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七子戲研究
作者:劉美芳
作者(外文):Liou Mei Fang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曾永義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傳藝計畫江湖十八本十八棚頭七子戲The Pop 18Eighteen Pan TouQi-zi OperaProject of Passing Down Traditional Art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8
擁有獨特的傀儡化身段,採用南管音樂為後場,全由童伶演出的「七子戲」,它的形成發展與宋元南戲關係密切,歷來都被視為是古南戲遺響、宋元南戲的活化石。受到宋代肉傀儡的影響,由童伶模仿提線木偶的表演身段,形成其最具特色的表演程式。而隨著宋朝宗室南遷,豪門貴族蓄養官宦家班的風氣也一併南下,結合泉州當地聲腔,發展出地域色彩濃厚的七子戲。有清一代閩人移臺者眾,七子戲也隨之跨海遠渡,在臺灣落地生根,並發展出重新融合本地方言的「南管白字戲」與學習京班後場的「高甲戲」。在不敵後起的北管戲與在地生發的歌仔戲後,七子戲漸漸退出商業市場的競逐,過去豐富的演出歷史,只留下湊不滿「十八棚頭」的口述與傳抄劇本。「十八」之數其實是虛,如同清代流行的「江湖十八本」,只是民間從藝人員標榜劇團能戲甚多的習慣用法。
由七子戲現存的十三齣全本戲劇幅長短,可以推估業界對臺本的演出需求,從而反映民間演劇的真相。通過其劇本內容更可考察當時群眾關注的主題,了解昔日演出者如何投合觀眾的喜好,發展出具代表性的劇目。生旦愛戀與家庭婚姻是七子戲劇情的兩大主軸,劇本或有文人潤飾的筆墨,猶能保有質樸俚俗強調科諢的民間戲曲本色。七子戲雖也曾搬演歷史劇及武戲,在市場的取捨下,存世的只有殘缺不全的折子戲。武戲、歷史劇更適合高甲、亂彈戲表現,嬌俏可愛的童伶確實不宜表現激烈的武打爭戰場面。七子戲劇中即使有打鬥的情節,也會以舞蹈般的身段加以美化,或採取武戲文做的方式利用言詞交代過場。此消彼長之下,才子佳人風格的生旦戲,便成了七子戲專擅的招牌。
如今由童伶組班的七子戲早已成陳跡,現代的藝術工作者不可能永遠滿足於模擬的演出,傳統戲文宣揚的精神也不盡符合時代的需求。承繼傳統,以其為縱軸,學習其優雅細膩迥異於其他藝術型態的獨特質感;再求橫向連結,不論取材古籍典冊,或與西方劇場、東洋美學相互撞擊。唯有從舊有中新生,七子戲的生命才可能延綴不絕,從廢墟中綻放丰姿。
關鍵字:七子戲、十八棚頭、江湖十八本、傳藝計畫
With its unique puppet-like performance and Nan-quan music(南管音樂) as its accompaniment, the all-child-actor Qi-zi Opera (七子戲), whos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are closely related to Song-Yuan Southern Opera(宋元南戲), has been considered one of the great heritages of the Old Southern Opera(古南戲), even as a living fossil of the latter. In particular, Qi-zi Opera, influenced by the flesh puppet(肉傀儡) of the Song Dynasty,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all-child actors imitating the marionette.
When the Song Dynasty moved its captial to the South, the nobility brought down the custom of establishing their theatrical company at home to the South. Soon The Qi-zi Opera, infused with the pronunciation and accent of the southern commercial center Quan-zhou, came into being. Then in Ching Dynasty, masses of immigrants from the South settling in Taiwan introduced the opera to Taiwan and had it transfromed into two different dramas: Nan-quan Bai-zi Opera (南管白字戲) the one infued with vernacular language and Gao-jia Opera (高甲戲) with its accompaniment adapted from that of the Peiking Opera. However, the Qu-zi soon declined after the rise of Bai-quan Opera (北管戲) and the Taiwanese Opera (歌仔戲). What was left was the so-called Eighteen Pan Tou(十八棚頭) and some other manuscripts. In fact, the manuscripts are fewer than eighteen; it is just a general term, signifying “a lot,” just like the Ching Dynasty’s well-known dramas, “The Pop 18,” when the actors tried to boast the large number of plays they were able to put on.
Nowadays 13 complete Qu-zi plays can be found. Judging from their various lengths, I would like to present the requirements and needs of the theatrical companies of the times. Since they arose from the actual demands of performances, we can vicariously have a taste of the performances among the general public at that time. From those plays, I will also discuss what themes the audience were concerned about, how the companies would create the plays catering to the audience’s likes and tastes, and how the popular plays came into existence. Of all the themes, courtship and marriage are the two motifs of the Qu-zi Opera. Sometimes the elite writers may have polished the writing; yet retained vulgarism arising from the folk arts. Qu-zi Opera once staged the history and martial ars dramas; but met with the pressure from the market, that is, less popular and fewer opportunity to be put on, we can only read fragmented plays today, instead of complete plays. The martial arts drama and history plays fit Gao-jia Opera (高甲戲) and Luan Tuan Opera (亂彈戲) better for the chubby, adorable child actors were never meant for those scenes of fierce fists. Thus even if the fightings are necessy in the plot, either they are presented with dance-like performance or just with descriptive words. In the long run, the fair lady and her handsome admirer came to feature the Qu-zi Opera。
Now the Qu-zi Opera performed by the child actors are nowhere to be found. It is also unlikely for the artists to do the simulation performance. Nor is it favored to preach or educate the illiterate through the opera as it was. Yet the opera is priceless. In the traditional arts, the Qu-zi Opera is valued for its exiquite unique performance. Even in terms of perpsectives of the Western performance, its rich heritage provides resources for the interdiscplinary inspirations. Only when such asthetics as Qu-zi Opera is further explored can this traditional art be transformed and continued, revived from the supposedly ruins of folk arts.
Key words: Qi-zi Opera (七子戲)、Eighteen Pan Tou(十八棚頭)、The Pop 18 (江湖十八本、Project of Passing Down Traditional Arts (傳藝計畫)
參考書目
(以作者年代及出版先後為序)
一、古籍、叢書、劇本與方志
〔唐〕段安節:《樂府雜錄》,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宋〕孟元老等:《東京夢華錄外四種》,臺北:大立出版社,1980年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歷代史料筆記叢刊•元明史料筆記叢刊》,
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一版,1997年3刷
〔明〕陳懋仁:《泉南雜志》,收入《叢書集成新編》第9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清〕李斗:《揚州畫舫錄•卷五》,《歷代史料筆記叢刊•清代史料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清〕李漁著、〔民國〕單錦珩點校:《閑情偶寄》,《李漁全集第十一卷》,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
〔清〕張次溪編:《清代燕都梨園史料》,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1年
〔清〕�鴽琱騕菕B〔民國〕林美容點校,《百年見聞肚皮集》,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5年
《臺灣文獻叢刊》,臺北:臺灣經濟研究室,年份不一。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第一版,1982年4刷
福建省戲劇研究所編:《福建戲史錄》,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
吳守禮校註:《定靜堂叢書》,臺北:作者自印,1975年
吳守禮校註:《閩臺方言史資料研究叢刊》,臺北:從宜工作室,2001年
《明本潮州戲文五種》,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85年
蔡毅主編:《中國古典戲曲序跋彙編》,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編:《泉州傳統戲曲叢書》,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9-2000年
龍彼得輯:《明刊閩南戲曲弦管選本三種》,臺灣:南天書局,1992年;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5年
施瑞樓整理:《李祥石藝師南管戲劇本─口述傳錄》,臺北:臺灣藝術教育館,2004年
《中國戲曲志•福建卷》,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3年
潮劇志編輯委員會:《潮劇志》,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5年

二、近人專著
呂訴上:《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出版社,1961年new window
曾師永義:《說俗文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
曾師永義:《論說戲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
曾師永義:《戲曲源流新論》,臺北:立緒出版社,2000年
《國際南管會議特刊》,臺北: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1981年
吳捷秋:《梨園與梨園戲析論》,泉州:福建省戲曲研究所,1985年new window
吳捷秋:《梨園戲藝術史論》,臺北:施合鄭文教基金會出版,1994年;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發行簡體字版,1996年
《古南戲遺響-福建梨園戲》,泉州: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1985年
劉念玆:《南戲新證》,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梨園縱橫談1》,泉州: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1986年
《南戲論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1988年
《梨園縱橫談梨園戲評論文選》第2期,泉州: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1989年9月
王耀華、劉春曙:《福建南音初探》,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
錢南揚:《永樂大典戲文三種校注》,臺北:華正書局,1990年
錢南揚:《戲文概論》,臺北:木鐸出版社,1992年
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編:《南戲遺響—泉州戲曲研究》,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1年
王秋桂編:《民俗曲藝第75、76期——梨園戲專輯(上)、(下)》,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基金會,1992年
邱坤良:《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2年
邱坤良:《陳澄三與拱樂社-臺灣戲劇史的一個研究個案》,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1年new window
鄧運佳:《中國川劇通史》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1993年
彰化縣立文化中心編:《八十三年全國文藝季千載清音-南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
俞為民:《宋元南戲考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林鶴宜:《晚明戲曲劇種及聲腔研究》,臺北:學海出版社,1994年new window
林鶴宜:《臺灣戲劇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4年new window
李龍白:《梨園考論》,陜西:陜西師大,1995年
《民族藝術傳承研討會大會手冊》,臺北:教育部,1995年
廖奔,《中國古代劇場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泉州目連傀儡」相關情況調查研究會論文集》,日本東京:日本「目連傀儡」研究會,1997年
劉浩然:《泉南文史論叢》泉州:泉南文史雜誌社,1998年
劉浩然:《溫陵文史論叢》,泉州:泉南文化雜誌社,2000年
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中心編:《教育部重要民族藝術傳藝計畫案資料目錄彙編》,臺北:教育部,1998年
梨園戲學術研討會編輯委員會編:《海峽兩岸梨園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1998年
《87年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1998年
華瑋、王璦玲主編:《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1998年new window
辛晚教:《南管戲》,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賴伯疆、黃鏡明:《粵劇史》,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郭炳箴:《粵劇藝術論》,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年
流沙:《明代南戲聲腔源流考辨》,臺北:施合鄭文教基金會,1999年
徐曉望:《媽祖的子民-閩臺海洋文化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
徐亞湘:《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臺灣》,臺北:南天出版社,2000年new window
徐亞湘選編/校點:《《臺灣日日新報》與《臺南新報》戲曲資料選編》,臺北:宇宙出版社,2001年
徐亞湘:《日治時期臺灣戲曲史論─現代化作用下的劇種與劇場》,new window
臺北:南天出版社,2006年
林麗紅、李國俊:《周水松先生紀念專輯-臺灣高甲戲的發展》,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0年
溫州文化局編:《南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兩岸小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1年
陸萼庭:《崑劇演出史稿「修訂本」》,臺北:國家出版社,2002年
張發穎:《中國家樂戲班》,河北:學苑出版社,2002年
《兩岸高甲戲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3年
王寧:《宋元樂伎與戲劇》,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3年
《陳美娥與漢唐樂府》,臺北:生活美學館,2003年
《海峽兩岸五緣論——海峽兩岸五緣關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年
陳芳主編:《臺灣傳統戲曲》,臺北:學生書局,2004年
蔡欣欣:《臺灣戲曲研究成果述論(1945-2001)》,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蔡欣欣:《臺灣歌仔戲史論與演出評述》,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new window
江韶瑩編:《傳藝大觀:民間藝術保存傳習計畫1996-2003》,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5年
楊惠玲:《戲曲班社研究:明清家班》,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年
陳香:《臺灣竹枝詞選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4月初版,2006年4月再版

三、學位論文
李惠綿:《戲曲搬演論研究-以元明清曲牌體戲曲為範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new window
曹珊妃:《「小梨園」傳統劇本研究─以泉州藝師口述本為例》,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曾韻清:《小梨園旦角科步初探》,臺北: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張啟豐:《清代臺灣戲曲活動與發展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文博士論文,2004年new window
康尹貞:《梨園戲與宋元戲文劇目之比較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四、單篇論文
孫楷第:《傀儡戲考原》,民俗曲藝23、24期,臺北:施合鄭民俗藝術基金會,1982年,頁141-214new window
姚旭峰:〈試論明清傳奇中的「才子佳人」模式〉,《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2期,頁39-44
林葉青:〈承應戲中的白眉——論《西江祝嘏》〉,《藝術百家》1998年第2期,頁20-24
蘇英蜜:〈談梨園戲的繼承與改革〉,《福建藝術》1999年第2期,頁12-13
吳真:〈潮劇童伶制探源〉,《文藝研究》2000年第2期,頁52-57
戴申:〈折子戲的形成始末(上)〉,《戲曲藝術》2001年第2期,頁29-36
戴申:〈折子戲的形成始末(下)〉《戲曲藝術》2001年第3期,頁27-34
陳多:〈說「劇本,劇本,一劇之本」〉,《戲劇藝術》,2000年第1期(總93期),頁103-111
康保成:〈回歸案頭——關於古代戲曲文學研究的構想〉,《文學遺產》2004年第1期,頁12-17+158
孫星群:〈泉腔探證〉,《天籟-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頁19-26
徐亞湘:〈試論臺灣早期商業劇場——以日治時期臺北市淡水戲館(新舞臺)、艋舺戲園及永樂座為例〉,《民俗曲藝》146期,2004年9月,頁93-107new window
李佳蓮:〈從潮州傳說「蘇六娘」說到閩臺小戲《桃花過渡》──兼談民間文藝的流播與衍變〉《民俗曲藝》146期「臺灣傳統戲曲研究」專輯,2004年9月,頁285-342new window
劉水雲:〈簡論明清家樂對戲劇發展的影響〉,《戲劇藝術》2004年第4期(總120期),頁75-86
張麗紅:〈「負心婚變」基因進化背後的時代影子——從《劉智遠諸宮調》到南戲《白兔記》〉,《藝術百家》2004第4期(總78期),頁48-51+27
石光生:〈王昭君故事於臺灣戲劇文本書寫之異變:以高甲戲《王昭君》皮影戲《昭君和番》為例〉,《高應科大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第2期,2005年7月,頁1-20new window
林珀姬:〈從時間與地域來看南管唱腔的演變〉,「國際民族音樂學術論壇第六場學術研討會」(臺北:東吳大學),2005年10月5日
白海英:〈高腔與「江湖十八本」〉,《藝術百家》2006年第1期(總第87期),
頁20-24
白海英:〈民間戲曲的重要傳承-「江湖十八本」考釋〉,《戲曲藝術》28卷3期2007年8月,頁39-45
劉琳琳:《肉傀儡辨》,《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總第120期),頁78-88
齊森華:〈試論明清折子戲的成因及其功過〉,《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頁60-62
解玉峰:〈「腳色制」作為中國戲劇結構體制的根本性意義〉,《文藝研究》2006
年5期,頁86-94
劉閩生:〈福建古代民俗活動與戲棚演劇論〉,《戲劇藝術》2006年第6期,
頁80-85
黃偉:〈粵劇「江湖十八本」考源〉,《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184期2006年12月,頁205-209
朱�琱牷G〈隊戲考論〉,《藝術百家》2007年第3期,頁17-21+11
吳慧穎:〈論戲劇表演中對傀儡的模仿〉,《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總125期),頁66-76

五、非書資料
中央研究院,閩南語典藏-歷史語言與分布變遷資料庫:
http://southernmin.sinica.edu.tw/
東京大學東文化研究所藏《雙紅堂文庫》全文影像資料庫:
http://hong.ioc.u-tokyo.ac.jp/list.php?order=si_no&sess=c,
教育部:《南管戲李祥石》VCD-《教育部重要民族藝術藝師精華影輯》
李香秀導演:《消失的王國—拱樂社》紀錄片,臺北:導演發行,1999年
李建成導演:《我希望》紀錄片,臺北:未發行,2006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