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公羊傳》、《榖梁傳》比較研究
作者:簡逸光
校院名稱:佛光大學
系所名稱:文學系
指導教授:潘美月
林慶彰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公羊傳穀梁傳春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2
論文針對《公羊傳》、《穀梁傳》進行比較研究,從二傳的傳承、字數、有傳無傳、卷數、問答形式、解經方法、三科九旨等意義價值上討論。目的希望可以為《公羊傳》、《穀梁傳》研究領域,提供基礎的研究成果。
從這些比較中發現二傳在傳統的認知,雖從意義區分為兩本不同的專著,但形式上總無法區別二者的差異,故筆者從看似雷同的外在形式切入,發現二傳不僅內容不同,在形式表現上亦不近相同。
如《公羊傳》與《穀梁傳》二者作傳時,會有兩種情形,一有傳,一無傳。但將二傳進一步對照比較時,則會產生三種狀況「皆有傳」、「一有一無」、「皆無傳」。筆者發現二傳在面對相同經文時,決定發不發傳,這部分差異不大,相同的比例高達八成。
再則一般讀者對於《公羊傳》與《穀梁傳》的形式都以為「問答」,但二傳採用問答作為解經的次數,《公羊傳》遠多於《穀梁傳》,且採取縱向式的層層逼進的方式表現,此類形式具有限定讀者意識、使經傳關係更密不可分、問題明確化的功能。這部分《穀梁傳》就不及《公羊傳》,故需傳例來完成對經文的詮釋力量。所以從解經方法的使用類型來看的話,《穀梁傳》又比《公羊傳》發展的更為細膩且複雜了。
論文的貢獻最主要有三點,一是從《穀梁傳》中找出與《公羊傳》三科九旨相似的對應模式,認為穀梁家可以如公羊家發揮微言大義般,將《穀梁傳》的三科九旨進行論述,以為致用之源。二是描繪出公羊高與穀梁赤的人格特質,因公羊高與穀梁赤雖於唐代時配享孔廟,然一般人見其名,只知二人有傳經之功,故列東西二廡,對二人之個性皆無所洞悉,亦不知從何可知。筆者從《公》、《穀》二傳的傳文中找到二人的言語,藉以描繪二人的人格特質。三是對《公》、《穀》的現代價值,提出其傳文所述,正合當今時勢之所需,此為二「傳」存在之意義。
中文部分

(1)專書

丁亞傑,《清未民初公羊學研究—皮鍚瑞、廖平、康有為》,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2年3月
孔廣森,《春秋公羊通義》,收入《皇清經解春秋類彙編》,第1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6年9月
毛士輯,《春秋三傳駁語》,清刻本,藏北京國家圖書館。
毛奇齡,《毛氏春秋傳》,收入《皇清經解春秋類彙編》,第1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6年9月
王國維,《漢魏博士題名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12月
王國維,《漢魏博士題名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12月。
王掞等編纂,《欽定春秋傳說彙纂》,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7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王溥,《唐會要》,京都:中文出版社,1978年。
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臺北:東大出版,1994年6月
王熙元,《穀梁范注發微》,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研究論文,1972年new window
王鳳陽,《古辭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6月。
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本田成之,《中國經學史》,臺北:廣文書局,1979年5月
皮鍚瑞,《經學通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年10月
朱駿聲,《春秋三家異文覈》,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4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朱彝尊,《經義考》,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7年6月
朱彝尊著,許維萍等點校,林慶彰等編審,《點校補正經義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7年。
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2月
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2月。
何休注,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1997年8月
吴陳琰,《春秋三傳異同考》,收入《叢書集成初編》,第3707冊,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吳壽暘,《公羊經傳異文集解》,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2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呂大圭,《春秋五論》,收入《通志堂經解》,第23冊,臺北:大通書局,1970年2月
呂大圭,《春秋或問》,收入《通志堂經解》,第23冊,臺北:大通書局,1970年2月
呂本中,《春秋集解》,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鼎宗,《春秋宋學發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9月
李啟原,《春秋三傳異同考釋》,高雄:文化出版社,1995年12月
李富孫,《春秋三傳異文釋》,收入《叢書集成初編》,第3661-3663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李新霖,《春秋公羊傳要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5月new window
李調元,《春秋三傳比》,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4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杜預,《春秋釋例》,臺北:中華書局,1970年
沈赤然,《公羊穀梁異同合平》,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第3輯,第9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
阮芝生,《從公羊學論春秋的性質》,收於《文史叢刊》,28,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69年new window
周予同,《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增訂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周少川,《中華典籍與傳統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
周蕙田輯錄,杜子綱校正,許侍御閱定,《春秋三傳揭要》,清光緒二年刻本,藏北京國家圖書館。
孟子撰,趙岐注,孫奭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1997年8月
林昌彝,《三傳異同考》,清刻本,藏北京國家圖書館。
林啟彥,《中國學術思想史》,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43年8月
林慶彰主編,《五十年來的經學研究》,臺北:學生書局,2003年5月
林慶彰等編,《經學研究論著目錄(1983—1992)》,臺北:漢學研究中心編印,1999年5月
林慶彰等編,《經學研究論著目錄(1993—1997)》,臺北:漢學研究中心編印,2003年4月
林慶彰等編,《經學研究論著目錄(1998-1982)》,臺北:漢學研究中心編印,1994年4月
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10月
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武億,《敦樸堂簡明評點春秋公羊傳鈔》,清抄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
武億,《敦樸堂簡明評點春秋穀梁傳鈔》,清抄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12月
金聖嘆,《金聖嘆全集.讀第五才子書法》,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
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9月
施耐庵集撰,羅貫中撰修,李贄評點,《李卓吾批評忠義水滸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柯劭忞,《春秋穀梁傳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6月
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柳興恩,《穀梁大義述》,臺北:藝文印書館,《續皇清經解》本,1986年9月
段熙仲,《春秋公羊學講疏》,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11月紀盷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胡適,《中國章回小說考證》,上海:上海書店,1980年。
胡學常,《文學話語與權力話語》,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
范甯注,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1997年8月
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范曄,《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3年。
孫春在,《清末的公羊思想》,臺北:商務印書館,1985年10月new window
孫復,《春秋尊王發微》,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孫琴安,《中國評點文學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9年。
孫覺,《春秋經解》,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1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家絃翁,《春秋集傳詳說》,收入《通志堂經解》,第24冊,臺北:大通書局,1969年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4月new window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82年9月
晁公武,《郡齋讀書志》,收於《人人文庫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1月
浦衛忠,《春秋三傳綜合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4月
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翁銀陶,《公羊傳漫談》,臺北:頂淵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3月
馬國瀚輯,《玉函山房輯佚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
馬積高、黃鈞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1》,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8年。
屠用豐纂輯,《春秋三傳會纂旁訓》,清嘉慶13年孝感屠氏臥雲堂刻本,藏北京國家圖書館。
康有為,《孔子改制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4月
康有為,《春秋董氏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1月
康有為,《新學偽經考》,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張之萬,《春秋三傳異文考》,清同治八年至九年刻本,藏北京國家圖書館。
張以仁,《春秋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3月
張自超,《春秋宗朱辨義》,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7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張素卿,《敘事與解釋──《左傳》解經研究》,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98年4月new window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許桂林,《春秋穀梁傳時月日書法釋例》,臺北:藝文印書館,《續皇清經解》本,1986年9月
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
陳立,《公羊義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5月
陳光煦,《春秋三傳會義》,民國元年蜀東陳氏刻本,藏北京國家圖書館。
陳其泰,《清代公羊學》,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4月
陳柱,《公羊家哲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6月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據景清武英殿輯永樂大典本」,東京:中文出版社,1978年7月
陳萊孝,《春秋經文三傳異同考》,清刻本,藏北京國家圖書館。
陳新雄,《春秋異文考》,收入《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ā究論文》,第26種,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4年。
陸淳,《春秋啖趙集傳纂例》,收入《經苑》,臺北:大通書局,1970年
陸淳,《春秋集傳纂例》,收入《叢書集成新編》第108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
章權才,《兩漢經學史》,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5年5月
章權才,《兩漢經學史》,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5年5月。
傅隸樸,《春秋三傳比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5月
單為鏓,《讀經劄記》,清刻本,藏北京國家圖書館。
揭傒斯著,李夢生標校,《揭傒斯全集.通鑑綱目書法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湯志鈞等,《西漢經學與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程發軔,《春秋人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1月
程發軔,《春秋要領》,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11月
程端學,《三傳辨疑》,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5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程端學,《春秋本義》,收入《通志堂經解》第25冊,臺北:大通書局,1969年
黃永年,《春秋四傳異同辨》,收入《叢書集成初編》,第3663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黃進興,《聖賢與聖徒》,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黃肇基,《漢代公羊學災異理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5月
黃樸民,《何休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葉夢得,《春秋公羊傳讞》,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葉夢得,《春秋考》,收入《叢書集成初編》第3703冊,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葉夢得,《春秋傳》,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
熊十力,《讀經示要》,臺北:明文書局,1987年
趙生群,《春秋經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
趙伯雄,《春秋學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
趙伯雄,《春秋學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
趙汸,《春秋集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趙坦,《春秋異文箋》,收入《重編本皇清經解》,第12冊,臺北:漢京文化,1980年。
趙彥衛,《雲麓漫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
齊召南,《春秋穀梁傳注疏考證》,臺北:藝文印書館,《皇清經解》本,1986年9月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1997年。
劉世南,《春秋穀梁傳直解》,《十三經直解》第3卷下,1993年12月
劉冰,《中國裝訂簡史》,臺北:漢華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69年。
劉知幾撰,浦起龍釋,呂思勉評,《史通釋評》,臺北:華世出版社,1975年4月
劉逢祿,《公羊春秋何氏解詁箋》,收入《皇清經解春秋類彙編》,第2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6年9月
劉逢祿,《春秋公羊經何氏釋例》,收入《皇清經解》,第19冊,臺北:復興書局,1961年5月
劉敞,《春秋權衡》,收於《通志堂經解》,第19冊,臺北:大通書局,1969年
劉曾騄,《公羊約解》,清刻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劉曾騄,《穀梁約解》,清刻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
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1998年。
劉聲木,《萇楚齋隨筆(四筆).論劉開論文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
撰者不詳,《竹書紀年》,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10月
歐陽修、宋祁等,《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蔣慶,《公羊學引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6月
蔡長林,《論崔適與晚清今文學》,桃園:聖環圖書公司,2002年2月
鄭玄,《六藝論》,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百部叢書集成》本,1968年
鄭玄,《起廢疾》,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百部叢書集成》本,1968年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1月
錢穆,《中國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8月
錢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7月
戴君仁,《春秋辨列》,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4年10月
戴君仁等,《春秋三傳論文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1月
戴維,《春秋學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
鍾文烝,《春秋穀梁傳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續皇清經解》本,1986年9月
簡宗梧、周何編輯,《春秋穀梁傳論著目錄》,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6月
顧炎武,《日知錄》(臺北:明倫出版社,1970年。
顧棟高,《春秋大事表》,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6月
顧頡剛,《漢代學術史略》,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1月。
顧頡剛、劉起釪,《春秋三傳及國語之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88年3月
龔鵬程,《文學批評的視野》,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2)期刊論文

丁亞傑,〈伏生尚書大傳的解經方法與思想內容〉,《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集刊》,第4期,1997年5月,頁1-15。new window
王海棻,〈《公羊》《穀梁》中有「稱」義的詞〉,《語文研究》,1983年4期,1983年11月,頁48-53。
王葆玹,〈《穀梁傳疏》所引王弼《周易大演論》佚文考釋〉,《中國哲學史研究》,1983年4期,1983年10月,頁13-19。
王熙元,〈《穀梁傳》傳授源流考〉,《孔孟月刊》,第28期,1974年9月,頁259-281。new window
王熙元,〈六十年來之穀梁學〉,收於《六十年來之國學》(1),臺北:正中書局,1972年5月臺初版,頁431-466
王熙元:〈《穀梁傳》傳授源流考〉,《孔孟月刊》28期(1974年9月),頁219-236。new window
司仲敖:〈錢大昕之春秋學〉,《木鐸》第十期(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1984年6月),頁261-263。
田宗堯,〈《春秋穀梁傳》阮氏校勘記補正〉,《孔孟學報》,第8期,1964年9月,頁169-181。new window
任遠,〈中國語法學之萌芽—試論《公羊》《穀梁》的語法研究〉,《語文研究》1995年第4期(總第57期),1995年11月,頁16-20。
成玲,〈春秋公羊傳稱謂例釋──以魯國夫人為例〉,《景文專校學報》,第1期,1992年9月,頁41-57。
朱永平,〈試析《公羊傳》《穀梁傳》對語序的訓釋〉,《陜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3期,1987年8月,頁69-76。
朱東潤,〈公羊探故〉,《學原》,第1卷第10期,1948年5月,頁21-28。
李曰剛,〈《穀梁傳》之著於竹帛及傳授源流考〉,《師大學報》,第6期,1961年6月,頁237-244。new window
李甲孚,〈《春秋穀梁傳》及其作者〉,《中央月刊》,5卷12期,1973年10月,頁145-150。
李新霖,〈公羊新周故宋說〉,《復興崗學報》,34期,1985年12月,頁new window
511-530。
李學勤,〈孔子與《春秋》〉,《綴古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0月,頁16-22。
杜鋼百,〈《公羊》《穀梁》為卜商或孔商訛傳異名考〉,《武漢大學文哲季刊》,3卷1期,1933年11月,頁155-172。
阮芝生,〈六十年來之公羊學〉,《六十年來之國學》(1),臺北:正中書局,1972年5月,頁399-430。
周何,〈公羊摘例〉,《靜宜學報》,第5期,1982年6月,頁1-25。
周何,〈穀梁朝聘例釋〉,《中國學術年刊》,第10期,1989年2月,頁new window
181-191。
周何,〈穀梁傳之仁義觀〉,《教學與研究》(臺灣師大),第12期,1990年6月,頁123-126。new window
屈翼鵬,〈宋人疑經的風氣〉,《大陸雜誌》,第29卷第3期,1961年8月,頁23-25。
林秀富,〈范甯《春秋穀梁傳集解》在解經觀念上的突破〉,《輔大中研所學刊》,第3期,1994年6月,頁70-76。new window
林義正,〈春秋公羊傳思想中的經權問題〉,《文史哲學報》,第38期,1990年12月,頁313-333。new window
金德建,〈瑕丘江公作「穀梁傳」的推測〉,《人文雜誌》,1957年3期,1957年8月,頁30-34。
姚曼波,〈孔子作春秋即春秋傳說〉,《中國史研究》,1993年第2期(總第58期),1993年5月,頁26-32。
姚曼波,〈從漢初學壇探考「孔春秋」—兼考「春秋三傳」〉,《文獻》,1995年第3期(總第65期),1995年7月,頁53-69。
柳詒徵,〈「穀梁大義述」補闕跋〉,《國風半月刊》,5卷(10、11號合
刊), 1934年12月,頁8-10。
段熙仲,〈公羊春秋三世說探源〉,《中華文史論叢》,第4輯,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10月,頁67-76。
奚敏芳,〈公羊傳災異說考辨〉,《孔孟學報》,第73期,1997年3月,頁new window
51-83。
奚敏芳,〈春秋三傳諱例異同研究〉,《孔孟學報》,第58期,1989年9月,頁199-251。new window
孫開泰,〈試論《公羊傳》的大一統思想〉,《中國哲學史》,1993年第7期,1993年9月,頁33-41。
孫劍秋,〈試從漢代古今字判定經書今古文本—以《穀梁傳》為例〉,《東吳文史學報》,第11號,1993年3月,頁17-27。new window
徐震,〈《穀梁》箋記〉,《武漢大學文哲季刊》,7卷1期,1941年10月,頁27-28。
浦偉忠,〈何休與公羊學三世遞進的歷史進化觀〉,《史學史研究》,1993年1期,頁25-29。
浦衛忠,〈《春秋穀梁傳》中的女子與婚姻〉,《齊魯學刊》,1992年第5期(總第110期),1992年9月,頁42-47。
浦衛忠,〈論《春秋穀梁傳》所反映的社會和國家政治制度〉,《孔子研究》,1995年第4期,1995年12月,頁60-67。
浦衛忠,〈論《春秋穀梁傳》的親親之義〉,《齊魯學刊》,1991年第3期(總第102期),1991年5月,頁56-58。
馬衡:〈中國書籍制度變遷之研究〉,《中國書籍演變論集》(香港:中山圖書公司,1972年),頁157-161。
高明、周何,〈春秋研究〉,《孔孟月刊》,第19卷第11期,頁17-22。new window
張全民,〈「盟詛不及三王」辨〉,《社會科學戰線》,1996年第2期(總第80期),1996年3月,頁126-132。
張西堂,〈《穀梁》為古文學補證〉,《西北大學學報》(人文科學),1957年2期,頁21-43。
張美櫻,〈「公羊傳」稱賢事例的價值判斷及其意義〉,《中國文哲研究集new window
刊》,第13期,1998年9月,頁357-381。
張培瑜,〈春秋魯國曆法與古六曆〉,《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4期,1985年12月,頁64。
張惠淑,〈「公羊傳」稱謂七等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
刊》,第41期,1997年6月,頁689-829。
張端穗,〈「春秋公羊傳」經權觀念的緣起〉,《東海中文學報》,第10期,1992年8月,頁61-79。new window
張端穗,〈春秋公羊傳經觀念的歷代理解及其意義〉,《東海學報》,第33期,1992年6月,頁105-122。new window
張廣慶,〈從《春秋公羊解詁》論何休對賈逵的反擊〉,《經學研究論叢》,第3輯,1995年4月,頁165-216。
張廣慶,〈清代經今文學群經大義之《公羊》化──以劉、宋、戴、王、
康之《論語》著作為例〉,《經學研究論叢》,第1輯,1994年4月,頁
257-322。
張濤,〈《穀梁傳》重民思想初探〉,《古籍整理研究論叢》,第2輯,1993年3月,頁362-374。
張濤,〈談談漢代《穀梁》學一度興盛的原因〉,《遼寧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3期(總第77期),1991年5月,頁66-71。
梁煌儀,〈《春秋穀梁傳》評介〉,《孔孟月刊》,18卷2期,1979年10月,頁27-38。new window
梁煌儀:〈《春秋穀梁傳》評介〉,《孔孟月刊》18卷2期(1979年10月),頁35。new window
許秀霞,〈春秋三傳「執諸侯」例試論〉,《中華學苑》,第44期,1994年4月,頁61-86。new window
逢振鎬,〈春秋《經》《傳》「尊夏卑夷」「尊魯卑齊」政治思想文化體系〉,《中國書目季刊》,第27卷第4期,1994年3月,頁31-43。
陳其泰,〈今文公羊學說的獨具風格和歷史命運〉,《中國哲學》,1998年第1期,1998年3月,頁34-43。
陳其泰,〈何休公羊學說的體系及其學術特色〉,《中國文化月刊》,196期,1996年2月,頁2-18。
陳恩林,〈春秋與公羊傳的關係〉,《史學史研究》,1982年4期,1982年4月,頁81-91。
陳梅香,〈《穀梁》「內不言戰,言戰則敗也」義例辨析及其相關問題〉,《中山中文學刊》,第2期,1996年6月,頁99-120。
陸玉林,〈經學傳統與詮釋型文化〉,《中國哲學史》,1993年第1期(總第2期),1993年2月,頁116-120轉頁121。
陸寶千,〈公羊傳〉,收於《國文天地》,14卷9期(總165),1999年2月,頁5-9。new window
喬衍琯:〈漢書藝文志中的篇與卷〉,《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新27卷,第2期(1994年12月),頁87-98。new window
曾素貞,〈《春秋》三傳「執」例試析〉,《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6卷第2期(總第22期),1996年6月,頁161-192。new window
黃志誠,〈《穀梁傳》之正道觀〉,《輔仁國文學報》,第12期,1999年8月,頁261-286。new window
黃堯坤,〈論穀梁文〉,《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2期(總第80期),1987年2月,頁18-23轉頁30。
黃彰健,〈張三世古義〉,《學原》,1卷8期,1947年12月,頁151-190。
黃樸民,〈公羊三統說與何休《春秋》王魯論〉,《管子學刊》,1998年第4期,1998年4月,頁32-38。
黃樸民,〈何休歷史哲學理論探析〉,《求是學刊》,1999年第1期,1999年1月,頁97-103。
楊向奎,〈論何休〉,《繹史齋學術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5月,頁162-173。
楊伯峻,〈經書淺談《公羊傳》和《穀梁傳》〉,《文史知識》,1982年8期,頁58-64。
葛志毅,〈今文經學與口說傳業──試析古代的講學傳業方式及其文化歷史原
因〉,《歷史教學》,1994年第5期(總第366期),頁3-6。
葛志毅:〈今文經學與口說傳業──試析古代的講學傳業方式及其文化歷史原
因〉,《歷史教學》1994年第5期(1994年5月),總第366期,頁4。
趙生群,〈論三傳不書之例〉,收於《經學研究論叢》,第7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9月,頁205-239。
趙汝成,〈「經、傳、注、疏」小議〉,《語文研究》,1997年2月,1997年2月,頁24-25。
劉百閔,〈《春秋穀梁傳》與語意學〉,《國魂》,301期,1970年12月,頁45。
劉家和,〈春秋三傳的災異觀〉,《古代中國與世界—一個古史研究者的思
考》,武漢:武漢出版社,1997年7月,頁412-432。
劉振忠,〈什麼是經書?經、傳、注、疏的關係如何?〉,《歷史教學》,1997年第6期(總第403期),1997年6月,頁54。
劉瑞箏,〈穀梁禮證述評〉,《國文學報》,第24期,1995年,頁51-78。new window
潘重規,〈春秋公羊疏作者考〉,《學術季刊》,4卷1期,1955年9月,頁
11-18。
蔣元慶,〈穀梁受經於子夏考〉,《學海》,1卷3期,1944年9月,頁1-2。
蔡長林,〈崔適論「穀梁氏亦古文學」之探討〉,《中國書目季刊》,第27卷第3期,1993年12月,頁3-17。
蔡長林:〈唐代法律思想的經學背景──《唐律疏議》析論〉,《隋唐五代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
賴炎元,〈春秋微言大義〉,《木鐸》,第11期,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中國文學系編印,1987年2月,頁39-48。
戴君仁,〈《春秋穀梁傳》時月日例辨正〉,《孔孟學報》,4期,1962年9月,頁283-336。new window
薛安琴,〈《穀梁》傳經特點尋繹〉,《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1期(總第69期),1990年1月,頁50-54。
薛安琴,〈讀《春秋穀梁傳》札記〉,《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4期(總第84期),1992年7月,頁57-60。
謝金良,〈《穀梁傳》的真偽和寫作時代考辨〉,《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2期,1996年2月,頁9-13。 
簡博賢,〈徐疏公羊述稿〉,《興大中文學報》,第3期,1990年1月,頁new window
109-122。
蘇瑩輝:〈從早期文字流傳的工具談到中國圖書的形式〉,收入由喬衍琯、張錦郎合編《圖書印刷發展史論文集續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7年),頁14-16。

(3)學位論文

阮芝生,《從公羊學論春秋的性質》,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68年new window
王熙元,《穀梁范注發微》,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70年6月new window
梁煌儀,《春秋穀梁傳校證》,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年6月
李新霖,《春秋公羊傳要義》,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79年new window
簡松興,《公羊傳的政治思想》,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倪天蕙,《宋儒春秋尊王思想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5月
張廣慶,《何休春秋公羊解詁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吳連堂,《春秋穀梁經傳補注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6月
陳銘煌,《春秋三傳性質之研究及其義例方法之商榷》,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6月
陳登祥,《公羊傳的正名思想》,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5月
陳傳芳,《春秋戰伐書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new window
李紹陽,《春秋穀梁傳時月日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12月
陳秀玲,《楊士勛春秋穀梁傳注疏之研究》,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吳智雄,《穀梁傳思想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張廣慶,《劉逢祿及其春秋公羊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new window
楊濟襄,《董仲舒春秋學義法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new window
簡逸光,《穀梁傳解經方法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朱生亦,《何休與三闕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2003年。
黃迎周,《《春秋公羊傳》、《穀梁傳》詮釋方法比較研究》,山東:山東大學古籍文獻學碩士論文,2005年。
黃聖修,《《春秋》西狩獲麟解》,礁溪: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日文部分

(1)專書

小野澤精一,《中國古代說話の思想史的考察》,東京:汲古書院,昭和57年2月10日
內野熊一郎,《漢初經書學の研究》,東京:清水書店,昭和17年6月18日
加賀榮治,《中國古典解釋史-魏晉篇》,東京:勁草書房,昭和39年3月25日
加藤常賢,《中國古代文化の研究》,東京:二松學舍大學出版部,昭和55年8月3日
平勢隆郎,《中國古代の予言書》,東京:講談社,2000年
本田濟,《東洋思想研究》,東京:創文社,昭和62年1月25日
白川靜,《白川靜著作集》,東京:平凡社,2000年3月15日
宇都木章,《春秋時代の戰亂》,東京:新人物往來社,1992年9月20日
竹內照夫,《四書五經》,東京:平凡社,1987年1月5日 
岩本憲司,《春秋穀梁傳范甯集解》,東京:汲古書院,1988年10月
狩野直喜,《春秋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94年11月18日
常石茂、稻田孝,《春秋を讀む》,東京:勁草書房,1988年1月10日
野間文史,《春秋學—公羊傳と穀梁傳》,東京:研文出版,2001年10月1日
渡邊卓,《古代中國思想の研究》,東京:創文社,昭和48年3月5日
諸橋轍次,《經史八論》,東京:關書院,昭和8年1月25日

(2)單篇論文
上原淳道,〈春秋戰國時代の政治、社會〉、〈五霸雜識〉、〈春秋の五霸〉,《上原淳道中國史論集》,東京:汲古書院,1993年7月,頁163-181;286-292;387-395。
久富木成大,〈春秋赴告考〉,《森三樹三郎博士頌壽記念論文集》,京都:朋友書店,昭和54年12月1日,頁95-111。
小島祐馬,〈春秋〉,《中國思想史》,東京:創文社,昭和43年10月15日,頁176-193。
中山久四郎,〈春秋と孔子の思想〉,《支那の人文思想》,東京:春秋社,昭和6年5月6日,頁79-84。
內藤虎次郎,〈史書の淵源.春秋〉,《內藤湖南全集》第11卷,東京:筑摩書房,昭和44年6月10日,頁72-77。
內藤虎次郎,〈春秋時代〉,《內藤湖南全集》第10卷,東京:筑摩書房,昭和44年6月10日,頁111-130。
日原利國,〈春秋學の發生と春秋三傳〉,《中國思想文學史》,京都:朋友書店,1999年7月2日,頁50-55。
加賀榮治,〈鄭玄の《春秋三傳》解釋について〉,《日本中國學會創立五十年記念論文集》,東京:汲古書院,平成10年10月10日,頁361-376
市村瓚次郎,〈春秋時代と霸者の迭興〉,《東洋史統》卷1,東京:富山房,昭和14年12月10日,頁183-224。
本田成之,〈經學史上に於ける穀梁家の地位〉,《內藤博士還曆記念支那學論叢》,京都:弘文堂書房,大正15年5月25日,頁173-206。
東京大學中國哲學研究室,〈中國思想の成立—春秋學とその發生〉,《中國思想史》,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72年5月15日,頁34-35。
林宏作,〈君崩未踰年改元論〉,《森三樹三郎博士頌壽記念論文集》,京都:朋友書店,昭和54年12月1日,頁919-932。
武內義雄,〈春秋の學〉,《中國思想史》,東京:岩波書店,1988年2月25日,頁66-70。
長坂金雄,〈春秋〉、〈穀梁傳〉、〈三傳比較〉,《東洋史講座總論及史籍解題》,東京:雄山閣,昭和15年4月30日,頁248-294。
重澤俊郎,〈經學の本質〉,《原始儒家思想と經學》,東京:岩波書店,昭和24年9月20日,頁193-277。
根本誠,〈中國思想における訓詁疏註〉、〈論語の問答法について〉,《中國古典思想の研究》,東京:現代アジア出版會,昭和46年1月20日,頁51-71;73-103。
高瀨武次郎,〈春秋〉,《支那哲學史》,東京:文盛堂書店,明治43年10月8日,頁88-90。
關口順,〈經書觀形成過程の一考察〉,《山下龍二教授退官紀念中國學論
集》,東京:研文社,平成2年10月20日,頁446-47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