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韓文化交流三題
作者:李相美
作者(外文):Sang-Mi Lee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曾永義
沈 冬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文化轉移高麗伎唐樂鄉樂化祭孔(釋奠)廣場劇《三國志》CulturationGoreyo court musicDang-akspread of Hyang-akConfucius ceremonyMadang TheaterRecords of Three Kingdom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45
本論文從歷史文獻、音樂文化史、音樂理論、樂舞現象以及戲曲史、戲曲表演、戲曲交流等的主題,來探討兩國文化交流內容及其意義,並進一步針對未來研究中、韓兩國音樂戲曲文化發展的方向。筆者,以「文化移轉」的思維,從音樂交流、祭孔儀式文化交流以及戲曲交流等三方面,分析中韓兩國文化交流現象。
中、韓兩國之間文化淵源頗為深遠,古代韓國在有文字以前,就曾經借用漢字來表達其民族文化思想,所以從韓國文字和語音上可以找到許多中國唐宋時代中古音的痕跡。韓國與中國各方面的文化交流,見於中.韓兩國的文獻。
中韓交流可以追溯到「箕子入朝說」。之後與韓國三韓時代與中國秦漢朝之交流,韓國三國與當時中國隋、唐朝代交流。在這時期文化交流上最重要的史實是中國隋唐朝宮廷音樂中列入了「高麗伎」而進行當時韓國音樂文化之間的交流。
「高麗伎」是中國宮廷讌中的韓國音樂。隋朝開皇年間的「七部伎」已見其名;唐太宗年間也被列入為「十部伎」之一。雖然「高麗伎」是中國宮廷與當時韓國以高句麗為中心的三國的音樂的表現,是當時中國宮廷接受了外國音樂而把它當地化而成的音樂,雖然不全然是當時韓國的音樂的呈現,可是有一定的中韓音樂交流上的意義。
從韓國三國時期在音樂上有交流後,到了韓國高麗朝,音樂交流更值得注意。曾在宋徽宗時把中國樂制、樂員及樂器贈送給韓國高麗王朝。當時傳來的宋朝樂制對往後韓國傳統樂舞、樂制以及樂論之定立影響很大。除此外,高麗朝廷對國家儀式的制定影響頗深。
韓國音樂分成唐樂、雅樂及鄉樂等三大系統,唐樂是接受中世紀時中國唐宋大曲的詞曲及其舞蹈配樂,雅樂是舉行宮廷的儀典時所用的音樂,最後鄉樂是韓國自古至今的傳統音樂。其中,從中國傳來的「唐樂」及「雅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韓國傳統音樂。不過經過數百年的歲月,唐樂及其樂器以及唐樂呈才所使用的配樂,都漸漸當地化,稱為「鄉樂化」。
中國的樂論對韓國樂論的建立有很大影響。韓國第一部樂書《樂學軌範》(朝鮮,成俔),本於《禮記》等禮樂思想,參考了陳暘《樂書》、蔡元定的《律呂新書》等中國重要樂書,而建立韓國傳統音樂理論體系。
從臺.韓的祭孔儀式上也可以找到文化交流情形。韓國的「釋奠禮」的傳統悠久,高句麗時代就已見文獻記載,直到高麗睿宗朝引進了宋制「大晟雅樂」後,較具規模。朝鮮世宗年間按照元朝林宇的〈大成樂譜〉而把孔子地位推為文宣王對他極為尊崇;韓國目前1981年國立國樂院制訂的「釋奠大祭」,在朝鮮朝代的國學「成均館」文廟舉行,保留宋制春祭與秋祭等傳統,佾舞有文舞與武舞呈獻。
臺灣臺北市孔廟保留明代傳統而且舉行1973年由國家制訂的祭孔典禮的「祭孔大典」; 保留了明代傳統將孔子定位為「至聖先師」而跳六佾舞。祭孔大典都在每年國曆9月28日孔子誕辰日舉行,自從2008年春季開始恢復了「春秋兩祭」的古制,每年2次舉行祭孔儀式。
筆者有幸自2006年起參與臺北孔廟與韓國成均館及儒學團體之間的交流,了解一些兩國釋奠文化交流之當地化情形。例如:臺北孔廟從韓國保持春秋兩祭後決定舉辦春祭活動,而在舉辦春際時加上「創新」,讓祭奠儀式變得「慶典」式的活潑,讓年輕學子來參與儀式,如讓年輕人「讀經」,製作「祭品」而且「執禮」。又從韓國而言,韓國則為了更多人參與尊孔儀式而把農曆2、8月上丁日改成陽曆的5月11日及9月28日,秋祭與中.臺同時舉行;而且韓國釋奠佾舞中的武舞,由林鶴璇教授經過數年之中國及臺灣孔廟交流並作文獻考證後,終於2007年恢復成功。這些都是兩國祭孔文化交流的結果,透過交流可以讓彼此文化更豐富多元。
最後分析中韓兩國在傳統戲劇上的交流。第一是韓國唱劇之形成受到中國京劇影響。20世紀初,韓國唱劇成立時,從傳統說唱形式「Pan-Sori」蛻變為舞臺表演的戲劇形式時,唱劇曾經受到中國傳統戲劇─京劇的表演特色,例如:唱者分飾劇中人物、上下場幕、運用道具的寫意性舞台等。第二,1980年代以孫桭策為靈魂人物的韓國民間劇團「美醜」便以「當下、當地」即是「人生」即是「舞台」的呼籲下嘗試劃地為場的開放式的表演形式─「廣場劇」。它在韓國傳統唱劇表演手法的基礎上發展,博得觀眾喜愛數十載而不衰。這表演形式,從劃地為場、即興式表演、演員以三小為主,及故事內容滑稽詼諧等觀點,就與宋代「落地掃」表演形式頗為類似。這饒有「落地掃」形式的韓國「美醜」劇團的廣場劇,2004年所演出之《三國志》,後來這一劇得到中國青睞,經過2年的移植過程後,很成功地於2007年6月在中國南京演出。韓國保持以即興式表演及與觀眾互動頻繁的韓國廣場劇基本特色,而加以當地有專業底子的演員陣容、中國化的服裝舞台、編曲等變化。第三,韓國傳統故事《春香傳》戲曲之交流。《春香傳》被稱為韓國的《西廂記》,是妓女之女與士紳子弟之戀愛故事。這故事介紹到中國後,被中國地方戲曲劇種之一的越劇接受,《春香傳》改編成越劇獲得成功,成為該劇的經典劇目之一。以《春香傳》媒介,在2000年第7屆BeSeTo演劇節由韓國舉辦時,由中國的越劇、日本的歌舞伎及韓國的唱劇來演出。不論它的演出效果如何,這樣的嘗試在戲曲的文化交流上有很大啟發。觀眾目睹到一個地方的故事可以由不同地區的戲曲藝術,呈現時所帶來的迥然不同的韻味。
進入21世紀,已有10年,現代的中國文化與韓國文化交流更加頻繁。所謂的「韓流」席捲了大部分亞洲地區。不過因為韓國急於成效,而製作了大量不及格品質的韓劇量產後,在媒體之誤導(端午節、李白是韓國人)也有了「醜韓」族,韓流一度受到影響。不過,最近又起了另一波韓流,就是在文化學術界研究韓學的學者更多,從表面的文化現象透析到內涵層面,探討文化現象裡面的思想內涵。從多樣化的文化因素上找到韓國真正的文化意涵。在此際,回應古代韓國與中國在文化音樂、戲曲上的交流而介紹目前情況而展望未來是有意義的事項,透過此次研究,我們可以從歷史上兩國的文化交流可以了解兩地文化現象之內容及其意義,更進一步地使彼此更了解,又互相影響了達到雙贏的效果。
The abstract will discuss the contents and 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Korea by analyzing historical materials, music cultures, music theories, performances with music, history, performances, and exchange of Chinese opera which als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studying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these two countries in the future. Based on the idea of “Culturation,” I am about to discuss th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them from three aspects as follows: music, the Confucius ceremony, and the Chinese opera.
The origin of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Korea can be traced back to Gija’s stay in Korea, following this period, the Three Kingdoms of Korea kept having cultural dialogue with Han and Qin Dynasty, and hundreds of years later, continuously being culturally connected with Sui and Tang Dynasty. The most prominent historical evidence of the latter period is “Goreyo court music(高麗伎),” the Korean music performed in Chinese court dance, which had been included in “seven pieces of court dance” since rule of Yang Jian in Sui Dynasty and later on listed into one of “ten pieces of court music” during the reign of Li Shi Min in Tang Dynasty. Though Goreyo court music was specially recognized by Chinese authorities with the genre centered in Goreyo out of other two kingdoms, it failed to present the authentic Korean style since its localization in China; whereas, it is still served as pioneering medium in this exchanging history.
With the previous cultural exchange during the Three Kingdoms of Korea, music exchange was far maturer in Goreyo Dynasty that Chinese music system, musicians, and instruments were sent to Goreyo court as presents from Emperor Zhao Ji of Song Dynasty which had great influences on the foundation of Korean traditional dance, music system and music theory. Korean music was divided into three major systems, such as Dang-ak(唐樂), A-ak(雅樂, court music) and Hyang-ak(鄉樂). Dang-ak was influenced by melody, lyrics and dancing score of Da Qu (大曲) in Tang and Song Dynasty; A-ak was the music genre adopted while holding rituals at the court; last but not least, Hyang-ak was traditional folk music passed down for ages. Among which, Dang-ak and A-ak introduced from China to some extent deeply affected Korean traditional music style. However, with centuries passed, musical instruments and scores of Dang-ak were gradually localized, also called “spread of Hyang-ak (鄉樂化).” Chinese music theories were considered influential as well on Korean music theories. The first Korean music book, Akhak Gwebeom (樂學軌範, Guide to the Study of Book, written by Seong Hyeon), based on the idea of Book of Rites, also referring to Yue Shu (The Book of Music) written by Chen Yang and Lu Lu Xin Shu (New Book of Melody) written by Tsai Yuan Ding and other concerning books, building up the system of Korean traditional music.
We can also refer to the memorial ceremony of Confucius in Taiwan and Korea to witness the evidence of cultural exchange. The Confucius ceremony in Korea boasts long history and was recorded on historical documents since Goreyo period; until Goreyo Emperor Wang U introduced the music system of Song Dynasty, Da Sheng Ya Yue (大晟雅樂, Da Sheng court music),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ritual was getting more systematic. During the reign of Sejong the Great of Joseon Dynasty, Confucius was highly respected and honored as “Wen Xuan Wang” according to Da Cheng Yue Pu (大成樂譜, Da Cheng Scores) written by Lin Yu of Yuan Dynasty. The “Grand Confucius Ceremony,” formalized by National Centre for Korean Traditional Performing Arts in 1981, currently held at national Confucian academy, Sungkyunkwan(成均館), which still maintains traditions of Spring and Autumn Ceremony of Confucius of Song Dynasty and features prestigious ritual dances such as civil dance and military dance.
Taipei Confucius Temple keeps the traditions of Ming Dynasty and holds the grand memorial ceremony of Confucius formalized by the authorities in 1973. The ritual respects Confucius as “the most sage venerated late teacher” and features “36-men ritual dance” to value his historical status. On September 28th, the birth of Confucius, this noted ceremony is held annually and the traditional Spring and Autumn Ceremony of Confucius was revived in 2008.
I started to participate in Confucius ceremony in Taiwan and Korea since 2006 to analyze how cultural exchange actually travels between them, like Taipei Confucius Temple, inspired by the idea that Korea maintained the Spring and Autumn Ceremony thus decided to bring the tradition back; plus with creativity added to the spring ceremony, the whole process of ritual becomes as lively as festival, which draws young students to attend it to learn reading classics, making sacrifices and conducting the rite. In order to attract more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the memorial ceremony of Confucius, Korea shifts the first tenth day in February and August of lunar calendar to May 11th and September 28th of solar calendar, as for spring ceremony, Korea conforms to the mutual procedures and date with China and Taiwan. After long-term cultural exchange at Confucius Temples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 and completely textual research, Professor Lin He Xuan successfully revived the Korean ritual dance in 2007. Those above are prominent evidences of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these two countries which diversifies mutual cultural capacity.
The last part is to analyze the exchange of traditional opera between China and Korea. First, I will explain how Beijing Opera influenced the formation of Korean Changgeuk(唱劇). In early 20th century, Korean traditional performing style, pan-sori(盤索利), was transformed to theatrical stage performance, Changgeuk. This performing style features multiple characters portray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act, and exquisite stage which are based on the prototype of Beijing Opera. Second, during 80s, Korean civil theatrical troupe, Mei Chou (Beauty vs. Ugliness), attempted to refine traditional performing style to new way under the slogan “Life is one’s stage” called Madang Theater(廣場劇). Based on traditional Changgeuk style, it features universal stage, improvisation, casting choice of young male and female actors and comedians and sarcastic and hilarious story-telling point of view, sharing much traits of Luo Di Sao (落地掃, touring interactive performance) of Song Dynasty. This Korean Madang Theatre is operated with Luo Di Sao style, their adaptation of Records of Three Kingdoms(三國志) in 2004 was a great hit in China; after 2-year cultural transfer, this opera successfully made stage hit again in Nanking in June, 2007. Korea maintains improvisation and interaction with audience as their foundation of Madang Theatre, and makes a bit modification on professional acting crew, Chinese costumes and stage design as well as arrangement. Third, I will focus on cultural exchange of Korean traditional opera, The Legend of Chunhyang(春香傳). The opera was also considered Korean Romance of the West Chamber, concerning love romance between the daughter of prostitute and the son of gentry. The story was introduced to Chinese Yue Opera and adapted successfully, becoming one of the classic performances in Yue Opera history. Later on in 2000, by the medium of The Legend of Chunhyang, the seventh year of BeSeTo Theatre Festival proudly presented new style of acting fusing with Chinese Yue Opera, Japanese Kabuki, and Korean Changgeuk. This renovated attempt in performance plays an inspirational role in cultural exchange of Asian operas. Audience can bear witness to various opera performances of the same storylines which still present completely new styles on stage.
In 21st century, th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Korea is getting more frequent than ever since Korean Wave swiftly sweeps through Asia. Earlier during the period, the main highlight of wave is Korean dramas, pop music and so on; however, the focus is gradually transferred to cultural and academic fields, from which the researchers dissect the cultural phenomena from the surface down to more profound aspect, finding the genuine cultural significance between China and Korea according to diversified cultural factors. And with this opportunity, I will review the exchange between ancient Korea and China on music and operas through the research to introduce current interaction which I reckon it is rather meaningful for the prospect and outlook of future exchange. This will not only stimulate further understanding for each other, but also influence mutual cultural property to enrich their cultures and have a win-win effect.
一、專著
經史類
〔唐〕孔穎達等撰:《禮記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9月第1版
〔東漢〕何晏集解.〔北宋〕邢昺疏:《論語注疏解經》,收入《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9月第1版
〔漢〕司馬遷撰.〔南宋〕裴駰集解:《新校本史記》130卷,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10月三版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新校本漢書集注一百卷》,臺北:鼎文書局1973年3月再版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新校本後漢書九十卷》,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元月五版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新校本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2月三版
〔梁〕沈約撰:《新校本宋書》100卷,臺北:鼎文書局,1993年10月七版
〔唐〕房玄齡等撰:《新校本晉書》230卷,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元月初版
〔梁〕蕭子顯撰:《新校本南齊書》59卷,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3月初版
〔唐〕李百藥撰:《新校本北齊書》50卷,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3月初版
〔隋〕姚察.謝炅、〔唐〕魏徵.姚思廉合撰:《新校本梁書》56卷,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10月五版
〔隋〕姚察、〔唐〕魏徵.姚思廉撰:《新校本陳書》36卷,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10月五版
〔北齊〕魏收撰:《新校本魏書》114卷,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9月初版
〔唐〕令狐德棻等撰:《新校本周書》50卷,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2月五版
〔唐〕李延壽撰:《新校本南史》80卷,臺北:鼎文書局,1994年9月八版
〔唐〕李延壽撰:《新校本北史一百卷》,臺北:鼎文書局,1985年3月四版
〔唐〕魏徵等撰:《新校本隋書》85卷,臺北:鼎文書局,1983年12月四版
〔後晉〕劉昫等:《新校本舊唐書》200卷,臺北:鼎文書局,1985年3月四版
〔宋〕歐陽脩.宋祁等撰:《新校本新唐書》225卷,臺北:鼎文書局,1985年2月四版
〔宋〕薛居正等撰、〔清〕邵晉涵輯:《新校本舊五史》150卷,臺北:鼎文書局,1995年5月八版
〔元〕脫脫等撰:《新校本宋史》160卷,臺北:鼎文書局,1983年11月三版
〔元〕脫脫等撰:《新校本遼史》160卷,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11月初版
〔元〕脫脫等撰:《新校本金史》135卷,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11月初版
〔明〕宋濂等撰:《新校本元史二百十卷》,臺北:鼎文書局,1995年8月六版
柯紹忞著:《新元史》257卷(全1冊),大陸:中國書店,1988年8月第1版據中國書店木版刷印本影印
〔清〕張廷玉等撰:《新校本明史》332卷,臺北:鼎文書局,1982年11月四版
趙爾巽撰:《楊校標點本清史稿》529卷,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9月初版
〔唐〕杜佑:《通典》200卷,收入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1986年初版
〔宋〕王溥:《唐會要》100卷,收入《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
〔宋〕李燾.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點校:《續資治通鑒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2版
〔唐〕吳兢:《貞觀政要》,收入《四部備要》,臺北:中華書局,1962年,上海中華書局據明刻本校刊
〔宋〕李昉編:《太平御覽一千卷》,《四部叢刊》三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臺一版,據宋刊本影印本。
〔朝鮮〕鄭麟址:《高麗史(全3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2年2月初版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著.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朝鮮通史》翻譯組譯:《朝鮮通史(上卷,全3冊)》,延邊:吉林人民出版社,1973年5月第1版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著.吉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譯:《朝鮮通史(下卷)》,延邊:吉林人民出版社,1975年10月第1版
〔宋〕陳暘撰:《樂書》200卷,收入《四庫全書珍本》九集.經部.四類66-7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宋〕鄭樵:《通志》200卷,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72-381冊史部132.別史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初版,據國立故宮博物 院藏本影印
〔清〕金之植:《文廟禮樂考》,收入《孔子文化大全.史誌類》,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1989年
全輯
《全唐詩》(全25冊),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4月第1版
〔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共4冊),收入1998年重印《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11月第1版
子集類
〔戰國〕呂不韋輯.畢浣輯校:《呂氏春秋》,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北京第1版
〔戰國〕荀況著.王天海校釋:《荀子校釋》,《中華要籍集釋叢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
〔清〕王文誥.邵希曾同編:《唐代叢書》,臺北:新興書局,1968年,弁山樓藏,嘉慶11年春鐫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唐代叢書》五集本,臺北:新興書局,1968年,弁山樓藏,嘉慶11年春鐫
〔唐〕蘇鶚:《杜陽雜編》上下卷,《唐代叢書》初集本,臺北:新興書局1968年,弁山樓藏,嘉慶11年春鐫
〔後漢〕蔡邕:《琴操》,收入嚴一萍選輯:《叢書集成三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宋〕徐兢:《宣和奉使高麗圖經》40卷,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知不足齋叢書》本,收入殷夢霞.于浩選編:《使朝鮮錄》(上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頁1-354附:〔清〕蔣光煦校:《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光緒九年(1883年)《斠補隅錄》本,頁355-365
〔宋〕徐兢:《使高麗錄卷》,〔清〕《說郛》本,收入殷夢霞.于浩選編:《使朝鮮錄》(上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宋〕趙汝适撰:《諸蕃志》,《史料三編》本,臺北:廣文書局,1969年7月初版
〔宋〕孟元老著:《東京夢華錄》(十卷),收入《東京夢華錄外四種》,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8月頁1-71
〔宋〕耐得翁著:《都城紀勝》(一卷),收入《東京夢華錄外四種》,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8月,頁73-92
〔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勝錄》(一卷),收入《東京夢華錄外四種》,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8月,頁93-113
〔宋〕吳自牧著:《夢梁錄》(二十卷),收入《東京夢華錄外四種》,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8月,頁115-307
〔宋〕周密著:《武林舊事》(十卷),收入《東京夢華錄外四種》,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8月,頁309-466
〔宋〕王安禮撰:《王魏公集》,《四庫全書珍本》第280冊,別輯.集部,別集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宋〕蘇軾撰:《蘇軾文集》,曾枣莊.舒大剛主編:《二蘇全書》第12冊,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年
〔宋〕蘇轍撰:《欒城集》,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第382冊,集部第35冊,別集類,臺北:世界書局,1986年
〔元〕鐘嗣成:《錄鬼簿》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二)本 北京 中國戲劇出版社 1982年11月(第4次印刷) 頁85-274
《異域志》〔元〕周致中撰:《史料三編》本臺北廣文書局1969年7月初版頁48
《奉使朝鮮倡和集》〔明〕倪謙:宣統二年(1910年)《玉簡齋叢書》本收入《使朝鮮錄》(上冊)殷夢霞.于浩選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朝鮮紀事》〔明〕倪謙:宣統二年(1910年)《玉簡齋叢書》本收入《使朝鮮錄》(上冊)殷夢霞.于浩選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遼海編四卷》〔明〕倪謙:成化五年(1469年)刻本收入《使朝鮮錄》(上冊)殷夢霞.于浩選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寶顏堂訂正方洲先生奉使錄》二卷〔明〕張寧清初《尚白齋鎸陳眉公訂正秘笈》本收入《使朝鮮錄》(上冊)殷夢霞.于浩選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朝鮮賦》〔明〕董越撰.魏元曠校勘民國九年(1920年)《豫章叢書》本收入《使朝鮮錄》(上冊)殷夢霞.于浩選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朝鮮雜志一卷》 〔明〕董越撰 民國三十年(1941年)《玄覽堂叢書》本收入《使朝鮮錄》(上冊)殷夢霞.于浩選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使朝鮮錄》〔明〕龔用卿收入《使朝鮮錄》(下冊)殷夢霞.于浩選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奉使朝鮮稿》〔明〕朱之蕃收入《使朝鮮錄》(下冊)殷夢霞.于浩選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明〕姜日廣:《輶軒紀事》,光緒廿一年(1895年)《豫章叢書》本,收入殷夢霞.于浩選編:《使朝鮮錄》(下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明〕朱權:《太和正音譜》,收入《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三),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11月(第4次印刷)
〔明〕苕上愚公(茅瑞徵)撰:《東夷考略》,《筆記六編》本,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12月初版
〔清〕阿克敦《東游集》,嘉慶廿一年(1816年)《德蔭堂集》本,收入殷夢霞.于浩選編:《使朝鮮錄》(下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清〕阿克敦:《奉使圖》,收入殷夢霞.于浩選編:《使朝鮮錄》(下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清〕柏葰:《奉使朝鮮驛程日記》,道光廿四年(1844年)《薜箖吟館鈔存》本,收入殷夢霞.于浩選編:《使朝鮮錄》(下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清〕魁齡:《東使紀事詩略》,同治五年(1866年)刻本,收入殷夢霞.于浩選編:《使朝鮮錄》(下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清〕馬建忠:《東行三錄》,光緒廿三年(1897年)《小方壺齋輿地叢鈔再補編》本,收入殷夢霞.于浩選編:《使朝鮮錄》(下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清〕崇禮:《奉使朝鮮日記》,光緒二十年(1894年)《小方壺齋輿地叢鈔再補編》本,收入殷夢霞.于浩選編:《使朝鮮錄》(下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清〕薛培榕輯:《東藩紀要十二卷》,《史料四編》本,臺北:廣文書局,1972年元月初版
(二)專書類
通論類
鄭振鐸撰:《中國俗文學史(上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8年8月初版
趙聰著:《中國大陸的戲曲改革(1942─1967)》,香港:中文大學,1969年8月初版
王儀著:《隋唐與後三韓關係及日本遣隋使遣唐使運動》,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2年10月初版
王儀著:《古代中韓關係與日本》,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3年3月初版
楊隱(楊蘟瀏):《中國音樂史》,臺北:學藝出版社,1977年元旦再版
田邊尚雄原著.陳清泉譯:《中國音樂史》,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1月臺五版
楊蔭瀏著:《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上下冊),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年第1版
邱坤良:《民間戲曲散記》,臺北:時報文化山版公司,1983年4月
本店編譯部編:《兩晉南北朝史》(上中下三冊),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83年10月臺六版
許常惠:《中國民族音樂學導論》,臺北:百科文化,1985年2月
常任俠:《中國舞蹈史》,收入《中國舞蹈史初編三種》,臺北:蘭亭書店,1985年10月初版
朝養民:《秦漢文化史》,臺北:里仁書局,1986年10月初版
韓幼德:《戲曲表演美學探索》,臺北:丹青文化,1987年2月
中央民族學院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編:《中國少數民族語言》,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1987年11月
〔韓〕李元淳.崔柄憲.韓永愚著/詹卓穎譯:《韓國史》,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公司,1987年11月
趙中孚.張存武.胡春惠等主編:《近代中韓關係史資料彙編》(第五冊),臺北:國史館,1988年2月
曾師永義著:《詩歌與戲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4月初版
全國民族院校文藝理論研究會主編:《民族風情與審美》,北京:紅旗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
譚達先:《中國民間戲劇研究》,臺北:商務印書館,1988年8月初版
姚一葦:《戲劇與文學》,臺北:聯經文化事業公司,1989年9月new window
劉再生:《中國古代音樂史簡述》,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華民國文藝社團概況》,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9年
錢南揚著:《永樂大典戲文三種校注》,台灣:華正書局,1990年9月
曲六乙:《儺戲.少數民族戲劇及其它》,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
曾師永義編著:《中國古典戲劇的認識與欣賞》,臺北:正中書局,1991年11月臺初版
馬學良.梁庭望.張公瑾編:《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史》(上.下二冊),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2年1月第1版
孫進己著:《東北各民族文化交流史》,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2 年8月初版
姚一葦著:《戲劇原理》,臺北:書林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王遠新:《中國民族語言學史》,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
王國維著:《王國維戲曲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1993年9月初版
戴慶廈主編:《垮境語言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金文達:《中國古代音樂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
胡起望.項美珍:《中國少數民族節日風情》,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4月初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文化宣傳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使用情況》,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
汪毓和:《中國近現代音樂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4年
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年1月北京第1版
張紫晨著:《中國民間小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第2版
許金榜著:《中國戲曲文學史》,北京:中國文學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周育德著:《中國戲曲文化》,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5年12月 第1版
韓俊光著:《朝鮮族》,北京:民族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
王安祈著:《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臺北:里仁書局,1996年10月new window
廖奔著:《中國古代劇場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
諏訪春雄著.黃強、葉漢鰲譯:《中日韓民間祭祀儀禮的比較研究》,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7年9月初版
袁炳昌.馮光玉主編:《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史》(上編),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馮文慈:《中外音樂交流史》,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
王儀著:《蒙古元與王氏高麗及日本的關係》,臺北:商務印書館
佟冬主編.叢佩遠、孫玉良、宋焮、楊暘、張本政、霍爎原著:《中國東北史》(共6卷),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張庚.郭漢城著:《中國戲曲通史》(上下二冊),臺北:大鴻圖書有限公司,1998年7月初版
寧夢辰著:《東北地方史》,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周發祥.李岫主編:《中外文學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曾師永義著:《戲曲源流新論》,臺北:立緒出版社,2000年4月初版
李治亭主編:《東北通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楊聖敏主編:《中國民族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瞿健文.崔明龍主編:《朝鮮族:吉林磐石市燒鍋朝鮮族村調查》,崑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韓〕李杜鉉著/紫荊.韓英姬譯:《韓國演劇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
劉彥君.廖奔:《中外戲劇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
專論類
董作賓等著:《中韓文化論集》(一),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5年12月再版
董作賓等著:《中韓文化論集》(二),臺北:中華大典編印會,1966年2月三版
李光濤:《中韓民族與文化》,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8年6月初版
〔日〕岸邊成雄.梁在平、黃志炯譯:《唐代音樂史的研究》(上下冊合訂本),臺北:台灣中華書局,1973年10月初版
林謙三:《隋唐燕樂調研究》,収入《近古文學概論等三書》,臺北:鼎文書局,1974年3月初版
邱瓊蓀著:《法曲》,收入《近古文學概論等三書》,臺北:鼎文書局,1974年10月初版
曾永義著:《說俗文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
李耀宗編:《中國少數民族童話故事選》,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0年11月第1版
楊蘟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上下二冊),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年2月第1版
任訥:《唐聲詩》(上下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0月第1版,上編:647,下編:頁634
歐陽予倩主編:《唐代樂舞》,收入《中國舞蹈史二編兩種》,臺北:蘭亭書店,1985年10月初版
歐陽予倩編著:《全唐詩中的樂舞資料》,收入《中國舞蹈史二編兩種》,臺北:蘭亭書店,1985年10月初版
孫景琛.吳曼英:《中國歷代舞姿》,收入《中國舞蹈史初編三種》,臺北:蘭亭書店,1985年10月初版
王克芬編著:《中國古代舞蹈史話》,收入《中國舞蹈史初編三種》,臺北:蘭亭書店,1985年10月初版
蘇國榮:《中國劇詩美學風格》,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6月初版
郭杰.李炳海.張慶利著:《先秦詩歌史論》,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
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研究部編:《民間文學論叢》,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編輯組編:《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上),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第1版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編輯組編:《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中),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第1版
《中國少數民族民間文學作品選講》編寫組:《中國少數民族民間文學作品選講》,崑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一版
宋恩常編:《中國少數民族宗教初編》,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第1版
吳重陽:《中國當代民族文學概觀》,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6年1月第1版
李景江.李文煥著:《中國各民族民間文學基楚》,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
劉萬慶.吳雅芝編:《中國少數民族風物傳說選》,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6年7月第1版
本社編輯室:《中國古代音樂故事與傳說》,臺北:開拓出版社,1987年6月初版
中國俗文學學會編:《俗文學論》,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
吳秋林選編:《外國民間寓言選》,瀋陽: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1988年1月第1版
中央民族學院少數民族文學藝術研究所編:《中國少數民族樂器誌》,音樂中國 出版社,1988年2月初版
陳慶浩.王秋桂主編:《中國民間故事全集》─吉林《貳》,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公司,1989年6月初版
秦昹誠.魏立主編:《中國民族音樂大觀》,沈陽:沈陽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
邱瓊蓀遺著.隗芾輯補:《燕樂探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1月初版
王耀華:《中國傳統音樂概論》,臺北:海棠事業文化有限公司,1990年9月初版
何光岳著:《東夷源流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
陶立璠著:《民族民間文學理論基礎》,北京:中央民族學阮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本編輯組:《民族文獻提要》,崑明:雲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4月第1版
〔韓〕金貞培.〔中〕高岱譯:《韓國民族文化和起源》,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
《黑龍江少數民族風俗》,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
杜亞雄:《中國少數民族民間音樂概述》,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
楊學琛著:《中國民族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4月初版
黃永林選編:《中國民間文化精品系列.風物傳說篇─泰山黃河的傳說》,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
劉宗華等選編:《中國民間文化精品系列.故事篇─寶刀和魔笛》,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
何紅一選編:《中國民間文化精品系列.情歌篇─唱支山歌做媒人》,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版
俞人豪.陳自明著:《東方音樂文化》,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
陳芳芝:《東北史探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1版
逄振鎬著:《東夷文化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
王鐘翰主編:《滿學朝鮮學論集》,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
陳抱成:《中國的戲曲文化》,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5年10月第1版
《中國民間歌曲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民間歌曲集成─遼寧卷》,北京:本書編輯委員會,1995年12月第1版
徐萬邦.祁慶富著:《中國少數民族文化通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
本書編輯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黑龍江卷》,北京:中國IBSN中心,1996年6月第1版
計畫主持人:曾永義:《《俗文學概論》教材編纂計畫成果報告》,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系,1996年9月至1997年12月new window
蕭金松編:《海峽兩岸中國少數民族研究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邊政協會,1996年6月初版
李援朝.杜阿奇.徐萬 主編:《中國周邊國家的國情與民俗》,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
于寶林.華祖根主編:《中國民族研究年鑒》(1995年),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
金榮華:《民間故事論集》,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6月初版
方鶴春主編:《中國少數民族戲劇研究論文集》,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袁炳昌.馮光玉主編:《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史》,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紀蘭慰.邱久榮主編:《中國少數民族舞蹈史》,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韓〕崔根德著:《韓國儒學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紀蘭慰.邱久榮主編:《中國少數民族舞蹈史》,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嚴汝嫻.許秀玉:《中國少數民族婚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9月初版
史習成主編:《東方神話傳說》(第八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特.賽音巴雅爾主編:《中國少數民族當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鐘敬文:《中國民間文學演講集》,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滿都爾圖等著:《龍井市朝鮮族卷》,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張前著:《中日音樂交流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沈師 冬:《唐代樂舞新論》,臺北:里仁書局, 2000年3月初版
門巋著:《戲曲文學:語言托起的綜合藝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廖奔.劉彥君編著:《中國戲曲發展史》(全4冊),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傅謹著:《中國戲劇藝術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田聯韜主編:《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上),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復旦大學韓國研究中心編:《韓國研究論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杜亞雄編著:《中國少數民族音樂概論》,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中國民俗學會編:《民俗學苑:中國民俗學年刊》(2000~2001年合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王薇、楊效雷、吳振清著:《中朝關係史》,世界知識出版社, 2002年9月第1版
李斌城主編:《唐代文化》(共三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2年第1版
曾永義:《俗文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 2003年6月new window
拜根興:《七世紀中葉唐與新羅關係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趙志忠選編:《中國少數民族民間文學作品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羅開雲等著:《中國少數民族革命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張玉安.陳崗龍主編:《東方民間文學比較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年10月第1版
容世誠:《戲曲人類學初探》,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李強.柯琳:《民族戲劇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金渭顯:《韓國關係史研究論叢》,香港社會科學出板社有限公司,2004年2月香港初版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太原:書海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翁敏華:《中日韓戲劇文化因緣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彭林著:《中國禮學在古代朝鮮的播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簡江作:《韓國歷史與現代韓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8月初版
鄭長鈴著:《陳暘及其《樂書》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
徐元勇著:《中日音樂文化比較研究》,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2007年7月第1版
許倬雲:《我者與他者: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臺北:時報文化,2009年10月初版
(三)工具書.志類
羅錦堂編著:《中國戲曲總目彙編》,香港:萬有圖書公司,1966年6月初版
郭漢城著:《戲曲劇目論集》,上海文藝出版社
陳固亭著:《中日韓百年大事記》,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1年5月
:《興京縣志》(遼寧省),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據〔民國〕沈國冕修,蘇民纂.民國十四年鉛印本,1974年臺一版
吳晗輯:《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句,1980年3月第1版
上海藝術研究所.中國戲劇家協會上海分會編:《中國戲曲曲藝詞典》,上 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1年9月第1版
陸峻嶺.林幹同編:《中國歷代各族紀年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初版
吉聯抗輯譯:《魏晉南北朝音樂史料》,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年2月第1版
金渭顯編:《高麗史中中韓關係史料彙編》(上下二冊),臺北:食貨出版社,1983年4月初版
本書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3年8月第1版
上海圖書館編:《中國叢書綜錄》全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2月
本書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年6月第1版
曾自融主編:《京劇劇目辭典》,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年6月
本書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戲劇》,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天津卷),北京:中國IBSN中心,1990年12月1版
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資料注譯》(上下冊),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1990年第1版
中央民族學院少數民族文學藝術研究所編:《中國少數民族樂器誌》,臺北:音樂中國出版社,1991年2月初版
永吉縣志編纂委員會:《永吉縣志》,長春:長春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
中國少數民族藝術詞典學位論文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少數民族藝術詞典》,民族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
本書全國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吉林卷》,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戲曲志》(吉林卷),農業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
徐培均.范民聲主編:《中國古典名劇鑒賞辭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9月 第2次印刷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戲曲志》(遼寧卷),北京交通印務實業公司,1994年4月第1版
傅曉航.張秀蓮主編:《中國近代戲曲論著總目》,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
本書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音樂集成─黑龍江卷》,北京:中國IBSN中心,1994年9月第1版
本書編輯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吉林省》,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年9月第1版
《中國戲曲劇種大辭典》編輯組:《中國戲曲劇種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 版社,1995年6年第1版(唱劇見於頁344-346)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戲曲志》(上海卷),北京:中國IBSN中心,1996年12月第1版
齊森華、陳多、葉長海主編:《中國曲學大辭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
鐵木爾.達瓦買提主編:《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大辭典》(東北.內蒙古地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李澤奉.劉如仲編著:《清代民族圖志》,西寧:清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蔣菁.管建華.錢茸主編:《中國音樂文化大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方慧編著:《歷代少數民族法律典──「二十五史」有關少數民族法律史料輯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韓文部份─
(一)史傳類
〔朝鮮〕弘文館纂輯.校正:《增補文獻備考二百卷》(共3冊),首爾:東國文化社,檀紀4290年11月
〔韓〕社會科學院古典研究室編:北譯《高麗史(第六卷:禮.樂)》,首爾:新書苑,1972年9月
〔高麗〕金富軾撰:《三國史記》,東京:笠井出版印刷社,昭和39年(1964)4月
〔高麗〕釋一然撰:《三國遺事》,東京:笠井出版印刷社,昭和39年(1964)1月
〔高麗〕釋一然撰.金元中譯:《三國遺事》,首爾:乙酉文化社,2005年7月第15刷
〔朝鮮〕成俔:《樂學軌範》,収入〔韓〕張師勛著.朴春妮譯:《韓國音樂史.附錄》,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朝鮮〕閔鍾顯:《太學志》.上編,1978年成均館景印本
(二)專著
조성일, 권 철 외 지음:《中國朝鮮族文學通史》,1997年3月
金學主著:《中國戲曲與民間演藝》,首爾:明文堂, 2002年7月
高大民族文化研究所:《韓國文化史大系(四)風俗.藝術史(下)》,1971年4月
〔韓〕張師勛:《韓國傳統音樂的研究》,首爾:寶晉齋,1975年5月
〔韓〕金東旭著:《春香傳比較研究》,漢城:三英社,1979年初版
〔韓〕張師勛著:《世宗朝音樂研究》,首爾:首爾大學校出版部,19829月
〔韓〕張師勛:《韓國傳統音樂藐理解》,肅蘭:肅蘭大學校出版部,1983年
〔韓〕成慶麟:《韓國傳統舞踊》,首爾:一志社,1984年11月三刷
〔韓〕大韓民國藝術學院:《韓國演劇、舞踊、映畫史》,肅蛛,1985年
〔韓〕金遇鐸:《韓國傳統演劇返燮固有舞臺》,者蛛:成均館大學校出版部,1986年再版
〔韓〕朴晃:《「盤索利」二百年史》,首爾:思社研,1987年4月
〔韓〕柳敏榮:《韓國現代戲曲史》,首爾:麒麟苑,1988年4月
〔韓〕張師勛著:《黎明的國樂界》,首爾:世光音樂出版社,1989年2月初版
〔韓〕韓國批評文學會:《北韓歌劇.演劇40年》,首爾:SHINWONBOOK,1990年7月
〔韓〕張師勛:《增補韓國音樂史》,漢城:世光音樂出版社,1993年
〔韓〕宋惠真:《韓國雅樂史研究》,首爾:民俗苑,2000年10月
〔韓〕傳統藝術院編:《韓國中世社會的音樂文化─高麗時代篇》,首爾:民俗苑,2002年1月
〔韓〕孫泰龍著:《韓國音樂概論》(增補版),首爾:民俗院,2002年8月
〔韓〕國立中央劇場編:《世界化時代的唱劇》,首爾:國立劇場,2002年12月31日
〔韓〕李杜鉉著:《韓國演劇史》(新修版),首爾:學研社,2003年1月
〔韓〕成均館大學校東亞細亞學術院儒教文化研究所:《儒教文化研究》,首爾:成均館大學校,2004年8月
〔韓〕宋芳松著:《韓國音樂通史》,首爾:一潮閣,2004年
〔韓〕金一權等4人:《高麗時代研究》,首爾:韓國學中央研究院,2006年9月
〔韓〕李淑熙撰:《國樂器的紋樣和裝飾─「樂學軌範」為主》,首爾:國立國樂院,2006年
〔韓〕呈才研究會編:《近代宮中舞之繼承及其變化》,首爾:寶庫社,2007年8月
〔韓〕韓國釋奠學會編:《文廟釋奠的定立與展望》,首爾:2008釋奠學會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2008年12月
〔韓〕白賢美著:《韓國演劇史與傳統談論》,首爾:演劇與人間,2009年12月
國際釋奠學會.〔韓〕韓國釋奠學會編:《老師孔子與文廟釋奠》,首爾:2010國際釋奠學會創立紀念釋奠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2010年02月
〔韓〕李惠求:《韓國音樂研究》,首爾:韓國國民樂研究會,檀紀429年0
(三)工具類
〔韓〕宋志英發行:《民俗藝術事典》,首爾:韓國文化藝術振興院,1979年12月
〔韓〕韓國國立國樂院編:《國樂全輯第九輯》,1981年
二、學位論文
一中文部份─
〔韓〕朴致聖:《韓國國樂發展史的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56年
黃薇光撰:《鶯鶯傳與春香傳之比較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68年
趙漢秋:《傳入韓國宋詞樂:步虛子與洛陽春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學院藝術研究所,民69年1月
傅志翔:《中共政權對少數民族民俗變革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6月
蘇麗玉撰:《台灣祭孔音樂的沿革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3年6月
王秀美:《韓國文廟雅樂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4 年6月
黃薇光撰:《中韓民俗戲劇比較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75年
陳季蔓撰:《唐宋小戲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6年6月
〔韓〕玄璟彩:《中國古琴與韓國玄琴的記譜法之比較》,臺北:國立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民國78年
〔韓〕朴南洙撰:《韓國新劇初期演變過程之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9年
〔韓〕姜春愛撰:《宋金講唱藝術與韓國板說利之研究》,臺北:私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1年
裴仁秀:《韓國鼓子詞與中國之同類型故事比較研究》,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2年
林樂莉:《中、韓音樂文化交流之沿革:以樂舞為中心》,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音樂組碩士論文,民國83年
李毓芳:《朝鮮半島與中國音樂文化文獻的研究:以文化交流的角度探討史料所呈現的意義》,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韓〕孫範柱:《中韓文廟祭禮樂之比較研究》,中國:中國音樂院碩士班,張之良教授指導,1998年度
孫瑞金:《祭孔音樂的回顧與前瞻》,臺北:國立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10月
─韓文部份─
〔韓〕高勝吉撰:《唱劇與歌舞伎之比較研究》,首爾:中央大學校論文1970年
明仁瑞:《韓國假面劇與東洋演劇之比較研究》,首爾:梨大大學校碩士論文,1979年
白賢美:《唱劇的變貌過程及其性格》,首爾:梨花女子大學國語國文學科碩士論文,1989年
Minjung Kim:《Madang-Geuk與 Madang-Nori之比較考察》,首爾:韓國中央大學校碩士論文,2005年12月
三、單篇論文
─中文部份─
〔韓國〕鄭淑英.朴銀英/劉夢耋譯.朴永光校:〈高麗宮廷舞蹈的繼承〉,《舞蹈》,1995年6月,頁57-59
湯君:〈中國隋唐燕樂與中亞音樂的關係〉,《四川戲劇》,2002年4月,頁32-36
〔韓〕張師勛撰:〈從韓國音樂特徵來看韓國音樂與西洋音樂不同〉,《第3屆中國民族音樂會議論文集》,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8年12月
〔韓〕林修澈:〈中國少數民族研究:東北.內蒙古〉,《中國民族學通訊》,1993年5月第29期,頁51~58
丁守璞:〈少數民族文化研究十年(1983-1992)〉,《中國邊政》,1994年3月第123期,頁20~42
郭崇林:〈區域民俗文化建設的跨世紀問題〉,北方論叢,1997年第5期(總145期),頁63~67
〈東北九省各縣市一覽表〉,《東北文獻》,臺北:東北文獻編輯委員會,1970年3月,頁88~89
馮公達:〈延邊雙語現象初探〉,《東北師大學報》,長春:東北師大編輯部,1983年第6期,頁29~33
胡春惠:〈延邊的朝鮮墾民及其對日後中韓兩國的影響〉,《韓國學報》,臺北:中華民國韓國研究學會,第10期,1991年6月,頁237~245new window
〔韓〕朴漢植:〈中國少數民族政策與朝鮮族〉,《韓國學報》,臺北:中華民國韓國研究學會,第11期,1992年6月,頁37~70new window
金雲一著.紫荊譯:〈中國朝鮮族話劇史論要〉,《戲劇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1992年7月,頁7-59~65
馮鵬飛:〈民族戲劇創作與民族心理素質關系〉,《戲劇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1992年11月,頁11-27~33
高占祥:〈爭取民族戲劇新繁榮〉,《戲劇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1993年3月,頁3-30~32
郭鐵城:〈走向個性一少數民族題材戲劇創作隨想戲劇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1993年9月,頁9-28~32
方衍:〈19世紀中葉中國朝鮮族開發邊陲之貢獻〉,《黑龍江民族歷史與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頁382~391
董達:〈《公無渡河(箜篌引)》考〉,《韓國學報》第12期,臺北:中華民國韓國研究學會頁167~181new window
高鳳林:〈隋唐時期山東地區與日本、朝鮮之間的交流與往來〉,《山東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1期,頁32-35
南永前著.徐東日譯:〈探析朝鮮民族文學國際交流的問題〉,《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1期,頁91-95
喻家琪:〈東方樂器研究之室─音樂文化交流之窗〉,《樂器》,1994年2期,頁39-40
陳尚君:〈新羅旅唐三詩人〉,《鐵道師院學報》,1994年第2期,頁24~27
韓國磐:〈南北朝隋唐與百濟新羅的往來〉,《歷史研究》,1994年第2期,頁21~42
千壽山著:〈中國朝鮮族風俗類型及其區域分布〉,《黑龍江民族叢刊》,1994年第2期,頁104-110
包文安.席永杰:〈元代朝鮮族詩人李齊賢〉,《內蒙古民族師院學報》(哲社版),總第57期,1994年第2期,頁5-7
朴文一:〈關於新時期中國朝鮮族史學界科研方向的幾點思考〉,《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4期,頁8~12
許虎一:〈高麗抒情歌謠與中國唐代文人詩歌的審美意識比較〉,《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4期,頁53-59
陳蒲清:〈中國少數民族寓言概說〉,《湖南教育學院學報》總第55期,1995年2月,頁1-7
〔德〕沃爾夫剛.布爾德、尹耀勤.趙志揚編評:〈中國和朝鮮的傳統音樂〉,《中國音樂》,1995年2期,頁60-62
〔韓〕趙鐘業:〈儒學思想對朝鮮文學之影響〉,《文學遺產》,1995年第2期,頁105-112
齊英才:〈隨周信芳出訪朝鮮、蘇聯追憶〉,《上海戲劇》,1995年6月,頁26-29
〔韓〕金卿東:〈高麗、朝鮮時代士人對白居易的「受容」及其意義〉,《文學遺產》,1995年第6期,頁42-53
謝俊逢:〈韓國傳統民俗歌舞樂之研究〉,臺北:《復興崗學報》,第55期,1995年9月,頁105-140new window
董明:〈關於「朝鮮」的讀音〉,《語文建設》,1995年12期,頁14
陳蒲清:〈論古代朝鮮的寓言創作〉,《湖南教育學院學報》,總第59期,第13卷第6期,1995年12月,頁15-20
許明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朝鮮學研究〉,《黑龍江民族叢刊》,1996年第1期,頁127-128
譚志湘:〈論中國少數民族戲曲走向〉,《戲曲研究》,1996年第3期,頁111-121
烏丙安:〈朝鮮巫俗與滿蒙巫俗的比較研究〉,《民俗研究》,總第39期,1996年第3期,頁56-62
趙樂艷:〈高句麗文化中的漢文化因素〉,《遼寧大學學報》,1996年第3期:總第139期,頁61~63
漆瑗.陳大康:〈中國古代小說在朝鮮李朝〉,《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4期,頁74-80
丁光勛:〈魏晉南北朝時期朝鮮的社會風俗〉,《歷史教學問題》,1996年第6期,頁12-15
金香:〈北國稻鄉朝鮮族〉,《歷史月刊》,第111期,1997年4月,頁22~25
李春花著.雷子金譯:〈《春香傳》:朝鮮民族深層文化意識的再現〉,《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3期,頁47~52
千壽山著.王思文譯:〈中國朝鮮族風俗的現狀及其21世紀的發展趨勢〉,《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2期,頁137-142
洪王禹欽:〈韓國文學接受中國文學影響的歷史〉,《吉林師範學院學報》,第20卷第2期,1999年3月,頁29~32
徐建宏:〈漢語詞彙和韓國語漢字詞的對比研究〉,瀋陽:遼寧大學,《遼寧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158期),頁107~110
陳良遠:〈中韓詩誼詩話四題〉,《陰山學刊》,第12卷第4期,1999年12月,頁6~11
徐淵昊撰:〈韓國偶戲的成立及傳承過程─以韓中日為中心〉,《國際偶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9年6月,頁86-108
周惠泉:〈論東北民族文化〉,《北方論叢》,2000年第1期(總159期),頁14~22
〔韓〕沈淑慶.奚治茹(譯):〈關於「蓮花台舞」歷史演變的研究〉,《舞蹈》,2000年第2期,頁50~53
張春植:〈朝鮮族移民史的視點變化〉,《民族文學論叢》,內蒙古: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頁322~330
〔韓〕文亨鎮:〈《大明律》傳入朝鮮考〉,《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5期,頁35-38
韋 山:〈韓國的民俗舞蹈─四物遊戲(農樂舞)〉,《當代韓國》,2000年冬季號,頁83
何鎮華:〈《沈清傳》的成書年代和淵源〉,《當代韓國》,2001年春季號,頁85~87
劉子敏:〈從新羅建國神話傳說看中國歷史與文化的影響〉,《東疆學刊》,第18卷第1期,2001年3月,頁34~40
〔日〕林謙三著.彭瑾譯:〈《東亞樂器考》中文版補遺(一)〉,《音樂藝術》,2001年第2期,2001年,頁19~26
〔韓〕金潤淨:〈清唱與影像的完美結合─評韓國影片《春香傳》〉,南京:《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1年4月,頁29~31,87
曹 月:〈漫談韓國音樂與韓國文化〉,《藝術百家》,2002年第2期,頁112~113
宮宏宇:〈韓國及歐美學者對流傳在韓國的古代中國音樂的研究〉,《中國音樂學》(季刊),2002年第3期,頁93~104
劉子敏:〈高句麗族源研究〉,《社會科學戰線》,2002年第5期
〔韓〕徐承美:〈韓國傳統音樂小考〉,《當代韓國》,2002年冬季號,頁62~64
謝俊逢:〈韓國傳統民間歌舞樂〉,臺北:《傳統藝術》,2003年9月,頁45-48
金元石:〈關於中國朝鮮族的含義〉,《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3年12月,頁35-45
鄭成宏編:〈2003年韓國主要文化旅遊慶典活動〉,《當代韓國》,2003年冬季號頁83~84
郭漢城:〈戰略轉移─戲曲現代戲建設三題〉,《戲劇文學》,2004年/7期,頁4-7
王長安:〈戲曲現代化不是戲曲中性化〉,《中國戲劇》,2004年9期,頁7-9
〔韓〕沈淑慶:〈高麗與宋時期的宮廷樂舞藝術交流〉,南京:《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4年1月,頁47~54
金元石:〈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對朝鮮移民的基本政策〉,《黨史縱橫》,2004年3月,頁41-43
曹德全:〈《後漢書》、《三國志》中〈高句麗傳〉的比較研究〉,《社會科學戰線》,2004年4期
楊萬娟:〈韓國文化與中國楚文化淵源初探〉,《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1期,2005年1月
尚長榮:〈守護我們的精神家園──傳統戲曲的現代〉,《文明月談》,2005年6期,頁8-9。
王景雪,〈新編劇目為什麼會短命〉,《大舞台》藝術雙月刊,2005年第1期
東辦:〈高句麗文化(「高句麗文化的歷史價值」中韓學術討論會綜述)〉,《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5年3月
于新潔:〈淺談我國隋唐時期雅樂及燕樂對日本、朝鮮音樂文化的影響〉,內蒙古: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第2卷第4期,2005年12月,頁71-73
曾永義:〈雙向對談─曾永義V.S葉明生〉,福建:《福建藝術》,2006年第3期,頁16-18
杜美芬:〈臺灣孔子祀典人文暨儀序空間廟學解構後的衍變〉,福建:《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3卷第1期(總第5期),2006年6月,頁135-161new window
一韓文部份─
專論類
韓國民俗文藝之傳統試論〔韓〕張籌根撰亞細亞女性研究第11輯1972年12 月
韓國古典唱本與中國古典唱本之比較〔韓〕韓亨錫語文學界六1972年
論文類
〔韓〕金東旭:〈春香傳之比較的研究〉,《東方學志》,第12輯,1978年12月
Lee Hye-gu:An introduction to KOREAN MUSIC AND DANCE,Royal Asiatic Society,Korea Branch,1977
〔韓〕KIM, WOL-DUK:〈廣場劇的表演學上的特色及其文化上的意義〉,《韓國劇藝術研究》第11輯,2000年4月,頁349-378。
〔韓〕吳秀卿.李熙珍:〈廣場劇《三國志》之中國式呈現:《三國志*吳》─對現代化東洋戲劇的韓國共同製作事例之研究〉,《中國文學》第3輯

其他
☆專冊☆
〈臺北市孔廟簡介〉
《臺北市孔廟》,李乾朗著,臺北: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1993年7月
〔韓〕廣場劇《三國志》節目單,韓國:「美醜」劇團,2004年
《至聖先師孔子釋奠解說》,董金裕,臺北: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2002年7月
《2002年海峽兩岸釋奠佾舞文化交流成果特刊》,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臺北: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2002年6月
《臺北市孔廟釋奠歷史&文物專刊》,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臺北: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2003年12月
《臺北市孔廟2005年釋奠典禮成果特刊》,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臺北:佳新文化傳播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11月
《臺北市孔廟2006年大龍峒文化季成果特輯》,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臺北:佳新文化傳播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12月
《臺北市孔廟2007年大龍峒文化季成果特輯》,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臺北:哈柏瑪斯國際(股)公司,2007年12月
《臺北市孔廟2008年大龍峒文化季成果特輯》,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臺北:哈柏瑪斯國際(股)公司,2008年12月
《2008年臺北市孔廟春際活動成果特輯》,臺北,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2008年5月
《臺北市孔廟2009年春際活動成果特輯》,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臺北:佳新文化傳播事業有限公司,2009年4月
☆參考網站:
〔韓〕國立中央劇場:http://www.ntok.go.kr
〔韓〕劇團「美醜」─ http://www.michoo.co.kr
〔韓〕MBC ─ http://www.imbc.com
〔韓〕朝鮮王朝實錄─ http://sillok.history.go.kr/
☆影音資料
─韓國─
《許生傳》 MBC製 1981年 DVD
《春香傳》 MBC製 1990年 DVD
《洪吉童傳》 MBC製 2000年 DVD
《文廟祭禮樂》 〔韓〕國立國樂院 2002年
《三國志》 劇團「美醜」製 2004年 DVD(尚未正式發行,劇團提供)
《橫負傳》 MBC製 2006年 線上觀賞
《孔夫子誕降2557年秋期釋奠》 大韓民國成均館 2006年
盤索利《春香歌》 1989年 朴東鎮先生所唱
─中國.臺灣─
越劇《春香傳》,上海:上海音像出版社,上海越劇院供版
《臺北孔子廟》導覽光碟,臺北: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2000年9月
《臺北孔廟2003年釋奠典禮》特輯DVD,臺北: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2003年
《臺北孔廟2004年釋奠典禮》特輯DVD,臺北: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2004年
《臺北市孔廟2007年釋奠典禮》成果特輯DVD,臺北: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2007年
《春日祭孔》─躍動儒風(臺北市孔廟春際活動)DVD,臺北: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2008年
◆─中韓文化交流三題
《臺北市孔廟九十八年春祭典禮》特輯DVD,臺北: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2009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