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劇中劇結構之比較研究--《六個尋找劇作家的劇中人》與《暗戀桃花源》
書刊名:復興崗學報
作者:熊睦群
作者(外文):Hsiung, Mu-chun
出版日期:2000
卷期:69
頁次:頁325-343
主題關鍵詞:六個尋找劇作家的劇中人暗戀桃花源比較戲劇劇中劇皮藍德婁羅博布魯斯汀賴聲川Six characters in search of an authorLuigi PirandelloRobrert Brustei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5
  • 點閱點閱:28
長久以來,被世人稱之為經典作品的劇作幾乎皆是在劇場演出中受到廣大觀眾喜愛而才能流傳千古。《六個尋找劇作家的劇中人》與《暗戀桃花源》這兩齣戲是可稱二十紀裡的經典劇作之一,其受廣大觀眾喜愛的程度,亦可由他們不斷的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時的盛況可見一斑。本文是以探究觀眾這一劇場重要元素為動機,試圖將這兩齣毫無時空接觸關連與因果關係的戲劇演出作品,透過類同研究(affinity study)的比較方法,發現存在於劇作與演出中的類同性,藉以求得其中共同的與共通的基本元素或是類同中的差異,以其尋得此兩部經典劇作在戲劇結構、創作技巧、主題思想與劇場演出風格等方面的藝術規律。 在比較研究的過程中,發現這兩齣劇作皆是運用「劇中劇」的劇場性戲劇結構,這種戲劇結構使得劇作在演出的過程裡,觀眾無形之中被戲劇結構引導在一個理性劇行為上,從而使這兩齣戲在演出中所要傳達給觀眾的抽象意念,在觀眾的共同參與考的「創作想像」的行為過程中被理解、深化且更為豐富。
圖書
1.姚一葦(1988)。藝術的奧祕。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姚一韋(1986)。詩學箋註。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Brustein, Robert、Pirandello, Luigi、陳玲玲(1998)。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台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皮藍德婁戲劇集。台北:華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龍協濤(1997)。讀者反應理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介民(1990)。比較文學方法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姚一葦(1992)。戲劇原理。台北:書林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昂利.柏格森、徐繼曾(1992)。笑--論滑稽的意義。商鼎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孫惠柱(1994)。戲劇的結構:敘事性結構和劇場性結構。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賴聲川(1999)。賴聲川:劇場二冊。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