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學衡派文化與文學思想研究
作者:周淑媚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ou Shu-mei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陳俊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學衡派新文化陣營國粹參差對話Critical Review SchoolNew Cultural Schoolthe quint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polyphonic dialogu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7
本論文探討的主題,是1920年代以文化保守立場出現在中國智識界的學衡派,當其建構心目中的新文化和新文學圖景的同時,與新文化陣營所展開的各種對峙與對話。學衡派的核心宗旨為「論究學術,闡明真理,昌明國粹,融化新知」;在文化發展中,他們主張「存舊立新」,既強調保存傳統國粹,又主張吸收西方文化;既要理清中國的病根,也要釐清西方文化的源流。他們所指引的融貫東西文化精華的路徑,雖然未必可行,但終究在國粹與歐化的兩極之外,提供建設新中國的另一足資參考的座標。
本論文首先考察五四前後中國社會文化思潮的變動,藉以掌握《學衡》創刊前的社會文化背景,並以此區隔學衡派與國粹派和東方文化派在本質上的異同。其次,對於學衡派的研究,一方面透過歷史敘述,在前人的研究基礎與新出版材料的相互參證下,重新建構早已成為歷史的學衡派的軌跡,以期為學衡派研究增添新的景觀風貌。另一方面,通過對學衡派與新文化陣營不同立場的兩個智識群體的「參差對話」的展示,來深化有關學衡派文化與文學思想的研究,藉以說明五四新文化新文學的生命力正是在當時社會變革的語境中,經由新文化倡導者自身與學衡派的「參差對話」中所生發出來的。
通過對學衡派的歷史敘述,及其與新文化陣營間參差對話的考察,可發現作為一個群體的學衡派的活動,同是構成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的重要人文景觀之一,他們是五四前後文化史中不容忽視的力量。以學衡派為代表的人文主義和古典主義思潮,及其批判和反思的立場,始終貫穿整個《學衡》的辦刊過程。由於他們的加入,使得古典主義傳統在20世紀20年代新文化運動中不致斷絕;同時也意味著五四的精神正是由於這種文化、教育、心理上的多方需求,在不同趨向的各派力量共同運作下,相互影響而締造完成的。
This study aims to gain insights into the Critical Review School, which started in 1920s with the aim of defend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hile constructing its own cultural landscapes, the school engaged in dialogue with New Culture Movement in the form of confrontation. The axioms of the school were “to investigate academic scholarship, to shed light on the truth, to promote Chinese culture, and to take in modern knowledge.” Meanwhile, its proponents maintained: “Ancient culture should be preserved while new culture should be created.” In other words, it was advocated to promote the quint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 as well as to take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In practice, the school addressed the deficiencies of Chinese culture on the one hand and examined western culture critically on the other. Although full integration of oriental and western cultures was not readily accessible at the point, the Critical Review School served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opposing extremes of total westernization and strict adherence to indigenous culture.
Via close examination of Chinese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s in which May Fourth Movement was situated, the study first depicted the social background against which the journal of Critical Review was founded so as to distinguish the school from Oriental Culture School. In addition, on the ground of previous studies and current publications, the study adopted historical narrative to reconstruct the developmental trajectory of the Critical Review School in the hope of making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academic scholarship on the school. Moreover,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via the polyphonic dialogue between intellectuals of the Critical Review School and New Culture Movement, the study furthered research into Critical Review 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ts cultur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and revealed that new culture and new literature movements spread by May Fourth Movement were in effect facilitated by the dialogue.
To sum up, the historical narrative and the polyphonic dialogue indicated that the Critical Review School was essential to the landscapes of both Chinese culture and May Fourth Movement. As the school embodied critical reflections inherent in Humanism and Classicism and involved them heavily when founding Critical Review, it was concluded that survival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 in the drastic cultural chang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was made possible mainly due to the participation Critical Review School in the Chinese history. In other words, it is argued that the Critical Review School had a crucial role in the convergence of cultural,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which attributed to May Fourth Movement.
(一)報刊(依筆畫次序排序,下同)
《大公報.文學副刊》(天津:大公報社,1902-1949)。
《小說月報(1920-1931)》(東京:東豐書店,1979)。
《少年中國》(上海:上海亞東圖書館1919-1924)。
《文哲學報》(北京:線裝書局,2006)。
《文學旬刊(1916-1929)》 (上海:上海書店,1984)。
《中國青年彙刊(1923-1926)》(上海:中國青年社,1925)。
《申報(1872-1949)》(上海:申報社1872-1949)。
《宇宙風》(上海:宇宙風社,1935-1947)。
《東方雜誌(1904-1973)》(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
《晨報副刊(1916-1928)》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國風(1932-1935)》(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
《國粹學報(1905-1909)》(揚州:廣陵書社,2006)。
《國學季刊》(台北:學生書局,1967)。
《國學叢刊》(南京: 東南大學國學研究會,1923-1926)。
《創造季刊(1922-1924)》(上海:上海書店,1983)。
《清華周刊》(北京:清華學校,1915-1922)。
《新潮(1919-1920)》(上海:上海書店,1986)。
《新青年/青年雜誌》(1915-1926),(上海:上海書店,1988)。
《學衡(1922-1933)》(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
(二)史料
丁文江、張君勱等,《科學與人生觀》(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丁文江、趙豐田編,《梁啟超年譜長編(修訂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人民文學出版社部主編,《中華文學評論百年精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
王瑤,《中國新文學史稿》(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
王芝琛、劉自立編,《1949年以前的大公報》(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2)。
王國維,《王國維遺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6)。
中國文化大學張其昀先生紀念文集編纂委員會編,《張其昀先生紀念文集》(台北:文化大學出版社,1986)。
白璧德著,張沛、張源譯,《文學與美國的大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白璧德著,孫宜學譯,《盧梭與浪漫主義》(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白璧德,《民主與領導》(台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0)。
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
朱自清,《朱自清全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7)。
成仿吾,《成仿吾文集》(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85)。
李石曾,《李石曾先生文集》(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1980)。
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國文藝思潮論》(桂林:生活書店,1939)。
李何林,《李何林文論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
李長之,《迎中國的文藝復興》(上海:上海書店,1992)。
李輝英,《中國現代文學史》(香港:東亞書局,1970)。
杜威著,胡適譯,《杜威五大講演.教育哲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杜亞泉著,許紀霖、田建業編,《杜亞泉文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吳宓,《雨僧詩文集》(台北:地平線出版社,1971)。
吳宓,《文學與人生》(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吳宓著,吳學昭整理注釋,《吳宓日記》10冊(北京:三聯書店,1998)。
吳宓著,吳學昭整理,《吳宓自編年譜:1894-1925》(北京:三聯書店,1995)。
吳宓著,吳學昭整理,《吳宓詩話》(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吳宓著,呂效祖編,《吳宓詩及其詩話》(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2)。
吳宓著,徐葆耕編,《會通派如是說吳宓集》(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吳文祺,《近百年來的中國文藝思潮》(香港:龍門書店,1969)。
吳稚暉,《吳稚暉先生文存》(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
吳學昭,《吳宓與陳寅恪》(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2)。
沈雁冰,《茅盾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沈雁冰,《茅盾選集》(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2)。
沈雁冰,《茅盾文藝雜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
沈雁冰,《我走過的道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
周作人,《周作人自編文集:苦竹雜記》(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周作人,《周作人自編文集:歐洲文學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周作人,《周作人自編文集:自己的園地》(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周作人,《周作人自編文集:談龍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周作人,《周作人自編文集.苦雨齋序跋文》(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周作人,《周作人全集:談虎集》(台北:藍燈事業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82)。
周作人,《知堂回想錄》(香港:三育圖書有限公司,1980)。
周作人著,鍾叔河編,《周作人文類編:本色文學、文章、文化》(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8)。
阿英,《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
阿諾德著,韓敏中譯,《文化與無政府狀態》(北京:三聯書店,2002)。
林語堂,《林語堂名著全集》(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林語堂,《我的話》(台北:志文出版社,1966)。
林語堂,《中國人的生活智慧》(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林語堂編著,《人物小品》(台北:金蘭文化出版社,1986)。
胡適,《胡適文存》(上海:上海書店,1989)。
胡適,《胡適文存二集》(上海:上海書店,1989)。
胡適,《胡適文存三集》(上海:上海書店,1989)。
胡適,《嘗試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胡適,《胡適論學近著》(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
胡適,《四十自述》(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6)。
胡適,《胡適日記》手稿本(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
胡適,《胡適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胡適,《胡適的日記》(樹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
胡適,《胡適留學日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
胡適著,姜義華編,《胡適學術文集.新文學運動》(北京:中華書局,1998)。
胡適著,姜義華主編,《胡適學術文集:中國文學史》(北京:中華書局,1998)。
胡適著,姜義華主編,《胡適論學文集.中國哲學史》(北京:中華書局,1991)。胡適編選,《中國新文學大系.建設理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
胡適、余英時等著,《胡適與中西文化》(台北:水牛圖書事業出版有限公司,1984)。
胡先驌著,張大為、胡德熙、胡德焜編,《胡先驌文存》(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
胡宗剛撰,《胡先驌先生年譜長編》(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
胡夢華、吳淑貞,《表現的鑑賞》(上海:現代書局,1928)。
胡愈之,《胡愈之文集》(北京:三聯書店,1996)。
亞里士多德著,羅念生譯,《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
柳詒徵著,柳曾符、柳佳選編,《劬堂學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柳詒徵著,柳定生、柳曾符編,《柳詒徵劬堂題跋》(台北:華正書局,1996)。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88)。
美國《人文》雜誌社、三聯書店編輯部編,《人文主義:全盤反思》(北京:三聯書店,2003)。
范伯群、金名主編,《中國近代文學大系.俗文學集》(上海:上海書店,1992)。
韋勒克著,楊豈深、楊自伍譯,《近代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
郁達夫,《郁達夫文集》(廣州:花城出版社,1982)。
唐弢,《中國現代文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浦江清著,浦漢明編,《浦江清文史雜文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1993)。
浦江清,《清華園日記.西行日記》(北京:三聯書店,1999)。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
孫尚揚、郭蘭芳編,《國故新知論¾¾學衡派文化論著輯要》(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
張其昀,《東西文化》(台北:正中書局,1976)。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台北:中華書局,1989)。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台北:里仁書局,1983)。new window
梁實秋,《文學因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6)。
梁實秋,《秋室雜憶》(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69)。
梁實秋,《梁實秋論文學》(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2)。
梁實秋,《雅舍散文》(台北:九歌出版社,1985)。
梁實秋、侯健著,《關於白璧德大師》(台北:巨浪出版社,1977)。
梅光迪著,羅崗、陳春艷編,《梅光迪文錄》(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
梅光迪,《梅光迪先生家書集》(台北:中國文化學院,1980)。
郭沫若,《文藝論集.論詩三劄》(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
郭沫若,《郭沫若論創作》(上海:上海文譯出版社,1983)。
郭沫若著,黃淳浩編,《郭沫若自敘》,(北京:團結出版社,1996)。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國思想史》(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7)。
陳崧編,《五四前後東西文化問題論戰文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陳獨秀,《陳獨秀著作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章太炎著,湯志均編,《章太炎政論選集》(北京:中華書局,1977)。
章太炎,《國學概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章太炎等講,《國學研究會演講錄》(台北:廣文書局,1980)。
黃侃,《黃侃日記》(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彭明,《五四運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湯用彤,《湯用彤全集》(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馮至,《馮至選集》(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5)。
費正清主編,《劍橋中華民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溫徹斯特著,景昌極、錢士新譯,《文學評論之原理》(台北:商務印書,1969)
楊天石,《南社史長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
聞一多著,孫黨伯、袁謇正編,《聞一多全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聞黎明、侯菊坤編,《聞一多年譜長編》(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蔡尚思主編,《中國現代思想史資料簡編》(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
劉伯明講,繆鳳林述,《西洋古代中世紀哲學史大綱》,《民國叢書》第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0)。
劉炎生,《中國現代文學論爭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
劉靖之主編,《翻譯論集》(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3)。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
潘光哲,《任以都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
鄭伯奇,《鄭伯奇文集》(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
鄭伯奇編選,《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三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
鄭振鐸編選,《中國新文學大系.文學論爭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
盧梭著,何兆武譯,《論科學與藝術》(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錢穆,《國學概論》(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6)。
錢仲聯主編,《清詩紀事》(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錢基博,《錢基博學術論著選》(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錢基博,《現代中國文學史》(台北:明倫出版社,1971)。
錢鍾書,《錢鍾書英文文集》(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魏紹昌編,《鴛鴦蝴蝶派研究資料》(上海:文藝出版社,1984)。
瞿秋白,《瞿秋白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羅素著,何兆武、李約瑟等譯,《西方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饒鴻競等編,《創造社資料》(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顧頡剛,《古史辨自序》(上海:東方出版社,1999)。
(三)論著
止庵,《苦雨齋識小》(北京:東方出版社,2002)。
王向遠,《翻譯文學導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方克立,《現代新儒家與中國現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王岳川,《中國鏡像:90年代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王泉根主編,《多維視野中的吳宓》(重慶:重慶出版社,2001)。
王淄塵,《國學講話》(台北:啟明書局,1958)。
巴赫金著,白春仁、顧亞鈴譯,《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複調小說理論》(北京:三聯書店,1992)。
北塔,《情癡詩僧吳宓傳》(北京:團結出版社,2000)
田正平,《留學生與中國教育近代化》(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6)。
布洛克著,董樂山譯,《西方人文主義傳統》(台北:究竟出版社,2000)。
艾愷,《世界範圍內的反現代化思潮論文化守成主義》(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9)。
艾布拉姆斯著,酈稚牛、張照進、童慶生譯,《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
朱學勤,《道德理想國的覆滅》(上海:三聯書店,1996)。
李世濤,《知識分子立場:激進與保守之間的動蕩》(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0)。
李歐梵,王宏志等譯,《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台北:三民書局,2002)。
李繼凱、劉瑞春編選,《解析吳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李繼凱、劉瑞春選編,《追憶吳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余英時,《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4)。
余英時,《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new window
余英時等著,《五四新論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
呂芳上、盧建榮,《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¾¾公義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3)。
沈松橋,《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台北:台灣大學出版社,1984)。
沈衛威,《回眸「學衡派」文化保守主義的現代命運》(北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
沈衛威,《吳宓與《學衡》》(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0)。
沈衛威,《苦行情僧¾¾吳宓傳》(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
沈衛威,《「學衡派」譜系¾¾歷史與敘事》(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
沈衛威,《吳宓傳:泣淚青史與絕望情慾的癲狂》(新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
汪暉、陳燕谷主編《文化與公共性》(北京:三聯書店,2005)。
汪榮祖,《史家陳寅恪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new window
汪澍白,《二十世紀中國文化史論》(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
周雲,《學衡派思想研究》(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5)。
周昌龍《新思潮與傳統:五四思想論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5)。
林毓生《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北京:三聯書店,1996)。
林毓生等,《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5)。
林毓生著,穆善培譯,《中國意識的危機:五四時期激烈的反傳統主義》(貴州:貴州人民社,1988)。
武新軍,《現代性與古典傳統論中國現代文學中的「古典傾向」》(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
侯建,《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台北:中外文學月刊社,1974)。
俞兆平,《寫實與浪漫科學主義視野中的「五四」文學思潮》(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
段懷清,《白璧德與中國文化》(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洪長泰著,董曉萍譯,《到民間去1918-1937年的中國知識份子與民間文學運動》(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3)。
韋勒克,《批評的諸種概念》(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7)。
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北京:三聯書店,2005)。
桑兵,《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格里德著,王友琴譯,《胡適與中國的文藝復興中國革命中的自由主義(1917-193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
高利克,《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發生史1917-1930》(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
高恒文,《東南大學與「學衡派」》(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2002)。
高增德、丁東編,《世紀學人自述》(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0)。
張源,《從人文主義到保守主義《學衡》中的白壁德》(北京:三聯書店,2009)。
張紫葛,《心香淚酒祭吳宓》(廣州:廣州出版社,1997)。
許紀霖編,《二十世紀中國思想史論》(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0)。
許紀霖、陳達凱主編,《中國現代化史》(上海:學林出版社,2006)。
郭穎頤著,雷頤譯,《中國現代思想中的唯科學主義(1900-1950)》(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
陳以愛,《中國現代學術研究機構的興起以北大研究所國學門為中心的探討》(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陳思和,《中國新文學整體觀》(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
陳敬之,《新文學運動的阻力》(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
陳國恩,《浪漫主義與20世紀中國文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傅樂詩等著,周陽山、楊肅獻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¾¾保守主義》(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
傅樂詩等著,周陽山編,《知識分子與中國現代化:五四與中國》(台北:時報文化事業公司,1979)。
彭明輝,《歷史地理學與現代中國史學》(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
黃世坦編,《回憶吳宓先生》(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0)。
黃興濤,《文化怪傑辜鴻銘》(北京:中華書局,1997)。
費正清、賴肖爾(Edwin Reischauer)著,陳仲丹譯,《中國:傳統與變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1992)。
塞克里坦著,艾曉明譯,《古典主義》(北京:昆侖出版社,1989)。
葉維廉,《中國詩學》(北京:三聯書店,1996)。new window
鄧星盈等著,《吳虞思想研究》(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劉禾,《跨語際實踐¾¾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北京:三聯書店,2002)。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new window
劉士林,《20世紀中國學人之詩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劉克敵,《陳寅恪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劉克敵,《陳寅恪和他的同時代人》(台北:時英出版社,2007)。
劉淑鈴,《《大公報》與中國現代文學》〈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滕守堯,《對話理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new window
鄭師渠,《晚清國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鄭師渠,《在歐化與國粹之間¾¾學衡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錢仲聯,《當代學者自選文庫:錢仲聯自選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賽義德著,謝少波譯、韓剛譯,《賽義德自選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羅志田,《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
羅志田,《裂變中的傳承:20世紀前期的中國文化與學術》(北京:中華書局,2003)。
(四)學位與期刊論文
王友貴,〈意識形態與20世紀中國翻譯文學史(1899-1979)〉,《中國翻譯》,第24卷,第5期,2003年9月,頁11-15。
王信凱,〈《學衡》中的柳詒徵〉,《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35期,2004年1月,頁251-294。new window
王晴佳,〈白璧德與「學衡派」¾¾ 一個學術文化史的比較研究〉,《中央究院近代研究所集刊》,第37期,2002年6月,頁42-73。new window
王璦玲,《學衡派對文學革命思潮的反響》(台北:文化大學,1981)。
向天淵,〈馬修.阿諾德與20世紀中國文化〉,《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3期,2006年6月,頁120-124。
朱壽桐,〈論中國新人文主義思潮的文學品性〉,《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08年,第3期,頁79-90。
朱壽桐,〈歐文.白璧德在中國現代文化建構中的宿命角色〉,《外國文學評論》,第2期,2003,頁117-125。
李怡,〈論「學衡派」與五四新文學運動〉,《中國社會科學》,1998年,第6期,頁150-164。
李怡,〈反現代性:從學衡派到「後現代」?〉,《中州學刊》,2002年9月,第5期(總第131期),頁79-83。new window
李健,〈由張謇佚札看其對《學衡》及新文化運動的態度〉,《史學月刊》,2005年,第8期,頁124-125。
李宇平,〈柳詒徵的史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6期,1988年6月,頁285-308。new window
李有成,〈白璧德與中國〉,《中外文學》,第20卷第3期,1991年8月,頁48-71。new window
李廣瓊,〈精英定位與「新舊」文化融合理念論《學衡》語體的文化意義〉,《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7卷,2007年,第4期,頁34-38。
沈衛威,〈「學衡派」的人文景觀〉,《新文學史料》,1998年,第2期,頁159-175。
沈衛威,〈我所界定的「學衡派」〉,《文藝爭鳴》,2007年,第5期,頁84-87。
周淑媚,〈論《學衡》時期吳宓的詩學與翻譯〉,《興大人文學報》,第37期,2006年9月,頁125-164。new window
周淑媚,〈白璧德人文主義的中國闡說及其影響以薩依德的理論旅行說為徑〉,《興大人文學報》,第39期,2007年9月,頁495-530。new window
林麗月,〈《學衡》與新文化運動〉,《中國現代史論集》第6輯「五四運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頁505-528。new window
林耀椿,〈吳宓日記中的錢鍾書〉,《文訊》,第159期,1999年1月。
侯健,〈白璧德和當代美國文學批評〉,《「美國文化與中美關係」演講》六(台北:中央研究院美國文化研究所,1977),頁1-9。
俞兆平,〈科學主義思潮中的學衡派〉,《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2期,2002年6月,頁51-56。
段懷清,〈梅光迪的人文思想與人文批評〉,《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1期,頁13-20。
孫尙揚,〈在啟蒙與學術之間:重估《學衡》〉,《二十一世紀》,1994年4月號,總第22期,頁35-45。
桑兵,〈近代中外比較研究史管窺陳寅恪〈與劉文典教授論國文試題書〉解析〉,《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第1期,頁190-203。
桑兵,〈近代中國學術的地緣與流派〉,《歷史研究》,1999年,第3期,頁24-41。
高恒文,〈「學衡派」與20年代的國學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1年,第3期,頁154-155。
高恒文,〈「學衡派」對唯科學主義的批評〉(續),《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總第172期),頁58-60。
張源,〈「人文主義」與宗教:依賴,還是取代?¾¾試論白璧德的宗教觀〉,《國外文學》,2006年,第2期,頁41-50。
張灝,〈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二十一世紀》,1999年4月號,總5期,頁29-39。new window
張灝,〈重訪五四:論五四思想的兩歧性〉,《五四新論: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9),頁33-65。
張其昀,〈南高的學風〉,《中外雜誌》,第3卷,第2期,1968年2月,頁4-6。
張賀敏,〈學衡派研究述評〉,《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4期,2001年,頁271-290。
陳以愛,《學術與時代:整理國故運動的興起、發展與流衍》(台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1)。new window
章清,〈「學術社會」的建構與知識份子的「權勢網路」《獨立評論》群體及其角色與身份〉,《歷史研究》,2002年,第4期,頁33-54。
湯一介,〈湯用彤與胡適〉,《中國哲學史》,2002年,第4期,頁95-105。
楊絳,〈吳宓先生與錢鍾書〉,《當代》,第136期,87年12月1日,頁68-82。
楊揚,〈哈佛所見白璧德文檔中與中國學人相關的幾個檔〉、〈哈佛所見吳宓致白璧德的英文書信〉。http//: www.douban.com/group/topic/1214522/
楊樹勳,〈憶吳雨僧教授〉,《傳記文學》,第1卷,第5期,1962年10月,頁25-26。
溫儒敏,〈王瑤的《中國新文學史稿》與現代文學學科的建立〉,《文學評論》,2003年,第1期,頁23-33。
葛桂錄,〈華茲華斯及其作品在中國的譯介與接受(1900-1949)〉,《四川外語學院學報》,第17卷,第2期,2001年3月,頁12-15。
蔡德貴,〈論多元融和型的儒學〉,《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2004年,頁124-130。
劉納,〈「打架」,「殺開了一條血路」重評創造社「異軍蒼頭突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0年,第2期,頁191-216。
歐陽軍喜,〈論學衡派對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批評〉,《清華大學學報》,第14卷,第3期,1999年9月,頁54-59。
樂黛雲,〈重估《學衡》:兼論現代保守主義〉,《論傳統與反傳統:五四七十周年紀念文選》(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頁415-428。
樂黛雲,〈昌明國粹,融化新知¾¾湯用彤與《學衡》雜誌〉,《社會科學》,1993年,第5期,頁58-62。
樂黛雲,〈世界文化語境中的《學衡》派〉,《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頁11-16。
盧毅,〈「國學」、「國故」、〈國故學〉¾¾試析三詞在清季民初的語義變遷和相互關聯〉,《南京社會科學》,2005年,第2期,頁72-78。
錢穆,〈紀念張曉峰吾友〉,《張其昀先生紀念文集》(台北:文化大學出版社,1986),頁7。
鍾敬文,〈中文本序〉,洪長泰著,董曉萍譯,《到民間去¾¾1918-1937年的中國知識份子與民間文學運動》(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3),頁2-3。
蕭公權,〈清華五年〉,《傳記文學》,第17卷,第4期,1970年10月,頁68-72。
蕭公權,〈誼兼師友的的吳雨僧〉,《傳記文學》,第18卷,第2期,1971年2月,頁21-25。
羅崗,〈解釋歷史的力量¾¾現代「文學」的確立與《中國新文學大系(1917-1927)》的出版〉,《開放時代》,2001年,第5期,頁66-76。
羅志田,〈走向「政治解決」的「中國文藝復興」五四前後思想文化運動與政治運動的關係〉,《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4期,頁120-152。
羅志田,〈民國趨新學者區分國學與國故學的努力〉,《社會科學研究》,2001年,第4期,頁117-122。
羅志田,〈新舊能否兩立:二十年代《小說月報》對於整理國故的態度轉變〉,《歷史研究》,2001年,第3期,頁11-28。
譚桂林,〈評近年來對學衡派的重估傾向〉,《魯迅研究月刊》,1997年,第2期,頁3-7。
嚴既澄,〈語體文之提高和普及〉,《文學週刊》,第82期,1923年8月6日。
龔鵬程,〈向古人借智慧談中國文化經典〉,江蘇講壇(3),2007年9月18日,南京大學。new window
(五)英文書目
Arnold, Matthew. Essays in criticism : First series, The Function of Criticism at the Present Time edited by Sister Thomas Marion Hoctor.(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8.)
Babbitt, Irving. On Being Creative and Other Essays(Boston : Houghton Mifflin, 1932.)
Babbitt, Irving. Democracy and Leadership(Boston;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1952.)
Goldman, Marcus S.; Manchester, Frederick & Shepard, Odell eds., Irving Babbitt:Man and Teacher(New York: G. P. Putnam’s Sons, 1941.)
Goicoechea, David; Luik, John & Madigan, Tim. The Question of Humanism:Challenges and Possibilities,(Prometheus Books,1991.),pp.94-95.
Lefevere, And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London: Rout-ledge, 1992.)
Wellek, René. A History of Modern Criticism, 1750-1950, Vol.6, American Criticism, 1900-1950(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 Press, 1986.)
Wu Xuezhao, The Birth of a Chinese Cultural Movement: Letters Between Babbitt and Wu Mi. (National Humanities Institute)http://www.nhinet.org/babbitt2.ht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