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外交活動之發展論北朝漢文化地位的變遷
作者:龔詩堯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朱曉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南北朝外交史北魏漢化文化交流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5
本篇論文以外交發展作為切入點,從而觀察北朝漢文化地位的變遷,嘗試由南北互動模式、選用使節的條件、國家政策的調整……等不同角度,來勘測漢文化被北朝君民接受的程度如何。「漢文化」是一個含括大小傳統的統合性詞彙,而本文主要思考與外交選才較密切相關的儒學與文學領域的狀態。為求完整呈現百餘年來持續的演變,全文採取歷時性的探討方式,並儘量兼顧南北史書的記載,避免受制於其中一方的評議視角。
西晉末以來,中國北方長期處於五胡十六國政權的統治之下,北魏為拓拔鮮卑一族所建,風俗胡漢夾雜。然在北魏以華夏正統自居後,亟欲藉由國際之間的往來獲得世人肯定,因而其文化受到外交活動的影響較大,故本文以北朝政權之代易作為依憑,來區分歷史階段及章節:
  第一章:探討問題意識之緣起,回顧既有的相關研究成果,並由此釐清本文的研究目標,以及必須重視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追溯拓拔鮮卑部落時期至北魏道武帝一朝的外交狀況,以呈現其開國時期的漢化進程。
  第三章:由外交互動的情形,呈顯北魏於明元帝一朝試圖透過外交活動提昇國際地位,更在太武帝時期將儒學作為選派使節的重要標準,反映出拓拔氏政權對華夏正統的追求。另外,也從當時猜忌漢族文化的文字獄氛圍中,指出北魏漢化的局限。
  第四章:從文成帝至獻文帝兩朝選使標準的改易,呈現北魏漢文化深化的情形,並探討南朝對外交的態度為何轉變的因素。
  第五章:探討著名的孝文帝之全盤漢化在外交與文化上的影響,同時指出孝文帝晚期與南朝蕭齊斷交,造成北朝國際形象改變的時間大為延後。
  第六章:探討東魏與蕭梁的平等競爭盛況,並對過去相關評價提出商榷,除了澄清舊史經常將對此階段的描述,誤認為是南北朝時期共象的問題之外,也仔細分析南北朝之間的落差、東魏與蕭梁各自對外交態度的歧異。
  第七章:探討南北朝晚期,北齊、周、隋各代與陳朝之間地位的逆轉,實為軍政與文化多層面交互影響的結果。
  第八章:概括討論全文所敘述南北朝外交史與文化趨勢,總結全文。
The thesis focuses on diplomatic development so that have detail observation about Northern Dynasty of change in Chinese culture, interaction between Southeren and Northern Dynasty, conditions of using ambassadors, regulating of National policy and so on in order to take a look how acceptance of Chinese culture around the people in Northern Dynasty. Try to research show the all process of hundreds of years, the thesis uses the way of diachronism and incuding historical records in Northern and Southeren. To avoid one of perspectives.
In the rest of Western Jin Dynasty, North of Chinese under the control of Five hu's 16 countries, but Northern Wei Dynasty of Toba tartars Xianbei builds to integrat and the customs between hu han. And Northern Wei Dynasty thought legitimism of Hua Xia and wants national inaction. Their culture has strong influence on diplomatic activities so that I use dynasty change of Northern Wei separate from histroy and chapters.
The thesis had seven chapters: the first one for the motivation of the questions, review literature,make sure the purpose of my researah and imporant methods.
The second the situation of diplomacy from tribes of Toba tartars Xianbei to Emperor Wu of Northern Wei to show Sinicizing in the beginging Dynasty. The third one because of diplomatic interaction so that Emperor Ming Yuan makes a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standing through especially Emperor Tai U have Confucianism to choose ambassadors with important standard. They show that Toba tartars keep pursuiting legitimism of Hua Xia. And show the limited in imprisonment with envying of Chinese culture.
The fourth one the changes from Emperor Un Cheng to Emperor Hsien Un presents Sinicizing of Northern Wei Deepening and why the attitude of Southeren in the change of diplomacy. The fifth one dicusses the influnce of famous Emperor Hsiao Un uses all Sinicizing in diplomacy and culture to make break off relations with Emperor Hsiao Chi of Southeren Dynasty in the later of period and delays much time International image of Northern Dynasty.
The sixth one presents the equal challenge between Eastern Wei Dynasty Hsiao Liang of Southeren and make sure the past accounts. Not only clean up misunderstanding of existence at the same time, but also analyze the diffence of Northern and Southeren Dynasty and Eastern Wei Dynasty in attitude of diplomacy.
The seventh one presents the huge change in the late period of Northern Qi Dynasty,Chou, Sui. In fact that’s result from Military administration and culture etc.
The eighth one presents and make a conclusion diplomacy history and trend with sketch map.
徵引書目
一、古籍
(一)經部

孔穎達:《毛詩正義》(臺北:文化圖書公司,1970年)
孔穎達:《禮記注疏》(臺北:文化圖書公司,1970年)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徐彥:《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文化圖書公司,1970年)
賈公彥:《周禮注疏》(臺北:文化圖書公司,1970年)
賈公彥:《儀禮注疏》(臺北:文化圖書公司,1970年)


(二)史部

西漢‧司馬遷:《史記》(臺北:藝文印書館,景印清乾隆武英殿本,1972年)
東漢‧班固撰,清‧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景印《二十五史》之一,用光緒庚子長沙王氏刊本)
劉宋‧范曄著,清‧王先謙集解:《後漢書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景印《二十五史》之一,用民國四年長沙王氏刊本)
西晉‧陳壽撰,劉宋‧裴松之注,民國‧盧弼集解:《三國志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景印《二十五史》之一)
唐‧房玄齡等撰,民國‧吳士鑑、劉承幹注:《晉書斠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景印《二十五史》之一,用民國十七年京師刊本)
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梁‧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姚思廉等撰:《梁書》(臺北:宏業書局,1974年)
唐‧姚思廉等撰:《陳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景印《二十五史》之一,用清乾隆武英殿本)
北齊‧魏收:《魏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景印《二十五史》之一,用清乾隆武英殿本)
唐‧李百藥:《北齊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景印《二十五史》之一,用清乾隆武英殿本)
唐‧令狐德棻等:《北齊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景印《二十五史》之一,用清乾隆武英殿本)
唐‧魏徵等:《隋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景印《二十五史》之一,用清乾隆武英殿本)
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北魏‧崔鴻撰,清‧湯球輯補,王魯一、王立華點校:《十六國春秋輯補》(山東:齊魯書社,2000年)
隋‧陽玠撰;黃大宏校箋:《八代談藪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北魏‧楊衒之撰,范祥雍校注:《洛陽伽藍記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唐‧丘悅撰,杜德橋、趙超輯校:《三國典略輯校》(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
唐‧杜佑撰,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唐‧劉餗:《隋唐嘉話》(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臺北:明倫出版社,1975年)
宋‧李昉等:《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南宋蜀刊本,1974年)
宋‧周應合:《景定建康志》,收入《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劉敞,《南北朝雜記》,收入《叢書集成新編》114(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清‧王夫之:《讀通鑒論》(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趙翼撰,民國‧杜維運考證:《廿二史剳記》(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

(三)子部

劉宋‧劉義慶撰,民國‧楊勇校箋:《世說新語校箋》(臺北:明倫出版社,1973年)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
唐‧段成式撰,方南生校點:《酉陽雜俎》(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唐‧徐堅:《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唐‧張鷟:《朝野僉載》(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唐‧釋道宣:《廣弘明集》(《大正新修大藏經》No. 2103,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4年)
唐‧釋道世撰,周叔迦、蘇晉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唐‧釋道宣撰:《續高僧傳》(《大正新脩大藏經》No. 2060,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4年)
宋‧王欽若、楊億等:《冊府元龜》(臺北:中華書局,1967年)
宋‧李昉等:《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南宋蜀刊本,1974年)
宋‧徐度:《卻掃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3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葉適:《習學記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四)集部

梁‧蕭統:《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年)
梁‧劉勰撰,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66年)
陳‧徐陵撰,許逸民校箋:《徐陵集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陳‧徐陵編,吳兆宜注:《玉臺新詠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周‧庾信,清‧倪璠注:《庾子山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唐‧許敬宗編,羅國威整理:《日藏弘仁本文館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宋‧李昉等編:《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66年)
逯欽立輯:《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
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臺北:世界書局,1982年)
韓理洲輯校:《全隋文補遺》(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王其禕等:《隋代墓志銘匯考》(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
趙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羅新、葉煒:《新出魏晉南北朝墓誌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二、近今人著作
三崎良章:《五胡十六国の基礎的研究》(日本東京:汲古書院,2006年)new window
王立:《先秦外交辭令探究》(世界知識出版社,2008年)
田餘慶:《拓跋史探》(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
江上波夫著,張承志譯,《騎馬民族國家》(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8年)
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呂春盛:《北齊政治史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7年)
呂春盛:《陳朝的政治結構與族群問題》(臺北:稻鄉出版社,2001年)new window
呂春盛:《關隴集團的權力結構演變》(臺北:稻鄉出版社,2002年)
宋其蕤:《北魏女主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宋德熹《陳寅恪中古史學探研──以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為例》(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年)new window
李凭:《北魏平城時代》(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肖黎:《北魏改革家──魏孝文帝評傳》(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何茲全:《讀史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周春元:《南北朝交聘考》(貴陽:貴州師大學報編輯部,1989年)
吳先寧:《北朝文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
宮崎市定著,韓昇、劉建英譯:《九品官人法研究:科舉前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馬長壽:《北狄與匈奴》(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馬長壽:《氐與羌》(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馬長壽:《烏桓與鮮卑》(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康樂:《從西郊到東郊──國家祭典與北魏政治》(臺北:稻鄉出版社,1995年)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new window
張金龍:《北魏政治史》(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8年)
張繼昊:《從拓拔到北魏》(臺北:稻鄉出版社,2003年)
張檿弓:《漢傳佛教與中古社會》(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
黃寶實:《中國歷代行人考》(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9年)
黃寶實:《中國歷代行人考續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
葉自成:《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外交思想》(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楊軍、呂凈植:《鮮卑帝國傳奇》(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8年)
逯耀東:《從平城到洛陽——拓跋魏文化轉變的歷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new window
賈小軍:《魏晉十六國河西史稿》(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
劉建中:《五胡十六國論著索引》(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
劉精誠,《魏孝文帝傳》(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
劉學銚:《五胡史論》(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2001年)
劉躍進:《玉臺新詠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黎虎《漢唐外交制度史》(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
蔡宗憲:《中古前期的交聘與南北互動》(臺北:稻鄉出版社,2008年)new window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商務印書館,1999年)
韓樹峰:《南北朝時期淮漢迤北的邊境豪族》(北京: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中國文史地圖》(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二、論文
(一)學位論文

李廣健:《南北朝對峙時期的文化接觸──以媒介人物為討論中心》(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歷史學部碩士論文,1990年)
林晉士:《北朝散文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9年)new window
梁育成:《東晉南北朝對峙政權之間的走私貿易》(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歷史學部碩士論文,1980
許朝棟:《西梁政權研究》(臺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2009年)
韓雪松:《北魏外交制度研究》(長春: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

(二)單篇論文

山崎宏,〈北朝末期の附庸國後梁に就いて〉,《史潮》,11.1(東京,1941.05)
山崎宏,〈北周の麟趾殿と北齊の文林館〉,收入《中國佛教.文化史の研究》(京都:法藏館,1981)
王友敏,〈南北朝交聘禮儀考〉:《中國史研究》,1996-3
王弢,〈北齊、北周交聘探析〉:《安慶師範學院學報》,22-6,2003.11
王琛,〈南北朝的交聘與文學〉:《古典文學知識》,1997.2
王靜,〈北魏四夷館論考〉:《民族研究》,1999-4
田立坤、李智〈朝鮮發現的三燕文化及相關問題〉:《文物》,1994年11期
田餘慶,〈《代歌》、《代記》和北魏國史——國史之獄的史學史考察〉,收入《拓跋史探》,頁217-243,原本發表於《歷史研究》,2001年第1期
吉定,〈庾信詩中“徐報”小考〉(《文學遺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1995年第05期)
宇靑,〈六朝時期的南北互市與海外貿易〉:《江海學刋》,1989-6
牟發松,〈南北朝交聘中所見南北文化關係略論〉:《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14,1996年
朱大渭,〈孝文帝改革〉,收入《六朝史論續編》,學苑出版社,2008年
何茲全,〈北魏文明太后〉,收入《讀史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呂一飛,〈論拓跋鮮卑的氏族制〉:《北朝研究》,1989年1期
谷川道雄,〈南朝士族與禮貌〉,收入《黎虎教授古稀紀念中國古代史論叢》,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
谷霽光,〈崔浩國史之獄與北朝門閥〉,收入《谷霽光史學文集》(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原本發表於《益世報》第11期,1935年9月
宋冰,〈北魏早期漢族士人的文學觀念與散文傳統形成之關係〉,《晉陽學刊》,2006年1期
李智君:〈五涼時期移民與河隴學術的盛衰——兼論陳寅恪“中原魏晉以降之文化轉移保存於涼州一隅”說〉:《中國史研究》,2006年02期
李凭,〈平齊郡的設置與齊地的俘虜〉:《北朝研究》第2期,1990年上半年刊
李寧峰,〈遼寧朝陽兩晉十六國時期墓葬清理簡報〉,《北方文物》,1986年6期
李瓊英,〈論劉宋時期的南北關係〉:《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96-2
何茲全,〈北魏文明太后〉,收入氏著:《讀史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肖黎,〈北魏孝文帝時期之南北關係〉:《北方論叢》,1986-5
林文月,〈洛陽伽藍記的冷筆與熱筆〉,《台大中文學報》,1985年11月new window
林晉士,〈南北文化交流對北朝文學發展的影響〉,屏東教育大學學報第26期 ,2007年3月new window
吳慧蓮,〈魏宋之間的和戰關係〉,收入《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年
室町榮夫,〈南北朝「支那」に於ける外交使節の素質〉:《歷史學研究》,1-4,1934.2
後藤勝,〈聘使交換より見た南北朝關係──關係史料の編年整理(上、下)〉:《岐阜教育大學紀要》,20-21期,1990-1991年
胡如雷,〈南北使者的文學相會──南北文風相融的進程之一〉,收入《中古文學集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堀內淳一,〈南北朝閒の使節よりみた「文化」の多樣性〉:《六朝學術學會報》,6,2005
堀內淳一,〈馬と柑橘——南北朝間の外交使節と經濟交流〉:《東洋學報》,88:1,2006年
唐長孺,〈拓拔國家的建立及其封建化〉,收入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叢》
唐長孺,〈論南朝文學的北傳〉,收入《唐長孺社會文化史論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
陳寅恪,〈崔浩與寇謙之〉,收入:《陳寅恪先生全集》,(臺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7年)new window
陳識仁,〈北魏修史略論〉,收入黃清連主編:《結網編》(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頁233-273
孫同勛,〈北魏初期胡漢關係與崔浩之獄〉,收入《拓拔氏的漢化及其他──北魏史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2005年),原本發表於《幼獅學報》,卷3,第1期,1964年1月new window
梁滿倉,〈南北朝通使芻議〉,收入《漢唐間政治與文化探索》(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原發表於《北朝研究》,1990-1
曹文柱,〈論北魏初年都址的選擇及其對前期社會的影響〉,收入: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合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張金龍,〈 “馮氏改革”說商榷〉:《中國史研究》,1986年2期
張金龍,〈河西士人在北魏的政治境遇及其文化影響〉:《蘭州大學學報》1995年第2期
馮君實〈對近年來“孝文改制”研究的評議〉,東北師大學報,1985年5期
勞榦,〈北魏後期的重要都邑與北魏政治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外編第4種上:《慶祝董作賓先生六十五歲論文集》,1960年7月new window
趙立新,〈試論梁末江陵政權之外交與定都的關係〉:《史苑》,56,1996年1月
劉淑芬,〈中古都城坊制初探〉,收入《六朝的城市與社會》(臺北:學生書局,1992年),原刊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1:2,1990年6月new window
璞石,〈遼寧朝陽袁台子北燕墓〉,《文物》1994年11期
廖楊,〈鮮卑族宗法文化論略〉,《黑龍江民族叢刊》,2004年5期
黎虎,〈鄭羲使宋述略〉:《文史哲》,1993-3。收入《魏晉南北朝史論》(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年)
黎瑤渤,〈遼寧北票西官營子北燕馮素弗墓〉:《文物》,1973年3期
鄭欽仁,〈宋魏交聘表〉:《大陸雜誌》,22:6,1961年3月
龔詩堯,〈十六國重要政權與同期拓拔鮮卑之漢化概況比較──以官方文教政策為討論核心〉:《淡江中文學報》,2011年,第24期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