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初浙東《易》學研究——以黃宗羲、黃宗炎為中心作一考察
作者:李鴻儒
作者(外文):LEE HUNG-JU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孫劍秋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清初浙東易學黃宗羲黃宗炎原經原傳圖學三派理象合一Yi-ology of eastern Zhejiang in early Qing DyanstyHuang ZongxiHuang Zongyenoriginal classics and biologythree schools of diagram studyunity of reason and imag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7
夫「天崩地裂」之明末清初,固以辨證批判、回歸經典為其《易》學之內涵;然就清初浙東學人而言,其力圖恢復《易》之原貌,且於《易》學有專著、對後世影響較廣者,唯黃宗羲(1610-1695)、黃宗炎(1616-1686)昆仲耳!故自清世以至近代,學者於清初浙東《易》學家之探究與評議,多著眼於黃氏二人;儘管如此,彼等於宗羲、宗炎《易》學之析論與評述,洵有未盡與商榷者。
本文於論述上,採用夾敘夾議方式;至若探究內容,則可析分為八大項:
其一,考述宗羲、宗炎之生平學行——所謂「論世」而「知人」,藉由考述二人之生平、著述、交游及治學,方能讓本文更臻於完善。其二,迹論宗羲、宗炎《易》學之淵源——黃氏昆仲之《易》學,除本乎「自得」外,其淵源於「家學」、「經傳」、「師友」及「先儒」者,洵不可掩也。其三,探究宗羲、宗炎《易》學之底蘊——宗羲之《易》學底蘊,非惟呈顯於《易學象數論》對「象」、「數」之窮究與辨正,其於相關著作中闡發義理、崇聖尊儒、宣揚仁義及援《易》論政之著墨,亦為不可或缺之要素;至若宗炎,其《易》學底蘊,自涵藏於《周易象辭》、《圖學辨惑》及《周易尋門餘論》等三書中,且行文脈絡與論述指涉,可梳理為「象數篇」、「義理篇」及「圖學篇」等三類。其四,紬繹宗羲、宗炎《易》學之主張——宗羲之《易》學主張,涵蓋「太極為萬物之總名」、「萬殊皆為一氣所統」、「理、氣、心合一」……等九項;宗炎之《易》學主張,則可歸納為「心性情合一」、「《易》為文字之祖」、「道德事功合一」……等七項。其五,檢覈宗羲、宗炎《易》學之得失——審乎二人之《易》論,固多有可取者,然可議之處亦不乏見。其六,釐清宗羲、宗炎《易》學之同異——綜觀二人之《易》學,其持論相異者固有之,而同者尤多;前者(異)蓋緣於自得與個人遭遇,後者(同)則繫乎家學、師承、經傳及所處學術氛圍。其七,審視宗羲、宗炎《易》學之影響——宗羲、宗炎既為清初批判圖書之舵手,則二人對後世《易》家有所影響,乃自然之理;其中,宗炎所倡「陳摶刻《无極圖》於華山石壁」,暨周子《太極圖》「雜以仙真」、《太極圖說》「冒以《易》道」,儼然已為當世學術之主流。其八,權衡宗羲、宗炎《易》學之評價——諸家於宗羲、宗炎之《易》學,固有咎其失者,而贊譽為多;且所評或侷於《易學象數論》一書,或以《周易象辭》、《尋門餘論》、《圖學辨惑》分論,洵未有就其整體《易》學而發者。
此外,透過釐清宗羲、宗炎《易》論之同者,乃得以窺見清初浙東《易》學所蘊藏之主體意識:其一,尊師而不囿於師;其二,批圖數而歸經傳;其三,窮辨證而貴創新;其四,講德功而重致用;其五,崇氣論而究情性;其六,護儒學而斥佛道。儘管如此,其間多藏有可議之處!蓋「門戶之見」向來為學者所詬,然學者多有涉入其中而不自覺者!雖掌舵清初浙東《易》學之黃氏昆仲,仍不免落入此氛圍。竊以為,篤守經傳、聖訓,自是可取;而闡發《易》理、擴充《易》用,亦可贊矣!
In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the contents of yi-ology contained dialectic criticism and traced back to classics. For scholars of eastern Zhejiang in early Qing Dynasty, they attempted to restore Yi to its original form. Those with scholarly publications on Yi-ology and wide influence on later generations are but two brothers Huang Zongxi (1610-1696) and Huang Zongyen (1616-1686). Hence, from Qing Dynasty onwards, research and criticism on eastern Zhejiang Yi-ologists in Qing Dynasty focused mostly on these two. Their analysis and comments on Yi-ology of the two could not exhaust further pursuits.
The study combines description and argumentation. As to the contents of thorough exploration, it can be divided into eight sections. The first investigates life, study and deeds of Zongxi and Zongyen. From discussing history, one gets to know individuality. From examining life, publication, social circle and scholarly research of the two, the study becomes more comprehensive. Secondly, it tracks down the origin of Yi-ology by Zongxi and Zongyen. Yi-ology of the Huang brothers is based on self-efforts as well as obvious heritage from family background, classic scholarship, teachers, friends and previous scholars. Thirdly, the basis of Yi-ology by Zongxi is exemplified by thorough research and textual study of image and numerology in “Theory of Image-numerology in Yi-ology”. In relevant publications, he delved into interpretation and promotion of virtue and loyalty, cited Yi to comment on politics, which became their inevitable factors. With regards to Zongyen, his background of Yi-ology was embedded in three books such as “Zhou Yi Image Diction”, “Inquiry into the Yi Diagrams”, and “Other Studies on Searching for Way into Zhou Yi”. Contexts and references thus fall into three categories including “Image-numerology Canto”, “Meaning-principle Canto”, and “Study of the Yi Diagram Canto”.Fourthly, to explain advocacies by Zongxi, it consists of nine points such as “Taiji summarizes everything”, “Chi rules over diversities”, and “Trinity of Reason, Chi, and Mind”. Advocacies of Yi-ology by Zongyen can be summed up into seven points including “The Unity of Mind, Character and Emotion”, “Yi is the origin of letters” and “The Unity of Morality and Feats”. Fifthly, As to greatness and limitations of Yi-ology by Zongxi and Zongyen, there are still room for further discussion. Sixthly, to clarify similarity and discrepancy of Yi-ologies of Zongxi and Zongyen, there are many common ideas in addition to different views. The differences come from self-opinions and personal experiences, while similarities derive from family heritage, scholarly inheritance, classical studies and the academic environment, which they were exposed to. Seventhly, looking into impact of Yi-ology by Zongxi and Zongyen, they were helmsmen for biological criticism in early Qing Dynasty. It is only natural that they possess influence on later generations. “Wuji Tu carved by Chen Tuan on stone wall of Mount Hua” advocated by Zongyen, “Zhou Dun-yi Taiji Tu mingling Sainthood and Reality” and “Assumption of Yi Theory on Taiji Tu” indeed became scholarly mainstreams then. Eighthly, weighing appraisements of Yi-ologies by Zongxi and Zongyen, there are more compliments than blames. Most remarks are limited to one book entitled “Theory of Image-numerology in Yi-ology”. Some comment separately on “Zhou Yi Image Diction”, “Inquiry into the Yi Diagrams”, and “Other Studies on Searching for Way into Zhou Yi”. None is directed towards Yi-ology as a whole.
Furthermore, from clarifying common theories of Zongxi and Zongyen, one is enabled to see the thematic perception implicit in Yi-ology of eastern Zhejiang in early Qing Dynasty. Firstly, it respects master without being confined by him. Secondly, it criticizes image-numerology and returns to classic biography. Thirdly, it exhausts dialectic criticism and emphasizes innovation. Fourthly, it pursues accomplishment and stresses application. Fifthly, it reveres Chi theory and studies emotions and character. Sixthly, it protects Confucianism and resists Buddhism and Taoism. Even so, there remains room for critiques. As different schools are reviled by scholars, many still possess diverse views unconsciously. The Huang brothers who dominated Yi-ology of eastern Zhejiang in early Qing Dynasty are not exceptions. The author of this study considers persistence to classical biology and sacred dogmas is advisable, while exemplifying Yi theory and expanding Yi application are more praiseworthy.
【參考文獻】
一、《易》學專著
(一)古代著作(依作者所屬朝代順序排列)
〔漢〕京 房:《京氏易傳》,《四部叢刊初編‧經部》(上海:商務印書館影印本)。
〔漢〕鄭玄注,〔宋〕王應麟編:《周易鄭康成注》,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7冊。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宋〕程 頤:《易程傳》,臺北:世界書局,2001年。
〔宋〕劉 牧:《易數鈎隱圖》,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冊。
〔宋〕司馬光:《溫公易說》,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冊。
〔宋〕蘇 軾:《東坡易傳》,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冊。
〔宋〕朱 震:《漢上易傳》,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冊。
〔宋〕郭 雍:《郭氏傳家易說》,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冊。
〔宋〕張 栻:《南軒易說》,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冊。
〔宋〕朱 熹:《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宋〕趙汝楳:《易雅》,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9冊。
〔宋〕董 楷:《周易傳義附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0冊。
〔宋〕丁易東:《易象義》,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1冊。
〔宋〕俞 琰:《周易集說》,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1冊。
〔元〕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2冊。
〔明〕蔡 清:《易經蒙引》,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9冊。
〔明〕來知德:《周易集註》,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2冊。
〔明〕潘士藻:《讀易述》,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3冊。
〔明〕魏 濬:《易義古象通》,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4冊。
〔明〕逯中立:《周易劄記》,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4冊。
〔清〕黃宗羲:《易學象數論》,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0冊。
《象數論》,清光緒廣雅書局叢書本(《叢書集成續編》第28冊)。
〔清〕黃宗炎:《周易象辭》,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0冊。
〔清〕黃宗炎:《圖學辨惑》,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0冊。
《圖學辨惑》,世楷堂昭代叢書本(《叢書集成續編》第28冊)。
〔清〕黃宗炎:《尋門餘論》,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0冊。
《尋門餘論》,世楷堂昭代叢書本(《叢書集成續編》第28冊)。
〔清〕胡 渭:《易圖明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清〕毛奇齡:《毛奇齡易著四種》,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清〕李光地:《周易觀彖》,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2冊。
〔清〕胡 煦:《周易函書約存》,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8冊。
〔清〕惠 棟:《易漢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2冊。
〔清〕李光地:《周易折中》,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
〔清〕焦 循:《易圖略》,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
〔清〕張惠言:《張惠言易學十書》,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
〔清〕尚秉和:《周易尚氏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清〕馬國翰輯:《洞極真經》,收入《山東文獻集成》(濟南:山東大學,2006年)第1輯第49冊。
(二)現代著作(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緯書集成》,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臺北:藍燈文化,1991年。
余敦康:《內聖外王的貫通——北宋《易》學的現代闡釋》,上海:學林出版社, 1997年。
李鏡池:《周易探原》,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李 申:《易圖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李鴻儒:《周易爻變思想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年。
汪學群:《清初易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邢 文:《帛書周易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林忠軍:《象數易學發展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
屈萬里:《先秦漢魏易例述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年。
孫劍秋:《易理新論》,臺北:中華文化教育學會,2007年。
孫劍秋:《清儒黃宗炎易學著作合輯》,臺北:中華文化教育學會,2007年。
常秉義:《周易與曆法》,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9年。
常秉義:《周易與曆法-周期循環的奧秘》,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9年。
郭 彧:《周易圖象集解》,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年。
郭 彧;《易圖講座》,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年。
梁韋弦:《易學考論》,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梁韋弦:《漢易卦氣學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
程石泉:《易辭新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楊家駱主編:《清儒易經彙解》,臺北:鼎文書局,1972年。
劉大鈞主編:《象數《易》學研究(一)》,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劉大鈞主編:《象數《易》學研究(二)》,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劉瀚平:《宋象數易學研究》,臺北:五南圖書,1994年。new window
潘雨廷:《讀易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潘雨廷:《易學史叢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鄭吉雄:《易圖象與易詮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new window
盧 央:《易學與天文學》,北京:中國書店,2003年。
韓自強:《阜陽漢簡《周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new window


二、相關著作
(一)古代著作(採四部分類,依作者所屬朝代順序排列)
〔經部〕
〔唐〕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1997年。
〔唐〕孔穎達:《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1997年。
〔唐〕孔穎達:《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1997年。
〔唐〕孔穎達:《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1997年。
〔唐〕賈公彥:《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1997年。
〔宋〕孫 奭:《孟子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1997年。
〔宋〕邢 昺:《論語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1997年。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書銘出版社,1997年。
〔清〕江 永:《羣經補義》,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94冊。
〔清〕孫詒讓:《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1990年。
﹝清﹞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
〔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補遺》,京都:中文出版社,1990年。
〔清〕朱彝尊:《經義考》,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7年。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2000年。
〔清〕皮錫瑞:《經學通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9年。
〔清〕江 藩:《國朝漢學師承記》,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史部〕
〔吳〕韋昭注:《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5年。
〔漢〕司馬遷:《史記》(三家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逸周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70冊。
〔漢〕班固撰,〔清〕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
〔唐〕魏 徵等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歐陽修等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74冊。
〔宋〕鄭 樵:《通志》,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元〕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明〕釋明賢:《鶴林寺志》,臺北:明文書局,1980年。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57冊。
〔清〕國史館原編:《清史列傳》,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
〔清〕嵇曾筠等纂修:《浙江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23冊。
〔清〕郝玉麟等纂修:《廣東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64冊。
〔清〕錢大昕等纂修:《〔乾隆〕鄞縣志》,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1998年)第706冊。
〔清〕邵友濂編:《餘姚縣志》,臺北:張仁傑重印光緒版,1974年。
上海書店出版社編:《浙江府縣志輯》,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書店,2011年)。
嚴文郁編:《清儒傳略》,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子部〕
〔漢〕王充撰〔清〕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晉〕葛 洪:《抱朴子內外篇》,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59冊。
〔晉〕葛 洪:《神仙傳》,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59冊。
〔唐〕王希明:《太乙金鏡式經》,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10冊。
〔唐〕楊倞注〔清〕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考證》,臺北:世界書局,2000年。
〔宋〕麻衣道者:《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
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第56冊。
〔宋〕邵 雍:《皇極經世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03冊。
〔宋〕張行成:《易通變》,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04冊。
〔宋〕張載撰,〔清〕王夫之注:《張子正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宋〕周敦頤:《周子通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宋〕沈 括:《夢溪筆談》,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2冊。
〔宋〕張君房:《雲笈七籤》,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60冊。
〔宋〕程頤、程顥:《二程遺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宋〕司馬光:《潛虛》,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宋〕張敦實:《潛虛發微論》,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宋〕王應麟:《困學紀聞》,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54冊。
〔宋〕黃 震:《黃氏日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08冊。
〔宋〕葉夢得:《巖下放言》,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3冊。
〔明〕羅欽順:《困知紀續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14冊。
〔明〕楊 慎:《丹鉛餘錄‧總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55冊。
〔明〕程道生:《遁甲演義》,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10冊。
〔清〕允祿等奉敕:《欽定協紀辨方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11冊。
〔清〕顧炎武:《日知錄》,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7年。
﹝清﹞陳 立:《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清〕張志聰集注:《黃帝內經集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
不著撰人名氏:《六壬大全》,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08冊。
不著撰人名氏:《宣和書譜》,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13冊。
故宮博物院編(大陸):《御定六壬直指》,收入《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出
版社,2000年)第417冊。
〔集部〕
〔漢〕揚雄撰〔宋〕司馬光集注:《太玄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晉〕阮 籍:《阮嗣宗集》,臺北:華正書局,1979年。
〔宋〕歐陽脩:《文忠集》,收入《欽定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1986
年)第371冊。
〔宋〕司馬光:《傳家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94冊。
〔宋〕李 覯:《旴江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95冊。
〔宋〕邵 雍:《擊壤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01冊。
〔宋〕唐 庚:《眉山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24冊。
〔宋〕王 炎:《雙溪類稁》,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55冊。
〔宋〕薛季宣:《浪語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59冊。
〔宋〕楊萬里:《誠齋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61冊。
〔宋〕度 正:《性善堂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70冊。
〔宋〕洪 邁:《容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明〕焦 竑:《澹園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明〕宋 濂:《文憲集》,收入《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年)第409冊。
〔明〕胡 翰:《胡仲子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29冊。
〔明〕鄭善夫:《少谷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69冊。
〔明〕楊 慎:《升菴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70冊。
〔明〕歸有光:《震川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89冊。
〔清〕戴 震:《戴震全書》,合肥:黃山書社,1994年。
〔清〕呂留良:《呂留良詩文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
〔清〕黃宗會:《縮齋詩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清〕清聖祖御製、張玉書奉敕編:《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
四庫全書》第1299冊。
〔清〕查慎行:《敬業堂詩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26冊。
〔清〕李鄴嗣:《杲堂文鈔》,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 77 冊。
〔清〕全祖望:《鮚埼亭集》,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第302冊。
〔清〕全祖望:《鮚埼亭集外編》,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第303冊。
〔清〕全祖望:《鮚埼亭集》,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年(《陳垣全集》)。
〔清〕全祖望輯:《續耆舊》,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第1682冊。
〔清〕全祖望輯:《續甬上耆舊詩》,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
〔清〕全祖望輯:《續甬上耆舊詩集》,《國粹叢書》清末國學保存會排印本。
〔清〕朱彝尊輯:《明詩綜》,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清〕倪繼宗輯:《續姚江逸詩》,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410冊。
〔清〕曹元弼:《復禮堂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1973年。
戴璉璋等編:《劉宗周全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7年。
沈善洪主編:《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書目提要〕
〔清〕紀 昀等編:《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清〕沈 初等撰:《浙江采集遺書總錄》,北京:中國書店,2008年。
〔年譜年表〕
〔清〕王懋竑:《朱熹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黃炳垕:《黃宗羲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清〕黃慶曾等編纂:《餘姚竹橋黃氏宗譜》,北京:中國社科院史硏所圖書館,1986年。
〔日〕今關壽麿編:《宋元明清儒學年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
陳 垣:《增補二十史朔閏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殷夢霞選編:《浙東學人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
(二)現代著作(含古籍今註及民國以來著作,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丁國順等撰:《浙東學派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王 茂等著:《清代哲學》,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
王叔岷:《左傳考校》,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8年。
王俊義:《清代學術探研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方同義等著:《浙東學術精神研究》,寧波:寧波出版社,2006年。
方祖猷:《清初浙東學派論叢》,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
古清美:《黃梨洲之生平及其學術思想》,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1978年。new window
任繼愈主編:《宗教詞典》,臺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
朱義祿:《黃宗羲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
成中英:《合內外之道——儒家哲學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new window
李明友:《一本萬殊——黃宗羲的哲學與哲學史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
何冠彪:《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1年。
何炳松:《浙東學派溯源》,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吳 光:《黃宗羲與清代浙東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吳海蘭:《黃宗羲的經學與史學》,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年。
吳雁南主編:《清代經學史通論》,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
吳毓江校釋:《公孫龍子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林慶彰:《清初的群經辨偽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new window
徐定寶:《黃宗羲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徐復觀:《徐復觀論經學史二種》,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
孫劍秋:《顧炎武經學之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委會,1992年。
馬其昶:《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郝志達:《楚辭今注今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荊門市博物館主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張廷榮:《清初四大師生命之學》,臺北(出版項不明),1967年。
張舜徽:《清儒學記》,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張宗祥輯錄:《王安石《字說》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張 偉主編:《浙東思想家研評傳》,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年。
陳其泰等著:《中國學術通史》(清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8年。
陳奇猷:《韓非子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陳祖武:《中國學案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陳煒湛:《甲骨文簡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梁紹輝:《周敦頤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許進雄:《中國古代社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
曹屯裕主編:《浙東文化概論》,寧波:寧波出版社,1997年。
黃嗣艾:《南雷學案》,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董平選注:《浙江精神之哲學本源》,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
楊向奎編:《清儒學案新編》,山東:齊魯書社,1994年。
楊鍾羲輯:《雪橋詩話三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
葉 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臺北:漢京文化,1986年。
葉國良等著:《經學通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11年。
葉國良等著:《羣經概說》,臺北:大安出版社,2013年。
管敏義主編:《浙東學術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
熊十力:《讀經示要》,臺北:明文書局,1999年。
褚問鵑:《黃梨洲之學術思想研究》,臺北:中央圖書出版社,1976年。
劉文典:《淮南鴻列集解》,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8年。
鄧瑞全、王冠英編著:《中國偽書通考》,合肥:黃山書社,1998年。
鄭 文:《揚雄文集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樓宇烈:《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黎翔鳳:《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錢仲聯主編:《清詩紀事》,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
錢 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錢茂偉:《浙東學術史話》,寧波:寧波出版社,1999年。
蕭萐父:《中國哲學史史料源流舉要》,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年。
韓學宏:《黃宗羲《明儒學案》之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年。
〔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
顧頡剛:《古史辨自序》,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三、期刊、論文集
(一)期刊論文(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丁國順:〈黃宗炎學術思想初探〉,《孔子研究》,1988年第2期,頁54-60。
丁為祥:〈氣學——明清學術轉換的真正開啟者〉,《中國哲學》,2007年第8期,頁78-87。
王永嘉、陳敦偉合撰:〈《易學象數論》淺析〉,《寧波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2期,頁45-51。
王成福:〈黃宗羲哲學思想評述〉,《中國哲學史研究》,1983年第2期,頁99-108。
王俊義:〈論清代學術思想特色與清初經學的復興——兼評《清初的群經辨偽學》〉,《中國哲學史》,1995年第7期,頁96-103。
王俊傑:〈黃宗羲「工夫即本體」淺析〉,《重慶社會科學》,2006年第5期,頁
33-36。
王素怡:〈簡介黃宗羲「經世致用」的治學風範〉,《坊教育學院學報》,1997年
第4期,頁10、57。
王維和:〈略論黃宗羲的哲學基本傾向〉,《寧波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2期,頁52-57。
方同義:〈黃宗羲哲學宇宙觀的兩重性及其原因探析〉,《中國哲學史》,1985年
第10期,頁101-108。
方祖猷:〈餘姚《竹橋黃氏宗譜》的史料價值撰〉,《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
學版),第9卷第2期,頁42-49。
白砥民:〈黃宗羲的思想結構和思想方法探索〉,《寧波師院學報》,1986年增刊,頁2-8。
朱義祿:〈黃宗羲哲學史方法論發微——兼論《明儒學案》〉,《哲學研究》,1985年第4期,55-61。
朱義祿:〈黃宗羲 劉宗周思想比較初探〉,《浙江學刊》,1987年第2期,頁95-100。
朱曉鵬:〈浙學芻議〉,《中國哲學史》,2006年第1期,頁98-102。
沈善洪:〈黃宗羲的思想與學風〉,《浙江學刊》,1985年第1期,頁79-87。
沈善洪:〈黃宗羲的時代和他的思想淵源〉,《中國哲學史》,1987年第4期,頁
102-105。
沈善洪、錢明合撰:〈從王陽明到黃宗羲〉,《中國哲學史》,1987年第4期,頁
63-73。
沈善洪:〈浙江文化發展中的幾個特點〉,《孔子研究》,1992年第1期,頁13-14。
沈敏之:〈關於《浙東學派問題平議》的商榷——兼論邵廷采的史學思想〉,《浙
江學刊》,1990年第1期,頁122-127。
佐野公治著,吳 光等譯:〈日本的黃宗羲研究概況〉,《浙江學刊》,1987年第1期,頁57-64。
吳 光:〈黃宗羲與清代學術〉,《孔子研究》,1987年第2期,頁78-89。
吳 光:〈黃宗羲思想的特色〉,《浙江學刊》,1995年第5期,頁25-26。
吳 光:〈試論「浙學」的基本精神——兼談「浙學」與「浙東學派」的研究現狀〉,《浙江學刊》,1994年第1期,頁50-55。
吳 光:〈簡論「浙學」的內涵及其基本精神〉,《浙江社會科學》,2004年第6
期,146-150。
吳 光:〈黃宗羲的學術成就及其現代價值〉,《中國哲學史》,2006年第1期,
頁83-86。
吳 光:〈從陽明心學到「力行」實學——論黃宗羲對王陽明、劉宗周哲學思想
的批判繼承與理論創新〉,《中國哲學史》,2007年第3期,頁100-111。
吳 光:〈關於「清代浙東學派」名稱與性質的辨析——為「清代浙東經史學派」
正名〉,《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08年第4期,頁69-72。
吳海蘭:〈甬上講經會與黃宗羲重經思想的傳播〉,《中國文化研究》,2006年秋
之卷,頁94-100。
李遠國:〈《正易心法》考辨〉,《社會科學研究》,1984年第6期,頁67-71轉75。
李明友:〈主體意識的初步覺醒——黃宗羲民主啟蒙思想新論〉,《浙江學刊》,1987年第2期,頁88-94轉120。
李明友、渠玉九合撰:〈論黃宗羲的經世致用思〉,《孔子研究》,1988年第2期,頁94-99。
李明友:〈黃宗羲的「心理合一」說〉,《孔子研究》(濟南),1993年第4期,頁99-105。
李鴻儒:〈論《周易》的「感應」與「共性」思維〉,《東吳中文研究集刊》,2002年第9期,215-244。new window
林慶彰:〈明末清初經學研究的回歸原典運動〉,《孔子研究》,1989年第2期,
頁100-110。
金林祥:〈黃宗羲甬上學生考〉,《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91年12月
第4卷第2期,頁19-25。
周 群:〈易道與身心修養——以「龍溪」、「近溪」的易學思想為例〉,《中國哲學》,2007年第5期,27-34。
周文玖:〈黃宗羲顧炎武之比較〉,《孔子研究》,2003年第3期,頁100-108。
季學源:〈經世致用:浙東學派的經典性治學原則〉,《中國文化月刊》第258期,2001年9月,頁96-104。
季學源、曹屯裕合撰:〈關於浙東文化研究的思考——寫在《浙東文化概論》出
版之際〉,《寧波師院學報》(社科版),1997年第19卷第4期,頁1-7。
姜國柱:〈黃宗羲的治學之道〉,《人民論壇》,1994年第1期,頁58。
范立舟:〈萬斯同對黃宗羲思想的繼承與發揮〉,《浙江學刊》,2001年第6期,
頁153-156。
范立舟:〈《周易》與陽明心學〉,《中國哲學》,2005年第3期,頁64-69。
孫善根:〈清初浙東學者張士塤、董允瑫、李文胤宗譜的文獻價值〉,《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92年6月第5卷第1期,頁15-19。
孫善根:〈論清代浙東學派的歷史地位〉,《浙江學刊》,1996年第2期,頁103-109。
徐吉軍:〈論清代浙東學派的治學特徵〉,《史學史研究》,1987年第3期,頁58-63。
徐吉軍:〈清代浙江的學術與學風〉,《浙江學刊》,1989年第1期,頁102-107
轉95。
徐定寶:〈試論黃宗羲及其學術思想〉,《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4年第1期,頁53-61。
徐定寶、連曉旭合撰:〈黃宗羲思想淵源簡析〉,《法制與社會》,2007年第7期,頁670-671。
徐蓀銘:〈論黃宗羲治學方法的創造性特點〉,《求索》,1987年第5期,頁35-39。
倪 南:〈易道象數之維的圖式結構〉,《孔子研究》,2004年第3期,頁35-48。
袁家麟:〈黃宗羲與《周易》——從《明夷待訪錄》之命題談起〉,《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1994年 第3期,頁64-67轉16。
祝求是:〈評黃梨洲的經世之學〉,《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87年第1卷第2期,頁91-102。
陳旻志:〈試由黃宗羲的易學思維揭示「文道合一」的文學思想〉,《華梵人文學報》,2003年7月創刊號,頁107-166。new window
陳柏華:〈從《明夷待訪錄》之命題看《周易》對黃宗羲的影響〉,《江蘇社會科學》,1993年第4期,頁88-92。
陳祖武:〈黃宗羲東渡日本史事考〉,《浙江學刊》,1988年第1期,頁73-75。
陳海紅:〈黃宗羲的理學品格〉,《浙江社會科學》,2006年第5期,頁132-136。
陳國慶:〈黃宗羲的學術風格〉,《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頁1-6。
陳敦偉:〈黃宗羲論氣〉,《寧波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13卷第1期,頁13-17。
張永儁:〈論劉蕺山的心學與易學思想〉,《中華易學》,第17卷3期,頁16-23。
張立文:〈黃宗羲理論思維建構的歷史命運〉,《中國哲學史》,1995年第11期,頁46-47。
張西平:〈中西文化的一次對話:清初傳教士與《易經》研究〉,《中國哲學》,2006年第9期,頁87-96。
張 沛:〈王陽明心學視域下的易學觀〉,《周易研究》,2010年第4期,頁25-33。
張岱年:〈黃宗羲是時代的先覺〉,《浙江學刊》,1995年第5期,頁19-26。
張新智:〈試論黃宗羲《易學象數論》的得失〉,《孔孟月刊》,第36卷第2期,頁33-38。
許錟輝:〈黃宗羲的生平及思想〉,《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78年第11卷第5期,頁75-82。
梁韋弦:〈孟京易學的來源〉,《史學集刊》,2003年第3期,頁1-3。
曹美秀:〈論黃宗羲晚年思想之轉變〉,《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01年第6期,new window
頁223-248。
康全誠:〈朱熹《周易本義》試探〉,《遠東學報》,2001年第19期,頁294-300。
屠承先:〈黃宗羲哲學思想的內在矛盾及其根由〉,《浙江學刊》,1990年第2期,頁72-78轉9。
黃敦兵:〈黃宗羲「道」論與明清之際哲學的突破〉,《重慶社會科學》,2007年
第8期,頁33-36。
傅雲龍:〈黃宗羲富有開創意義的心性說〉,《孔子研究》,1992年第1期,頁8-9。
馮 契:〈論黃宗羲的「工夫所至即是本體」說〉,《浙江學刊》,1985年第2期,頁66-72。
程志華:〈經史才之藪澤也——黃宗羲的經學思想〉,《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4年第27卷第2期,頁30-34。
董 平:〈浙江文化的兩大特色〉,《孔子研究》,1992年第1期,頁20-21。
董 倩:〈黃宗羲思想評析〉,《清海師範大學學報》,1997年第4期,頁41-45。
董根洪:〈黃宗羲實學思想特點研究〉,《寧波黨校學報》,2007年第5期,96-100。
葉建華:〈論清代浙江的經學研究〉,《浙江學刊》,1991年第6期,頁115-120。
楊月清:〈易哲學發展史之一嬗變——陸王心學的易哲學思想探析〉,《中國哲學》,
2006年第1期,頁5-10。
賈慶軍:〈黃宗羲思想之儒家特徵〉,《社會科學論壇》,2008年卷7 B期,頁18-23。
蔡家和:〈牟宗三《黃宗羲對於天命流行之體之誤解》一文之探討〉,《中國哲學》,2006年第3期,頁83-93。
劉述先:〈理學殿軍--黃宗羲〉,《浙江學刊》,1995年第5期,頁20-21。
鄭 閏:〈沈光文與晚明浙東易學〉,《寧波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15卷第1期,頁40-45。
蔣國保:〈方以智哲學範疇體系芻議〉,《中國哲學史》,1983年第11期,頁83-89。
鄧名瑛:〈論黃宗羲哲學的經世品格〉,《求索》,2002年第2期,頁90-93。
潘 群:〈試論黃宗羲的經世學風〉,《南京大學學報》,1989年第2期,頁14-24。
潘起造:〈明清浙東學術對儒家和諧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以王守仁和黃宗羲的學術思想為例〉,《浙江社會科學》,2007年第3期,頁127-132。
錢 明:〈「浙學」涵義的歷史衍變〉,《浙江社會科學》,2006年第2期,頁157-162。
錢茂偉:〈清代浙東學派統承芻議〉,《寧波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13卷第1期,頁60-63。
謝錦堂:〈黃宗羲避亂第泗門小考〉,《浙江學刊》,1985年第6期,頁104。
羅 光:〈清朝初葉哲學思想家——黃宗羲〉,《哲學與文化月刊》,1981年第8卷第2期,頁74-80。
羅永樺:〈從清初經學「回歸原典」運動看黃宗羲與道教之關係〉,《孔孟月刊》,第38卷第2期,頁19-29。new window
龐天佑:〈論明清之際三大學者治學經世致用的特點〉,《史學月刊》,1999年第4期,頁35-40。
龔書鋒:〈清代理學的特點〉,《中國哲學》,2005年第10期,頁53-59。
龔纓晏:〈明清之際的浙東學人與西學〉,《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2006年第3期,頁60-67。
(二)論文集論文(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王 杰:〈明清之際的經世實學思潮與社會批判思潮——以明清之際的思想家群體為例〉,收入《浙東學術與中國實學——浙東學派與中國實學研討會論文集》(寧波:中國實學研究會主編,2005年),頁34-44。
方同義:〈論浙東學術的實學傾向〉,收入《浙東學術與中國實學——浙東學派與中國實學研討會論文集》,頁45-57。
司徒琳:〈黃宗羲《象數論》與清初官方易學的變化〉,收入《黃梨洲三百年祭》
(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1997年),頁55-73。
朱義祿:〈論宋明理學的「一本萬殊」——兼論朱熹與黃宗羲在「一本萬殊」上
的異同〉,收入《朱子學與21世紀國際學術言討會論文集》(福建省閩
學研究會主編,2000年),頁539-553。
李明友:〈黃宗羲提倡「絕學」〉,收入《論浙東學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1995年),頁251-256。
吳 光:〈黃宗羲思想的特色:批判性、兼容性、實踐性〉,收入《黃梨洲三百年
祭》,頁25-53。
汪學群:〈黃宗炎易學中的道德事功合一論〉,收入《黃宗羲與明清思想》(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頁287-303。
周立升:〈論明清實學的近代走向——以黃宗羲實學思想為例〉,收入《「儒學與 實學及其現代價值」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浙江寧波:中國實學研
究會出版,2006年),頁583-588。
金林祥:〈甬上證人書院與清代浙東學派〉,收入《論浙東學術》,頁257-264。
邵九華:〈黃宗羲故居考〉,收入《浙東文化論叢》(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5
年),頁230-234。
馬沛文:〈黃宗羲思想之偉大及其局限〉,收入《論浙東學術》,頁231-235。
陳 銳:〈浙東學派的歷史哲學及其在思想史中的意義〉,收入《浙東學術與中國
實學——浙東學派與中國實學研討會論文集》,頁548-557。
張 踐:〈實學精神是黃宗羲啟蒙思想的成因〉,收入《浙東學術與中國實學——
浙東學派與中國實學研討會論文集》,頁58-67。
郭 彧:〈《易學象數論》芻議〉,收入《浙東學術與中國實學——浙東學派與中
國實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89-198。
黃良荒:〈略論黃宗羲思想中「變」的靈魂〉,收入《浙東學術與中國實學——浙東學派與中國實學研討會論文集》,頁292-302。
黃愛平:〈略論全祖望對黃宗羲學行的表彰與傳承〉,收入《浙東學術與中國實學——浙東學派與中國實學研討會論文集》,頁351-371。
黃德昌:〈工夫所至,即其本體——黃宗羲實學哲理探析〉,收入《浙東學術與中國實學——浙東學派與中國實學研討會論文集》,頁85-90。
葉樹望:〈竹橋黃氏述略〉,收入《浙東文化論叢》,頁235-244。
董根洪:〈論黃宗羲實學的基本特點〉,收入《浙東學術與中國實學——浙東學派
與中國實學研討會論文集》,頁74-84。
詹海雲:〈全祖望的經學思想〉,收入《論浙東學術》,頁413-423。
趙宗正:〈清初經世致用思潮〉,收入《實學文化與當代思潮論文集》(浙江寧波:
中國實學研究會主編,2002年),頁274-287。
蔣國保:〈黃宗羲與浙東經史學術傳統的確立〉,收入《黃宗羲與明清思想》(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頁105-124。
龐萬里:〈浙東學派與乾嘉漢學〉,收入《浙東學術與中國實學——浙東學派與中國實學研討會論文集》,頁519-527。
顧詰剛:〈周易卦爻辭中的故事〉,收入《易學論著選集》(臺北:長安出版社,1991年),頁165-209。
【網路資料】
郭 彧:〈《周易本義》卷首九圖考辨〉,取自「傳統文化論文」網:http://big.hi138.com/wenhua/chuantongw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