
高紹先主編,《中國歷代法學名篇注譯》,北京:新華書店,1993。
高凌霞,《馬里旦論存有直觀與知識統合》,台北:輔仁大學,民87。
唐力權,《脈絡與實在-懷德海機體哲學之批判的詮釋》(宋繼杰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8。
耿雲卿,《先秦法律思想與自然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
莊世同等,《法政哲學》,台北:桂冠,民88。
馬克斯.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陳澤環、沈國慶譯),上海:上海文化,1989。
馬漢寶,《西洋法律思想論集》,台北:翰蘆圖書,民59。
馬基雅維里(Niccolò B. Machiavelli),《君主論》(閻克文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
涂爾幹(Durkheim),《社會學研究方法論》(黃丘隆譯),台北:結構群文化,民79。
秦家懿、孔漢思合撰,《中國宗教與西方神學》,台北:聯經,1989。
陳弘毅,《法治、啟蒙與現代法的精神》,北京:中國政法大學,1998。
陳方正主編,《法律與資本主義的興起》,上海:學林,1996。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台北:里仁書局,1985。new window
梁治平編,《法律的文化解釋》,北京:三聯書店,1994。
梅仲協編,《法律學》,台北:正中書局,民50。
康德(Immanuel Kant),《單純理性限度內的宗教》(李秋零譯),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7。
康德(Immanuel Kant),《道德底形上學之基礎》(李明輝譯),台北:聯經,民79。
登特列夫(A.P. d’Entrèves),《自然法-法律哲學導論》(李日章譯),台北:聯經,民73。
鄔昆如,《西洋哲學史》,台北:正中書局,民60。
陽鶴皋,《中國法律思想史》,台北:漢興書局,1993。
曾仰如,《十大哲學問題之探微》,台北:輔仁大學,民80。new window
曾慶豹,《哲海拾貝-在神聖之愛的途中》,台北:宇宙光,民84。
張純、王曉波同撰,《韓非思想的歷史研究》,台北:聯經,民72。new window
張國華編著,《中國法律思想史新編》,北京:北京大學,1991。
張宏生、谷春德,《西洋法律思想史》,台北:漢興,1993。
張邦梅(Pang-Mei Natasha Chang),《小腳與西服-張幼儀與徐志摩的家變》(Bound Feet & Western Dress)(譚家瑜譯),台北:智庫,1996。
博登海默(Edgar Bodenheimer),《法理學-法哲學與法學方法》(范建得、吳博文合譯),台北:漢興書局,1996。
凱爾森(Kelsen, H.),《法與國家的一般理論》(沈宗靈譯),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1995。
黃光國,《社會科學的理路》,台北:心理,2001。
黃光國,《儒家思想與東亞現代化》,台北:巨流,1988。new window
黃紹倫編,《中國宗教倫理與現代化》,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80。
黃維幸,《法律與社會理論的批判》,台北:時報文化,1991。
黃陽壽,《民法第一條之研究》,台北:漢興,1996。new window
楊日然,《法理學論文集》,台北:月旦,1997。new window
楊奕華,《法律人本主義-法理學研究詮論》,台北:漢興,1997。
楊益誠,《法學基礎理論-相對論vs.普遍主義》,台北:五南,2004。
雷敦龢編,《人權-以人為基礎》,台北:輔仁大學,民89。
聖奧斯定,《天主之城》下冊(吳宗文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60。
路易斯.杜浦瑞(Louis Dupré),《人的宗教向度》(傅佩榮譯),台北:幼獅,民75。
蓋瑞.史賓斯(Gerry Spence)著,《正義的神話》(江雅綺譯),台北:商周,民90。
維納格拉多夫(Paul Vinogradoff),《法的常識》(陳柏齡譯),台北:協志工業叢書,民50。
維克.弗蘭克(Viktor E. Frankl),《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趙可式、沈錦惠合譯),台北:光啟,民72。
瑪麗.派特.費雪(Mary Pat Fisher),《21世紀宗教》(尤淑雅譯),台北:貓頭鷹,1999。
劉小楓選編,《海德格爾與神學》(孫周興等譯),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1998。
劉岱主編,《天道與人道》,台北:聯經,民71。
蔡維民,《永恆與心靈的對話》,台北:揚智文化,2001。
黎建球,《先秦天道思想》,台北:箴言,民63。
黎建球,《人生哲學》,台北:五南,2004。
錢大群、錢元凱,《唐律論析》,江蘇:南京大學,1989。
賴賢宗,《康德、費希樂和青年黑格爾倫理神學》,台北:桂冠,1998。
盧曼(Niklas Luhmann),《宗教教義與社會演化》(劉鋒、李秋零譯),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8。
戴華、鄭曉時合編,《正義及其相關問題》,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民80。new window
戴東雄,《從實證主義之觀點論中國法家思想》,台北:三民書局,1982。
戴維.米勒,《社會正義原則》(應奇譯),南京:江蘇人民,2001。
謝瑞智注譯,《漢書刑法志》,台北:千華,民82。
關永中,《知識論-古典思潮》,台北:五南,2004。
關永中,《知識論-現代思潮》,台北:五南,2004。
關永中,《愛、恨與死亡》,台北:商務,1997。
顏厥安,《法與實踐理性》,台北:允晨文化,1998。new window
羅光,《中西法律哲學之比較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3。new window
羅貝多•溫格,《現代社會的法律》(王佳煌譯),台北:城邦文化,2000。
羅斯科•龐德(Roscoe Pound),《法律史解釋》(結構編輯群譯),台北:結構群文化,1991。
懷德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科學與現代世界》(傅佩榮譯),台北:立緒文化,民89。
釋聖嚴,《戒律學綱要》,台北:東初,民80。
露蒂•泰譯,《變遷中的正義》(鄭純宜譯),台北:商周,2001。
顧維熊,《西方法學流派評析》,上海:上海社科院,1992。
龔群,《道德烏托邦的重構-哈伯瑪斯交往倫理思想研究》,台北:洪葉文化,2001。
A.P. d’Entreves,《自然法》(李日章譯),台北:聯經,1992。
Dennis Lloyd,《法律的理念》(張茂柏譯),台北:聯經,1992。
E. Adamson Hoebel,《初民的法律》(周勇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3。
Ernst Cassirer,《人文科學的邏輯》(關子尹譯),台北:聯經,民75。
Fritz Stolz,《宗教學概論》(根瑟.馬庫斯譯),台北:編譯館,2001。
Hans Michael Baumgartner,《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導讀》(李明輝譯),台北:聯經,1988。
Karl Larenz,《法學方法論》(陳愛娥譯),台北:五南,2001。
Ronald Dworki,《法律帝國》(李冠宜譯),台北:時英出版社,2002。
W. Friendmann,《法理學》(楊日然等合譯),台北:司法週刊雜誌社,1987。new window
三、碩博士論文
王效文,<法、論證與修辭學>,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王鵬翔,<規範與邏輯>,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田庭芳,<形式與事實之間>,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石朝穎,<懷海德宗教思想探討>,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林輝雄,<人性尊嚴與自由民主憲法秩序關係之研究>,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2。
周宋憲,<司法消極主義與司法積極主義之研究>,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
文,1992。
吳金星,<懷海德歷程觀>,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new window
吳從周,<從概念法學到利益法學>,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侯英泠,<唐律上婚姻規定之探討>,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賴玉梅,<社群主義與當代自由主義>,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高如應,<哈特的法律理論>,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高志明,<刑法法益概念學說史初探>,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許耀明,<朱熹的理學與法律思想>,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許家馨,<法與道德>,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陳時提,<從言語、行為與法律之互相關係論哈特法學>,輔仁大學法律研究所,1998。new window
張永福,<法治與各案正義>,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黃文卿,<人性尊嚴與死刑制度>,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黃國瑞,<法之支配研究>,輔仁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鄭國鼎,<法律之解釋與適用>,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潘小慧,<論人類道德實踐的基本結構-析論先秦儒家與多瑪斯哲學>,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new window
韓毓傑,<論法律繼受>,輔仁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
<吳經熊博士百週年冥誕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輔仁大學,2003。
<紀念楊日然教授論文集>《法理學論叢》,台北:月旦,1997。
四、期刊部分:
中文:
于斌,<無形勝有形>,《哲學論集》,12,1979年3月,頁1-24。
王邦雄,<從韓非人性觀點論其政治哲學之偏差>,《哲學論集》,8,1976年12月,頁98-122。new window
尤煌傑,<「直覺」的意義與觀念的發展>,《哲學論集》,23,1989年7月,頁50-63。new window
尤煌傑,<美的相關範疇>,《哲學論集》,32,1999年6月,頁79-108。new window
尤煌傑,<馬里旦論藝術作為理性之德>,《哲學論集》,34,2001年7月,頁40-72。new window
方迪啟,<價值是什麼?>,(黃藿譯),《哲學論集》,16,1983年1月,頁163-172。new window
沈清松,<論吳經熊的自然法觀>,《哲學與文化月刊》,第14卷第1期,1987年1月,頁11-4。
沈清松,<一個道德形上學的源起—布隆德的行動哲學>,《哲學論集》,28,1995年5月,頁207-228。new window
李震,<淺論孔德的實證主義>,《哲學論集》,13,1981年6月,頁21-30。
李震,<兩岸社會倫理秩序的重建>,《哲學論集》,28,1995年5月,頁1-14。new window
李慕白,<書評:文學、哲學與宗教>,《哲學論集》,5,1975年4月,(i-x)。
杜保瑞,<當代宋明儒學研究與中國形上學問題意識>,《哲學論集》,34,2001年7月,頁147-192。new window
武長德,<科學的前驅—中世紀天主教徒的科學運動>,《哲學論集》,10,1977年12月,頁185-194。new window
武金正,<拉內的與奧秘相遇>,《哲學論集》,30,1997年6月,頁17-36。new window
武金正,<當代哲學和神學相關問題—以海德格和拉納為例>,《哲學論集》,31,1998年6月,頁129-164。new window
武金正,<從哲學觀點論宗教、神學和宗教學相關問題>,《哲學論集》,35,2002年7月,頁125-174。new window
周景勳,<孟子生命哲學的研究—孟子生命哲學的基礎>,《哲學論集》,21,1987年7月,頁135-167。new window
洪櫻芬,<雅斯培的自然觀述評>,《哲學論集》,29,1996年6月,頁297-318。
洪鐮德,<福科法律觀的簡介>,《哲學論集》,34,2001年7月,頁73-120。
俞懿嫻,<懷海德《科學與現代世界》中的機體思想>,《哲學論集》,35,2002年7月,頁67-124。new window
俞懿嫻,<Whitehead’s Educational Ideals and the Modern World懷海德的教育理想與現代世界>,《哲學論集》,37,2004年7月,頁323-348。new window
高思謙,<秩序概念在多瑪斯主義中之一貫性>,《哲學論集》,7,1976年6月,頁115-132。new window
高思謙,<論宗教道德觀與道德哲學之區別>,《哲學論集》,8,1976年12月,頁1-11。new window
高淑芬,<馬里旦論「位格」中的社會幅度>,《哲學論集》,29,1996年6月,頁242-270。new window
高凌霞,<西方基督宗教思想對人之詮釋>,《哲學論集》,34,2001年7月,頁1-22。new window
袁廷棟,<認識作用之本質>,《哲學論集》,12,1979年3月,頁33-68。
莊慶信,<中庸形上結構中的天概念>,《哲學論集》,26,1992年7月,頁111-128。
陳文團,<Marx's Understanding of Morality>,《哲學論集》,18,1984年8月,頁121-228。
陳文團,<Rahner's Criticism of Marxism>,《哲學論集》,19,1985年6月,頁145-188。
陳文團,<馬里旦的整全人文主義>(梁瑞祥譯),《哲學論集》,31,1998年6月,頁17-44。new window
陳文團,<吳經熊的比較方法>,《哲學與文化月刊》,第27卷第7期,2000年7月。new window
陳福濱,<道德「良知」及其現代意義>,《哲學論集》,29,1996年6月,頁105-114。new window
陳俊輝,<「終極實在」的追尋-從《仁學》的宗教觀談起>,《哲學論集》,34,2001年7月,頁121-146。new window
曾春海,<論語中禮義與仁的關係>,《哲學論集》,5,1975年4月,頁42-56。new window
曾春海,<孟子性命觀與道德修養論>,《哲學論集》,11,1978年6月,頁39-60。new window
曾春海,<荀子思想中的「統類」與「禮法」>,《哲學論集》,13,1981年6月,頁71-86。new window
曾建元,<跨越東與西-吳經熊的人與法律思想素描>,《法學論叢》,第32卷第3期,2003年5月。new window
張家焌,<老子道德經之超越觀>,《哲學論集》,15,1982年7月,頁29-90。new window
張家焌,<海德格超越思路之研究>,《哲學論集》,16,1983年1月,頁111-162。new window
張雪珠,<康德在倫理自律與形上學第一原理的斡旋>,《哲學論集》,29,1996年6月,頁29-58。new window
張雪珠,<康德對普遍有效無上命令的奠基>,《哲學論集》,37,2004年7月,頁207-240。new window
黃美貞,<Saint Thomas and Pantheism>,《哲學論集》,9,1977年6月,頁31-73。
黃培鈺,<朱子之太極與聖多瑪斯之上帝>,《哲學論集》,20,1986年7月,頁119-128。new window
鄔昆如,<知性形上學的傳承與創新>,《哲學論集》,31,1998年6月,頁1-16。new window
楊茂秀,<路易士著「心靈與宇宙秩序」>,《哲學論集》,第2期,1973年6月,頁181-196。new window
維根斯坦,<邏輯哲學論叢>,(陳榮波譯)《哲學論集》,12,1979年3月,頁1-74。new window
黎建球,<從論語中看孔子的天道思想>,《哲學與文化月刊》,第8卷第9期。new window
黎建球,<詩經與書經中的帝與天>,《哲學論集》,5,1975年4月,頁1-41。new window
黎建球,<朱熹的形上思想>,《哲學論集》,10,1977年12月,頁24-75。new window
潘小慧,<孟子道德實踐的基本結構—性>,《哲學論集》,24,1990年7月,頁45-60。new window
潘小慧,<多瑪斯論「義德」之對象與性質>,《哲學論集》,36,2003年7月。
潘小慧,<《荀子》中的「智德」思想>,《哲學與文化月刊》,第30卷第8期,2003年8月。
潘小慧,<中西「智德」思想比較研究─以先秦孔、孟、荀儒家與多瑪斯哲學為
據>,《哲學與文化月刊》,第30卷第8期,2003年8月。
劉文郎,<荀子性惡論對其政治經濟思想的影響>,《哲學論集》,14,1982年2月,頁27-44。new window
劉美惠,<論自然法的哲學基礎>,《哲學論集》,29,1996年6月,頁215-242。new window
劉千美,<藝術與美感經驗的超越向度>,《哲學論集》,31,1998年6月,頁165-186。new window
魏元珪,<書評:論田力克之「新人」>,《哲學論集》,3,1973年12月,頁213-244。new window
蕭宏恩,<上帝與上帝之名>,《哲學論集》,28,1995年5月,頁297-316。new window
蘇昌美,<中西哲學史裡「愛」之涵義的演變>,《哲學論集》,14,1982年2月,頁71-98。new window
蘇昌美,<愛的理論基礎>,《哲學論集》,15, 1982年7月,頁191-214。new window
羅光,<宗教與哲學>,《哲學論集》,16,1983年1月,頁1-6。new window
羅光,<論語的「道」>,《哲學論集》,18,1984年8月,頁79-86。new window
羅光,<儒家天人合一論>,《哲學論集》,33,2000年6月,頁1-30。new window
關永中,<當代士林哲學所提供的一套神秘經驗知識論—與馬雷夏懇談>,《哲new window
學論集》,31,1998年6月,頁91-128。
嚴靈峰,<論老子書中的「天道」、「人道」和「聖人之道」>,《哲學論集》, 3,1973年12月,頁51-60。new window
嚴靈峰,<莊子的知識論>,《哲學論集》,14,1982年2月,頁1-14。new window
嚴靈峰,<先秦人性說的歷史觀>,《哲學論集》,20,1986年7月,頁1-42。new window
C.I. Lewis,<意義的樣態>,(楊茂秀譯),《哲學論集》,3,1973年12月,頁163-180。new window
Eman Mcmullin,<科學的兩面—一九七四年美國形上學學會大會主席演講>, (王弘武譯)《哲學論集》,11,1978年6月,頁103-128。
Otto Friendrich Bollnow,<真理的判斷標準>(黃藿譯),《哲學論集》,14,(台北,1982年2月,頁99-106。
Thomas Merton,<基督信仰者之禪觀>(黃維潤譯),《哲學論集》,14,1982年2月,頁107-129。new window
<為什麼有宗教?-- 盧曼系統理論對宗教所解決問題的界定>,《社會科教育學報》,5,2002年6月。
<從盧曼系統論中的科學理論探討宗教學的觀察立場>《玄奘人文學報》,2,2004年2月。
<盧曼社會系統理論中的宗教溝通概念及其對宗教學的意義>,《國教世紀》,204,2003年1月。
英文:
Benjamin N. Cardozo,“The Growth of the Law ”,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24).
Carver, Anne “Shifts in the Culture of a Constitution Closing the Gap and re-drawing the Map” Paper presented at 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ulture, Law and Order: Chinese and Western Traditions on 24-26 November 2004, Macau.
Goodstadt, Leo F. “Prospects for the Rule of Law: the Political Dimension.” In Steve Tsang (ed), Judicial Independence and the Rule of Law in Hong Kong.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1.
John Haught, “Science, Religion and Quest for Cosmic Purpos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smology-Religion and Science in Dialogue on 26-28 November, 2004. Taiwan
Ladany, Laszlo. Law and Legality in China. London: Hurst and Company. 1992.
Leung, Beatrice “Christianity in Post Mao China: Legalism and Accommodation” 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ntextualization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An Evaluation in Modern Perspective", June 6-8 June 2002, Leiden.
Leung, Beatrice “China’s Religious Freedom Policy:The Art of Managing Religious Activity”. China Quarterly. (forthcoming)
Lubman, Stanley Bird in A Cage: Legal Reform in China After Mao. Stanford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University, Leiden, Netherlands.
Mimi Swartz with Sherron Watkins. Power Failure: The Inside Story the Collapse of Enron. London: Doubleday. 2003
Paul Tillich,“Love, Power, And Justic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Ron Miller, “Holistic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A ‘New Paradigm’ or a Cultural Struggle?”, Holistic Education Review, Vol.6, Num.4, 1993.
Triska ,Jan. J. (ed). Constitution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State. Stanford University. The Hoover Institute of War, Revolution and Peace. 1968 (Preface)
Tsang, Steve (ed). Judicial Independence and the Rule & Law in Hong Kong.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Wacks, Raymond (ed) Hong Kong, China and 1997: Essays in Legal theory.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The HKU Law Series) 1993 .Reprinted 1994, 1997.
Wesley-Smith Peter, “Laws in Hong Kong and China: The Meshing of Susteus ” The Annals, vol. 547 (1996). p10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