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冷戰聽覺轉向第三世界的音樂生產:李雙澤、楊祖珺、王明輝的思想實踐
作者:劉雅芳
作者(外文):Liu, Ya-Fang
校院名稱:國立交通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光興
何東洪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冷戰聽覺第三世界亞洲美國主義通俗音樂李雙澤楊祖珺王明輝黑名單工作室Cold War Listening Experiencethe Third WorldAsiaAmericanismPopular MusicLI ShuangzeYANG TsuchuenWANG MinghuiBlacklist Production(Blacklist Studio)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1
本論文以通俗音樂的生產通向聲(身)在第三世界/殖民亞洲所遭逢的,以二戰後美國主義為開啟徵兆的「冷戰聽覺」想像結構。這是同處於此想像與意識再生產結構的台灣,它聲(身)在第三世界/殖民亞洲的聲音、情感與精神的面貌。這段啟動「冷戰聽覺」的歷史至今尚未終結,它是「過去」但是也從未離開「現在」。經過重疊著新舊帝國殖民視線、冷戰、美國在亞洲參與的戰爭、反共戒嚴的歷史,而貼近全世界青年耳朵的民謠、搖滾樂,到現在已經是各地當代音樂生產內容,但是這股音樂形式所曾主/被動攪動的文化與意識形態的鬥爭卻仍未止息。
為描繪與再問題化這段主要形構冷戰聽覺的二戰後歷史階段(1960-1970年代),本論文進入三位成長於冷戰年代的音樂工作者的生命軌跡,他們是:李雙澤(1949-1977)、楊祖珺(1955-)、黑名單工作室王明輝(1953-)。在他們的聽覺與音樂生產軌跡當中,我們可以發現他們身歷音樂所思考的歷史與社會問題,或身處在地與世界的歷史與社會轉折之處透過創作/製作音樂表達情感和思想的聲音。
第二章由重新解讀李雙澤的音樂書寫、遊記隨筆、小說,探看其經歷與思想活動中的「第三世界/亞洲」文化視野。重新勾勒他參與創作新民歌行動的豐富精神世界。
第三章以承接「唱自己的歌」文化運動之精神為歌手的楊祖珺為線索,探論1970年代民歌運動的後續效應。尤其是1980年代她籌劃與製作的黨外錄音帶與黨外政治/文化運動參與。
第四章探論王明輝與黑名單工作室介入冷戰戒嚴史與本土化意識形態結構的音樂實踐。特別是他在《搖籃曲》(1996)之後擔任合輯製作人、成立Nature High Asia,再到劇場音樂設計所逐步進行的亞洲音樂計畫。
最後,本論文提出「面向『唱自己的歌』的亞洲/第三世界」作為開放式的結論以及重新連結聽覺經驗的起點。同時介紹同聲(身)在冷戰–殖民亞洲也共享冷戰聽覺經驗,並以製作音樂走出不同思想與實踐路徑的其他亞洲創作歌手。
By discussing the production of popular music, the dissertation explores the imaginary structure of “Cold War Listening Experience” whose sprouting is symptomized by post-war Americanism that befalls the human voices (bodies) of the Third World/colonial Asia. For Taiwan that shares the same structure of imagination and ideological reproduction, it also represents the vocal, emotional and mental status of the island whose voices (bodies) also lie in the Third World/colonial Asia. This initiated history of “Cold War Listening Experience” has not ended; it belongs to the “past” but never gets separated from the “present.” Going through the overlapped visions of the old and the new imperialism and colonialism, the Cold War, Asian wars that the U.S. had participated in and the anti-communist and martial-law history, the folk song and the rock music which are familiar to the ears of the young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have formed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contemporary music everywhere. However, the cultural and ideological struggles triggering/triggered by the music form has never stopped.
To delineate and problematize the post-war historical stage (the 1960s-1970s) that shapes the Cold War listening experience, the dissertation explores the life trajectories of the three music workers who grew up during the Cold War: Li Shuangze (1949-1977), Yang Tsuchuen (1955- ) and Wang Minghui (1953- ). From their listening experiences and musical production, we may find the historical and social problems that they ponder through music and the sounds of feeling and thoughts that they express through music composition/production for the historical and social turning points of the local or world history that they have lived in.
The second chapter reconsiders Li Shuangze’s musical writing, travel essays and fictions to investigate the cultural horizon of “the Third World/Asia” in his career and thinking activities. It aims to re-depict Li’s rich inner world during his participation in the new folk song composition movement.
The third chapter focuses on Yang Tsuchuen, who has adhered to the spirit of “Sing Our Own Songs” cultural movement, to discuss the aftereffects of the 1970s folk song movement. It particularly discusses the Tangwai cassettes of the 1980s planned and produced by Yang and the Tangwai political and cultural movements she had participated in.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musical practice that Wang Minghui and Blacklist Production (also known as Blacklist Studio) make to intervene in the Cold War-martial law history and the nativist ideological structure. Particularly, the chapter focuses on Wang’s career after Lullaby (1996) as the producer of compilation album,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ure High Asia and his Asian music project deriving from the theatrical music composition.
In the final section, the dissertation proposes “Let’s turn to Asia/the Third World to sing our own songs” as an open-ended conclusion as well as a starting point to re-imagine listening experiences. Meanwhile, it also introduces other Asian singer-songwriters who share the same Cold War-colonial Asian voices (bodies) but intend to create alternative thinking and practice routes through music production.
中文文獻
Bennett, Andy。《流行音樂的文化》。孫憶南譯。台北:書林出版,2004年8月初版。
卜平〔林華洲〕。〈子彈〉,《夏潮》15期(1977年6月):頁38。
丁零。〈給你歌手〉,《淡江週刊》697期(1977年10月24日)第2版。
丹尼爾.圖德(Daniel Tudor)。《韓國:撼動世界的嗆泡菜》(Korea: The Impossible Country)。胡菀如譯。2013年12月初版。
牛琴。〈這一回,聽我唱〉,《淡江週刊》663期(1976年12月20日)第2版。
王明輝。〈我的亞洲路徑〉,《人間思想》12期(台北:人間,2016年春季號):頁298-308。
王墨林。〈台語搖滾:訪「黑名單工作室」〉,《人間》43期(1989年5月):頁148-149。
王墨林、王明輝。〈法西斯:在每個人的身體裡面〉,《縱浪談》,楊澤編,頁245-256。台北:時報文化,1996年初版。
王墨林、王明輝。〈昨日,革命已漸行遠去……〉,《藝術觀點》36期(2008年10月1日):頁63-69。
王墨林。〈導演的話〉,《再見!母親》劇場場刊。製作:水田部落(台灣)、Shiim劇團(韓國),2011年6月。
王墨林。〈導演的話〉,《黑洞三》新製計畫版劇場場刊。製作:身體氣象館(台北)、牛房倉庫(澳門),2011年11月。
王墨林。〈憂鬱的東亞戒嚴史〉,《光州五月民眾抗爭暨紀念台灣黃榮燦:洪成潭版畫展》,徐勝編,頁4-5。台北:洪成潭「五月版畫」台北畫展共同實行委員會,2013年9月11日初版。
王墨林。〈導演的話:充滿屍臭的歷史〉,《安蒂岡妮》劇場場刊。製作:身體氣象館(台灣)、空間劇場(韓國)、Shiim劇團(韓國),2013年9月。
王墨林。〈身體.平面.世界〉,《哈姆雷特機器詮釋學》,無頁碼。台北:黑名單工作室,2016年11月初版。
王曉明。《潛流與漩渦:論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家的創作心理障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10月初版。
王曉明。〈陳映真和「第三世界」的政治/文化評論〉,《陳映真:思想與文學》(下冊),陳光興、蘇淑芬編,頁567-574。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11年11月初版。new window
王曉明。〈序〉,《中國現代思想文選》(上冊),王曉明、周展安編,頁1-23。上海:上海書店,2012年3月初版。
王櫻芬。〈導言:錄音科技與台灣音樂——近年研究回顧〉,《民俗曲藝》178期(2012年12月):頁1-24。new window
丘延亮。〈現階段民歌工作的總報告1966年1月-1967年12月〉,《草原雜誌》2期(1968年1月):頁54‐89。
本社。〈編輯室報告〉,《仙人掌》6期(1977年8月):頁1-3。
本社。〈民歌座談會記實〉,《夏潮》27期(1978年6月):頁50-63。
白大鉉著,馮筱芹譯。〈白大鉉語〉,《再見!母親》劇場場刊。製作:水田部落(台灣)、Shiim劇團(韓國),2011年6月。
白永瑞著,王艶麗譯。〈從「核心現場」探索東亞共生之路〉,《人間思想》7/8期(台北:人間,2014年夏.冬季號):頁104-114。
吉見俊哉著,李文茹譯。〈慾望/忘卻「美國」的日本戰後:「基地」與「消費文化」的錯綜關係〉,《中外文學》367期(2002年12月):頁63-90。new window
吉見俊哉。《親美與反美:戰後日本的政治無意識》。邱振瑞譯。台北:群學,2013年1月初版。
安德魯. F. 瓊斯(Andrew F. Jones)著,索馬里、姚華譯。〈迴路聆聽:音樂片、曼波和華語世界的20世紀60年代〉,《歷史學人01:“強盜”資本家?》,李禮、方曌編,頁224-257。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年5月初版。
何東洪、張釗維。〈戰後台灣「國語唱片工業」與音樂文化的發展軌跡:一個徵兆性的考察〉,《台灣產業研究》3期,張苙雲編,頁149-224。台北:遠流,2000年12月。new window
吳欣潔、林家瑄、蘇淑芬錄音整理。〈討論與對話〉,《陳映真:思想與文學》(下冊),陳光興、蘇淑芬編,頁679-693。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11年11月初版。new window
吳國禎。〈論台灣歌謠佮台灣文學的牽連〉,《台灣文學館通訊》21期(2008年11月):頁45‐47。
呂欽文。〈為什麼不唱?為什麼不唱!〉,《淡江週刊》663期(1976年12月20日)第2版。
坂井洋史著,許司未譯。〈被嚴拒的“敘事”:岡林信康、張承志或亞細亞的陰影〉,《熱風學術》8輯,頁189-233。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15年5月初版。
李玉梅。〈在排行榜之外給年輕人多一種音樂選擇〉,《聯合晚報》,1988年4月7日第8版。
李利國。〈紅毛城〉,《現代文學》復刊1期(1977年8月):頁139‐141。
李雙澤。〈這一代年輕人的流行音樂〉,《明日世界》2期(1975年2月10日):頁54‐55。
李雙澤。〈李雙澤書信選〉,《雄師美術》91期(1978年9月):頁141‐149。
李雙澤。《再見,上國:李雙澤作品集》。梁景峰編。台北:長橋出版社,1978年9月初版。
杜守正。《唱自己的歌:探討李雙澤在台灣民歌運動中的意義》。宜蘭: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7月。
林若雩。〈發表政見唱歌送花〉,《聯合報》,1983年11月20日第7版。
林純宇。《思想起歌謠研究》。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語文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年。
林華洲。《澳南悲歌》。台北:遠流,1983年9月初版。
阿席斯.南地(Ashis Nandy)著,黃詠光、張馨文譯。〈記憶之工〉,《人間思想》9期(台北:人間,2015年春季號):頁41-56。
柯裕棻。〈電視的政治與論述:一九六O年代台灣的電視設置過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9期(2008年3月):頁107-138。new window
洪德清。《南向跫音:你一定要認識的越南》。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15年10月3版。
徐睿楷(Eric Scheihagen)著,王萱譯。〈細數禁歌淨曲的故事〉,《噪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羅悅全編,頁22‐28。台北:遠足文化,2015年5月初版。
徐麗紗。《傳統與現代間:許常惠論著研究》。彰化市:彰縣文化,1997。
耿暄。〈歌聲與心聲交流彷佛重返民歌時代〉,《聯合報》,1994年9月25日第22版。
張育章、張釗維。〈另翼岸譜:民眾音樂研究初探〉,《島嶼邊緣》11期(1994年6月):頁6-9。
張育章。〈從抓狂歌到搖籃曲:管窺王明輝的音樂心靈〉,《破週報POTS》22期(1996年1月26日):頁5-9。
張育章。〈Shyness is nice:自吹自擂的黑老大〉,《破週報POTS》23期(1996年2月2日):頁22-23。
張育章。〈望花補夜:台灣地下音樂發展的歷史脈絡〉,《中外文學》290期(1996年7月):頁109-129。new window
張承志。〈解說.信康〉,《敬重與惜別:致日本》,頁174-197。北京:中國友誼,2009年1月初版。
張承志。〈藝術即規避〉,《荒蕪英雄路.清潔的精神》〔張承志文集V〕,頁181-192。上海:上海文藝,2015年4月初版。
張承志。〈第三隻眼睛〉,《荒蕪英雄路.清潔的精神》〔張承志文集V〕,頁299-301。上海:上海文藝,2015年4月初版。
張釗維。《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8月初版。new window
張照堂。〈陳達歲月〉,《噪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羅悅全編,頁56-61。台北:遠足文化,2015年5月初版。
張裕昌。〈一首讓人懷著沈重心情入睡的搖籃曲:談黑名單工作室〉,《派司音樂雜誌》(Pass Tower Records)15期(1996年1月):頁54-55。
張裕昌。〈一首讓人懷著沈重心情入睡的搖籃曲:談黑名單工作室(續篇)〉,《派司音樂雜誌》(Pass Tower Records)17期(1996年4月):頁44-45。
梁岱琦。〈「不說話是最好的抗議」嗆搖滾黑名單再聚首〉,《聯合晚報》,2005年7月17日第9版。
梁景峯。〈李雙澤熱〉,《淡江週刊》697期(1977年10月24日)第2版。
梁景峯、李元貞編。《美麗島與少年中國:李雙澤紀念文集》。台北:李雙澤紀念會,1987年9月初版。
梁景峯。〈新歌給吳濁流〉,《鄉土與現代.台灣文學的片段》,頁15-17。板橋市:北縣文化,1995年6月初版。
梁景峯。〈求真的遊戲:李雙澤的小說藝術〉,《印刻文學生活誌》67期(2009年3月):頁76-80。
粘利文採訪整理。〈詩與音樂的邂逅:Nature High幕後推手王明輝〉,《搖滾客》(Rocker)復刊1號(2000年9月):頁57-59。
莊靈。〈李雙澤的攝影:光的繪畫〉,《雄獅美術》81期(1977年10月):頁86-89。
莫那能口述,劉孟宜錄音整理。《一個台灣原住民的經歷》。台北:人間出版社,2014年8月修訂初版。
許丙丁。〈寫在許石鄉土民謠演唱會前頭〉,《許丙丁作品集》(下),呂興昌編,頁391-392。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6年5月初版。
陳以正。〈美軍電台與時光隧道〉,《愛樂之友》10期(1976年12月):頁48-52。
陳光興。《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台北:行人出版,2006年10月初版。new window
陳光興。〈導讀:雙重超克〉,《超克「現代」:台社後/殖民讀本》(上),陳光興編,頁I-XV。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10年11月初版。new window
陳光興。〈陳映真的第三世界:狂人瘋子精神病篇〉,《陳映真思想與文學》(下),陳光興、蘇淑芬編,頁575-632。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11年11月初版。new window
陳光興。〈幾個核心現場:「萬隆/第三世界六十年」筆記〉[未出版〕,發表於「殖民亞洲:東亞批判雜誌會議」(香港嶺南大學,2015年5月30-31日)。new window
陳映真。〈文學來自社會反映社會〉,《仙人掌》5期(1977年7月):頁65-78。
陳映真。〈悲觀中的樂觀:訪問許常惠‧史惟亮〉,《陳映真作品集7:石破天驚〔訪談卷:陳映真訪人〕》,頁1-17。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年4月初版。
陳映真。〈台灣現代知識份子的歷史〉,《知識份子十二講》,陳映真等著,頁1-16。台北:立緒文化,1999年12月初版。
陳映真。〈蘋果樹〉,《陳映真小說集〔1959-1964〕1:我的弟弟康雄》,頁135-156。台北:洪範書店,2001年10月初版。
陳映真。〈將軍族〉,《陳映真小說集〔1959-1964〕1:我的弟弟康雄》,頁181-202。台北:洪範書店,2001年10月初版。
陳映真。〈賀大哥〉,《陳映真小說集〔1967-1979〕3:上班族的一日》,頁77-128。台北:洪範書店,2001年10月初版。
陳映真。〈綠島的風聲和浪聲〉,《陳映真散文集1〔1976-2004〕:父親》,頁15-21。台北:洪範書店,2004年9月初版。
陳映真。〈七O年代黃春明小說中的新殖民主義批判意識:以〈莎喲娜啦‧再見〉、〈小寡婦〉和〈我愛瑪莉〉為中心〉,《左翼傳統的復歸:鄉土文學論戰三十年》,頁116-146。台北:人間出版社,2008年1月初版。
陳映真。〈七十年代黃春明小說中的新殖民主義批判意識:以《莎喲娜啦.再見》、《小寡婦》、《我愛瑪莉》為中心〉,《陳映真文選》,薛毅編,頁169-190。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12月初版。
陳映真。〈對我而言的「第三世界」〉,《陳映真文選》,薛毅編,頁529-536。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12月初版。
陳瑋崙。〈AFNT Part IV〉,《愛樂之友》22期(1977年12月):頁102-108。
陶曉清。〈排行榜〉,《三月走過:這一代的歌‧春天的歌》,陶曉清編,頁199-215。台北:皇冠雜誌社,1979年4月初版。
陶曉清統籌、楊嘉編。《民歌40:再唱一段思想起》。台北:大塊文化,2015年5月初版。
彭明偉。《五四時期周氏兄弟的翻譯文學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年6月。
曾心儀。〈論李雙澤小說「終戰の賠償」〉,《書評書目》76 期(1979年8月):頁69-76。
程宗明。〈台灣戰後廣播工業的控制與依附研究 (1947-1961):抑制需求面與管制生產面的收音機產業〉,《傳播論文選集1997》,陳世敏編,頁319-370。台北:中華傳播學會,1998年。new window
舒詩偉。〈與王明輝「打嘴鼓」:兩岸三地「搖滾九七」、音樂、與生命狀態〉,《破週報POTS》23期(1997年6月25日):頁33-36。
黃春明編著。《鄉土組曲:台灣民謠精選集》。台北:遠流,1976年4月初版。
黃雅慧。《「戒嚴」身體論:王墨林與80年代小劇場運動》。新竹: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6月。
新崎盛暉著,山城智史譯。〈沖繩能否成為東亞和平的「催化劑」?〉,《人間思想》5期(台北:人間,2013年冬季號):頁61-85。
楊祖珺。〈中國人唱外國歌的心情〉,《淡江週刊》665期(1977年1月3日)第2版。
楊祖珺譯述。〈我們為什麼要唱民歌?〉,《綜合月刊》116期(1978年7月):頁40-43。
楊祖珺。〈這才是民歌手!——介紹瓊.拜茲〉,《雄獅美術》91期(1978年9月):頁122-125。
楊祖珺。〈「青草地演唱會」之後〉,《綜合月刊》120期(1978年11月):頁52-56。
楊祖珺。〈生活、音樂、文學與思想〉,《三月走過:這一代的歌.春天的歌》,陶曉清編,頁122-125。台北:皇冠雜誌社,1979年4月初版。
楊祖珺。〈相褒:文昌公園中聽老人賽歌〉,《春風》2期(1979年12月):頁76-79。
楊祖珺。〈苦旦歌仔的滄桑〉,《八十年代》7期(1979年12月):頁91-94。
楊祖珺。〈美國女民歌手瓊‧貝茲〉,《現代文學》復刊15期(1981年10月):頁37-50。
楊祖珺。〈寄望「民歌」的再出發〉,《中國論壇》半月刊150期(1981年12月25日):頁47。
楊祖珺。〈民歌的後遺症〉,《中國論壇》半月刊180期(1983年3月25日):頁25-26。
楊祖珺編著。《壓不扁的玫瑰》。台北:前進出版社,1983年。
楊祖珺。《玫瑰盛開:楊祖珺十五年來時路》。台北:時報文化,1992年9月初版。
楊祖珺。〈推薦序:期待再一次年輕人社群音樂的吶喊〉,《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台灣現代民歌運動史》,張釗維,頁xvii-xxiii。台北:滾石文化,2003年10月再版。new window
楊祖珺。〈再.見美麗島:楊祖珺寫於2004年〉,《關不住的歌聲:楊祖珺1977-2003錄音選輯》〔歌詞本〕。台北:大大樹音樂圖像製作出版,2008年2月。
楊逵。〈追思吳新榮先生〉,《夏潮》13期(1977年4月):頁60‐61。
楊澤編。《七O年代:懺情錄》。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初版。
葉雲甫。〈永遠邊緣的反對者:訪黑名單工作室負責人王明輝〉,《非古典音樂雜誌》23期(1996年2/3月):頁98-104。
歌手。〈新歌給吳濁流〉,《夏潮》9期(1976年12月):封底。
劉雅芳。《王明輝與黑名單工作室:台灣新音樂生產的第三世界/亞洲轉向》。新竹: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1月。
劉雅芳。〈「我的亞洲路徑」論壇側記〉,《人間思想》12期(台北:人間,2016年春季號):頁309-312。
編者。〈大眾的語言.共同的心聲:「時代歌謠創作獎」作品揭曉〉,《夏潮》30期(1978年9月):頁65-69。
編輯部。〈美軍電台何去何從〉,《愛樂之友》38期(1979年4月):頁127-129。
蔡春娉。〈校園演唱直銷歌手流行音樂喜見唱和〉,《聯合晚報》,1989年12月25日第16版。
蔣勳。〈寫給故鄉〉,《夏潮》17期(1977年8月):頁29‐30。
蔣勳。〈我在橋頭送你:寫給TS〉,《眼前即是如畫的江山》,頁147-150。台北:聯合文學,2000年2月初版。
蔣勳。〈從「校園歌手」到「民歌手」〉,《楊祖珺專輯》〔歌詞本〕。新格牌‧新力股份有限公司初版,1979年。台北:新格唱片授權;滾石國際音樂企宣發行,2006年8月。
鄭鴻生。〈陳映真與台灣的「六十年代」:試論台灣戰後新生代的自我實現〉,《陳映真:思想與文學》(下冊),陳光興、蘇淑芬編,頁343-380。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11年11月初版。new window
魯迅。〈我怎麼做起小說來〉,《南腔北調集》,頁127-133。台北:風雲時代,1990年2月初版。
魯迅。〈自序〉,《吶喊》,頁(一)-(九)。台北:風雲時代,1991年9月4版。
魯迅。〈阿金〉,《且介亭雜文》,頁203-208。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12月3版。
魯迅。〈無聲的中國〉,《三閑集》,頁9-15。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12月2版。
聯合報。〈演唱逾時口頭勸止〉,《聯合報》,1983年12月2日第7版。
簡妙如。《流行文化,美學,現代性:以八、九O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重構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2002年。
《荒原:致台灣八O》劇場場刊。製作:五節芒劇團(台北),2010年12月。
《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2014年2月22日-4月20日〕展覽手冊。策展:何東洪、羅悅全、鄭慧華;展場:北師美術館,2014年2月初版。

外文文獻
日文
森達也。《放送禁止歌》。東京:解放出版社,〔2000年7月初版]2002年12月初版8刷。

英文
Kim, Pil Ho and Shin, Hyunjoon. “The Birth of ‘Rok’: Cultural Imperialism, Nationalism, and the Glocalization of Rock Music in South Korea, 1964–1975.” positions: east asia cultures critique 18, no. 1 (Mar 2010): 199-230.
Myers-Moro, Pamela A.“Songs for Life: Leftist Thai Popular Music in the 1970s.” The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20, no. 3 (1986): 93-113.
Ogura, Toshimura. “Military Base Culture and Okinawan Rock ‘n’ Roll.”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4, no. 3 (Jun 2003): 466-470.
Roberson, James E. “Uchinaa Pop: Place and Identity in Contemporary Okinawan Popular Music.” Critical Asian Studies 33, no. 2 (May 2001): 211-242.
Schafer, John C. “The Trịnh Công Sơn Phenomeno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6, no. 3 (Aug 2007): 597-643.
Shin, Hyunjoon and Ho, Tung-hung. “Translation of ‘America’ During the Early Cold War Period: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Popular Music in South Korea and Taiwan.” Inter-Asia Culture Studies 10, no. 1 (Mar 2009): 83-102.
Toriyama, Atsushi. “Okinawa’s ‘Postwar’: 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Formation of American Military Bases in the Aftermath of Terrestrial Warfare.” (trans. Buist, David)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4, no. 3 (Jun 2003): 400-418.
Wang, X. M. “The Concept of 'Asia' in Modern China: Some Reflections Starting With the 2007 Shanghai Conference.” (trans. Liu, Petrus)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11, no. 2 (May 2010): 197-201.
Yoshimi, Shunya. “‘America’ as Desire and Violence: Americanization in Postwar Japan and Asia During the Cold War.” (trans. Buist, David)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4, no. 3 (Jun 2003): 433-450.

錄音資料
合集。《七月一日生》。台北:夏潮聯合會製作統籌;上華國際發行,1997年。CD。
李雙澤等。《敬!李雙澤唱自己的歌》。台北:野火樂集製作;參拾柒度製作有限公司發行,2008年12月初版。CD。
胡德夫。《芬芳的山谷》。台北:無非文化製作發行,2014年12月初版。CD。
高山阿嬤。《高山阿嬤》。台北:Nature High Asia製作;角頭文化、魔岩唱片發行,2001年。CD。
黑名單工作室。《抓狂歌》。台北:滾石有聲出版社有限公司、索引有聲出版有限公司發行,1989年。CD。
黑名單工作室。《搖籃曲》。台北:滾石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所屬公司魔岩唱片股份有限公司發行,1996年。CD。
楊祖珺。《大地是我的母親》。台北:前進出版社發行,1985年。
楊祖珺。《楊祖珺專輯》。新格牌‧新力股份有限公司初版,1979年。台北:新格唱片授權;滾石國際音樂企宣發行,2006年8月。重製CD。
楊祖珺。《關不住的歌聲:楊祖珺1977-2003錄音選輯》。台北:大大樹音樂圖像製作出版,2008年2月初版。CD。

網路資料
今日新聞。〈歌的故事/羅大佑《亞細亞的孤兒》原來是指台灣人民?!〉,《今日新聞》,2009年3月14日,查詢日期:2016年5月7日,
[http://www.nownews.com/n/2009/03/14/949090]。
王明輝,美濃大專後生會錄音、整理。〈從抓狂歌到搖籃曲〉,發表於「串聯1999:菸樓音樂交工營」(高雄美濃,1999年8月29日-9月1日),查詢日期:2006年9月,[http://www.leband.net/music/1999.htm#2]。〔現此網址已不在,此筆為存檔資料〕
台灣綠色小組影像紀錄永續協會。「綠色小組社會運動紀錄片」影片查詢系統,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查詢日期:2016年5月8日,
[http://greenteam.tnnua.edu.tw/files/11-1045-1748.php?Lang=zh-tw]。
金昞五著,高允實譯。〈民眾的解放歌:傳統是身體、革新是心靈〉,《當代文化研究》,2012年6月11日,查詢日期:2016年6月27日,
[http://www.cul-studies.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 d=15&id=10%20%255b%25E6%259F%25A5%25E8%25A9%25A2%25E6%2597%25A5%25E6%259C%259F]。
社評。〈新謠從哪裡來?——紀錄片《我們唱著的歌》觀後〉,《南洋視界》,2016年3月28日,查詢日期:2016年5月2日,
[http://news.nanyangpost.com/2016/03/28_28.html]。
馬世芳(honeypie)。〈【搖滾樂】王明輝訪談錄(一刀未剪完整版)〉,BBS音樂五四三站(BBS music543.com),1997年8月26日。〔現此BBS站台已廢站,此筆為存檔資料〕
真言社傳播製作。《有聲的所在:新台語歌五年紀》電視紀錄片片段,原1994拍攝,1995年播出,查詢日期:2015年10月10日,
[http://tw.streetvoice.com/pigheadskin/articles/2063080/]。
陳惠湄。〈「音樂作為暗黑的救贖」:王墨林《長夜漫漫路迢迢》〉,ARTALKS(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2015年4月12日,查詢日期:2016年7月14日,[http://talks.taishinart.org.tw/juries/chm/2015041202]。
黃自。〈怎樣才可產生吾國民族音樂〉,《上海晨報》1934年10月21日第9版。 〔文章內容來自網路〕查詢日期:2016年7月12日,
[http://tieba.baidu.com/p/2428630929]。
童倩。〈日本天皇皇后破例訪問菲律賓慰靈〉,《BBC中文網》,2016年1月26 日,查詢日期:2016年6月4日,[http://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 world/2016/01/160126_philippines_japan_emperor]。
趙蕾。〈政治是本職,音樂是天職:音樂政治家喜納昌吉的故事〉,《南方週末》,2012年3月6日,查詢日期:2016年6月26日,
[http://www.infzm.com/content/71816]。
謝碩元。〈沖繩美軍姦殺案歐巴馬道歉說不出嘴〉,《焦點事件》,2016 年5 月27日,查詢日期:2016 年6 月4 日,[http://www.eventsinfocus.org/news/65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