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魏晉儒道會通理論的省察
書刊名:中國學術年刊
作者:莊耀郎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uang, Yao-lang
出版日期:2002
卷期:23
頁次:頁187-210
主題關鍵詞:儒道會通迹冥圓融名教自然Communion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TaoismExternal and internal harmonyThe confucian teachings of EthicNatu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6)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6
  • 點閱點閱:100
儒道會通是魏晉玄學的主要論題之一,代表性的玄學家莫不兼通儒道思想。至於會通理論的建構,王弼所提出的「聖人體無」、「道本儒末」的基本方向影響了魏晉時代。阮籍早期的思維和王弼大體相同。嵇康處於魏晉政權更替的時代,以實踐的形態、理想的堅持,給予儒道會通開展了另一個面向。郭象則用「迹冥圓融」、「道本儒聖」和「仁義即性情」的理論型式,完成了「名教即自然」的理論論述。換言之,儒道為一,相即不分。郭象雖然仍是屬於玄理的意味重,儒家教下的意味輕,但就玄學理論的體系而言,可以說是達到會通理論的高峰,階段性的完成。
學位論文
1.莊耀郎(1991)。王弼玄學(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戴明揚(1986)。嵇康集校注。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馮達甫(1995)。老子譯注。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公持(199107)。阮籍與嵇康。臺北市:萬卷樓:三民:國文天地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阮籍(1979)。阮嗣宗集。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壽(1979)。三國志。台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郭象、成玄英、曹礎基、黃蘭發(1998)。南華真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湯用彤、湯一介(2001)。魏晉玄學論稿。江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樓宇烈(1993)。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義慶、劉孝標、余嘉錫、周祖謨(1993)。世說新語箋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亮(1983)。陳亮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牟宗三(1985)。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牟宗三(1983)。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戴聖、孫希旦、沈嘯寰、王星賢(1990)。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文典(1975)。淮南鴻烈集解。淮南鴻烈集解。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80)。晉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南宋)朱熹(1991)。四書章句集註,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唐)釋道宣。廣弘明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魯迅(1995)。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魏晉思想。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