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代敦煌紀年文書及其書法文化研究
作者:蕭世瓊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Shin-Chiung HSIAO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所
指導教授:林聰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敦煌紀年文書書法文化硬筆書法唐代Tang DynastyHard Pen CalligraphyCalligraphic CultureAnnals ManuscriptsDun-Hua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8
本文以唐代敦煌紀年文書為主要研究文獻,另以無紀年的唐代敦煌文書為輔助資料,藉以探討唐代敦煌紀年文書的特色及其書法文化的各種現象。
唐代敦煌紀年文書可分為四期:初唐、盛唐、吐番佔領時期和歸義軍時期,透過分期可以了解各類文書在不同時期中的消長情況。再依「佛教、道教、四部和公私文書」的歸納分類,探討各類文書抄寫的狀況及特色。
其次,唐代敦煌書法教育制度雖然受到中央政府規範,但也發展出區域性的特色。唐代敦煌文書所見的習字教材計有二十六種,保存了不少瀕臨絕版的蒙書材料。而在敦煌書法文化的具體呈現方面,本文重點放在文書的形式、用具、書體、硬筆書法……等。
唐代敦煌文書的形式可分製作形態與格式;書寫用具主要敘述點在用紙與用墨;所寫的書體雖是各體兼備,但還是以楷書為主,行草為輔,反映出唐代書法的特色。唐代敦煌還有使用硬筆書寫的文書,其中所呈現的書法藝術,也豐富了敦煌的書法文化。
除此之外,在唐代敦煌書法藝術的觀察上,所呈現的是傳統經典書法精緻嚴謹的一面,也是一種高度文化的呈現,尤其以寫經書法為主軸。佛教、道教及四部典籍的藝術風格大同小異,公私文書的藝術風格與前三者的差異較大,主要原因在於書手與書寫動機的不同,由於有不少書手是民間大眾,從中引發了民間書法風氣的探討,這是敦煌書法的潛在研究價值。
This research aims to discuss the Dung-Huang Annals Manuscripts in Tang Dynasty with the Non-annals Manuscripts as the supporting data in order to explore various phenomena of Dung-Huang’s calligraphy culture in that era.
The first chapter is mainly about the code cases of The Dung-Huang Annals Manuscripts and Illustrated Catalogue in Tang Dynasty. It also discusses about the resources, abbreviations and codes of the collection units, and the overview of distribution.
The second chapter lists the amount of the Dung-Huang writing manuscripts and annals manuscripts as references, and then categorizes all of them to work as the basement of this study of calligraphic culture in Tang Dynasty.
The thir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division of four periods of the Dung-Huang Annals Manuscripts in Tang Dynasty: Early Tang Dynasty, Golden Age, The Tibetan Occupation, and the Gui Yi Jun period for the purpose of taking a good look at the rise and fall of various manuscripts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fourth chapter talks about the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copying diverse manuscripts through the induction of Buddhism, Daoism, Four Series and Public or Private Instruments. This research in exploring their characteristics contributes a lot to understanding the formation and fluctuation of Dung-Huang’s calligraphic culture.
The fifth chapter describes how educational system in Tang Dynasty was regulat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Bu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were also developed. There are 26 kinds of materials for practicing calligraphy and Books for children which are on the brink of out of print are saved.
The sixth chapter emphasizes the solid display of Dung-Huang’s calligraphic culture, ranging from types, apparatus, styles, pen calligraphy, and so forth. The types of the manuscripts can be divided into production methods and format. The apparatus deals with the paper and ink. The styles are various, but regular script is the majority and the running and cursive styles are also used. The last part mentions about pen calligraphy in Tang Dynasty, which increases the presentation aspects of Dung-Huang Calligraphic culture.
The seventh chapter lays more emphasis on the artistic aspect of Dung-Huang Calligraphic culture. The artistic genres of Buddhism, Daoism and Four Series have slight differences. But the public and private manuscripts maintain great diversity, resulting from the hand-writers and applicative intentions. The common practice in discussing calligraphy creates the value of Tung-Huang’s Calligraphy. But writing scripture remains the main shaft of the art of calligraphy, displaying the conscientious and careful levels in traditional scriptures.
The eighth chapter expounds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value and prospect.
一、古籍
1.[漢]司馬遷撰《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2.[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3.[梁]釋慧皎撰,湯用彤校注《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4.[晉]陳壽撰,陳乃乾校點《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5.[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6.[唐]姚思廉撰《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7.[唐]李延壽撰《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8.[唐]李肇撰《唐國史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
9.[唐]李肇撰《翰林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10.[唐]段成式撰《酉陽雜俎》,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
11.[唐]劉餗撰《隋唐嘉話》,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12.[唐]劉肅撰《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13.[唐]魏徵、令狐德棻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14.[唐]杜佑撰《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15.[唐]張彥遠撰,劉石校點《法書要錄》,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
16.[唐]張鷟撰,《朝野僉載》,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17.[後晉]劉昫撰《舊唐書》,台北:商務印書館,2010年。
18.[宋]宋敏求撰《唐大詔令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年。
19.[宋]王溥撰《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
20.[宋]王讜撰《唐語林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21.[宋]李昉撰《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22.[宋]范祖禹撰《唐鑒》,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23.[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台北:商務印書館,2010年。
24.[宋]司馬光撰《資治通鑒》,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
25.[清]董浩撰《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26.[清]沈炳震撰《唐書合鈔》,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2年。
27.[清]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成都:巴蜀書社,1985年。
28.[清]彭定求等撰《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二、專著
1.天津文物公司主編《敦煌寫經》,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2.方廣錩著《敦煌佛教經錄輯校(上)、(下)》,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3.王乃棟《絲綢之路與中國書法藝術--西域書法文明》,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年9月。
4.王乃棟著《絲綢之路與中國書法藝術---西域書法史綱》,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年。
5.王元軍《唐人書法與文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3月。
6.王重民《敦煌古籍敘錄》,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7.北京書法研究社編著《各種書體源流淺說》,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8.朱仁夫著《中國古代書法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9.朱仲岳編著《唐名家墨蹟大觀》,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6年。
10.杜士鐸主編《北魏史》,太原: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2年。
11.沙孟海編著《中國書法史圖錄(一)》,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1年。
12.沈樂平《敦煌書法綜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
13.沃興華《敦煌書法藝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
14.沃興華著《插圖本中國書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5.沃興華著《敦煌書法藝術》,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16.季羨林主編《敦煌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編輯,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年。
17.林保堯 關友惠主編《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蘭州:甘肅文化出版,1999年。
18.查永玲撰《寫經字體的發展演變書法叢刊》,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第1期(總41),1995年。
19.胡戢、傅玫著《敦煌史話》,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20.秦明智、徐祖蕃編選《淳化閣帖選》,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7年。
21.馬子雲、施安昌著《碑帖鑒定》,南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
22.馬宗霍輯《書林藻鑑》全二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5月。
23.馬德著《敦煌莫高窟史研究》,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96年。
24.馬德編著《敦煌工匠史料》,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7年。
25.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部敦煌吐魯番學資料中心編《敦煌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3月。
26.張宏生、章利國著《中國佛教百科全書˙詩偈、書畫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27.張國宏著《王羲之行書藝術》,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
28.梅墨生、趙海明主編,王元軍著《楷書》,北京:北京圖書館,1999年。
29.梅墨生、趙海明主編,陳滯冬著《甲骨文》、《金文》,北京:北京圖書館,1999年。
30.梅墨生、趙海明主編,陳震生著《隸書》,北京:北京圖書館,1999年。
31.梅墨生、趙海明主編,催自默著《章草》,北京:北京圖書館,1999年。
32.梅墨生、趙海明主編,黎東明著《秦漢隸書》,北京:北京圖書館,1999年。
33.郭朋著《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濟南:齊魯書社,1986年。
34.陳振濂著《書法教學叢書》,北京: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7年。
35.陳寅恪著《金明館叢稿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36.陳寅恪著《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37.陳橋驛著《水經注校釋》,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
38.湯大民著《中國書法簡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39.湯用彤著《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40.華人德著《中國書法史˙兩漢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
41.黃永武主編《敦煌寶藏》(全一百四十卷),臺北: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75年。
42.楊仁愷主編《中國書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43.楊秀清編著《華戎交會的都市---敦煌與絲綢之路》,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
44.榮新江《敦煌學十八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
45.劉正成主編《中國書法全集(20)三國兩晉南北朝魏晉南朝名家》,北京:榮寶齋出版社,1997年。
46.劉正成主編《中國書法全集(5)秦漢簡犢帛書》,北京:榮寶齋出版社,1997年。
47.劉進寶《敦煌學論述》,台北:洪葉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5月。
48.劉進寶編著《藏經洞之謎》,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
49.劉詩平、孟憲實著《敦煌百年---一個民族的心靈歷程》,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
50.歐陽中石等著《書法天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
51.歐陽中石著《中國的書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52.鄭阿財 朱鳳玉主編《敦煌研究論文目錄》,台北:漢學研究中心發行,2000年4月。
53.鄭阿財 項楚主編《新世紀敦煌學論集》。重慶:巴蜀書社出版,2003年3月。
54.鄭炳林主編《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3年。
55.鄭炳林著《敦煌碑銘贊輯釋》,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92年。
56.薄小瑩著《敦煌遺書漢文紀年編年》,長春:長春出版社,1990年。
57.謝稚柳主編《中國歷代法書墨蹟大觀(16)無名氏書家》,上海:上海書店,1996年。
58.鍾明善著《中國書法史》,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1991年。
59.蘇瑩輝《敦煌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83年6月。
60.蘇瑩輝撰、曾仲威譯《敦煌》,台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
61.饒宗頤著《饒宗頤史學論著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三、期刊論文
1.于淑健〈中國古文字俗體探源——以敦煌佛經書法寫本為例〉,《藝術百家》,2009年第3期 。
2.于賡哲(「新菩薩經」、「勸善經」背後的疾病恐慌-試論唐五代主要疾病種類),《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5期。
3.尹浩英〈淺析敦煌書法中的民間基因〉,《藝術探索》, 2005年第4期。
4.文化〈敦煌佛教寫經與士人書法的審美意識〉,《敦煌研究》,1997年第4期。
5.文化〈敦煌遺書書法的分期及藝術風格〉,《文藝研究》,2009年第6期。
6.文化《敦煌佛教寫經與士人書法的審美意識》,《敦煌研究》1997年第4期。
7.方孝坤〈敦煌書法的文獻學價值〉,《敦煌研究》,2006年第2期。
8.方孝坤〈敦煌書法藝術述論〉,《陽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9.牛汝極 楊富學〈敦煌回鶻文書法藝術〉,《甘肅民族研究》1995年第1期。
10.王乃棟〈古絲道書法家在書法藝術史上的地位〉,《新疆藝術》1986年第6期。
11.王元軍〈唐代的經生與寫經書法〉,《大陸雜誌》,1993年9月。
12.王元軍〈從敦煌唐佛經寫本看有關唐代寫經生及其書法藝術的幾個問題〉,《敦煌研究》1995年第1期。
13.王元軍〈淺談唐代選官銓試中書法的地位〉,《書法之友》,2002年第12期。
14.冉前林〈敦煌寫經書法述略〉,《絲綢之路》,2009年 22期。
15.甘志斗〈欲使書道清如許 須有源頭活水來——民間書法散議〉,《南平師專學報》1997年 03期 。
16.白鴻〈唐代蒙學中的書法教育〉,《佛山大學學報》,第14卷第5期,1996年10月。
17.石谷風〈晉魏隋唐墨--試論敦煌文書的書法藝術〉,《龍語文物藝術》17期,1993年3月。
18.石坤〈敦煌書法藝術〉,《尋根》,2005年第4期。
19.伊藤伸著、趙聲良譯、李愛民校〈從中國書法史看敦煌漢文文書(一) 〉,《敦煌研究》1995年第3期。
20.伊藤伸著、趙聲良譯、李愛民校〈從中國書法史看敦煌漢文文書(二)〉,《敦煌研究》1996年第2期。
21.朱以撒〈論寫經書法藝術〉,《文藝研究》,1998年第5期。
22.朱彪軍〈讀《敦煌寫卷書法精選》〉,《美術之友》,1998年第2期。
23.佚名〈國詮楷書《善見律》經卷賞析〉,《中國鋼筆書法》,2009年第7期。
24.佚名〈敦煌佛經書法舉隅〉,《美哉中華》206期,1985年12月。
25.佚名〈敦煌遺書中發現千年前硬筆書法經卷〉,北京晚報,1990年8月19日。
26.吳軍蘭〈敦煌寫本繁化俗字例析〉,《麗水師專學報》,第19卷第1期,1997年2月。
27.宋廓〈古代敦煌的書法大師索靖〉,甘肅日報,1990年10月14日。
28.李正宇〈中國古代的硬筆〉,九州書壇報連載,1994年5月19日。
29.李正宇〈唐宋時代的敦煌用筆和製筆〉,《絲路論壇》第2期,1987年。
30.李正宇〈敦煌古代的書法教育〉,九州書壇報連載,第9期,1994年5月19日。
31.李正宇〈敦煌古代硬筆書法〉,《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1993年2月。
32.李正宇〈敦煌寫經的變法與求新〉,《文史知識》,1994年第1期。
33.李春遠〈關于敦煌遺書的書法化趨向〉,《敦煌學輯刊》,2002年第1期。
34.李星〈敦煌懸泉新發現殘紙應為魏晉墨跡──兼論書法史書體演變的一個問題〉,《漢中師範學院學報》,1998年第3期。
35.李庶民〈民間書法神話〉,《青少年書法》2004年 20期 。
36.杜偉生〈敦煌遺書與中國古代手工造紙〉,《敦煌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
37.沃興華〈敦煌書法藝術三題〉,《中國書法》1995年第3期。
38.沃興華〈論民間書法與名家書法〉,《書畫藝術》2006年 01期 。
39.周篤文〈敦煌卷子中發現的王羲之二帖古臨本--兼談《敕字本十七帖》〉,《文物》1980年第3期。
40.林亞傑〈從晉唐寫經看書法與佛教的關係〉,《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1989年6月。
41.林慶文〈神聖的書寫──寫經的宗教與審美蘄向〉,《光武國文學報》1 ,2004年6月。
42.武原〈李世民與唐代書法文化〉,《甘肅社會科學》,1996年第5期。
43.武原〈權力和唐代書法文化〉,《人文雜誌》,1995年第3期。
44.長廣敏雄〈《唐代唐草文樣》補遺〉,《佛教藝術》9期,1950年10月。
45.長廣敏雄〈唐代唐草模樣〉,《佛教藝術》8期,1950年7月。
46.侯軍〈敦煌書法與饒宗頤的書風〉,《敦煌研究》,2009年第5期。
47.姚山晨〈試析唐代書法繁榮的原因及其特點〉,《淄博師專學報》,1998年第3 期。
48.秋子〈敦煌書法的書體及特色〉,《青少年書法》,2005年第20期。
49.凌家民〈略論唐代的科舉、任官制度與書法藝術〉,《北方論叢》 2000年 04期。
50.唐榮〈略論民間書法的審美價值和借鑒價值〉,《藝術教育》,2009年第3期。
51.唐榮略論〈民間書法的審美價值和借鑒價值〉,《藝術教育》, 2009年 03期。
52.徐利明〈北魏書法珍品《大般涅槃》〉,《書譜》1984年第6期。
53.徐祖蕃〈敦煌遺書的字體演變及書法藝術〉,《敦煌遺書書法選》序,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年10月。
54.柴劍虹〈求真求實會于心──學習啟功先生鑒賞與研究敦煌寫本的體會〉,《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
55.郝春文〈敦煌文獻與歷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歷史研究》,1998年3 月。
56.郝春文〈填補中國書法空白--開拓敦煌學研究領域的新作〉,《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研究通訊》1993年第2期。
57.郝茂〈論唐代敦煌寫本中的俗字〉,《新疆師範大學學報》,1996年第1期。
58.馬大東〈簡論隋唐書法中的經生體〉,《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研究通訊》1989年第1期。
59.馬國俊〈敦煌遺書民間書法特徵研究〉,《敦煌研究》,2006年第2期。
60.張善慶、張景峰〈2005年敦煌學論著目錄〉,《敦煌學輯刊》,2006年第1期。
61.張鐵弦〈敦煌古寫本叢談--(1)敦煌寫經事例;(2)寫本中的書法資料;(3)瑞應圖繪本〉,《文物》1963年第3期。
62.晨澤奎〈試論唐人寫經題記的原始著作權意義〉,《敦煌研究》,1994年第3期。
63.梁立明〈摩訶般若波羅蜜放光經一古敦煌寫經初考〉,《歷史文物》,2000年第9期。
64.梁繼 〈永遠的敦煌——淺談敦煌書法的價值〉,《書畫藝術》,2001年 05期。
65.陳祚龍〈中古敦煌的書學〉,《藝壇》54期,1972年9月。
66.陳祚龍〈關於民間流傳的「筆勢論」〉,《藝壇》40期,1971年7月。
67.陳琪〈唐代敦煌書法人物輯考〉,《甘肅社會科學》,2007年第7期。
68.陳琪〈敦煌張氏書法人物輯考〉,《敦煌學輯刊》,2007年 第2期。
69.陳雲金〈西北簡牘、敦煌寫經與地域書風的追尋〉,《書法世界》,2004年第1期。
70.陳麗萍、江海云〈2002年敦煌學研究論著目錄索引〉,《敦煌學輯刊》,2003年第2期。
71.陸永峰〈中國百年敦煌學述論〉,《淮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2000年第4期。
72.紫溪〈由魏晉南北朝的寫經看當時的書法〉,《文物》1963年第4期。
73.華人德〈論六朝寫經體兼及蘭亭論辯〉(下),《中華書道》,第29期,2000年8月。
74.華人德〈論六朝寫經體兼及蘭亭論辯〉(上),《中華書道》,第28期,2000年5月。
75.隋麗玫〈巴黎國家國書館藏燉煌寫本題記分年初錄〉,《敦煌學》第一輯,香港新亞研究所敦煌學會編輯,1974年第7期。
76.黃征〈敦煌草書寫卷〈大乘起信論略述卷上〉考訂〉,《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 2005年6月第2期。
77.楊君〈從敦煌寫經看佛經在唐朝民間的來源及其流傳〉,《甘肅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第4期。
78.楊富學、李吉和譯 J.O.布里特著,《普林斯頓收藏的敦煌寫本殘卷》,《敦煌學輯刊》,1994年第1期。
79.楊森〈從敦煌文獻看中國古代從左而右的書寫格式〉,《敦煌研究》,2001年第2期。
80.楊森〈淺談北朝經生體楷筆的演化〉,《社科縱橫》,1994年第4期。
81.楊森〈敦研0010(1號)《佛說祝毒經》書法風格--從北朝經生體書法談起〉,《敦煌研究》1995年第1期。
82.楊曉華〈鄭振鐸先生的敦煌文學研究〉,《敦煌學輯刊》,2009年 03期。
83.圓空〈「新菩薩經」、「勸善經」、「救濟眾生苦難經」校錄及其流傳背景之探討〉,《敦煌研究》1992年第1期。
84.榮新江〈敦煌學研究與國際視野〉,《歷史研究》,2005年第4期。
85.趙生泉〈唐代書法風格論述要〉,《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第26卷第1期,2003年1月。
86.趙和平〈敦煌寫本書儀略論〉,《敦煌吐魯番學研究論文集》,姜亮夫、郭在詒合編,1991年。
87.趙青山〈吐蕃統治敦煌時期的寫經制度〉,《西藏研究》,2009年第3期。
88.趙聲良 榮新江〈饒宗頤編《法藏敦煌書苑精華》評介〉,《敦煌研究》1995年第1期。
89.趙聲良〈南北朝寫經書法藝術〉,《敦煌寫卷書法精選》序,安徽美術出版社,1995年8月。
90.趙聲良〈敦煌南北朝寫本的書法藝術〉,《敦煌研究》1991年第4期。
91.趙聲良〈敦煌寫卷書法(下) 〉,《文史知識》,1997年第5期。
92.趙聲良〈敦煌寫卷書法(上) 〉,《文史知識》, 1997年第3期。
93.趙聲良〈敦煌藝術叢談〉,《群言》,2008年第3期。
94.趙聲良〈隋代敦煌寫本的書法藝術〉,《敦煌研究》,1995年第4期。
95.趙聲良〈萬經珍寶--古代書法藝術的寶庫「敦煌書法」〉,《雄獅美術》,第286期,1994年12月。
96.劉進寶〈三十年來敦煌文獻整理的重大進展〉,《社會科學戰線》,2009年第9期。
97.劉濤〈法藏敦煌書苑精華〉,《敦煌吐魯番研究》1995年第1期。
98.劉濤〈從書法的角度談古代寫本的辯偽──兼說建立古代寫本的斷代“書法座標”〉,《敦煌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
99.劉濤〈敦煌書法庫〉,《敦煌吐魯番研究》1997年第2期。
100.樊廣平〈試論楷書在唐朝的成熟完善〉,《集寧師專學報》,1998年第2期。
101.鄭立君〈淺談民間書法〉,《設計藝術》 2001年 03期 。
102.鄭汝中〈行草書法與敦煌寫卷〉,《敦煌研究》, 2000年第4期。
103.鄭汝中〈唐代書法藝術與敦煌寫卷〉,《敦煌研究》1996年第2期。
104.鄭汝中〈敦煌書法概述〉,《敦煌寫卷書法精選》序,安徽美術出版社,1995年8月。
105.鄭汝中〈敦煌書法管窺〉,《敦煌研究》1991年第4期。
106.鄭汝中〈敦煌寫卷書法鉤沉〉,《書畫世界》,1996年 02期。
107.鄭國賢〈論民間書法的文化品格〉,《青海師專學報》 2003年 03期 。
108.鄭國賢〈論民間書法的文化品格〉,《青海師專學報》,2003年第3期。
109.羅世平〈20世紀唐代書畫研究〉,《美術研究》,2000年第2期。
110.藤枝晃〈敦煌寫經字〉,《墨美》,第97期,1960年5月。
111.藤枝晃〈敦煌遺書之分期〉,《敦煌吐魯番學研究論文集》,姜亮夫、郭在詒合編,1991年。
112.饒宗頤〈敦煌寫卷之書法〉,《東方文化》,1965年2月。
113.饒宗頤〈跋唐拓溫泉銘〉,《書譜》,1984年第6期。

四、學位論文
1. 杜衛東《二十世紀重大文化考古發現對書法的影響》,西南大學碩士論文。
2. 周侃《唐代書手研究》,首都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4月。
3. 陳琪《敦煌遺書書法淺探》,蘭州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8月。
4. 魏郭輝《敦煌寫本佛經題記研究》, 蘭州大學博士論文,2009年9月。
5. 龐亞青《唐代書法美學研究》,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5月。
6. 吳旭春《中晚唐僧人草書研究》,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4月。
7. 羅汀琳《敦煌佛經寫卷題記初探》,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年6月。
8. 歐慧敏《敦煌書法述論》,玄藏大學中國與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9. 劉建會《唐代書法美學思想探析》,河北大學藝術學碩士論文,2004年12
月。
10. 游炎輝《敦煌寫經書法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年6月。
11. 焦明晨《敦煌寫本書法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5月。
12. 宋亞偉《唐代寫本研究》,武漢大學圖書館學碩士論文,2002年5月。
13. 張順琦《敦煌遺書中的行草書法研究》,西北師範大學美術學碩士論文,2005
年6月。

五、圖錄
1.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國國家圖書館合編《法藏敦煌西域文獻》(全3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0月—2005年8月。
2.上海博物館、上海古籍出版社合編《上海博物館藏敦煌吐魯番文獻》(全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3.上海圖書館、上海古籍出版社合編《上海圖書館藏敦煌吐魯番文獻》(全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4.大淵忍爾編《敦煌道經圖錄編》,日本:福武書店,1979年。
5.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敦煌古文獻編輯委員會、英國國家圖書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合編《英藏敦煌文獻-漢文佛經以外部份》(全14冊)。重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
6.中國國家圖書館主編《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預計一百五十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起陸續出版。
7.天津文物公司主編《敦煌寫經》。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8.天津市藝術博物館、上海古籍出版社合編《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敦煌文獻》(全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9.北京大學圖書館、上海古籍出版社合編《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敦煌文獻》(全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10.甘肅省文物研究所編《敦煌漢簡》。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11.李正宇選譯 李新編次《中國唐宋硬筆書法--敦煌古代硬筆書法寫卷》。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3年。
12.沃興華《敦煌書法》。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5年。
13.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聖彼德堡分所、俄羅斯科學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合編《俄藏敦煌文獻》(全1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2006年。
14.段文杰主編《甘肅藏敦煌文獻》(全6冊),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
15.徐祖蕃 秦明智 榮恩齊《敦煌遺書書法選》。蘭州: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年。
16.浙藏敦煌文獻編纂委員會主編《浙藏敦煌文獻》(全1冊)。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17.馬建華 趙吳成《敦煌漢簡書法精選》。蘭州: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1995年。
18.國立中央圖書館編《中央圖書館藏敦煌卷子》(全3冊)。台北:石門圖書公司,1976年。
19.敦煌研究院編《敦煌書法庫》4冊。蘭州: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1995年。
20.森鹿三《西域出土書蹟》,《書道全集》第三冊。日本:平凡社,1959年。(台灣大陸書店出版中譯本)
21.黃永武編《敦煌寶藏》(全140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6年。
22.寧美術出版社編輯《敦煌書法精選系列》(全20冊)。遼寧:遼寧美術出版社,2000年。
23.潘重規編《敦煌唐碑三種》。台北:石門圖書公司,1979年。
24.鄭汝中 趙聲良編《敦煌寫卷書法精選》。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1995年。
25.饒宗頤編《敦煌書法叢書》(全29卷)。日本:二玄社,1983年。
26.饒宗頤編《法藏敦煌書苑精華》(全8冊)。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