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凝眸十年服務學習旅程:「希望工程」高中志工團隊之敘事研究
作者:柯伯儒
作者(外文):Ko,Po-Ju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素卿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服務學習敘事研究高中志工service learningnarrative researchhigh school volunteer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在本研究中,我凝眸自己和希望工程八百多位高中志工,走過這十年服務學習的故事。首先,透過「整體-內容」的分析方式,敘說高中志工團隊經歷「春耕:專業成長」、「夏耘:志工服務」、「
秋收:服務反思」、「冬藏:經驗分享」四個階段的故事;其次,透過「類別-內容」的分析方式,從「找尋課業壓力與志工服務的平衡點、探討衝突和挫折在服務學習中的重要性、發現服務學習帶給服務者的意義與價值、說明多元反思過程對於提升服務學習品質」四個面向,將服務學習的內涵再概念化,以提供國內教育單位推動服務學習活動的參考,以及未來進行服務學習相關研究之參照。
本研究有以下發現:一、系統化的志工培訓課程,有效提升服務學習品質;二、尋求豐富社區人力資源,協助辦理各項服務活動
;三、評估志工團隊運作現況,逐步拓展服務學習層面;四、透過多元開放反思過程,肯定高中志工服務價值;五、正向看待各項衝突挫折,洞察問題思考解決策略;六、高中志工投入服務學習,提升自我觀照生命意義。七、持續進行志工經驗分享,帶動學子服務學習文化。
In this study, I gaze at how the eight hundred high school volunteers and I go through ten years of service learning. First, by employing holistic content analysis, this study narrates four sequential stages experienced by high school volunteers, including “spring planting: professional growth,” “summer plowing: volunteer service,” “fall harvesting: reflection upon service,” and “winter storing: experience sharing.” Second, content classification analysis is implemented to investigate four dimensions, including the equilibrium between study stress and volunteer service, conflict and its importance in service learning,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service learning to servers, and narration of how multiple reflective processes elevates service learning. The conceptualized implication of service learning can serve as a guide to both educational agencies in their promotion of service learning activity and forthcoming research in the relation of service learning.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include: (1) Systematic volunteer training cours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rvice learning, (2) Community resources and human power can facilitate management of a wide range of activities, (3) It is necessary to assess volunteer team operation and extend service learning step by step, (4) We should affirm the value of high school volunteer service through the process of multiple open reflections, (5) We need to adopt an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all conflicts and frustrations and attai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problems and solution strategies for problems, (6) Engaging high school volunteers in service learning can promote their reflection upon life meaning, (7) Continuous sharing of experience can motivate students to involve themselves in service learning culture.
一、中文部分
丁心平(2017)。諾丁關懷倫理學對師培實施道德教育之啟示。臺灣教育評
論月刊,6(8),119-125。
方志華(2004)。關懷倫理學與教育。臺北市:洪葉。
方穎瑩(2016)。翻轉後母教室的敘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王佩蘭(2013)。A2 Leadership-一位國小校長美學領導知敘說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延年(2014)。透過社團與服務學習培育學生領導力。學生事務與輔導,53(1),81-85。
王明智(2014)。服務學習的教與學。朝陽學報,19,17-30。
王玫(2014)。審美意識納入「公民參與式服務學習」課程實施成效評估。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31(2),33-66。
王彥斌(2007)。吉魯克斯批判教育學師生觀概述。中國教育學刊,12,67-70。
王慧蘭(2005)。批判教育學:權力抗爭、文本政治和教育實踐。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2),85-112。
王慧蘭(2006)。批判教育學:反壓迫的民主教育論述和多元實踐。載於李錦旭、王慧蘭(主編),批判教育學-台灣的探索(頁59-96)。臺北市:心理。
江慧娟(2010)。女巫故鄉之旅---敘事課程實踐之自我敘說。載於莊明貞(主編),敘事探究:課程與教學的應用(頁231-264)。臺北市:心理。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3)。服務學習指導手冊。臺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何姍姍(2017)。衝浪者意義建構之敘說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何政光(2009)。學生參與服務學習之反思能力與其就業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技術學院通識教育學報,3,125-144。
吳昌期、曾慧媚(2003)。服務學習的理念與做法。師友,430,21-25。
吳崇旗、許自懋、王俊杰(2005)。國小學童探索教育課程實施歷程及其對班級凝聚力影響之行動研究。臺灣運動教育學報,10(2),37-56。
吳臻幸(2001)。我的班、我的故事:國小導師形塑班風歷程的敘說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吳臻幸(2010)。「張力時刻」---課程敘事探究的另一扇窗。載於莊明貞(主編),敘事探究:課程與教學的應用(頁75-95)。臺北市:心理。
宋文里(2006)。「批判教育學」的問題彰顯。載於李錦旭、王慧蘭 (主編),批判教育學-台灣的探索(頁3-22)。臺北市:心理。
李光福(2010)。臭豆腐女孩。臺北市:小兵出版社。
李育齊、劉若蘭(2016)。投入社區的翻轉學習: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融入聯課活動之實施品質、學生投入集學習成果模式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19(4),61-92。
李虹旻、黃雅萍(2013)。大學生營隊服務前訓練課程規劃與服務學習滿意度之相關性:以淡江大學為例。臺東大學綠色科學學刊,3(2),155-171。
李家同(2018)。為什麼要成立博幼基金會,載於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主編),博幼基金會2018年度報告(頁2)。南投縣: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
李珮瑜(2014)。由Nel Noddings關懷倫理學論教師圖像。學校行政雙月刊,89,67-84。
李義男(2003)。探索教育與諮商治療。臺北市:水牛。
李燕美(2004)。服務學習方案在大學服務性社團中實施及其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藹慈(2013)。訪談研究法。載於蔡清田(主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新論(頁55-83)。臺北市:五南。
阮凱利(2006)。虛構在敘事中的力量。載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主編),第十四屆課程與教學論壇暨課程與教學的多元取向研討會論文集(頁1-15)。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阮凱利(2010)。虛構在敘事與教學中的力量。載於莊明貞(主編), 敘事探究:課程與教學的應用(頁51-73)。臺北市:心理。
周梅雀(2004)。尋找心中那朵玫瑰花:一趟教師課程意識的敘事探究之旅(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周惠玲(譯)(1997)。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原作者:P. Coelho)。臺北市:時報出版。
林天佑(2006)。認識研究倫理。教育研究與資料,12,57-63。
林文展(2010)。讓學習和生活結合-中小學實施「服務學習」方案之可行作法,中等教育,61(2),138-151。
林平烘(2013)。弱勢單親母親親職歷程敘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林至善(2002)。服務學習理念與實踐---以東吳大學服務學習課程為例。學生輔導,81,82-93。
林良(譯)(2009)。汽車睡覺的一天。(原作者:申惠恩)。臺北市:聯經出版。
林宛諭(2009年7月30日)。彰中彰女新生,輔導偏遠生。聯合報, 第B1版。
林芷稜、陳宛萱、楊采霖(2013年4月20日)。記『希望工程學習輔導團隊』在服務中成長與學習的感動。彰女校訊,第三版。
林昱貞(2002)。批判教育學在臺灣:發展與困境。教育研究集刊,48(4),1-25。
林韋佑(2016)。尋找志工的幸福與感動。彰化縣志願服務專刊,42,32-33。
林梅琴、趙珮晴、楊百川、周宗穎(2016)。授課教師知覺服務學習課程的核心學習內涵及其檢核機制。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9(3),57-80。
林慧貞(2006)。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意願初探。通識研究集刊,10,171-192。
柯伯儒(2018)。青年可以改變世界---希望工程學習輔導團隊。彰化青年,477,10-11。
洪瑞彬、莊騏嘉、陳筱婷(2015)。深思敘說研究之研究倫理議題:回到倫理學基礎探討。生命敘說與心理學傳記學,3,55-79。
洪靖雅(2008)。從服務學習進入社會參與-大學正式與非正式課程學習經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洪櫻純(2004)。生命的蛻變與成長:服務學習。社教雙月刊,8,59-64。
胡幼慧、姚美華 (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7)。臺北市:巨流。
范信賢(2003)。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轉變:敘事探究的取向。(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徐明、邱筱琪(2013)。服務-學習方案的實施與夥伴關係的發展。載於黃玉(總校閱),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頁99-129)。臺北市:洪葉。
徐明、楊昌裕、葉祥洵(2013)。服務-學習的歷史發展與教育功能。載於黃玉(總校閱),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頁57-187)。臺北市:洪葉。
柴成瑋(2010)。解構或囚泳---反思一位國小教師邁向轉化型知識份子之敘事探究。載於莊明貞(主編),敘事探究:課程與教學的應用(頁97-126)。臺北市:心理。
涂慧君(2017)。國中資優生參與服務學習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袁明城(2014)。E世代青年帶領服務學習之敘說研究---以中原大學四位大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可婷(譯)(2013)。質性研究分析方法(原作者:H. Boeije)。 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原著出版年:1996)
張同廟(2012)。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動機、反思與領導之關聯性探討。止善,13,145-170。
張盈堃(2000)。教師作為轉化型知識份子的教育實踐。教育與社會研究,1,25-58。
張盈堃、彭秉權、蔡宜剛、劉益誠(譯)(2004)。(原作P.Kanpol)。批判教育學導論。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99年)
張美珍、吳翠玲、謝齡萱(2014)。高中學生參與節能減碳服務學習的動機與實踐歷程。中等教育,65(4),32-52。
教育部(2007)。大專院校服務學習課程與活動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6)。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作業要點訂定應遵行事項。臺北市:教育部。
莊明貞(2010a)。從知識論出發---課程領域教師敘事探究的發展及其效度評析。載於莊明貞(主編),敘事探究:課程與教學的應用(頁1-20)。臺北市:心理。
莊明貞(2010b)。從方法論出發---理解一所郊區小型學校課程革新的敘事探究。載於莊明貞(主編),敘事探究:課程與教學的應用(頁21-49)。臺北市:心理。
許小薇(2008)。花蓮女中根與芽服務學習計畫實施與評量(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許育光(2000)。敘說研究的初步探討-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體的觀點出發。輔導季刊,36(4),17-26。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臺北市:洪葉。
陳建名、王建勛(2012)。一家人。蒐錄於慈濟歌全球選【CD】。發定地點:禾廣娛樂。
陳彥揚(2016)。一位偏鄉教師跨界流浪之自傳研究:批判教育學觀點(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陳婉寧(2014)。「你會不會再回來?」志工旅行與服務學習的反思。 台灣教育評論月刊,3(12),127-133。
陳敏銓(2016)。十二年國教服務學習時數政策下國中學生利他行為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研究學報,50(2), 73-100。
陳榮華(1998)。葛達瑪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詮釋。臺北市:明文。
曾素秋、林樹全(2014)。營隊式教育專業服務學習之設計、實踐與 反思-以某科技大學為例。朝陽人文社會學刊,12(1),145-190。
游惠瑜(2005)。諾丁的關懷倫理學及其問題。哲學與文化,32(3),95-109。
游惠瑜(2017)。關懷倫理學作為一種文化視域下的哲學諮商。哲學與文化,44(8),103-120。
馮朝霖(2004)。駱駝、獅子與孩童---尼采精神三變說與批判教育學及另類教育學的起源。教育研究月刊,121,5-13。
黃任膺(2015年5月24日)。推甄亂象,500人搶當醫院志工。蘋果日報。取自http://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50524/3656394
楊巧玲(2001)。從批判教育學重新探索師生關係。教育研究月刊,86,44-56。
楊幸真(2010)。探究女性主義教師關懷倫理與教學實踐策略。台東教育學報,21(2),115-144。
楊怡婷(2013)。「服務學習」納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之爭議與反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1),88-90。
楊昌裕(2002)。服務學習中的反思活動的實施。學生輔導,81,60-71。
楊昌裕(2004)。實踐社會正義與關懷倫理的服務學習。學生事務,43(2),8-21。
鄒川雄(2005)。生活世界與默會知識: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載於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21-55)。嘉義縣:南華大學教社所。
甄曉蘭(2000)。批判俗民誌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369-393)。高雄市:復文。
劉杏元、劉若蘭、楊仕裕、林至善(2013)。服務-學習的方案設計。載於黃玉(總校閱),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頁131-228)。臺北市:洪葉。
劉若蘭(2016)。融入社會議題服務學習課程發展歷程與學習成果之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19(3),113-138。
劉若蘭、楊昌裕(2013)。連結服務與學習-反思。載於黃玉(總校閱),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頁229-279)。臺北市:洪葉。
劉麗娟(2017)。大專院校服務學習課程學生學習成效分析:實踐社群觀點。中正教育研究,16(2),71-114。
蔡文正(2010年4月19日)。高校生當老師,送希望助弱。自由時報,第B6版。
蔡文正(2011年10月17日)。義賣明信片,彰化高中生發想,南投學童福音。自由時報,第A14版。
蔡依珍(2013年7月27日)。免試入學志工時數,亂象多惹怨。中國時報。取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07270000421-260107
蔡秉燁(2007)。促進理解的認知學習:國小數學學習地圖。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蕭阿勤(2015)。敘事分析。載於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頁137-172)。臺北市:洪葉。
賴玫美(2010)。互為主體的影舞者---重說「師徒制學習」的生命敘說。載於莊明貞(主編),敘事探究:課程與教學的應用(頁157- 182)。臺北市:心理。
聯合報(2014年7月29日)。國中生搶當志工,公家機關被迫開缺。 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www.cw.com/article/artcle.action?id=5060082
謝孟穎(2002)。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簡慧珍(2015年12月21日)。志工團偏鄉陪讀,不為服務時數。聯合報,第B3版。
蘇文彬(2010)。社會交換觀點下的志願服務(未出版博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蘇雅君(2003)。服務學習在國中童軍社團推動與學生學習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二、英文部分
Berman, S. (2015). Service learning : A guide to planning, implementing,and assessing student projects. New York, NY: Skyhouse Publishing.
Billig, S., & Conrad, J. (1997). An evaluation of the New Hampshire service-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form project. Denver, CO: RMC Research Corporation.
Bogdan, R. C., & Biklen, S. K. (2007).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5th ed.).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Bruner, J. (1996). The culture of education. Boston,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2000).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Clandinin, D. J. (1986). Classroom practice: Teacher images in action.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Cloes, R. (1989). The call of stories: Teaching and the moral imagination.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Connelly, F. M. & Clandinin, D. J. (1990). Stories of experience and narrative inquiry.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5), 2-14.
Connelly, F. M., & Clandnin, D. J. (1991). Sarrative Inquiry: Storied experience. In E. Short (Ed.), Form of curriculum Inquiry(pp.121-153). New York,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Conrad, D. & Hedin, D. (1989). High school community service: A reciew of research and programs. Madison, WI: National Center on Effective Secondary Schools.
Eyler, J., & Giles, D. E. Jr. (1999). Where is the learning in servive-learning ? SanFrancisco, CA: Jossey-Bass.
Farber, K. (2011). Change the world with service learning: How to organize, lead, and assess service-learning projects.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Education.
Fertmam, C. I., White, G. P., & White, L. J. (1996). Service learn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Building aculture of service. Columbus, OH: National Middle School Association.
Freire, P. (1993).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ew York, NY:
Continuum.
Furness, R., & Paulson, E. J. (2018). ideas in practice: Service learning to motivate college writers.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Education,42(1),16-22.
Gent, P. J. (2009). Great ideas:using service-learning &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to help your students suceed. Baltimore, MD: Paul H. Brookes Publishing Co.
Hatcher, J. A. & Bringle, R. G. (1997). Reflection: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service and learning. College Teaching , 45(4), 153-162.
Jacoby, B. (1996). Service-learning in today’s higher education. In B. Jacoby, & associates (Eds.), Servic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Concepts and Practices(pp. 3-25).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Kerins, A. T. (2010). An adventure in service-learning: Developong knowledge, values and responsibility. Burlington, NJ: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Lamarque, P. (1994). Narrative and invention: The limits of fictionality. In C, Nash(Ed.), Narrative in culture: The uses of storytelling in thesciences,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pp. 131-153). London: Routledge.
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 (1998). 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Lincoln, Y.S., & Guba, E.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Melchior, A. (1999). Summary report: National evaluation of Learn and Service America. Waltham, MA: Center for Human Resources,Brandeis University.
Menge, C. P. (1982). Dream and reality: Constructive change partners. Adolescence, 17(66), 419-442.
Nathan, J., & Kielsmeier, J.(1991). The sleeping giant of school reform. Phi Delta Kappan, 72(10), 739-742.
Noddings, Nel (1984). Caring: 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 moral education.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olkinghorne, D. E. (1995). Narrative configuration in qualitative analysis. In J. A.Hatch & R. Wisniewski (Eds.), Life history and narrative (pp. 5-24). New York, NY: The Falmer Press.
Rath, A. (2002). Action research as border crossing: Stories from the classroom. In N. Lyons & V. K. La Boskey(Eds.), Narrative inquiry in practice: Advancing the knowledge of teaching ( pp.146-159). New York ,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Riessman, C. K.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Newbury Park, CA: Sage.
Scales, P., Blyth, D., Berkas, T., & Kielsmeier, I. (2000). The effects of service-learning 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academic success. Joural of Early Adolescence, 20, 331-358.
Schubert, W. H. (1991). Philosophical inquiry: The speculative eassy. In E. Short (Ed.), Form of curriculum (pp.61-76). New York,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Schukar, R. (1997). Enhancing the middle school curriculum through service learning. Throry into Practice, 36(3), 176-183.
Sharkey, J. (2004). Lives stories don’t tell: Exploring the untold in autobiographies. Curriculum Inquiry, 34(4), 495-512.
Sigmon, R. L., & Council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W. D. (1997).Linking service with learning in liberal arts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ebscohost.com/login.aspx?direct=true&db=eric &AN=ED446685&lang=zh-tw&site=eds-live
Steffs, J. S. (2004). Creating powerful learning environments beyond the classroom. Chang, 36(3), 46.
Wilczenski, F. L. & Coomey, S. M. (2007). A practical guide to service learning: Strategies for positive development in schools. New York, NY: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LLC.
Yook, E. (2018). Effects of service learning on concept learning about small group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30(2), 361-36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