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文姬歸漢之離散精神原型的跨藝術論述
作者:蔡明玲
作者(外文):Tsai Ming-Ling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比較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康士林
楊乃喬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離散精神原型原型離散文姬歸漢胡笳主題研究文學與音樂the archetype of diasporaarchetypediasporaCai-Yen’s captivity and returnNomad Flutethematic studyliterature and music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62
文姬歸漢是發生在東漢末年(約西元192-203年)的史實,此一史實最早見載於《蔡琰別傳》和《後漢書۰列女傳》,迄今一千八百多年以來,文姬歸漢的史實被後來歷代的文學家和藝術家看視為一個主題,不斷地被攝入詩歌、小說、音樂、繪畫和戲曲五種藝術表現形式中反覆地呈現。本文的寫作即是在材料與理論整合的思考中回答此一史實反覆呈現的藝術現象,並且把此一藝術現象在本文的寫作中還原於歷史,同時還原於華夏文明的集體無意識之心理結構中,從中總納出積澱於中華民族文化心理結構中的一個原型,即本文集中討論的問題:離散精神原型。
本文將這個離散精神原型做為文姬歸漢主題系列作品的意義整體 (meaningful whole),這個意義整體是指在「離鄉、別子、歸漢」的敘述模子之中承載了情感張力,這份情感張力指向擺盪在「離」與「歸」之間的心靈原鄉追尋。不同時代的創作者在凝視這個意義整體而進行文姬歸漢歷史事件的詮釋過程中,創作者開顯了自身當下的心靈原鄉或生存意義,換言之,創作者和作品共享此一意義整體的同時,不同時代的創作給出了文姬歸漢歷史事件的眾聲化意義。
以文姬歸漢做為主題所創作的各式文類作品都不能逸開離散精神原型這個意義整體,也無法迴避不同時代的創作給出了文姬歸漢歷史事件的意義眾聲化現象。因此,本文將離散精神原型置回作品的結構形式中,通過文學作品和音樂相關作品的分析,論證結構形式和離散情感的異質同構現象,也就是「回到自己」這樣的離散情感的終極思考,內化在不同文類和不同時代的敘事結構中。
進行分析不同文類和不同時代的敘事結構的過程中,本文發掘古琴聲情以直指知識份子追尋心靈家園的音響特質,無一例外地被安置在所有作品的結構織體中,然而,文姬歸漢主題中的標的物胡笳樂器並沒有因為「笳聲入琴」的現象而在離散聲情裡絕響,本文因此論述笳聲入琴的脈絡,並且揭示古琴和胡笳能夠外象離散精神原型的緣由。
本文做為主題研究的成果,在於提取原型理論做為有效的研究透鏡,以此分析和研究文姬歸漢史實與諸種門類的材料,讓原型的「不變的本質」和「再現時的變形」兩大特色可以充分說明文姬歸漢主題系列作品中關於「離鄉、別子、歸漢」敘事模子的不可抗拒性,以及合理解釋這個敘事模子之中蠢動的情感張力與歷代不同形式作品之間的關係。
關鍵詞:離散精神原型,離散,原型,文姬歸漢,胡笳,主題研究,文學與音樂
This paper is a thematic study on the Cai-Yen’s captivity and return. The archetype of diaspora is found as “meaningful whole” within the above thematic works written or composed under a variety genre since more than 1800 years has come. This archetype of diaspora can be traced in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of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seen as such a narrative mode as “leave the hometown – bid farewell the child – turn over to the Chinese”. Beyond the narrative mode more worth paying attention is between leave with turn over to the emotion tensity. And the emotion tensity makes the Cai-Yen’s history more hermeneutic worked out by the composers and writers in the different time.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Liu-Shang (劉商)poetry “The Eighteen Songs of the Nomad Flute”(胡笳十八拍)is the first elaboration of such kind of emotion tensity. In brief the archetype of diaspora directs to the thinking of the mind-home with which present the composers and writers their thinking through the text structure. The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diasporal complex has analogy to the text structure. Under such discussion the Nomad Flute(胡笳)and the Qin(古琴)are specially symbolized for their sad timbre re-used in the text. As a work of the thematic study, on the archetypal essence basis, this paper effectually explains the stable narrative mode is irresistible in the works and is allowed to be variable with the emotion tensity in every presence through the text form.
Keywords: the archetype of diaspora, archetype, diaspora, Cai-Yen’s captivity and return, Nomad Flute, thematic study, literature and music
參考資料


中文專著

(元)王惲撰。《書畫目錄》,收在黃賓虹、鄧實編,《美術叢書》第18。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
(元)芝菴。《唱論》,收在俞為民、孫蓉蓉,《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合肥:黃山書社,2005。
(西漢)司馬遷。《史記》,正史全文標校讀本。台北:鼎文,1980。
(宋)文天祥。《文文山全集》。台北:世界,1962。
(宋)王灼。《碧雞漫志》,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91。
(宋)朱熹編次。《楚辭後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李昉。《太平御覽》,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中華書局據汲古閣本校刊《四部備要》集部。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
(宋)陳暘撰。《樂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據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商務,1983。
(明)王驥德。《曲律》,收在俞為民、孫蓉蓉,《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合肥:黃山書社,2005。
(明)李日華。《味水軒日記》,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20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明)祁彪佳。《遠山堂劇品》,國學名著珍本彙刊,《歷代詩史長編二輯》第6冊。台北:中國學典館復館籌備處出版,1974。
(東漢)班固。《漢書》,正史全文標校讀本。台北:鼎文,1980。
(東漢)許慎撰。《說文解字》,經韻樓藏版。台北:蘭臺書局,1977。
(東漢)應劭撰。《風俗通義》,四部叢刊初編子部。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常熟瞿氏藏元本,第六卷,民國?。
(春秋)左丘明。《國語》。台北:九思,1978。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正史全文標校讀本。台北:鼎文,1980。
(唐)張彥遠撰。《法書要錄》。台北:藝文印書館,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第46冊,1965。
(唐)虞世南。《北堂書鈔》,卷一百一十一,董治安主編《唐代四大類書》,第一卷。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董治安主編《唐代四大類書》,第二卷。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梁)蕭統編纂。《文選》。台北:華正,1980。
(清)丁福保編纂。《說文解字詁林》。台北:商務,1959。
(清)丁福保編纂。《說文解字詁林》後編。台北:商務,1959。
(清)陳鐵民、彭慶生主編。增訂注釋《全唐詩》。北京:文化藝術,2001。
(清)允祿等奉敕撰,福隆安等校補。《皇朝禮器圖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據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商務,1983。
(清)六十七、范咸纂修。《重修臺灣府志》。台北:成文書局,清乾隆十二年刊本影印,1983。
(清)沈德潛。《說詩晬語》,中華書局聚珍倣宋版印《四部備要》集部。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
(清)沈德潛評選,王蒓父箋註。《評選古詩源箋註》。台北:華正,1983。
(清)孫希旦撰。《禮記集解》。台北:文史哲,1976。
(清)陳夢雷編。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台北:鼎文,1977。
(漢)崔寔撰。《四民月令》。台北:藝文印書館,原刻景印《叢書集成續編•漢魏遺書鈔》,1970。
(劉宋)范曄。《後漢書》,正史全文標校讀本。台北:鼎文書局,1975。
(戰國)呂不韋撰,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中國大百科全書》。台北:錦繡,1992。
《中國戲曲劇種大辭典》。上海:辭書,1995。
《古今雜劇》,續修四庫全書,集部,戲劇類。上海:上海古籍,2002。
《周禮》,(清)阮元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台北:藝文,1981。
《尚書》,(清)阮元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台北:藝文,1981。
《律呂正義後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商務,1983 -。
丁曉侖編著。《神秘的喀納斯》。烏魯木齊: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2006。
于迎春。《漢代文人與文學觀念的演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
山口修著,朱家駿等譯。《出自積淤的水中──以貝勞音樂文化為實例的音樂學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中央民族學院少數民族文學藝術研究所編。《中國少數民族樂器誌》。台北:音樂中國出版社,1991。
文學遺產編輯部主編。《胡笳十八拍討論集》。北京:中華,1959。
水晶。《張愛玲的小說藝術》。台北:大地,1974。new window
王光祈。《中國音樂史》。台北:中華書局,1981。
王安祈。《絳唇珠袖兩寂寞》。台北:印刻,2008。
王安祈。《當代戲曲》。台北:三民,2002。new window
王建中。《漢代畫像石通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
王國維。《宋元戲曲史》。台北:河洛,1975。
弗雷澤 (Sir James George Frazer) 原著,汪培基譯。《金枝》,譯自The Golden Bough, abridged ed.。台北:桂冠,2004(1991)。
田邊尚雄著,陳清泉譯。《中國音樂史》。台北:台灣商務,1980。
石雲濤。《早期中西交通與交流史稿》。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
伍國棟。《中國古代音樂》。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
托多洛夫 (Tzvetan Todorov) 著,許鈞、侯永勝譯。《失卻家園的人》,譯自L’Homme Dépaysé。台北:桂冠,2004。
托多洛夫(Tzvetan Todorov)編選。《俄蘇形式主義文論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89。
朱光潛。《詩論》。三聯書店,1984。
朱剛。《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文化批評理論》。台北:揚智,2002。
朱謙之。《中國音樂文學史》。台北:學藝。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楊韶剛譯。《一個幻覺的未來》。譯自Die Zukunft einer Illusion,台北:胡桃木文化,2006。
余文儀著。《續修臺灣府志》。台北:中華書局,1962。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余英時。《漢代貿易與擴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李抱忱。《李抱忱音樂論文集》。台北:樂友,1960。
李煥之。《李煥之聲樂作品選集》)。北京:大眾文藝,1996。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天津:天津社科,2004。
沈冬。《黃友棣:不能遺忘的杜鵑花》。台北:時報文化,2002。
沈從文。《邊城》。台北:台灣商務,1998。
周貽白。《中國戲劇發展史》。台北:僶勉出版社,1978。
周寧。《想象與權力:戲劇意識形態研究》。厦門:厦門大學出版社,2003。
周學鷹,《解讀畫像磚石中的漢代文化》。北京:中華書局,2005。
周蕾 (Chow Rey)。《寫在家國以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
孟昭毅。《比較文學通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孟瑤。《中國戲曲史》。台北:傳記文學,1979。
信立祥。《漢代畫像石綜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
侯外廬、趙紀彬、杜國庠、邱漢生著。《中國思想通史》,第二卷,兩漢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1957)。
施議對。《詞與音樂關係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北京:中華書局,1980。
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書館編印。《館藏中國現代戲劇圖書目錄》。香港:香港中問大學聯合書院,1967。
唐尼(Rrbert Angus Downie)撰,阮昌銳譯。《神祕世界的導遊:傅雷哲》,譯自Frazer and The Golden Bough。台北:允晨,1982。
徐子方。《明雜劇研究》。台北:文津,1998。new window
徐俊纂輯。《敦煌詩集殘卷輯考》。北京:中華書局,2000。
徐朔方。《晚明曲家年譜》。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
徐華。《兩漢藝術精神嬗變論》。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
格羅塞(Ernest Grosse)著,楊澤譯。《藝術的起源》,譯自The Beginnings of Art。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9。
海若•亞當斯(Hazard Adams)原著,傅士珍譯。《西方文學理論四講》,譯自Four Lectures on the History of Criticism and Theory in the West。台北:洪範書店,2000。
祝克懿。《語言學視野中的”樣板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
袁炳昌、馮光鈺主編。《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史》,上冊,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
袁珂。《山海經校注》。台北:里仁,1981。
崔瑞德、魯惟一(Denis Crispin Twitchett, Michael Loewe)編,韓復智主譯。《劍橋中國史──秦漢篇》,譯自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1, the Ch’in and Han Empires。台北:南天,1996。
張世彬。《中國音樂史論述稿》。台北:友聯,1975。
張雙英。《文學概論》。台北:文史哲,2002。
曹淑娟。《詩歌》。台北:幼獅文化,1985。
曹順慶。《比較文學論》。台北:揚智,2003。new window
盛寧著。《二十世紀美國文論》。台北:淑馨,1994。
莫爾吉胡。《追尋胡笳的踪迹──蒙古音樂考察紀實文集》。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7。
莊一拂編。《古典戲曲存目彙考》。台北:木鐸,1986。
許倬雲。《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台北:漢聲,2006。
許健編著。《琴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1 (1982)。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台北:五南,1994。
陳國棟主編。《漢文化與周邊民族》。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3。
陳萬鼐。《中國古代音樂研究》。台北:文史哲,2000。
陳萬鼐。《中國古劇樂曲之研究》。台北: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1978。
陳萬鼐。《元明清劇曲史》。台北:鼎文,1980。
陳萬鼐。《清史樂志之研究》。台北:故宮博物院,1978。
陳萬鼐主編。《元明清劇曲史總目》。未刊稿。
陳萬鼐主編。《全明雜劇》。台北:鼎文,1979。
陳萬鼐主編。《全明雜劇提要》。台北:鼎文,1979。
陳榮華。《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 (2001)。new window
陳榮華。《葛達瑪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詮釋》。台北:明文書局,1998。
陳鵬翔。《主題學研究論文集》。台北:東大,2004 (1983)。
陳鵬翔。《主題學理論與實踐》。台北:萬卷樓,2001。
陸萼庭。《清代戲曲與崑劇》。台北:國家,2005。new window
陸潤棠。《中西比較戲劇研究》。台北:駱駝,1998。
傅謹。《二十世紀中國戲劇的現代性與本土化》。台北:國家,2005。new window
單德興。《銘刻與再現──華裔美國文學與文化論集》。台北:麥田,2000。new window
提格亨(Philippe van Tieghem)原著,戴望舒譯。《比較文學論》,譯自Litterature Comparee。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1937,原著1931)。
曾永義。《中國古典戲劇的認識與欣賞》。台北:正中,1991。new window
曾永義。《中國古典戲劇選注》。台北:國家,2004。
曾永義。《俗文學概論》。台北:三民,2003。new window
曾永義。《參軍戲與元雜劇》。台北:聯經,1992。
曾永義。《從腔調說到崑劇》。台北:聯經,2002。new window
曾永義。《詩歌與戲曲》。台北:聯經,1988。
曾永義。《說俗文學》。台北:聯經,1984 (1980)。
曾永義。《論說戲曲》。台北:聯經,1997。new window
曾永義。《戲曲源流新論》。台北:立緒,2000。new window
曾永義。《戲曲與歌劇》。台北:國家,2004。
曾白融主編。《京劇劇目辭典》。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
游澤承。《楚辭論文集》。台北:九思,1977。
華騰伯格 (Thomas E. Wartenberg) 編著,劉藍玉、張淑君譯。《論藝術的本質:名家精選集》,譯自The Natural of Arts: An Anthology。台北:五觀藝術,2003。
萊辛 (Gotthold Ephraim Lessing) 著,朱光潛譯。《詩與畫的界限》,譯自Laocoon: An Essay on the Limits of Painting and Poetry。板橋:蒲公英,1985。
馮川。《重返精神家園──關於榮格》。台北:笙易,2001。
黃友棣。《中國風格和聲與作曲》。台北:正中,1969。
黃友棣。《琴臺碎語》。台北:東大,1977。
黃侯興。《郭沫若歷史劇研究》。湖北:長江文藝,1983。
黃漢華。《抽象與原型──音樂符號論》。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
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著,朱光潛譯。《美學》,譯自Ästhetik published by Aufbau-Verlag, Berlin, 1955。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1979)。
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著,賀麟譯。《小邏輯》,譯自System der Philosophie, ErsterTeil, Die Logik。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3 (1998)。
楊乃喬。《比較文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楊乃喬。《比較詩學與他者視域》。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
楊乃喬。《悖立與整合:東方儒道詩學與西方詩學的本體論、語言論比較》。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
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三版。台北:丹青,1987。
楊隱。《中國音樂史》。台北:學藝,1952。
葉舒憲。《原型與跨文化闡釋》。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2。
葉舒憲。《神話──原型批評》。西安:陝西師範大學。1987。
葉舒憲。《探索非理性的世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廖奔。《中國古代劇場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
廖奔。《中國戲曲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漢斯利克(Eduard Hanslick)原著,陳慧珊譯。《論音樂美:音樂美學的修改芻議》,譯自On the Musically Beautiful: A Contribution otwardsthe Revision of the Aesthetics of Music。台北:世界文物,1997。
福比尼(Enrico Fubini)著,修子建譯。《西方音樂美學史》,譯自Estetica musicale dall'antichita al Settecento和History of Music Aesthetics trans. by Michael Hatwell。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5。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1977。
劉子健著,趙冬梅譯,《中國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內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劉紀蕙。《文學與藝術八論--互文•對位•文化詮釋》。台北:三民,1994。
劉紀蕙編。《框架內外:藝術、文類與符號疆界》。台北:立緒,1999。
劉振魯輯。《當前臺灣所見各省戲曲選集》。台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2。
劉堯民。《詞與音樂》。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2。
潘江東。《白蛇故事研究》。台北:學生。1981。
錢南揚。《戲文概論》。台北:里仁,2000。
錢鍾書。《談藝錄》。台北:書林,1999 (1948)。
謝弗雷(Yves Chevrel)原著,馮玉貞譯。《比較文學》,譯自La literature comparee。台北:遠流,1991。
薩依德(Edward William Said)作,彭淮棟譯。《鄉關何處》,譯自Out of Place : A Memoir。台北:立緒文化,2000。
薩依德與巴倫波因對談錄。《並行與弔詭:當知識分子遇上音樂家》。台北:麥田,2006。
羅基敏。《音樂與文學之文化場域--文話∕文化音樂》。台北:高談,1999。
羅錦堂編。《中國戲曲總目彙編》。台北:萬有,1966。
蘇珊朗格(Susanne Katherina Langer)著,劉大基、傅志強、周發祥譯。《情感與形式》。台北:商鼎,1991。
顧頡剛。《孟姜女故事研究》。臺北:東方文化供應社,1970。


中文專書∕期刊∕學位論文

丁君君。〈瞳孔中的鏡像──論霍夫曼的小說《沙人》〉,《外國文學》,2006年9月,2006年第5期,頁19-24。
于潤洋。〈音樂形式問題的美學探討〉(下),《中央音樂學院學報》(季刊),1994年第2期,頁28-38。
于潤洋。〈音樂形式問題的美學探討〉(上),《中央音樂學院學報》(季刊),1994年第1期,頁19-28。
于潤洋。〈蘇珊•朗格藝術符號理論中的音樂哲學問題〉,《中央音樂學院學報》(季刊),1999年第1期,頁3-14。
山口修撰,趙維平譯。〈從『形』到『型』──音的表象文化論〉,《文學雜誌》,岩波書店,57/10:109-116。
王小盾。〈琴曲歌辭《胡笳十八拍》新考〉,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四期,頁23-29。
王安祈。〈”乾旦”傳統、性別意識與台灣新編京劇〉,《文藝研究》,2007卷9期,2007年9月,頁96-106。new window
王安祈。〈性別、表演、文本:京劇藝術研究的一個方向〉,《婦研縱橫》,72期,2004年11月,頁1-8。new window
王安祈。〈明雜劇的演出場合與舞台藝術〉,《中外文學》,17:3,1988年8月,頁59-86。new window
王安祈。〈敘事文類與抒情精神──以牆頭馬上與牡丹亭為例〉,《中國文學新境界──反思與觀照》,台北:立緒,2005。
王建國。〈原型與象徵:《楚辭•招魂》主旨新探〉,《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頁71-74。
王美秀。〈論〈烏孫公主歌〉的文化意涵〉,《漢學論壇》,2002年6月第一輯,頁1-12。
王美珠。〈音樂與語言〉,《音樂•文化•人生》,台北:美樂,2001,頁171-184。new window
王美珠。〈音樂語義學初探〉(上)(下),《美育月刊》,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編印,1994年2/3月,頁37-40/52-56。
王海林。〈《天問》在中國文化思想史上的地位〉,《中國文化研究》,1995年夏之卷(總第8期),頁65-69。
王勛成。〈從敦煌唐卷看劉商《胡笳十八拍》的寫作年代〉,《敦煌研究》,2003年第4期,頁61-63。
王璦玲。〈中研院文哲所與「明清戲曲」研究〉,《漢學研究通訊》,20:2(總78期),2001年5月,貢35-43。new window
田耀農。〈民族音樂學的緣起、建構、解構與重構──兼評(日)山口修的新著《出自積淤的水中》〉,《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及表演版),2003年1月,頁56-63。
伍曉明。〈文學與音樂〉,《超學科比較文學研究》,樂黛雲、王寧主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頁194-221。
朱默涵。〈琴曲打譜之美學探微〉,《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1995年1月,頁7-10。
衣若芬。〈「出塞」或「歸漢」──王昭君與蔡文姬圖像的重疊與交錯〉,《婦研縱橫》,2005年4月第74期,頁1-16。
何玉人。〈中國戲曲的世紀命題──張庚“戲曲表現現代生活”的理論闡釋〉,《理解與闡釋》,天津:百花文藝,2005,頁232-261。
何新華。〈「天下觀」:一種建構世界秩序的區域性經驗〉,《二十一世紀》網絡版(http://www.cuhk.edu.hk/ics/21c) 第32期,香港中文大學,2004年11月30日,取得日期2006年10月17日。
吳小美、肖同慶。〈是復歸與認同還是告別與超越──對魯迅與屈原關係的思考〉,《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9:5,2001,頁1-10。
吳葉。〈從琴曲《大胡笳》《小胡笳》試探漢唐時期北方少數民族音調〉,《中國音樂學季刊》,2004年第1期,頁32-42。
李有成。〈重讀《拉奧孔》〉,《中外文學》,17:3,1988年8月號,頁44-58。
李虹。〈對重复理論的再思考〉,《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3,2007年5月,頁17-21。
李漢亭。〈台灣比較文學發展與西方理論的歷史觀察〉,《當代》,1998年9月第29期,頁48-59。
李鳳亮。〈隱喻:修辭概念與詩性精神〉,《中國比較文學》,2004年第3期(總第56期),頁140-150。
李德材。〈陶淵明「孤獨」之時間向度──一個海德格現象學式的解讀〉,《「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會議論文集》,2007年4月,頁194-212。
李德瑞(Dore Levy)作,吳伏生譯。〈蔡琰藝術原型在詩畫中的轉換〉,《中外文學》,22:11,1994年4月,頁108-124。new window
李毅夫。〈由用韻看”胡笳十八拍”的寫作時代〉,《語文研究》,1985年3月。
肖翠云。〈文體形式與意義闡釋──趙憲章的“形式美學”批評〉,《東方叢刊》,2000年3月,頁255-265。
周國安、王愛華。2000。〈蔡琰與琴歌《胡笳十八拍》〉,《長春師範學院學報》,第19卷,第6期,頁82-83。
周龍。〈名副其實的中西合璧──談歌劇《文姬:胡笳十八拍》的創作演出〉,《中國戲曲學院學報》,第27卷第4期,2006年11月,頁31-34。
拉康(Jacques Lacan)作,李家沂譯。〈精神分析經驗所揭示形塑「我」之功能的鏡像階段〉,《中外文學》,27:2,1998年7月,頁34-42。new window
拉康(Jacques Lacan)作,黃涵榆譯。〈自佛洛依德以來文字在潛意識或理性中的作用〉,《中外文學》,27:2,1998年7月,頁4-33。new window
林鶴宜。〈晚明戲曲刊行概況〉,《漢學研究》,9:1,1991年6月,頁287-328。new window
邵彥。〈《文姬歸漢》圖像新探〉,中央美術學院博士論文,2004。
阿爾丁夫。〈蔡文姬在匈奴的身分是”奴隸”嗎?〉,《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3期,頁72-78。
阿爾丁夫。〈蔡文姬是左賢王的”姬妾”嗎?〉,《黑龍江民族叢刊》,1995年第4期,頁47-53。
侯健。〈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一個方法的實驗〉,《比較文學的墾拓在台灣》,台北:東大。頁148-170。new window
姚大力。〈追溯匈奴的前史──兼論司馬遷對”史道”的突破〉,复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頁48-54。
施旭升。〈民族化:悖論與抉擇〉,《戲劇藝術》,上海戲劇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總107期),頁21-27。
柯慶明。〈苦難與敘事詩的兩型--論蔡琰「悲憤詩」與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文學美綜論》,台北:大安,1983,頁83-150。new window
洪崇焜。〈從羅永暉與吳丁連的四首作品看傳統的綜攝與再造〉,第六屆中國新音樂史研討會,香港大學評議會廳,1999年11月25-27日。
胡志立。〈現代合唱藝術的若干流派與主要特徵〉,《音樂研究》(季刊),2004年9月第3期,頁108-111。
香港中文大學。〈從澳門到紐約的作曲之旅──林品晶〉,Chinese University Alumni Magazine, 訪談記錄,June 2006。
唐翠蓉。〈琴歌《胡笳十八拍》音樂之研究〉,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孫佳賓。〈論心理知覺在音樂審美中的意義〉,《中國音樂季刊》,2006年第2期,頁185-188。
徐正英。〈蔡琰作品研究的世紀回顧〉,《西北師大學報》,第38卷,第2期,2001,頁6-11。
徐坤。〈論尤侗的戲曲寄托觀念〉,《陽山學刊》,18:1,2005年2月,頁29-33。
殷企平。〈重复〉,《外國文學》,2003年3月,2003年第2期,頁60-65。
袁朝、馮偉莉,〈屈原流放新證〉,《中南民族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4,2000年10月,頁57-61。
高臻、韓樹峰。〈漢晉時期婦女的守節與再嫁〉,《中華女子學院學報》,14:4,2002年8月,頁52-56。
國立故宮博物院出版社。〈文姬歸漢〉,《故宮文物月刊》,第68期,1988年11月,頁32-43。
崔明德。〈中國民族思想的概念及發展脈絡〉,《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6:4,2006年12月,頁21-32。
康士林作,謝惠英譯。〈七十二變說原形──《猴行者:他的偽書》中的文化屬性〉,《文化屬性與華裔美國文學》,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1994,頁61-87。
張中載。〈原型批評〉,《外國文學》,2003年第1期,頁69-74。
張仁淑。〈明雜劇之歷史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6。new window
張旭冬。〈關于音樂形式與內容的思辨──兼談漢斯立克的音樂美學觀〉,《天津音樂學院學報》,1999年第3期,頁49-52。
張沛。〈轉換生成:隱喻的辯證生命形態〉,《國外文學》(季刊),2003年第2期(總第90期),頁3-11。
張茂桂。〈Diaspora與「想往家」──關於「大陳人」生命經歷的研究〉,2006台灣社會學會年會暨國科會成果發表會,東海大學,2006.11.26-27。
張雅婷。〈美學的音樂:從〈大胡笳〉到古琴的樂譜與詮釋〉,《「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會議論文集》,2007年4月,頁36-64。
張漢良。〈「楊林」故事系列的原型結構〉,《比較文學的墾拓在台灣》,臺北:東大,頁216-234。new window
張漢良。〈文學與藝術的關係研究〉,《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台北:東大,1986,頁291-304。
張靜二。〈試論文學與其他藝術的關係〉,《中外文學》,16:12,1988年5 月,頁87-105。new window
許世瑛。〈蔡琰悲憤詩句法研究兼論其用韻〉(下),《故宮圖書季刊》,3:2,1972年10月,頁13-23。
許世瑛。〈蔡琰悲憤詩句法研究兼論其用韻〉(上),《故宮圖書季刊》,3:1,1972年7月,頁1-10。
陳力、陳先蕾。〈論中國邊疆思想之“華夷之辨”觀〉,《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6:3,2006年6月,頁113-117。
陳萬鼐。〈明雜劇中的曲藝〉,《漢學研究》,6:1,1988年6月,頁135-147。new window
陳萬鼐。〈試以漢代音樂文獻及出土文物資料研究漢代音樂史(五)──討論吹管樂器六種〉,美育月刊,第87期,1997年9月,台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頁11-28。
陳榮華。〈海德格與高達美的時間概念〉,《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28期,2004年10月,頁1-38。new window
單德興。〈誰是外邦人?:析論薩依德的《佛洛伊德與非歐裔》〉,《中外文學》,34:8,2006年1月,頁25-40。new window
曾永義。〈中國戲曲之本質〉,2005年5月26日課堂講義初稿。new window
曾永義。〈說排場〉,《漢學研究》,6:1,1988年6月,頁105-133。new window
曾毓芬。〈隱沒中的傳統與現代主義的交融──論朱踐耳第十號交響曲《江雪》〉,《藝術評論》,2005年3月,頁27-72。new window
湯逸佩。〈敘事者的出場--試論中國當代話劇敘事觀念的演變〉,《戲劇藝術》,上海戲劇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總107期),頁10-20。
黃云。〈秦漢政權和匈奴的關係〉,《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01年第1期(第16卷),頁91-94。
黃秀蘭。〈宮素然《明妃出塞圖》與張瑀《文姬歸漢圖》析辨--金元時期昭君故事畫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1998。
黃翔鵬。〈中國古代音樂歌舞伎樂時期的有關新材料、新問題〉,《文藝研究》,1999年4月,頁101-115。
黃瑞云。〈”胡笳十八拍”的作者問題〉,《黃石師院學報》,1982年2月。
黃漢華。〈言之樂與無言之樂〉,《中國音樂》,2002年4月,頁4-10。
黃瓊慧。〈古琴音樂中的多層次單音結構與聽覺上的空間感〉,《「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會議論文集》,2007年4月,頁65-80。new window
楊乃喬。〈中華民族最高文化血緣先祖的追尋〉,《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2:2,1995年4月,頁12-16。
楊乃喬。〈神話的本體反思──關于希臘神話和華夏神話審美形態悖立的比較研究〉,《社會科學戰線》,1994年5期,頁202-210。
楊明敏。〈難以書寫的最後一本小說──佛洛依德的《摩西這個人與一神教》〉,《中外文學》,《中外文學》,27:2,1998年7月,頁43-72。new window
楊麗娟。〈”原型”概念新釋〉,《外國文學研究》,2003年第6期,頁111-117。
葉舒憲。〈”大荒”意象的文化分析〉,《原型與跨文化闡釋》,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2,頁259-275。
葉慶炳。〈蔡琰悲憤詩兩首析論〉,《中外文學》,1972,第1卷第2期,頁6-15。new window
賈林華。〈“胡”一詞語義演變及當代活躍性的歷史考察〉,《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7月第3期,頁108-111。
鄒躍飛。〈鋼琴伴琴在合唱中的功能與作用〉,《樂府新聲》(瀋陽音樂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頁59-60。
靳學東。〈李煥之和他的合唱套曲《胡笳吟》〉,《星海音樂學院學報》,1997年第4期,頁23-28。
趙岡。〈明清巿鎮發展綜論〉,《漢學研究》,7:2,1989年12月,頁99-122。
趙紅。〈蔡琰《胡笳十八拍》與劉商《胡笳十八拍》藝術性之比較〉,《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2004年7月第24卷,頁70-71。
劉明瀾。〈琴歌《胡笳十八拍》的悲音美〉,《音樂藝術》,1997年第1期,頁9-14。
劉悅笛。〈游戲本體、觀者參與和存在擴充〉,《錦州師範學院學報》,第21卷第3期,1999年7月,頁55-60。
劉華民。〈文天祥《胡笳曲(十八拍)》初探〉,《鐵道師院學報》,15:3,1998年6月,頁55-59。
蔡瑜。〈離亂經歷與身分認同〜蔡琰的悲憤交響曲〉,《婦女與兩性學刊》,第8期,1997,頁29-54。new window
蔡際洲。〈傳統戲曲音樂與現代戲曲音樂的文化比較──關於“程式化”與 “非程式化”現象生成原因的探討〉,《音樂研究》,1994年2期,頁57-63。
黎荔。〈論郭沫若對傳統戲曲藝術經驗的借鑒〉,《戲劇戲曲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第7期,1999年7月。原刊《郭沫若學刊》,樂山,1999年1月,頁11-17。
樸月。〈一曲胡笳萬古愁蔡文姬「歸漢」的悲歌〉,《歷史月刊》,1998年1月號,頁119-129。
謝冬冰。〈藝術中的直覺抽象──朗格、卡西爾的抽象論〉,《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3月第2期,頁102-107。
聶欣晗。〈“瀟湘”情結的文化溯源及其審美意蘊〉,《船山學刊》,2005年第1期(復總第55期),頁79-82。
顧農。〈重新討論蔡琰生平及其作品的真偽〉,《山東師大學報》,第3期,1995,頁72-79。



曲譜和有聲資料

〈胡笳十八拍〉琴歌,收在《千古離情》CD-Rom,林谷芳選輯監製《諦觀有情:中國音樂傳世經典》,台北:望月,1997。
《九歌》,林懷民編舞,雲門舞集演出,DVD,中和市:金革唱片,2003。
《文姬:胡笳十八拍》室內歌劇, Rinde Eckert導演,林品晶作曲,徐瑛編劇, CD-Rom,2002年1月31日紐約亞洲協會(Asia Society)首演錄音。
《古琴弦歌合唱套曲──胡笳吟》(鋼琴伴奏譜),李煥之記譜、整理、編寫合唱、鋼琴伴奏,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
《青塚前的對話》,李小平導演,王安祈編劇,國立國光劇團演出,DVD,2006年12月16日國家劇院實驗劇場公演錄影。
《青塚前的對話》,京劇實驗劇劇本,王安祈編劇,收在《絳唇珠袖兩寂寞》,台北:印刻,2008。
《胡笳十八拍》,徐瑛編劇,2001,未刊,劇本傳真稿取得日期2005年8月1日。
《黃友棣作品專輯【樂譜】》,香港:幸運樂譜謄印服務社,1993。
《蔡文姬》話劇劇本,郭沫若編劇,收在郭沫若、田漢,《中國歷史劇選》,香港:上海書局,1961。
《聽董大彈胡笳弄》錄音帶,政大校友合唱團演唱,黃友棣作曲,蔡明玲鋼琴獨奏,1980年3月全國合唱比賽錄音。
Wenji: Eighteen Songs of a Nomad Flute, a Chamber Opera, 總譜,Bun-Ching Lam(林品晶)作曲,2001.


外文專著

Bassnett, Susa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Oxford UK & Cambridge USA: Blackwell, 1993.
Bell, Arthur Clive Heward. Art.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Brown, S. Calvin. Music and Literature. Athens: Georgia University Press, 1948.
Clements, Robert J.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 Academic Discipline. New York: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1978.
Ferenczi, Sándor, Otto Rank, trans. by Caroline Newton.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Analysis. New York: Dover, 1956.
Ferrara, Lawrence. Philosophy and the Analysis of Music. New York: Excelsior Music Publishing Co., 1991.
Frazer, James George. The Golden Bough. abridged ed. New York: Touchstone, 1996.
Frye, Northrop. Anatomy of Criticism.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7.
Frye, Northrop. The Critical Path: An Essay on the Social Context of Literary Criticism. Bloomington and Lond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71.
Gadamer, Hans-Georg. Truth and Method. London & New York: Continuum, 2004.
Hanslick, Eduard, trans. by Geoffrey Payzant. On the Musically Beautiful: A Contribution towards the Revision of the Aesthetics of Music. Indiana: Hackett, 1986.
Harland, Richard. Literary Theory from Plato to Barthes.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Ltd., 1999.
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Aesthetics. trans. by T. M. Knox,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Heidegger, Martin. Being and Time. trans. by Joan Stambaugh,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6.
Hopcke, Robert H.. A Guided Tour of the Collected Works of C. G. Jung. Boston & London: Shambhala, 1999.
Jackson, J.R. de J. Historical Criticism and the Meaning of Text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89.
Jung, Carl Gustav. Modern Man in Search of a Soul. London: Ark Paperbacks, 1985.
Jung, Carl Gustav. The Collected Work of C. G. Jung. vol. 8&15, London: Routledge & K. Paul, 1973-79.
Jung, Carl Gustav. trans. by R. F. C. Hull, 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Collective Works, Vol. 9[1],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19682nd ).
Kingston, Maxine Hung. The Woman Warrior. N.Y.: Vintage International, 1989.
Langer, Susanne Katherina. Feeling and Form. N.Y.: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53.
Langer, Susanne Katherina . Philosophy in a New Ke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
Langer, Susanne Katherina. Problems of Art—Ten Philosophical Lectures,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57.
Meyer, Leonard, Emotion and Meaning in Music,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6.
Said, Edward William. Freud and Non-European. London & N.Y.: Verso, 2003.
Sollors, Werner. The Return of Thematic Criticis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Stallknecht, Newton Phelps and Horst Frenz, e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Method and Perspective. Carbondale & Gewardsvil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71.
The New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Chicago: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 15th ed., 1990.
Todorov, Tzvetan. The Fantastic: A Structural Approach to a Literary Genre.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5.
Vickery, John B. The Literary Impact of the Golden Bough.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3.
Weisstein, Ulrich.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Theory.台北:書林,1988 (德文原版1968)。
Wellek, Rene, Austin Warren. Theory of Literatur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77.
White, Hayden. The Content of the Form: Narrative Discourse and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7.
Wiener, Philip P. 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73, Vol. III.


外文專書∕期刊∕學位論文

Bernheimer, Charles. “The Anxieties of Compariso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the Age of Multiculturalism,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5, pp. 1-17.
Bodkin, Maud. “Archetypal Pattern in Tragic Poetry.”Archetypal Patterns in Poery.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58, pp.1-24.
Castelnuovo-Tedesco, Mario. “Music and Poetry: Problems of a Song-writer.” Musical Quarterly, 1944, XXX(1):102-111.
Chow, Rey. “Writing Diaspora.” Writing Diaspora: Tactics of Intervention in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 1-26.
Derrida, Jacques, trans. by Geoff Bennington and Ian McLeod. “Restitutions of the truth in painting [pointure].” The Truth in Painting,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pp. 255-382.
Freud, Sigmund, trans. by David McLintock.“The Uncanny.” The Uncanny, N.Y.: Penguin Books, 2003, pp. 121-162.
Gaither, Mary. “Literature and the Art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Method & Perspective, ed. Newton Phelps Stallknecht and Horst Frenz, Carbonda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73, pp. 183-200.
Gardner, Helen. “The Music of ‘Four Quartets’.” The Art of T. S. Eliot. London: Faber and Faber Ltd., 1949, pp. 36-56.
Guerin, Wilfred L. “Mythological and Archetypal Approaches.” 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 New York: Happer & Row, Publishers, 1979, pp. 153-192.
Hardin, Richard F. “Archetypal Criticism.”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G.. Douglas Atkins and Laura Morrow, ed., Amhers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1989.
Heidegger, Martin. “On 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 Art.” Off the Beaten Track, ed. and trans. by Fulian Young and Kenneth Hayn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 1-56.
Midgette, Anne. “Opera Review; A Heartstrings Tug of War: Husband vs. Homeland.” The New York Times on the web, Feb. 2, 2002.
Rorex, Robert. Eighteen Songs of A Nomad Flute: The Story of Ts’ai Wen-chi. Ph.D. Diss., Princeton University, 1975。
Scher, Steven Paul. “Literature and Music.” Interrelations of Literature. New York: 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982, pp.225-250.
Todorov, Tzvetan, trans. by Catherine Porter. “Knowledge and Conern: Northrop Frye.” Literature and its Theorists: A Personal View of Twentieth-Century Criticism (translated from Critique de la Critique).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7, pp. 89-105.
Wimsatt, William K. and Cleanth Brooks. “Myth and Archetype.”Literary Criticism: A Short History.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 1957, pp. 699-72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