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再造封建——魏晉南北朝的爵制與政治秩序
作者:王安泰
作者(外文):An-Tai Wang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弱水
甘懷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王爵五等爵封建政治秩序開國茅土冊封Wang-jueWu-deng-jue(five ranks of nobility )Feng-jianpolitical orderMao-tuKai-guo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6
封爵是中國古代官僚體系的要角之一,其動力來自於「封建」。自戰國兩漢以來,以周公為核心的西周封建制度,透過儒生、士人不斷追溯重構,最終成為不同於西周封建的「歷史記憶」,此即中國中古封建體系。在這套封建體系,諸侯代替天子統治萬民,王爵與五等爵成為士人將「歷史記憶」具體化的手段。因此本文以爵制為研究重心,探討中國中古時期封建的意涵,及其與政治秩序的交互關係,並結合其他政治制度,觀察魏晉南北朝時期爵制發展。
西晉開建五等,是爵制發展的一大變革,諸侯王與公侯伯子男各自擁有封國,獲得相應的食邑租稅與特權,宗室與異姓高門儼然具備古代諸侯地位。至南北朝時期,公侯伯子男的官品大幅降低,王侯與封國的關係也日漸疏離,各種相關禮儀遭受剝奪。而復行五等爵之舉,其所涉及之冊封禮儀規範,諸如「開國」與「茅土」,亦可作為分析魏晉南北朝封建體系的關鍵詞。
「開國」一詞出於《周易》,原指天子冊命諸侯開國承家,並告誡諸侯不可任用小人。之後「開國」逐漸成為諸侯的代稱,東晉以降甚至與爵稱結合,形成「郡縣名+開國+爵稱」的複合型爵名。至北朝後期,開國爵與封國的關係更為疏離,至唐代演變為開國爵不再開國的奇特現象。從魏晉到隋唐,隨著「開國」一詞的普及化與制度化,諸侯的開國規範日益受到制約。
「茅土」根據《逸周書.作雒解》,相傳為周公之創制,但茅土理論之起源仍有待處理。自西漢後期開始,茅土逐漸成為諸侯王與列侯的代稱;東漢以降,詔書授與茅土的用詞也趨於定型。茅土不論在概念或實物方面,皆與諸侯密不可分。皇帝也運用茅土理論,結合《尚書.禹貢》,強化天子治理天下的正當性。
此外,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同時存在數個自稱正統的王朝,各政權皆自稱是唯一的天下之主,構成了複雜的冊封體系與國際關係。無論是刺史或是開國爵、諸侯王爵,皆帶有漢晉的郡縣名稱,代表獲得官爵的勢力,被認可位於天子德化所及範圍,反之則為化外之地。魏晉南北朝存在著以漢代天下為背景的內臣、外臣模式,並以「擬制郡縣範圍」為區分標準。總而言之,魏晉南北朝的封爵,在失去原有「封建」權力的基礎上,與當世政治秩序建立更密切的關係。
一、史料與清代以前著作(依撰者時代先後排序)
1.[春秋]管仲撰,黎翔鳳校注,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
2.[漢]毛亨傳,鄭玄箋,《毛詩》,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漢魏古注十三經》,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漢魏古注十三經》,北京:中華書局,1998。
3.[漢]韓嬰撰,屈守元箋疏,《韓詩外傳箋疏》,成都:巴蜀書社,1996。
4.[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二版。
5.[漢]孔安國傳,《尚書》,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漢魏古注十三經》。
6.[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7.[漢]班固撰,[清]陳立疏證,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
8.[漢]何休注,《春秋公羊傳》,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漢魏古注十三經》。
9.[漢]劉珍等撰,吳樹平校注,《東觀漢記》,北京:中華書局,2008。
10.[漢]鄭玄注,《周禮》,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漢魏古注十三經》。
11.[漢]鄭玄注,《儀禮》,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漢魏古注十三經》。
12.[漢]鄭玄注,《禮記》,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漢魏古注十三經》。
13.[漢]劉熙撰,任繼昉匯校,《釋名匯校》,濟南:齊魯書社,2006。
14.[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周易》,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漢魏古注十三經》。
15.[晉]陳壽撰,[劉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二版。
16.[晉]杜預撰,《春秋經傳集解》,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漢魏古注十三經》。
17.[晉]葛洪撰,楊明照校箋,《抱朴子外篇校箋(下)》,北京:中華書局,1997。
18.[晉]常璩撰,任乃強校注,《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9.[晉]袁宏著,張烈點校,《後漢紀》,北京:中華書局,2002。
20.[晉]范甯集解,《春秋穀梁傳》,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漢魏古注十三經》。
21.[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
22.[梁]沈約撰,《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23.[梁]蕭子顯撰,《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24.[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1。
25.[北魏]崔鴻撰,[清]湯球輯補,王魯一、王立華點校,《十六國春秋輯補》,濟南:齊魯書社,2000。
26.[北魏]崔鴻撰,《十六國春秋》,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27.[北魏]酈道元注,楊守敬、熊會貞疏,段熙仲點校,陳橋驛復校,《水經注疏》,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
28.[北齊]魏收撰,《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29.[唐]虞世南撰,《北堂書鈔》,臺北:文海出版社,1978。
30.[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新2版。
31.[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32.[唐]姚思廉撰,《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33.[唐]姚思廉撰,《陳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34.[唐]令狐德棻等撰,《周書》,北京:中華書局,1971。
35.[唐]李百藥撰,《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36.[唐]李延壽撰,《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
37.[唐]李延壽撰,《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38.[唐]魏徵、令狐德棻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39.[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
40.[唐]杜佑撰,王文錦、王永興、劉俊文、徐庭雲、謝方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41.[唐]李吉甫撰,賀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42.[唐]林寶撰,岑仲勉校記,郁賢皓、陶敏整理,孫望審訂,《元和姓纂(附四校記)》,北京:中華書局,1994。
43.[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44.[宋]王欽若等編,《冊府元龜》,北京:中華書局,1960。
45.[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
46.[宋]李昉撰,《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
47.[宋]李昉等輯,《文苑英華》,臺北:華文書局,1965。
48.[宋]高承撰,《事物紀原集類》,臺北:新興書局,1969。
49.[清]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86。
50.[清]朱銘盤撰,《南朝宋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51.[清]朱銘盤撰,《南朝齊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52.[清]朱銘盤撰,《南朝梁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53.[清]朱銘盤撰,《南朝陳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54.[清]錢大昕撰,《廿二史考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55.[清]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
56.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撰,黃懷信修訂,李學勤審定,《逸周書彙校集注(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二、專書(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1.大庭脩,《親魏倭王》,東京:學生社,1971。
2.井上聰,《先秦陰陽五行》,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3.毛遠明校注,《漢魏六朝碑刻校注》,北京:線裝書局,2008。
4.王安泰,《開建五等——西晉五等爵制成立的歷史考察》,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9。
5.王仲犖,《北周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79。
6.王其禕、周曉薇編,《隋代墓誌銘彙考》,北京:線裝書局,2007。
7.王柏中,《神靈世界:秩序的構建與儀式的象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8.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
9.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
10.王葆玹,《今古文經學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11.末松保和,《任那興亡史》,東京:吉川弘文館,1961增訂三版。
12.本田成之著,李俍工譯,《中國經學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
13.甘懷真,《唐代家廟禮制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
14.朱紹侯,《軍功爵制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5.吉田虎雄,《魏晉南北朝租稅の研究》,東京:大安,1966二版。
16.西嶋定生著,武尚清譯,《中國古代帝國的形成與結構——二十等爵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
17.何茲全,《中國古代及中世紀史》,廈門:鷺江出版社,2003。
18.呂春盛,《北齊政治史研究——北齊衰亡原因之考察》,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7。
19.杜士鐸主編,《北魏史》,太原: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2。
20.李祖桓,《仇池國志》,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6。
21.李朝遠,《西周土地關係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2.李開元,《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軍功受益階層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0。
23.汪征魯,《魏晉南北朝選官體制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
24.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札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二版。
25.周玉秀,《〈逸周書〉的語言特點及其文獻價值》,北京:中華書局,2005。
26.周偉洲,《吐谷渾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27.周偉洲,《敕勒與柔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28.周書燦,《西周王朝經略四土研究》,鄭州:中州出版社,2000。
29.板野長八,《儒教成立史の研究》,東京:岩坡書店,1995。
30.胡阿祥,《六朝疆域與政區研究(增訂版)》,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31.柳春藩,《秦漢封國食邑賜爵制》,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4。
32.段連勤,《丁零、高車與鐵勒》,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33.唐曉峰,《從混沌到秩序──中國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論》,北京:中華書局,2010。
34.宮崎市定著,韓昇、劉建英譯,韓昇校,《九品官人法研究——科舉前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
35.高敏,《魏晉南北朝經濟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36.馬大正、李大龍、耿鐵華、權赫秀,《古代中國高句麗歷史續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37.馬長壽,《北狄與匈奴》,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38.馬長壽,《氐與羌》,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39.馬長壽,《烏桓與鮮卑》,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40.堀敏一,《中國と古代東アジア世界——中華的世界と諸民族》,東京:岩波書店,1993。
41.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42.張榮明,《中國的國教——從上古到東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43.笠井倭人,《研究史 倭の五王》,東京:吉川弘文館,1973。
44.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45.陶希聖,《中國政治制度史(第三冊魏晉南北朝)》,臺北:啟業書局,1973。
46.陶新華,《魏晉南朝中央對地方軍政官的管理制度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
47.陳勇,《漢趙史論稿——匈奴屠各建國的政治史考察》,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48.陳珈貝,《商周南土政治地理結構研究》,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9。
49.陳爽,《世家大族與北朝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50.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51.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52.陳漢平,《西周金文制度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86。
53.陳蘇鎮,《漢代政治與〈春秋〉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
54.馮天瑜,《「封建」考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
55.馮承鈞,《中國南洋交通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臺三版。
56.彭浩、陳偉、工藤元男主編,《二年律令與奏讞書——張家山二四七號墓出土法律文獻釋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57.渡邊信一郎撰,徐冲譯,《中國古代的王權與天下秩序——從日中比較史的視角出發》,北京:中華書局,2008。
58.賀昌群,《漢唐間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研究》,收入賀昌群,《賀昌群史學論集(第二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59.黃惠賢、陳鋒主編,《中國俸祿制度史(修訂版)》,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60.黃懷信,《〈逸周書〉源流考辨》,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2。
61.楊光輝,《漢唐封爵制度》,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
62.楊寬,《戰國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
63.楊寬,《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4.葉煒,《南北朝隋唐官吏分途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65.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2。
66.鈴木俊,《均田、租庸調制の研究》,東京:刀水書房,1980。
67.福井重雅,《漢代儒教の史的研究——儒教の官學化をめぐる定說の再檢討》,東京:汲古書院,2005。
68.趙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69.黎虎,《漢唐外交制度史》,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8。
70.蔡宗憲,《中古前期的交聘與南北互動》,臺北:稻鄉出版社,2008。
71.盧泰敦著,張成哲譯,《高句麗史研究》,臺北:學生書局,2007。
72.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73.閻步克,《品位與職位——秦漢魏晉南北朝官階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2。
74.閻步克,《從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漢官僚品位結構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9。
75.閻步克,《服周之冕——〈周禮〉六冕禮制的興衰變異》,北京:中華書局,2009。
76.閻步克,《中國古代官階制度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77.鍾肇鵬,《讖緯論略》,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
78.鎌田重雄,《秦漢政治制度史の研究》,東京:日本學術振興會,1962。
79.羅新、葉煒,《新出魏晉南北朝墓誌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5。
80.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秦漢地方行政制度》,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景印四版。
81.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晉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景印四版。
82.嚴耀中,《北魏前期政治制度》,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83.Alison. M. S. Watson, Aspects of European Monetary Integrat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7.
84.M. G. Hayes, The Economics of Keynes: A new guide to the General Theory, Northampton, MA : Edward Elgar, 2006.
85.John MaynardKeynes,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London: Macmillan & Co. Ltd., 1954.
三、期刊論文(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1.三田辰彥,〈東晉の琅邪王と皇位繼承〉,載《集刊東洋學》,96(仙台,2006),頁42-62。
2.三崎良章,〈北魏の對外政策と高句麗〉,載《朝鮮學報》,102(奈良,1982),頁111-168。
3.三崎良章,〈前燕の官僚機構について〉,載《史觀》,122(東京,1990);後收入三崎良章,《五胡十六國の基礎的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6),頁53-75。
4.三崎良章,〈後燕、南燕の官僚機構について〉,載《早稻田大學本庄高等學院研究紀要》,10(東京,1992);後收入三崎良章,《五胡十六國の基礎的研究》,頁76-97。
5.小林聰,〈慕容政權の支配構造の特質——政治過程の檢討と支配層の分析を通して〉,載《九州大學東洋史論集》,16(福岡,1988),頁35-78。
6.川本芳昭,〈北魏の封爵制〉,載《東方學》,54(東京,1979);後改題為〈封爵制度〉,收入川本芳昭,《魏晉南北朝時代の民族問題》(東京:汲古書院,1998),頁252-275。
7.川本芳昭,〈五胡十六國‧北朝期における胡漢融合と華夷觀〉,載《佐賀大學教養部研究紀要》,16(佐賀,1984);後改題為〈五胡十六國‧北魏時代における華夷觀の變遷〉,收入川本芳昭,《魏晉南北朝時代の民族問題》,頁25-65。
8.川本芳昭,〈五胡十六國・北朝期における周禮の受容をめぐって〉,載《佐贺大学教养部研究纪要》,23(佐賀,1991);後收入川本芳昭,《魏晉南北朝時代の民族問題》,頁367-410。
9.川本芳昭,〈五胡十六國‧北魏時代における「正統」王朝について〉,載《九州大學東洋史論集》,25(福岡,1997);後收入川本芳昭,《魏晉南北朝時代の民族問題》,頁66-102。
10.川本芳昭,〈漢唐間における「新」中華意識の形成——古代日本‧朝鮮と中國との關連をめぐって〉,載《九州大學東洋史論集》,30(福岡,2002),頁1-26。
11.川勝義雄,〈劉宋政權的成立與寒門武人——從與貴族制的關聯來看〉,載《東方學報》,36(京都,1964);後收入川勝義雄撰,徐谷芃、李濟滄譯,《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頁223-237。
12.川勝義雄,〈漢末的抵抗運動〉,載《東洋史研究》,25:4(京都,1966);後收入川勝義雄著,徐谷芃、李濟滄譯,《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頁18-41。
13.川勝義雄,〈東晉貴族制的確立過程〉,載《東方學報》,52(京都,1979);後改題為〈東晉貴族制的確立過程——與軍事基礎的問題相關聯〉,收入川勝義雄撰,徐谷芃、李濟滄譯,《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頁154-186。
14.大谷勝真,〈吐谷渾の名稱に就いて〉,收入楳溪會編,《山下先生還曆記念東洋史論文集》(東京:六盟館,1938),頁49-80。
15.大知聖子,〈北魏の爵制とその實態——民族問題を中心に〉,載《岡山大學大學院文化科學研究科紀要》,12(岡山,2001),頁59-73。
16.中村圭爾,〈晉南朝における官人の俸祿〉,載《人文研究》,30:9、31:8(大阪,1978、1979);後收入中村圭爾,《六朝貴族制研究》(東京:風間書房,1987),頁458-537。
17.中村圭爾,〈「士庶區別」小論——南朝貴族制への一視點〉,載《史學雜誌》,88:2(東京,1979);後收入中村圭爾,《六朝貴族制研究》(東京:風間書房,1987),頁91-138。
18.中村圭爾,〈南朝貴族の地緣性に關する一考察——いわゆる僑郡縣の檢討を中心に〉,載《東洋學報》,64:1.2(東京,1983);後改題為〈南朝貴族の本貫と僑郡縣〉,收入中村圭爾,《六朝貴族制研究》(東京:風間書房,1987),頁421-457。
19.仁井田陞,〈唐代の封爵及び食封制〉,載《東方學報》,10:1(東京,1939),頁1-63。
20.內田吟風,〈後漢末期より五胡亂勃發に至る匈奴五部の狀勢に就いて〉,載《史林》,19:2(東京,1934);後改題為〈魏晉時代の五部匈奴〉,收入內田吟風,《北アジア史研究(匈奴篇)》(京都:同朋舍,1988再版),頁263-305。
21.內田吟風,〈北魏封邑制度考〉,載《神戶大學文學會研究》,10(神戶,1956);後收入內田吟風,《北アジア史研究——鮮卑柔然突厥篇》(京都:同朋舍,1975),頁119-139。
22.內田吟風,〈魏略の「北丁令」について〉,收入內田吟風,《北アジア史研究(鮮卑柔然突厥篇)》,頁423-428。
23.戶川貴行,〈魏晉南朝の民爵賜與について〉,載《九州大學東洋史論集》,30(福岡,2001),頁61-85。
24.戶川貴行,〈北魏孝文帝の姓族分定と民爵賜與について〉,載《東アジアと日本——交流と變容》,2(福岡,2005),頁1-12。
25.戶川貴行,〈劉宋孝武帝の禮制改革について——建康中心の天下觀との關連からみた〉,載《九州大學東洋史論集》,36(福岡,2008),頁68-87。
26.戶川貴行,〈東晉宋初的五等爵——以五等爵與民爵的關係為中心〉,擬收入《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國中古史青年學者聯誼會會刊》(北京:中華書局,2010待刊)。
27.戶川貴行,〈東晉南朝における天下觀について——王畿、神州の理解をめぐって〉,載《六朝學術學會報》,10(東京,2009),頁35-49。
28.王天麻,〈北齊「幹祿制」釋疑〉,載《晉陽學刊》,1(太原,1989),頁66-71。
29.王天麻,〈試論幹祿制在北齊的地位與作用——與高敏先生商榷〉,載《北朝研究》,12(大同,1993),頁21-32。
30.王世民,〈西周春秋金文中的諸侯爵稱〉,載《歷史研究》,3(北京,1983);後收入王世民,《商周銅器與考古學史論集》(臺北:藝文印書館,2008),頁114-137。
31.王民信,〈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吐谷渾(上)〉,載《大陸雜誌》,19:2(臺北,1959),頁10-13。
32.王民信,〈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吐谷渾(下)〉,載《大陸雜誌》,19:3(臺北,1959),頁20-26。
33.王暉,〈作冊旂器銘與西周分封賜土禮儀考〉,載《中國歷史文物》,1(西安,2008),頁14-18。
34.王德權,〈唐代律令中的「散官」與「散位」——從官人的待遇談起〉,載《中國歷史學會史學輯刊》,21(臺北,1989),頁33-90。
35.王德權,〈試論唐代散官制度的成立過程〉,收入中國唐代學會編輯委員會編,《唐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頁843-906。
36.本田濟,〈魏晉における封建論〉,載《人文研究》,6:6(大阪,1955),頁43-48。
37.矢野主稅,〈北魏、北周、隋における封爵制〉,載《古代學》,5:2(大阪,1956),頁108-125。
38.田餘慶,〈釋「王與馬共天下」〉,收入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四版),頁1-31。
39.田餘慶,〈劉裕與孫恩——門閥政治的「掘墓人」〉,收入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頁239-269。
40.田餘慶,〈代北地區拓跋與烏桓的共生關係——《魏書.序紀》有關史實解析〉,載《中國史研究》,3.4(北京,2000);後收入田餘慶,《拓跋史探》(北京:三聯書店,2003),頁187-203。
41.甘懷真,〈鄭玄、王肅天神觀的探討〉,載《史原》,15(臺北,1986),頁173-187。
42.甘懷真,〈西漢郊祀禮的成立〉,收入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頁35-80。
43.甘懷真,〈「制禮」觀念的探析〉,收入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頁81-118。
44.甘懷真,〈《大唐開元禮》中的天神觀〉,收入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頁183-206。
45.甘懷真,〈漢唐間的喪服禮與政治秩序〉,收入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頁391-440。
46.甘懷真,〈所謂「東亞世界」的再省思:以政治關係為中心〉,收入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頁507-531。
47.甘懷真,〈秦漢的「天下」政體——以郊祀禮改革為中心〉,載《新史學》,16:4(臺北,2005),頁13-56。
48.甘懷真,〈東亞古代冊封體制中的將軍號〉,收入徐興慶主編,《東亞文化交流與經典詮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頁25-70。
49.甘懷真,〈天下概念成立的再探索〉,擬收入《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9(北京,2010待刊)。
50.安田二郎,〈晉武帝好色攷〉,載《東北大學東洋史論集》,7(仙台,1998),後收入安田二郎,《六朝政治史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03),頁84-94。
51.安田二郎,〈八王の亂をめぐって──人間學的考察の試み〉,原載《名古屋大學東洋史研究報告》,4(名古屋,1976.03);後改訂為〈八王の亂と東晉の外戚〉,收入安田二郎,《六朝政治史の研究》,頁163-201。
52.守屋美都雄,〈社的研究〉,載《史學雜誌》,59:7(東京,1950);後收入守屋美都雄著,錢杭、楊曉芬譯,《中國古代的家族與國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頁191-226。
53.守屋美都雄,〈關於曹魏爵制若干問題的考察〉,載《東洋史研究》,20:4(東京,1962);後收入守屋美都雄著,錢杭、楊曉芬譯,《中國古代的家族與國家》,頁160-190。
54.吉田愛,〈北魏雁臣考〉,載《史滴》,27(東京,2005),頁82-85。
55.朴漢濟,〈「僑舊體制」的展開與東晉南朝史——為理解整體南北朝史的一個提議〉,載《北朝研究》,20(大同,1995),頁11-22。
56.朱紹侯,〈軍功爵制在漢代的變化〉,載《河南師範大學學報》,1(開封,1983);後收入朱紹侯,《軍功爵制考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頁321-344。
57.辻正博,〈西晉における諸王の封建と出鎮〉,收入笠谷和比古編,《公家と武家Ⅳ——官僚制と封建制の比較文明史的考察》(京都:思文閣,2008),頁275-292。
58.西村元佑,〈唐代前半期における勳官の相對價值の消長と絕對的價值〉,載《愛知學院大學文學部紀要》,8(愛知,1978),頁223-238。
59.西嶋定生,〈序說——東アジア世界の形成〉,收入西嶋定生,《中國古代國家と東アジア》(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3),頁397-414。
60.西嶋定生,〈東アジア世界と冊封體制——六—八世紀の東アジア〉,收入西嶋定生,《中國古代國家と東アジア世界》,頁415-467。
61.西嶋定生,〈親魏倭王冊封に至る東アジアの情勢〉,載井上光貞博士還曆記念會編,《井上光貞博士還曆記念古代史論叢(上)》(東京:吉川弘文館,1978);後收入西嶋定生,《中國古代國家と東アジア世界》,頁468-511。
62.西嶋定生,〈魏的屯田制——圍繞其廢除問題〉,收入西嶋定生著,馮佐哲、邱茂、黎潮合譯,《中國經濟史研究》(北京:農業出版社,1984),頁211-273。
63.余英時,〈漢晉之際士之新自覺與新思潮〉,收入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頁205-327。
64.余嘉錫,〈太史公書亡篇考〉,收入余嘉錫,《余嘉錫文史論集》(長沙:岳麓書社,1997),頁95-99。
65.佐藤長,〈魏晉南北朝期の北方民族〉,收入佐藤長,《中國古代史論考》(京都:朋友書店,2000),頁 350-417。
66.伊藤敏雄,〈西晉諸侯の秩奉についての一試論〉,收入岡本敬二先生退官記念論集刊行會編,《岡本敬二先生退官記念論集——アジア諸民族における社會と文化》(東京:國書刊行會,1984),頁77-88。
67.巫鴻,〈從「廟」至「墓」──中國古代宗教美術發展中的一個關鍵問題〉,收入俞偉超編,《慶祝蘇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後收入巫鴻,《禮儀中的美術——巫鴻中國古代美術史文編》(北京:三聯書店,2005),頁75-115。
68.坂元義種,〈五世紀の「百濟大王」とその王、侯〉,收入坂元義種,《古代東アジアの日本と朝鮮》(東京:吉川弘文館,1978),頁65-119。
69.坂元義種,〈古代東アジアの日本と朝鮮——「大王」の成立をめぐって〉,收入坂元義種,《古代東アジアの日本と朝鮮》,頁167-176。
70.坂元義種,〈五世紀の日本と朝鮮の國際的環境——中國南朝と河南王.河西王.宕昌王.武都王〉,收入坂元義種,《古代東アジアの日本と朝鮮》,頁226-260。
71.坂元義種,〈五世紀の日本と朝鮮——中國南朝の冊封と關連して〉,收入坂元義種,《古代東アジアの日本と朝鮮》,頁261-300。
72.坂元義種,〈五世紀における倭國王の稱號について——とくに「持節.都督諸軍事」をめぐって〉,收入坂元義種,《古代東アジアの日本と朝鮮》,頁301-321。
73.坂元義種,〈卑彌呼——その遣使と授爵をめぐって〉,收入坂元義種,《古代東アジアの日本と朝鮮》,頁322-339。
74.坂元義種,〈倭の五王——その遣使と授爵をめぐって〉,收入坂元義種,《古代東アジアの日本と朝鮮》,頁340-384。
75.坂元義種,〈中國史書における百濟王關係記事の檢討〉,收入坂元義種,《百濟史の研究》(東京:塙書房,1978),頁121-231。
76.谷川道雄,〈慕容燕の權力構造——とくに前燕を中心として〉,載《名古屋大學文學部研究論集》,29(名古屋,1963);後改題為〈慕容國家的軍權與部族制〉,收入谷川道雄撰,李濟滄譯,《隋唐帝國形成史論》,頁51-75。
77.谷川道雄,〈北魏的統一過程及其結構〉,收入谷川道雄撰,李濟滄譯,《隋唐帝國形成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95-109。
78.谷川道雄,〈南匈奴の國家前後兩趙政權の性格について〉,載《名古屋大學文學部研究論集》,35(名古屋,1965);後改題為〈南匈奴的自立及其國家〉,收入谷川道雄撰,李濟滄譯,《隋唐帝國形成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頁22-50。
79.谷川道雄,〈五胡十六國および北周の諸君主における天王の稱號について〉,載《名古屋大學文學部研究論集》,41(名古屋,1966);後改題為〈五胡十六國‧北周における天王の稱號〉,收入谷川道雄撰,李濟滄譯,《隋唐帝國形成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頁239-253。
80.谷川道雄,〈五胡十六國史上苻堅的位置〉,收入名古屋大學文學部編,《名古屋大學文學部二十周年記念論集》(名古屋:名古屋大學文學部,1968);後收入谷川道雄撰,李濟滄譯,《隋唐帝國形成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頁76-91。
81.谷川道雄,〈東アジア世界形成期の史的構造——冊封體制を中心として〉,收入唐代史研究會編,《隋唐帝國と東アジア》(東京:汲古書院,1979),頁87-111。
82.谷川道雄,〈魏晉南北朝貴族政治與東亞世界的形成:從都督諸軍事制度來考察〉,載《臺大歷史學報》,30(臺北,2002),頁1-16。
83.谷中信一,〈《逸周書》の思想と成立について——齊學術の一側面の考察〉,載《日本中國學會報》,38(東京,1986),頁1-16。
84.谷中信一,〈《逸周書》研究(四)——その兵法思想について〉,原載《日本女子大學紀要(文學部)》,43(東京,1994);後改名〈太公望と《逸周書》〉,收入谷中信一,《齊地の思想文化の展開と古代中國の形成》(東京:汲古書院,2008),頁163-191。
85.谷霽光,〈論漢唐間賦稅制度的變化〉,原載《江西大學學報》,2(南昌,1964);後收入谷霽光,《谷霽光文集(第二卷)》(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頁180。
86.吳吉煥,〈百濟熊津時代の領域支配體制について——「二二檐魯」と「地名王・侯」を中心に〉,載《朝鮮學報》,189(奈良,2003),頁31-67。
87.吳麗娛,〈唐代贈官的贈賻與贈諡——從《天聖令》看唐代贈官制度〉,載《唐研究》,14(北京,2008),頁413-438。
88.村上四男,〈金官國の世系と卒友公(率友公)〉,載《朝鮮學報》,21.22(奈良,1961),頁237-264。
89.杜正勝,〈西周封建的特質〉,載《食貨月刊》,5、6(臺北,1970);後收入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92),頁479-507。
90.李文才,〈孫吳封爵制度研究——以封侯為中心〉,載《漢學研究》,23:1(臺北,2005),頁131-164;後收入李文才,《魏晉南北朝隋唐政治與文化論稿》(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頁5-64。
91.李春潤,〈論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幹〉,載《中華文史論叢》,3(上海,1981),頁215-228。
92.李海葉,〈慕容氏遼東政權咸康四年「王國官」考〉,載《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呼和浩特,2005),頁52-55。
93.李錦繡,〈唐代視品官制初探〉,載《中國史研究》,3(北京,1998),頁68-81。
94.李錦繡,〈唐代的視品官制——以嗣王以下府佐國官為中心〉,收入李錦繡,《唐代制度史略論稿》(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頁114-154。
95.沈剛,〈孫吳封爵制的創始年代考略〉,收入殷憲主編,《北朝史研究——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頁1-9。
96.邢義田,〈從古代天下觀看秦漢長城的象徵意義〉,載《燕京學報》,新13(北京,2002),頁15-64。
97.周偉洲,〈十六國時期的「胡漢分治」〉,收入周偉洲,《西北民族史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頁173-184。
98.周偉洲,〈十六國官制研究〉,載《文史》,1(北京,2002),頁51-78。
99.周國林,〈西晉諸侯四分食一制考略〉,載《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4(廈門,1991);後與他文合併,名為〈《初學記‧寶器部》所引《晉故事》新解〉,收入周國林,《戰國迄唐田租制度研究》(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頁77-97。
100.周國林,〈西晉分封制度的演變〉,載《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3(武漢,1993),頁90-95。
101.宗亮、張敏,〈蜀漢封爵制度考論〉,載《中華文化論壇》,2(成都,2008),頁5-10。
102.和田博德,〈吐谷渾と南北兩朝との關係について〉,載《史學》,25:2(東京,1951),頁80-104。
103.武田幸男,〈「朝貢」關係の基本性格〉,收入武田幸男,《高句麗史と東アジア》(東京:岩波書店,1989),頁111-129。
104.武田幸男,〈高句麗勢力圈の展開過程〉,收入武田幸男,《高句麗史と東アジア》,頁130-151。
105.武田幸男,〈高句麗「太王」の國際性〉,收入武田幸男,《高句麗史と東アジア》,頁245-278。
106.松下憲一,〈北魏の洛陽遷都〉,載《史朋》,32(北海道,1999);後收入松下憲一,《北魏胡族體制論》(北海道:北海道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2007),頁87-109。
107.松田壽男,〈吐谷渾遣使考〉,載《史學雜誌》,48:11、12(東京,1937);後收入松田壽男,《松田壽男著作集(4)》(東京:六興出版,1987),頁68-126。
108.阿部幸信,〈漢代官僚機構の構造——中國古代帝國の政治的上部構造に關する一試論〉,載《九州大學東洋史論集》,31(福岡,2003),頁1-43。
109.阿部幸信,〈漢初「郡國制」再考〉,載《日本秦漢史學會會報》,9(東京,2008),頁53-80。
110.阿部幸信,〈前漢時代における內外觀の變遷——印制の觀點から〉,載《中國史學》,18(東京,2008),頁121-140。
111.金子修一,〈中國皇帝と周邊諸國の秩序〉,收入田村晃一、鈴木靖民編,《新版古代の日本(第二卷)》(東京:角川書店,1992);後收入金子修一,《隋唐の國際秩序と東アジア》(東京:名著刊行會,2001),頁53-61。
112.金子修一,〈唐代冊封制一斑——周邊諸民族における「王」號と「國王」號〉,收入西嶋定生博士還曆記念論叢編輯委員會編,《東アジア史における國家と農民》(東京:山川出版社,1984);後收入金子修一,《隋唐の國際秩序と東アジア》,頁173-204。
113.金子修一,〈唐代の異民族における郡王號——契丹、奚を中心にして〉,載《山梨大學教育學部研究報告》,36(山梨,1985);後收入金子修一,《隋唐の國際秩序と東アジア》,頁205-233。
114.金子修一,〈漢代における郊祀、宗廟制度の形成とその運用〉,收入金子修一,《中國古代皇帝祭祀の研究》(東京:岩波書店,2006),頁141-214。
115.金維諾,〈職貢圖的年代與作者——讀畫札記〉,載《文物》,7(北京,1960),頁14-17。
116.俞偉超,〈周代用鼎制度研究〉,收入俞偉超,《先秦兩漢考古學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頁62-114。
117.保科季子,〈前漢後半期における儒家禮制の受容——漢的傳統との對立と皇帝觀の變貌〉,收入歷史と方法編集委員會編,《歷史と方法3——方法としての丸山真男》(東京:青木書店,1998),頁223-268。
118.保科季子,〈圖讖.太學.經典——漢代「儒教國教化」論爭に對する新たな視座〉,載《中國史學》,16(東京,2006),頁143-170。
119.南京市博物館,〈南京市郭家山東晉溫氏家族墓〉,載《考古》,6(北京,2008),頁3-25。
120.前島佳孝,〈柱國と國公——西魏北周における官位制度改革の一齣〉,載《九州大學東洋史論集》,34(福岡,2006),頁77-80。
121.柳春藩,〈西漢的食邑制度〉,載《南充師範學院學報》,2(南充,1984);後收入柳春藩,《秦漢封國食邑賜爵制》(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4),頁108-146。
122.柳春藩,〈曹魏西晉的封國食邑制〉,載《史學集刊》,1(長春,1993);後收入柳春藩,《秦漢魏晉經濟制度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3),頁287-297。
123.相原俊二,〈漢初の霸者について(その二)——《韓詩外傳》〉,載《東海大學文學部紀要》,52(東京,1990),頁1-25。
124.胡小鵬,〈仇池氐族楊氏政權淺探〉,載《西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蘭州,1987),頁59-64。
125.胡小鵬,〈吐谷渾與南北朝關係述論〉,載《甘肅社會科學》,4(蘭州,1990),頁85-88。
126.胡小鵬,〈論吐谷渾民族的形成及其特點〉,載《西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蘭州,1992),頁59-64。
127.段連勤,〈北魏統治漠南高車的三個階段〉,載《民族研究》,1(北京,1988),頁72-78。
128.鬼頭清明,〈推古朝をめぐる國際的環境〉,載《日本史研究》,129(京都,1972);後收入鬼頭清明,《日本古代國家の形成と東アジア》(東京:校倉書房,1976),頁54-101。
129.倪春莉,〈晉代封爵制及其與門閥士族地主的關係〉,載《大同高專學報》,1(大同,1997),頁36-60。
130.徐冲,〈「開國群雄傳」小考〉,載《文史》,2(北京,2008),頁17-36。
131.徐復觀,〈《韓詩外傳》的研究〉,收入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三)》(臺北:學生書局,1979),頁1-47。
132.徐復觀,〈劉向《新序》《說苑》的研究〉,收入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三)》,頁49-115。
133.徐復觀,〈西漢經學史〉,收入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學生書局,1982),頁69-254。
134.唐長孺,〈西晉田制試釋〉,收入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頁35-55。
135.唐長孺,〈晉代北境各族「變亂」的性質及五胡政權在中國的統治〉,收入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頁122-184。
136.唐長孺,〈魏晉雜胡考〉,收入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頁368-432。
137.唐長孺,〈西晉戶調式的意義〉,收入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頁437-454。
138.唐長孺,〈西晉分封與宗王出鎮〉,收入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頁123-140。
139.宮崎市定著,夏日新譯,〈晉武帝戶調式研究〉,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四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頁109-133。
140.孫正軍,〈從「五等」到「三等」——北魏道武帝「制爵三等」原因鈎沉〉,載《文史》,1(北京,2010),頁63-78。
141.栗原朋信,〈文獻にあらわれたる秦漢璽印の研究〉,收入栗原朋信,《秦漢史の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1960),頁160-228。
142.栗原朋信,〈漢の內臣.外臣と客臣〉,收入栗原朋信,《秦漢史の研究》,頁229-283。
143.祝總斌,〈「八王之亂」爆發原因試探〉,原載《北京大學學報》,6(北京,1980);後收入祝總斌,《材不材齋文集——祝總斌學術研究論文集(上編:中國古代史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頁152-181。
144.祝總斌,〈略論晉律之「儒家化」〉,載《中國史研究》,2(北京,1985);後收入祝總斌,《材不材齋文集——祝總斌學術研究論文集(上編:中國古代史研究)》,頁375-404。
145.祝總斌,〈晉恭帝之死和劉裕的顧命大臣〉,載《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北京,1986);後改題為〈晉恭帝之死與宋初政爭〉,收入祝總斌,《材不材齋文集——祝總斌學術研究論文集(上編 中國古代史研究)》,頁240-273。
146.高明士,〈天下秩序原理的探討〉,收入高明士,《東亞古代的政治與教育》(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 ,頁1-16。
147.高明士,〈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東亞關係〉,收入高明士,《東亞古代的政治與教育》(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頁96-141。
148.高明士,〈倭給隋的「無禮」國書事件〉,收入高明士,《東亞古代的政治與教育》,頁176-205。
149.高明士,〈禮法意義下的宗廟——以中國中古為主〉,收入高明士編,《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家族、家禮與教育》(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頁23-86。
150.高敏,〈孫吳奉邑制研究〉,載《中國史研究》,1(北京,1985);後收入高敏,《魏晉南北朝史發微》(北京:中華書局,2005),頁1-15。
151.高敏,〈東魏北齊的食幹制度〉,載《社會科學戰線》,3、4(長春,1984);後收入高敏,《魏晉南北朝史社會經濟史探討》(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頁244-278。
152.高敏,〈跋《北齊婁叡墓誌》〉,載《史學月刊》,1(鄭州,1991);後收入高敏,《魏晉南北朝史發微》(北京:中華書局,2005),頁322-338。
153.高敏,〈西魏、北周與東魏、北齊的封爵制探討〉,載《北朝研究》,上半年刊(大同,1991);後收入高敏,《魏晉南北朝史發微》(北京:中華書局,2005),頁222-224。
154.高敏,〈孫吳封爵制的創始年代考略〉,載《許昌師專學報》,2(許昌,1992);後收入高敏,《魏晉南北朝史發微》,頁94-106。
155.高敏,〈從《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壹》看孫權時期的賜爵制度實況〉,載《中州學刊》,4(鄭州,2005),頁163-165。
156.堀敏一,〈晉泰始律令の成立〉,載《東洋文化》,60(東京,1980);後收入堀敏一,《律令制と東アジア世界——私の中國史學(二)》(東京:汲古書院,1994),頁33-60。
157.堀敏一,〈漢代の異民族支配における郡縣と冊封〉,收入堀敏一,《東アジア世界の形成——中國と周邊國家》(東京:汲古書院,2006),頁39-94。
158.堀敏一,〈五胡十六國時代華北における諸民族の國家形成〉,收入堀敏一,《東アジア世界の形成——中國と周邊國家》,頁129-226。
159.康樂,〈民爵與民望〉,載《漢學研究》,4:1(臺北,1986.06),頁29-43。
160.張小穩,〈北魏贈爵制度的演進〉,載《歷史教學》,14(天津,2008),頁40-43。
161.張金龍,〈北燕政治史四題〉,載《南都學壇》,4(南陽,1997);後收入張金龍,《北魏政治與制度論稿》(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3),頁427-439。
162.張國剛,〈唐代的階官與職事官的階官化論述〉,載《中華文史論叢》,2(上海,1989),頁71-90。
163.張焯,〈北朝的給幹與食幹制補議——兼論隋唐輸庸代役制的起源〉,載《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2(天津,1988),頁51-56。
164.張維訓,〈試論北魏的食邑制度——拓跋魏封建化的措施之一〉,載《廈門大學學報》,4(廈門,1979),頁116-137。
165.張維訓,〈略談北魏後期的實封和虛封〉,載《史學月刊》,2(開封,1984),頁23-26。
166.張學鋒,〈西晉諸侯分食制度考實〉,載《中國史研究》,1(北京,2001),頁27-42。
167.張學鋒,〈四至五世紀東亞世界的形成與東晉南朝——以中國史料為中心〉,收入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武漢大學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編,《魏晉南北朝史研究:回顧與探索——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頁261-275。
168.張興成,〈西晉王國職官制度考述〉,載《中國史研究》,4(北京,2001),頁53-65。
169.莊小霞,〈釋新莽「附城」爵稱〉,載《歷史研究》,2(北京,2006),頁171-187。
170.速水大,〈唐代古爵考〉,收入氣賀澤保規編,《中國石刻史料とその社會——北朝隋唐期を中心に》(東京:汲古書院,2007),頁308-339。
171.陶元珍,〈魏咸熙中開建五等考〉,載《禹貢》,6:1(北京,1936),頁23-26。
172.陳明光,〈孫吳封爵制度商探〉,載《中國史研究》,3(北京,1995),頁69-72;後收入陳明光,《漢唐財政史稿》(長沙:岳麓書社,2003),頁43-51。
173.陳明光,〈曹魏的封爵制度與食封支出〉,載《西北師範大學學報》,2(蘭州,2005),頁55-61。
174.陳弱水,〈柳宗元與中唐儒家復興〉,載《新史學》,5:1(臺北,1994);後收入陳弱水,《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頁246-289。
175.陳寅恪,〈崔浩與寇謙之〉載《嶺南學報》,11:1(廣州,1950);後收入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頁120-158。
176.陳啟生,〈宕昌考略〉,載《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蘭州,1984),頁81-87。
177.陳連慶,〈占田制的形成及存續問題〉,收入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編,《魏晉南北朝史研究》(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後收入陳連慶,《中國古代史研究》(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頁516-539。
178.傅斯年,〈論所謂五等爵〉,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1(廣州,1930);後收入傅斯年,《民族與古代中國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頁91-115。
179.馮君實,〈十六國官制初探〉,載《東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長春,1984),頁95-101、11。
180.彭神保,〈僮幹釋疑〉,載《中華文史論叢》,3(上海,1981),頁195-213。
181.富谷至,〈晉泰始律令への道——第二部魏晉の律と令〉,載《東方學報》,73(京都,2001),頁49-84。
182.渡邊義浩,〈「封建」の復權——西晉における諸王の封建に向けて〉,載《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紀要》,50:4(東京,2005),頁51-65。
183.渡邊義浩,〈西晉における五等爵制と貴族制の成立〉,載《史學雜誌》,116:3(東京,2007),頁1-31。
184.程應鏐,〈釋「幹」——讀南北朝史札記之一〉,載《中華文史論叢》,2(上海,1979),頁373-380。
185.逯耀東,〈崔浩世族政治的理想〉,收入沈剛伯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沈剛伯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後收入逯耀東,《從平城到洛陽——拓跋魏文化轉變的歷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頁74-102。
186.越智重明,〈劉宋の五等開國爵と貴族〉,載《東洋史學》,16(福岡,1956);越智重明,〈晉爵と宋爵——再び《劉宋の五等開國爵と貴族》について〉,載《史淵》,85(福岡,1961);這兩篇文章後增補改訂為〈五等爵制〉,收入越智重明,《魏晉南朝の政治と社會》(東京:吉川弘文館,1963),頁249-353。
187.越智重明,〈西晉の封王の制〉,載《東洋學報》,42:1(東京,1959);後增訂為〈封王の制と八王の亂〉,收入越智重明,《魏晉南朝の政治と社會》(東京:吉川弘文館,1963),頁354-374。
188.越智重明,〈六朝の免官、削爵、除名〉,載《東洋學報》,74:3.5(東京,1993);後收入越智重明,《中國古代の政治と社會》(福岡:中國書店,2000),頁620-644。
189.黃正建,〈唐代散官初論〉,載《中華文史論叢》,2(上海,1989),頁91-102。
190.黃清連,〈唐代散官試論〉,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8:1(臺北,1987),頁133-208。
191.楊光輝,〈西晉五等爵制的租秩〉,載《文史》,31(北京,1988),頁315-320。
192.楊光輝,〈西晉分封與八王之亂〉,載《中國史研究》,4(北京,1989),頁141-148。
193.楊光輝,〈官品、封爵與門閥制度〉,載《杭州大學學報》,4(杭州,1990),頁90-97。
194.楊樹達,〈古爵名無定稱說〉,收入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北京:中華書局,2007),頁386-396。
195.董文義,〈「宕昌國」辯〉,載《西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蘭州,1986),頁52-57、128。
196.榎一雄,〈梁職貢圖について〉,載《東方學》,26(東京,1963);後收入榎一雄著作集編集委員會編,《榎一雄著作集(7)》(東京:汲古書院,1994),頁106-129。
197.窪添慶文,〈四世紀における東アジアの國際關係——官爵號を中心として〉,載《歷史公論》,77(東京,1982);後收入窪添慶文,《魏晉南北朝官僚制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3),頁351-361。
198.趙向群、翟桂金,〈北齊食幹制度初探〉,載《西北師範大學學報》,1(蘭州,2001),頁1-6。
199.翟桂金,〈北魏爵祿制度研究〉,載《許昌師院學報》,6(許昌,2004),頁50-54。
200.劉雨,〈西周金文中的「周禮」〉,載《燕京學報》,新3期(北京,1997),頁55-112。
201.劉漢東,〈北朝後期別封、別食制度探論〉,載《鄭州大學學報》,3(鄭州,1988),頁89-97。
202.劉漢東,〈食幹補論〉,載《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4(廈門,1989),頁8-11。
203.劉漢東,〈東吳領兵、復客、奉邑三制之關係研究〉,載《許昌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北京,1994),頁12-20。
204.魯力,〈魏晉封建主張及相關問題考述〉,載《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版)》,2(武漢,2004),頁163-169。
205.黎虎〈西晉占田制的歷史淵源〉,載《中國史研究》,3(北京,1985);後收入黎虎,《魏晉南北朝史論》(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頁221-254。
206.閻步克,〈西魏北周軍號散官雙授制度述論〉,載《學人》,13(南京,1998);後收入閻步克,《樂師與史官——傳統政治文化與政治制度論集》(北京:三聯書店,2001),頁403-448。
207.閻步克,〈魏晉的朝班、官品和位階〉,載《中國史研究》,4(北京,2000),頁46-62。
208.閻步克,〈詩國——王莽庸部、曹部探源〉,載《中國社會科學》,6(北京,2004),頁174-184。
209.閻步克,〈宗經、復古與尊君、實用——中古《周禮》六冕制度的興衰變異(下)〉,載《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北京,2006),頁92-103。
210.韓昇,〈論魏晉南北朝對高句麗的冊封〉,載《東北史地》,6(長春,2008),頁15-17。
211.羅新,〈五燕政權下的華北士族〉,載《國學研究》,4(北京,1997),頁127-155。
212.羅新,〈十六國北朝的五德曆運問題〉,載《中國史研究》,3(北京,2004),頁47-56。
213.羅新,〈北魏直勤考〉,載《歷史研究》,5(北京,2004);後收入羅新,《中古北族名號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頁102-104。
214.羅新,〈柔然官制續考〉,載《中華文史論叢》,1(上海,2007);後收入羅新,《中古北族名號研究》,頁133-154。
215.羅新,〈試論曹操的爵制改革〉,載《文史》,80(北京,2007),頁51-61。
216.藤川正數,〈魏晉時代國相が國王のためにする喪服制について〉,載《日本中國學會報》,14(東京,1962),頁93-106。
217.藤家禮之助,〈西晉の田制と稅制〉,載《史觀》,73(東京,1966);後收入藤家禮之助,《漢三國兩晉南朝の田制と稅制》(東京:東海大學出版會,1989),頁191-210。
218.藤家禮之助,〈西晉諸侯の秩奉——《初學記》所引「晉故事」の解釋をめぐって〉,載《東洋史研究》,27:2(京都,1968);後收入藤家禮之助,《漢三國兩晉南朝の田制と稅制》,頁191-210。
219.譚其驤,〈晉永嘉喪亂後之民族遷徙〉,載《燕京學報》,15(北京,1936);後收入譚其驤,《長水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頁199-223。
220.顧江龍,〈漢唐間的爵位、勳官與散官——品位結構與等級特權視角的研究〉,北京: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7。
221.顧頡剛,〈五德終始說下的政治和歷史〉,載《清華學報》,6:1(北京,1930);後收入顧頡剛,《顧頡剛古史論文集(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96),頁254-45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