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馬一浮《易》學研究
作者:楊淑瓊
作者(外文):Shu-Chiung Yang
校院名稱: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所
指導教授:林安梧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馬一浮易學觀象?言三易儒佛會通Ma Yi-FuYi-ologyGuan-Xiang-Zhi-YanThree Yithe Integra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9
本文是以《復性書院講錄》第六卷〈觀象?言〉為主,間以《講錄》其他各卷,及《泰和宜山會語》、《爾雅臺答問》等為輔,研究馬一浮《易》學思想體系。
本論文共有五章,〈第一章〉是「緒論」,〈第二章〉探討「馬一浮論學《易》觀象之方法」,首言「觀象即是觀心」,馬一浮指出「太極」象徵「一心」,而諸卦爻象之變化,即象徵此心之變化;次言「觀象之要莫先於吉凶」,馬氏根據〈繫辭〉首末兩章,說明「易簡為吉,險阻為凶」,並認為吾人若能得「易簡之理」,便能自定吉凶。
〈第三章〉是闡述「馬一浮解《易》之義理架構」─「三易」,馬氏重新楷定「三易之義」,並藉此楷定,正面闡述「理、氣」關係,反面破斥「斷、常」二見。在「理、氣」關係上,主要說明兩者「非一非二」之關係;在「斷、常」二見上,則是強調證得本體「非常非斷」之性,即是「簡易」,馬氏並特別提醒學者「常見」與「真常」兩者大不相同,切莫混為一談。又「三易」架構中,精要處在於「簡易」,馬一浮並以此闡發「知能(行)合一」、「性修不二」之旨。由此筆者歸納馬氏所論「易簡」約有五義:(1)證體義(2)循理義(3)功能效驗義(4)體性義(5)工夫義。
所歸納「易簡」五義,皆是以第一義「證悟本體」為基本條件,因此,〈第四章〉接著探討「馬一浮論體《易》之工夫及用《易》之道」。馬氏指出,體《易》、用《易》須從〈乾卦〉九二與〈坤卦〉六二之〈文言〉入手,〈坤卦〉六二的「直內、方外」是「體《易》」工夫,〈乾卦〉九二的「庸言、庸行」則為「用《易》」之道。在「體《易》」工夫上,「直內」是「主敬涵養」,「方外」則是「克己復禮」;「主敬」為「知止」工夫,「克己」為「去蔽」工夫。「主敬知止」目的在對治昏沈、散亂之病,並藉此工夫以證得自家本體;「克己去蔽」主要在克除自己的「私吝心」,使心念無私、無我而能循理。在「用《易》」之道上,必須「謹言慎行」,慎於心念,將一切卦爻象義「引歸自己」,反於自心之德,故所言之「用」是指「自心之大用」,也就是將自心之德具體落實,於日用中顯現出來的意思。
〈第五章〉「結論」則是本論文之重點回顧,說明馬氏論《易》以「易簡」為核心,並歸納馬一浮《易》學「以理為宗」、「以佛解《易》」之特色,最後指出本論文研究之展望。
一、古代典籍(按時代先後排序,佛典則按《大正藏》冊數排序)
(一)易學研究相關書目
〔漢〕鄭玄著,〔宋〕王應麟輯、〔清〕丁杰等校訂:《周易鄭注》,收入《叢書集成初編》第384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第1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
〔唐〕李鼎祚輯:《周易集解》,收入《叢書集成初編》第386-389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程頤:《周易程氏傳》,收入程顥、程頤:《二程集》第2冊(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9月)
〔宋〕蘇軾:《蘇氏易傳》,收入《叢書集成初編》第392-393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朱震:《漢上易傳》(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宋〕朱熹:《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7月)
〔元〕胡炳文:《周易本義通釋》(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元〕董真卿:《周易會通》(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元〕黃澤:《易學濫觴》(臺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1994年12月)
〔清〕孫奇逢:《讀易大旨》(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清〕李光地:《周易折中》(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11月)
〔清〕惠棟:《周易述》(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9月)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4月)
(二)其他參考書目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第1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第5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2月)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第6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
〔宋〕周敦頤:《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5月)
〔宋〕邵雍:《邵雍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6月)
〔宋〕張載:《張載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9月)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9月)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0月)
〔宋〕朱熹:《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
〔宋〕呂祖謙:《左氏博議》(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6月)
〔宋〕陸九淵:《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9月)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8月)
〔清〕黃宗羲原本、黃百家纂輯、全祖望補定:《宋元學案》,收入沈善洪主編、吳光執行主編:《黃宗羲全集(增訂版)》第3-6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8月)
〔清〕皮錫瑞:《經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2月)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CBETA, T12, no. 374)
(印)龍樹菩薩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CBETA, T25, no. 1509)
(印)馬鳴菩薩造,〔唐〕實叉難陀譯:《大乘起信論》(CBETA, T32, no. 1667)
二、近人論著(按出版年月排序)
(一)專書
1、馬一浮及其研究相關書目
馬一浮:《爾雅臺答問》(臺北:廣文書局,1973年11月)
馬一浮:《復性書院講錄》(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1月)
夏宗禹編:《馬一浮遺墨》(北京:華夏出版社,1991年6月)
馬一浮著,陸寶千整理:《馬一浮先生遺稿初編》(臺北:廣文書局,1992年12月)
滕復編撰:《馬浮學案》,收入方克立、李錦全主編:《現代新儒家學案(上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9月)
劉夢溪主編,馬鏡泉編校:《中國現代學術經典.馬一浮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
馬一浮:《馬一浮集(共三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
馬一浮等著,陸寶千編:《馬一浮先生遺稿續編》(臺北:廣文書局,1998年2月)
丁敬涵編注:《馬一浮詩話》(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7月)
鄭大華:《馬一浮》,收入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王壽南主編:《中國歷代思想家(二十一.更新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10月)
滕復:《馬一浮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10月)
董立軍:《中國書法家全集.馬一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高迎剛:《馬一浮詩學思想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6月)
陳銳:《馬一浮與現代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8月)
許寧:《六藝圓融:馬一浮文化哲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3月)
鄧新文:《馬一浮六藝一心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
馬鏡泉、趙士華:《馬一浮評傳》(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0年3月)
陳銳:《馬一浮儒學思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6月)
劉煒:《六藝與詩:馬一浮思想論衡》(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10月)
李國紅:《馬一浮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2年12月)
馬一浮:《馬一浮全集(全六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1月)
丁敬涵編著:《馬一浮交往錄》(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年4月)
2、易學研究相關書目
楊樹達:《周易古義》(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5月)
杭辛齋:《學易筆談》(臺北:廣文書局,1974年12月)
朱維煥:《周易經傳象義闡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10月)new window
徐芹庭:《易學源流》(臺北:國立編譯館,1987年8月)
胡自逢:《周易鄭氏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7月)new window
廖名春、康學偉、梁韋弦:《周易研究史》(長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7月)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9月)
張其成主編:《易學大辭典》(臺北:建宏出版社,1996年)
呂紹綱:《周易闡微》(臺北:韜略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5月)
鄧球柏:《帛書周易校釋》(長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8月)
張善文:《象數與義理》(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1月)
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2月)new window
王新華:《周易繫辭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4月)
黃沛榮:《易學乾坤》(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8月)new window
傅隸樸:《周易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10月)
金景芳、呂紹綱:《周易全解》(臺北:韜略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11月)
趙建偉:《出土簡帛《周易》疏證》(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1月)new window
蕭登福:《易經新譯》(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2月)
楊慶中:《二十世紀中國易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2月)
黃沛榮:《周易彖象傳義理探微》(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4月)new window
潘雨廷:《易學史發微》(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
馬振彪:《周易學說》(廣州:花城出版社,2002年1月)
鄭吉雄:《易圖象與易詮釋》(臺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年2月)new window
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6月)
林忠軍:《易緯導讀》(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11月)
潘雨廷:《讀易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3月)
王博:《易傳通論》(北京:中國書店,2003年8月)
潘雨廷:《周易表解》(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年4月)
黃忠天:《周易程傳註評》(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4年9月)
呂紹綱:《《周易》的哲學精神:呂紹綱易學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
賴貴三主編:《臺灣易學史》(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2月)
金景芳講述;呂紹綱整理:《周易講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3月)
王樹人:《回歸原創之思:“象思維”視野下的中國智慧》(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梁韋弦:《易學考論》(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余敦康:《易學今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
王鐵:《宋代易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
李學勤:《周易溯源》(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1月)
蔡尚思主編:《十家論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
余敦康:《漢宋易學解讀》(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7月)
余敦康:《周易現代解讀》(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7月)
成中英:《易學本體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new window
高懷民:《宋元明易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
張汝金:《解經與弘道─《易傳》之形上學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11月)
王化平:《帛書《易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11月)
黃慶萱:《周易縱橫談》(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8年1月)
鄧立光:《周易象數義理發微:附五行探原》(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年8月)
陶磊:《思孟之間儒學與早期易學史新探》(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6月)
黃慶萱:《新譯乾坤經傳通釋》(臺北:三民書局,2009年11月)
3、其他參考書目
熊十力:《讀經示要》(臺北:明文書局,1984年7月)
林安梧:《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9月)new window
陳義孝編訂:《佛學常見詞彙》(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3月)
蔡仁厚:《王陽明哲學》(臺北:三民書局,1992年8月)new window
林安梧:《存有.意識與實踐:熊十力體用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5月)new window
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10月)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輯:《緯書集成》(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
蔡仁厚:《宋明理學:北宋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8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95年12月)new window
熊十力:《乾坤衍》,收入「熊十力論著集之二」:《體用論》(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11月)
黃暉:《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11月)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1月)
陳榮捷:《近思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3月)new window
蔡仁厚:《宋明理學:南宋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9月)
蔣年豐:《文本與實踐(一):儒家思想的當代詮釋》(臺北:桂冠圖書,2000年8月)new window
錢穆:《現代中國學術論衡》(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6月)
賀麟:《五十年來的中國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12月)
劉錦賢:《儒家保身觀與成德之教》(臺北:樂學書局,2003年1月)
林安梧主編:《兩岸哲學對話:廿一世紀中國哲學之未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12月)
柴文華:《現代新儒家文化觀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12月)
陳鵬:《現代新儒學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
鄭大華:《民國思想家論》(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7月)
徐嘉:《現代新儒家與佛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5月)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7月)
林安梧:《中國人文詮釋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10月)new window
陳來:《現代中國哲學的追尋:新理學與新心學(增訂版)》(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年4月)
程志華:《中國近現代儒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
蔡仁厚:《儒學傳統與時代》(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
林安梧:《儒學革命:從“新儒學”到“後新儒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4月)
林安梧:《牟宗三前後:當代新儒家哲學思想史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9月)new window
王汝華:《現代儒家三聖(上、下二冊)》(臺北:新銳文創,2012年8月)
程水龍:《《近思錄》集校集注集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
(二)論文
1、期刊論文
陸寶千:〈馬浮之六藝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2期下冊(1993年6月),頁335-353。new window
范兵:〈馬一浮與儒學文化體系的重建〉,《中國文化》第9期(1994年2月),頁131-153。
郭齊勇:〈馬一浮的人格境界與哲理詩〉,《中國文化》第9期(1994年2月),頁154-161。
夏瑰琦:〈略論陸王心學在馬一浮哲學中的地位〉,《孔子研究》1994年第3期,頁90-97。
陸寶千:〈述馬浮之以佛釋儒〉,《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3期上冊(1994年6月),頁97-132。new window
楊儒賓:〈馬浮「六藝統於一心」思想析論〉,《鵝湖學誌》第12期(1994年6月),頁21-55。new window
李明友:〈馬一浮的儒佛會通觀〉,《孔子研究》1995年第3期,頁92-97。
陸寶千:〈馬浮之易學─儒學新體系之基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4期上冊(1995年6月),頁1-80。new window
黃黎星:〈乾坤大義的現代啟示(上)─當代新儒家易學思想綜論〉,《周易研究》1998年第1期,頁34-45。
黃黎星:〈乾坤大義的現代啟示(下)─當代新儒家易學思想綜論〉,《周易研究》1998年第2期,頁64-75。
胡楚生:〈「經學即心學」─試析王陽明與馬一浮對《六經》之觀點〉,《中國文化月刊》第265期(2002年4月),頁14-28。
林忠軍:〈從詮釋學審視中國古代易學〉,《文史哲》2003年第4期,頁68-73。
郭齊勇:〈現代新儒家的易學思想論綱〉,《周易研究》2004年第4期,頁3-14。
高迎剛、馬龍潛:〈論馬一浮“六藝之學”視野中的易學研究〉,《周易研究》2005年第2期,頁75-80。
黃黎星:〈復見天地心 艮止聖賢境─〈復〉、〈艮〉二卦義理與宋儒心性之學〉,《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59卷第2期(2006年3月),頁151-157。
林安梧、歐陽康、郭齊勇、鄧曉芒:〈話語.思考與方法:中國哲學、西方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對話〉,《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2期(2007年3月),頁273-326。new window
戴璉璋:〈馬一浮六藝論的人文思想〉,《鵝湖月刊》第34卷第11期(2009年5月),頁21-33。new window
劉煒:〈馬一浮六藝論新解〉,《鵝湖月刊》第34卷第11期(2009年5月),頁34-42。new window
周山:〈馬一浮的易學研究─讀《觀象?言》有感〉,《周易研究》2009年第6期,頁31-37。
韓煥忠:〈馬一浮的易佛融通論〉,《大理學院學報》第8卷第11期(2009年11月),頁33-36。
戴璉璋:〈文與哲的對話─從馬一浮經學思想談起〉,《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0卷第2期(2010年6月),頁203-209。new window
王汝華:〈馬一浮對朱、王學術的衡度與融攝─以涵養與察識的開展為軸〉,《漢學研究集刊》第10期(2010年6月),頁155-184。new window
吳冠宏:〈仁心詩興的進路─從馬浮的經學思想到蔣年豐的經學解釋學〉,《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3期(2010年11月),頁37-62。new window
史懷剛:〈現代新儒家易學思想特點論略─以馬、熊、牟、唐四先生為中心〉,《北方論叢》2011年第1期,頁111-115。
韓煥忠:〈馬一浮對《論語》的佛學解讀〉,《蘇州大學學報》2011年第1期,頁64-67。
史懷剛:〈以易攝佛:馬一浮易學思想探析〉,《船山學刊》2011年第3期,頁134-136。
韓煥忠:〈馬一浮對《孝經》的佛學解讀〉,《宗教哲學》第56期(2011年6月),頁145-155。new window
王汝華:〈馬一浮論「象」約義〉,《孔孟月刊》第50卷第1、2期(2011年10月),頁46-52。new window
劉樂恒:〈簡易視閾中的朱陸之辨─論馬一浮對宋明理學兩大系的融通與判析〉,《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6期(2011年11月),頁37-44。
王汝華:〈觀“象”玩“辭”、觀“變”玩“占”─由四個面向觀馬一浮易學〉,《周易研究》2012年第6期,頁39-46。
龔鵬程:〈馬一浮易學管窺〉,《中國文化》第37期(2013年3月),頁78-85。new window
2、論文集論文
樓宇烈:〈理學大師馬一浮〉,《溫故知新:中國哲學研究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11月),頁270-281。
耿成鵬:〈馬一浮易論〉,收入劉大鈞主編:《大易集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頁701-711。
陸寶千:〈馬一浮之功夫論〉,收入李國祁主編:《郭廷以先生百歲冥誕紀念史學論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1月),頁355-376。new window
羅義俊:〈“從習氣中解放出來”─馬一浮儒學的系統性格及其旨要〉,收入吳光主編:《馬一浮研究.中華文化研究集刊(第七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7月),頁31-61。
宋志明:〈《復性書院講錄》述要〉,同上,頁90-101。
劉夢溪:〈馬一浮的文化典範意義〉,收入吳光主編:《馬一浮思想新探─紀念馬一浮先生誕辰125週年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6月),頁8-18。
吳光:〈馬一浮思想的基本特色〉,同上,頁19-23。
成中英:〈馬一浮的“六藝心統說”與儒家經學的哲學意涵〉,同上,頁57-68。
龔鵬程:〈馬一浮國學觀及其特色〉,同上,頁89-105。new window
林安梧:〈馬浮經學的本體詮釋學探源〉,同上,頁106-129。
劉又銘:〈馬浮的哲學典範及其定位〉,同上,頁130-144。
李永亮:〈從馬一浮三易之義看儒學之價值〉,收入《兩岸四地中華文化博士論壇論文集》(濟南: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編印,2011年9月1日),頁439-447。
劉樂恒:〈馬一浮六藝互攝論析論─以詩教和易教為中心〉,收入《當代儒學國際會議:儒學之國際展望論文集Ⅱ》(中壢: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2012年9月26-28日),頁257-280。new window
3、學位論文
劉又銘:《馬浮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黃莘瑜:《馬一浮詩論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鄭淑娟:《馬一浮經學思想及其學儒觀》(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new window
林鳳婷:《儒骨佛心─馬浮儒佛會通思想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李永亮:《馬一浮儒佛會通思想研究》(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12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