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魏晉玄學「以無為本」的再詮釋——以王弼、嵇康、郭象為中心
作者:洪景潭
作者(外文):Ching-tan Hung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江建俊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以無為本魏晉玄學王弼嵇康郭象Wang BiJi KangGuo XiangYiwuweiben(以無為本)The Metaphysics of Wei and Jin Dynas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89
玄學「以無為本」,不是去找個「無」來當作自己的「本體」,而是將自身已經具有的「本體」給顯呈出來。本文依循湯用彤「無對之本體號曰無」的觀點,提出「(無)」的概念(「無」的文字+「( )」的符號),以作為理解魏晉玄學的一個新的視野。在此「(無)」的視域中,「道」之義涵不等於「(無)」,而只是萬物經從、依循於「道」上而顯出其本真存在樣態的原則,而此原則亦即王弼所謂「天下之物,皆以有為生。有之所始,以無為本。將欲全有,必反於無也」的實踐之路。但「(無)」也不等於「有無相對之無」,也不是超越於「有」、「無」之外的至高無上的存在者,而是「(無)」即是「萬物」自身,亦即「有」「無」隱顯變動的整體存在樣態。這強調「有」「無」之間不是「生成」關係,也不是「體用」關係,而是一種「隱顯」關係,且依於「相生」、「方生」的律則,兩者相依待並存著,則天地萬物皆是立處於「有」處以顯出、實踐其姿態,也必然同時依待著隱蔽之「無」而得以顯出及實踐。因此本文以「(無)」及其「有」「無」相依待並存的隱顯架構,來釐清王弼至郭象玄理發展的連續性及一致性,且闡明無為而有為的實踐思維。在論述上,採取「殊異而同一」的理解向度,首先討論「忘言出意」作為理解的實踐方法,以作為立論「(無)」為本體的張本,進而探討「(無)」的實踐義涵,而後以此為綱領分論王弼的治世之道、嵇康的生命之遊、郭象的逍遙之境,證成以「(無)」及「有」「無」相依待並存的隱顯架構來理解玄學的有效性。且指明對於整全之「(無)」的體證,必然是立基在「我」自身之中而得以完成,且在「無為而有為」的實踐原則下,個體於「當下」依其「性分」所顯出的生命姿態,皆是一種「自然」的美善樣式。
This dissertation follows Tang Yong Tung's(湯用彤) point of "Ben-ti(本體)", and brings up the concept of "(Wu無)" ("Wu" and the punctuation marks "( )") as a new view to understanding the Metaphysics of Wei(魏) and Jin(晉) Dynasties. The issue is discussed by using the understanding way of "manifold but identity", and it first discusses the spirit of Metaphysics scholars explaining the classics to build the basis of the argument which "(Wu)" is "Ben-ti". Then further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meaning of "(Wu)", and uses it as an essential point to discuss separately about Wang Bi's(王弼) way of administration, Ji Kang's(嵇康) fun in life and Guo Xiang's(郭象) state of Xiao-yao(逍遙) (Freedom of the spirit), proving the using "(Wu)" as "Ben-ti" to understand Metaphysics.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clarify the continuation and agre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Metaphysics from Wang Bi to Guo Xiang, and points out the embodiment of the whole "(Wu)" must be rooted in "me" myself, and under the practical rule of "Wu-wei(無為) (non-action) is You-wei(有為) (action)", The attitude an individual shows the instant by his or her real nature, is a natural style of "beauty and perfection."
一、古籍 (依經史子集及各書古人注疏、近人校釋、註譯先後次序)
(一)、經書、史書類
《周易鄭注》 漢•鄭玄注、王應麟輯、丁杰等校訂,北京:中華書局,1985北京新一版。
《周易》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冊1,1993十二刷。
《周易集解纂疏》 唐•李鼎祚集解、清•李道平纂疏,台北:廣文書局,1971.5初版,1979.6再版。
《易程傳》《易本義》 宋•程頤撰;宋•朱熹撰,台北:世界書局,1993.12第12版,此為《易程傳》、《易本義》合刊本。
《周易譯注》 黃壽祺、張善文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9新1版,2004.3三刷。
《周易全解(修訂本) 》 金景芳、呂紹綱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第1版,2005.9二刷。
《周易帛書今注今譯》 張立文著,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9初版。
《禮記》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冊5,1993十二刷。
《論語》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台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冊8,1993十二刷。
《論語何氏等集解》 魏•何晏等集解、明•金蟠較訂,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4.5臺二版;中華書局據永懷堂本校刊,與《孝經唐玄宗御注》合訂一冊。
《論語集釋》 程樹德撰,北京:中華書局,1990.8第1版,1997.10四刷。
《四書章句集注》 宋•朱熹撰,北京:中華書局,1983.10第1版,2003.6七刷。
《說文解字注》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增訂,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4.9初版,1984.2十版。
《史記》 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7.11,縮印本,第一冊。
《漢書》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11,縮印本,第二冊。
《後漢書》 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11,縮印本,第三冊。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陪松之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11,縮印本,第三冊。
《晉書》 唐•房玄齡等撰,北京:中華書局,1997.11,縮印本,第四冊。
《宋書》 梁•沈約撰,北京:中華書局,1997.11,縮印本,第五冊。
《隋書》 唐•魏徵等撰,北京:中華書局,1997.11,縮印本,第七冊。
《王氏合校水經注》 漢•桑欽撰、後魏•酈道元注、清•王先謙合校,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6臺二版。
《資治通鑑》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註,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初版。
《廿二史考異》 清•錢大昕著,方詩銘、周殿傑校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1版。
《十七史商榷》 清•王鳴盛撰,北京:中華書局,1985新一版。
(二)、子書、集書類
《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 漢•河上公章句、王卡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3.8第1版。
《老子指歸》 漢•嚴遵著、王德有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4.3第1版。
《老子》 周•李耳撰、魏•王弼注,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6臺九版。
《老子探義》 王淮注釋,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1初版,1988.1八版。
《老子今註今譯》 陳鼓應註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5初版,1990.3修訂十三版。
《老子達解》 嚴靈峰,台北:華正書局,1992.10再版,原書初版為1971.1。
《老子校釋》 朱謙之校釋,台北:華正書局,1986.1初版。
《老子釋義》 盧育三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7第1版,1999.1二刷。
《老子說解》 張松如著,濟南:齊魯書社,1998.4第1版,2003.3三刷。
《老子校正》 陳錫勇著,台北:里仁書局,1999.3初版。
《老子今析》 李先耕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7第1版。
《帛書老子校注析》 黃釗著,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10初版。
《帛書老子校注》 高明撰,北京:中華書局,1996.5第1版,2004.11第4刷。
《郭店楚墓竹簡》 荊門市博物館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5第1版。
《楚簡老子辨析》 尹振環著,北京:中華書局,2001.11第1版。
《郭店楚簡老子校釋》 廖名春著,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6第1版。
《墨子閒詁》 周•墨翟著、清•孫詒讓著、孫以楷點校,台北:華正書局,1987.3初版。
《列子集釋》 子列子著,晉•張湛注,楊伯峻撰,北京:中華書局,1979.10第1版、1997.10第5刷。
《莊子》 周•莊周撰、晉•郭象注,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6臺九版。
《莊子翼》 周•莊周著、明•焦竑撰,台北:廣文書局,1970.3再版,1979.6三版。
《莊子通•莊子解》 明•王夫之著,台北:里仁書局,1984.9。
《莊子集釋》 周•莊周著、清•郭慶藩輯,台北:漢京文化事業,1983.9初版。
《莊子今註今譯》 陳鼓應註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12初版,1984.3六版。
《莊子纂箋》 錢穆纂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5.11重印初版。
《莊子校詮》 王叔岷著,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8.3初版,1994.4二版。
《荀子》 周•荀況撰、唐•楊倞注,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83.4臺五版。
《荀子集解》 周•荀況撰、唐•楊倞注、王先謙集解,台北:藝文印書館,1977.2四版。
《荀子集釋》 周•荀況撰、李滌生著,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2初版,1991.10六刷。
《文子校釋》 周•文子著、李定生、徐慧君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第1版。
《管子校注》 周•管子著、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北京:中華書局,2004.6第1版。
《韓非子集釋》 周•韓非著、陳奇猷校注,台北:華正書局,1987.8初版。
《(增訂) 韓非子校釋》 陳啟天著,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5初版,1994.11七刷。
《呂氏春秋》 秦•呂不韋撰、漢•高誘注,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82.4臺五版。
《呂氏春秋集釋等五書》 秦•呂不韋撰、許維遹集釋,楊家駱主編,台北:鼎文書局,1984.10二版。
《淮南子》 漢•劉安撰、漢•高誘注,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84.5臺四版。
《淮南子校釋》 漢•劉安撰、張雙隸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8第1版。
《黃帝四經今註今譯——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 陳鼓應註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6初版。
《春秋繁露》 漢•董仲舒撰,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83.2臺四版。
《太玄集注》 漢•揚雄撰、宋•司馬光集注、劉韶軍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8.9第1版,2003.12二刷。
《論衡校釋(附劉盼遂集解)》 東漢•王充著、黃暉撰,北京:中華書局,1990.2第1版,1996.11第3刷。
《人物志校箋》 魏•劉卲著、李崇智校箋,成都:巴蜀書社,2001.11第1版。
《王弼集校釋》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台北:華正書局,1992.12初版。
《抱朴子內篇校釋》 晉•葛洪著、王明撰,北京:中華書局,1985.3第2版,2002.3五刷。
《抱朴子外篇校箋》 晉•葛洪著、楊明照撰,北京:中華書局,1991.12第1版,2004.5重印。
《[新編]劉子新論》 北齊•劉晝撰、江建俊校注,台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初版。
《世說新語》 南朝宋•劉義慶撰、梁•劉孝標注,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83.4臺七版。
《世說新語箋疏》 南朝宋•劉義慶撰、梁•劉孝標注、余嘉錫撰,台北:華正書局,1991.10初版,2003.11三刷。
《世說新語彙校集注》 南朝宋•劉義慶撰、梁•劉孝標注、朱鑄禹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2第1版。
《肇論》 後秦•僧肇撰,《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5冊,頁150下-161中,日本:大藏經刊行會編印,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影印發行,1983修訂一版。
《近思錄》 宋•朱熹編、清•張伯行集解,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5臺一版,1991.11十一刷。
《朱子語類》 宋•朱熹撰,北京:商務印書館,《文津閣四庫全書》,第232冊,2005第1版。
《黃宗羲全集(增訂版) 》 明•黃宗羲著、沈善洪主編、吳光執行主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1第1版。
《東塾讀書記》 清•陳澧著,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8,臺一版,1997.6,臺二版。
《阮籍集校注》 魏•阮籍著、陳伯君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7.10第1版,2004.6二刷。
《嵇中散集》 魏•嵇康著,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82.3臺二版。
《嵇康集校注》 魏•嵇康著,戴明揚校注,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5臺景印初版。
《陶淵明集箋注》 晉•陶潛著、袁行霈撰,北京:中華書局,2003.4第1版。
《文選(附考異) 》 梁•昭明太子撰、唐•李善注,台北:藝文印書館,1983.6十版。
《文心雕龍輯注》 梁•劉勰著、清•黃叔琳注、紀昀評,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73.12臺三版。
《[增訂]文心雕龍校注》 梁•劉勰著、清•黃叔琳注、李詳補注、楊明照校注拾遺,北京:中華書局,2000.8第1版。
《文心雕龍義證》 梁•劉勰著、詹鍈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8第1版,1999.12第三刷。
《詩品注[附詩選]》 梁•鍾嶸撰、陳延傑注,台北:臺灣開明書店,1958.3臺一版,1978.10臺七版。
《藝文類聚》 北京:商務印書館,《文津閣四庫全書》,第294冊,2005第1版。
《太平御覽》 北京:商務印書館,《文津閣四庫全書》,第297冊,2005第1版。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清•嚴可均輯,北京:中華書局,1958.12第1版,1999.6第7刷。
二、近人專著(依姓名筆畫次序)
(一)、易、老、莊、道家、黃老思想
丁原植,《文子新論》,台北:萬卷樓圖書,1999.10初版。new window
尹振環,《楚簡老子辨析——楚簡與帛書老子的比較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1.11第1版。
王中江,《道家形而上學》,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11第1版。
王 凱,《逍遙遊——莊子美學的現代闡釋》,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12第1版。
王 博,《莊子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3第1版。
王 煜,《老莊思想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12初版。
王葆玹,《老莊學新探》,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5第1版。
包兆會,《莊子生存論美學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4第1版。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修訂本) 》,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91.9初版。
朱 哲,《先秦道家哲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9第1版。
沈善增,《還吾莊子》,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6第1版。
那 薇,《道家的直覺與現代精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1第1版。
那 薇,《道家與海德格爾相互詮釋:在心物一體中人成其人物成其物》,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12第1版。
周立升,《兩漢易學與道家思想》,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11第1版。
尚學鋒,《道家思想與漢魏文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9第1版。
胡道靜主編,《十家論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4第1版。
孫以楷、陸建華、劉慕方著、孫以楷主編,《道家與中國哲學(先秦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第1版。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9初版,1997.12二刷。
高柏園,《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4初版,2000.5二刷。new window
崔大華,《莊子歧解》,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12第1版。
崔大華,《莊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7第1版,1997.5三刷。
崔大華等著,《道家與中國文化精神》,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12第1版。
張成權著、孫以楷主編,《道家與中國哲學(隋唐五代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第4版。
張海明,《玄妙之境》,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5第1版。
張 涅,《莊子解讀——流變開放的思想形式》,濟南:齊魯書社,2003.9第1版。
張舜徽,《周秦道論發微》,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9初版。
張運華,《先秦兩漢道家思想研究》,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12第1版。
陳鼓應,《老莊新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3.3初版。new window
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9初版。
陳鼓應、白奚,《老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7第1版。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至二十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2.8-2003.9第1版(第一至十輯為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陳廣忠、梁宗華著、孫以楷主編,《道家與中國哲學(漢代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第1版。
陳錫勇,《郭店楚簡老子論證》,台北:里仁書局,2005.9初版。new window
陸建華、沈順福、程宇宏、夏當英著、孫以楷主編,《道家與中國哲學(魏晉南北朝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第1版。
曾春海,《易經的哲學原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3初版。new window
廖名春,《周易經傳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9第1版,2005.4三刷。
熊鐵基,《秦漢新道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3第1版。
熊鐵基、馬良懷、劉韶軍,《中國老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7第1版,1997.7第2刷。
熊鐵基、劉固盛、劉韶軍,《中國莊學史》,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10第1版。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劉福增,《老子哲學新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3初版。new window
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6初版。new window
聶中慶,《郭店楚簡老子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2第1版。
顏世安,《莊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12第1版。
顏崑陽,《莊子藝術精神析論》,台北:華正書局,1985.7初版。new window
嚴 敏,《老子辨析及啟示》,成都:巴蜀書社,2003.6第1版。
顧文炳,《莊子思維模式新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二)、玄學(含佛玄、重玄、道教)
孔 毅,《魏晉名士》,成都:巴蜀書社,1994.4第1版。
牛貴琥,《廣陵餘響》,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7第1版。
王能憲,《世說新語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6第1版,2000.1第2刷。
王葆玹,《玄學通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6.4初版。
王葆玹,《王弼評傳》,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7.7第1版。
王曉毅,《嵇康評傳——漢魏風骨盡、竹林遺恨長》,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4.8第1版,1995.8第2刷。
王曉毅,《王弼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2第1版,2002.5第2刷。
田漢雲,《六朝經學與玄學》,南京:南京出版社,2003.12第1版。
皮元珍,《玄學與魏晉文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6第1版。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魏晉南北朝)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4第1版,1998.5北京第2刷。
江建俊,《建安七子學術》,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2初版。
江建俊,《漢末人倫鑒識之總理則——劉卲人物志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3。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4修訂七版(台五版)。
牟鐘鑒、胡孚琛、王葆玹,《道教通論:兼論道家學說》,濟南:齊魯書社,1991.11第1版,1993.12二刷。
余敦康,《何晏王弼玄學新探》,濟南:齊魯書社,1991.7第1版。
余敦康,《魏晉玄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12第1版。
吳冠宏,《魏晉玄義與聲論新探》,台北:里仁書局,2006初版。new window
李建中,《魏晉文學與魏晉人格》,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9第1版。
李建中、高華平,《玄學與魏晉社會》,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1第1版。
李美燕,《琴道與美學:琴道之思想基礎與美學價值之研究(自先秦兩漢迄魏晉南北朝)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11第1版。new window
李清筠,《時空情境中的自我影像:以阮籍•陸機•陶淵明為例》,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10一刷。new window
周大興,《自然•名教•因果:東晉玄學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11初版。new window
岡村繁著、陸曉光譯,《岡村繁全集(第三卷)漢魏六朝的思想和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8第1版。
林麗真,《王弼》,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7。
林麗真,《義理易學鉤玄》,台北:大安出版社,2004.11第1版。
林麗真主編、紀志昌等編輯,《魏晉玄學研究論著目錄》,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5.11初版。
胡孚琛,《魏晉神仙道教:抱朴子內篇研究》,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6北平初版,1992.10臺灣初版。
胡孚琛、呂錫琛,《道學通論:道家•道教•丹道(增訂版)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6第1版。
唐翼明,《魏晉清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11北京第1版。new window
孫良水,《阮籍審美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7一刷。new window
徐國榮,《玄學與詩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11第1版。
徐 斌,《魏晉玄學新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2第1版。
高晨陽,《阮籍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5第1版,1997.3第2刷。
高晨陽,《儒道會通與正始玄學》,濟南:齊魯書社,2000.1第1版。
高華平,《魏晉玄學人格美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0.8第1版。
高齡芬,《王弼老學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1初版。
康中乾,《有無之辨——魏晉玄學本體思想再解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5第1版。
張蓓蓓,《中古學術論略》,台北:大安出版社,1991.5第1版。
張蓓蓓,《魏晉學術人物新研》,台北:大安出版社,2001.12第1版。new window
張蕙蕙,《嵇康音樂美學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4初版,1999.1增訂二版。
強 昱,《從魏晉玄學到初唐重玄學》,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5第1版。
莊萬壽,《嵇康年譜》,台北:三民書局,1981.3初版。
莊耀郎,《郭象玄學》,台北:里仁書局,1998.3初版。new window
許抗生,《魏晉玄學史》,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7第1版。
許抗生,《三國兩晉玄佛道簡論》,濟南:齊魯書社,1991.12第1版。
許抗生,《魏晉思想史》,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12初版。new window
許抗生,《僧肇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12第1版,2001.12第2刷。
許建良,《魏晉玄學倫理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1第1版。
郭梨華,《王弼之自然與名教》,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12初版。new window
陳 洪,《詩化人生——魏晉風度的魅力》,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9第1版。
陳慶元、林女超,《龍性難馴——嵇康傳》,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7第1版。
章啟群,《論魏晉自然觀——中國藝術自覺的哲學思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8第1版。
曾春海,《竹林玄學的典範——嵇康》,台北:萬卷樓圖書,2000.3初版。
湯一介,《非實非虛集》,北京:華文出版社,1999.1第1版。
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增訂本)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7第1版。
湯用彤,《理學•佛學•玄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2第1版。
湯用彤,《湯用彤全集》,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9。
童 強,《嵇康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4第1版。
賀昌羣、容肇祖、劉修士、湯用彤、袁行霈,《魏晉思想史(甲編五種) 》,台北:里仁書局,1984.1。
董恩林,《唐代老學——重玄思辨中的理身理國之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5第1版。
寗稼雨,《魏晉風度——中古文人生活行為的文化意蘊》,北京:東方出版社,1992.9第1版,1996.12二刷。
寗稼雨,《魏晉士人人格精神——「世說新語」的士人精神史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6第1版。
裴傳永,《王弼與魏晉玄學》,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10第1版。
劉運好,《魏晉哲學與詩學》,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4第1版。
蔡忠道,《魏晉儒道互補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6。new window
蔡振豐,《魏晉名士與玄學清談》,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7.8初版。
盧國龍,《中國重玄學》,北京:人民中國出版社,1993初版。
盧盛江,《魏晉玄學與中國文學》,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1.4第1版。
戴璉璋,《玄智、玄理與文化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3初版。new window
謝大寧,《歷史的嵇康與玄學的嵇康——從玄學史看嵇康思想的兩個側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12初版。new window
韓 強,《王弼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10初版。
羅 因,《「空」、「有」與「有」、「無」:玄學與般若學交會問題之研究》,台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3初版。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3第1版。
龔鵬程,《道教新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8初版。new window
(三)、其他
方克立主編,《中國傳統哲學的現代詮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6第1版。
王 力主編,《古代漢語(修訂本)》,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89.1初版。
王元化,《文心雕龍講疏》,台北:書林出版社,1993.11第1版。
王文進,《仕隱與中國文學:六朝篇》,台北:臺灣書店,1999.2初版。
王岳川,《現象學與解釋學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4第1版,2003.9第3刷。
王義軍,《從主體性原則到實踐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12第1版。
王興國,《牟宗三哲學思想研究——從邏輯思辨到哲學架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第1版。
王鍾陵,《中國中古詩歌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第1版。
成復旺,《中國古代的人學與美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8第1版,1998.5三刷。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63.6初版,1987.10六刷。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書局,1968.5臺初版,1983.5臺五版。new window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3初版,1993.7五刷。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3初版,1985.3三版。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8初版,1984.11再版。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10初版。
牟宗三,《圓善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7初版,1996.2二刷。
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初版,1996.4五刷。new window
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台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3.7初版。
李澤厚,《美的歷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第1版。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第二卷):魏晉南北朝美學思想》,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7原著初版,1987.12台一版。
沈清松主編,《跨世紀的中國哲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1.6一版。
沈清松編,《詮釋與創造:傳統中華文化及其未來》,台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1995.1初版。
周桂鈿,《虛實之辨:王充哲學的宗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第1版,1996.2北京第2刷。
宗白華,《美從何處尋》,台北:元山書局,1985.2。
金元浦,《接受反應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10第1版,2002.3第3刷。
俞宣孟,《本體論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5第1版。
洪漢鼎,《理解的真理:解讀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1第1版,2003.3二刷。
洪漢鼎,《詮釋學史》,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2.4初版,2003.10修訂一刷。new window
洪漢鼎主編,《中國詮釋學》,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3.10第1版。
修海林,《中國古代音樂美學》,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12第1版。
唐君毅,《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1初版,1994.4十一刷。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9全集校訂版,1993.2二刷。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10全集校訂版,1992.3二刷。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11全集校訂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9全集校訂版。
孫尚揚,《湯用彤》,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6初版。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2初版,1984.10八版。new window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6初版,1993.9第五刷。
徐蓀銘、蔡方鹿、張懷承、岑賢安、張立文著、張立文主編,《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10第1版。
殷 鼎,《理解的命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1初版。
袁濟喜,《六朝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8初版。
馬小虎,《魏晉以前個體「自我」的演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2第1版。
錢 穆,《國史大綱》,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40.6初版,1974.9修訂一版,1983.11十版。
張少康,《文心雕龍新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7初版。
張立文、岑賢安、徐蓀銘、蔡方鹿、張懷承著、張立文主編,《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3第1版。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6.7出版;原出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4初版,1994.12五刷。new window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11初版,1994.4二刷。new window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92.4。
張 炬,《以藝進道——中國藝術道學思想探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10第1版。
張能為,《理解的實踐——伽達默爾實踐哲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1第1版。
張豈之主編,《中國思想史》,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公司,1992.6初版。
盛源、袁濟喜,《六朝清音》,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第1版。
陳昌明,《緣情文學觀》,台北:臺灣書店,1999初版。
陳昌明,《沈迷與超越——六朝文學之感官辯證》,台北:里仁書局,2005第1版。new window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7初版。new window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1968.1初版,1980.11三版。
彭富春,《無之無化——論海德格爾思想道路的核心》,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0.8第1版。
景蜀慧,《魏晉詩人與政治》,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11一刷。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增訂臺一版。
馮契主編,《哲學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10第1版。
馮耀明,《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89.9初版。
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台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2.6初版。
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台北:丹青圖書公司,1985.5台一版。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台北:正中書局,1996.11台初版。new window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3第1版。
楊儒賓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三)文學與道家經典篇》,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6初版。
萬繩楠整理,《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合肥:黃山書社,1987.4第1版,2000.12第3刷。
葉 朗,《中國美學史大綱》,台北:滄浪出版社,1986.9初版。
葉維廉,《葉維廉文集(第貳卷)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12第1版。
廖瑞銘主編,《[新編]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文版)》,台北:丹青圖書公司,1987。
熊十力,《新唯識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6。
熊十力,《讀經示要》,台北:明文書局,1984.7初版。
熊十力,《體用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2四刷。
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導論》,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4初版。
劉長林,《中國智慧與系統思維》,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5香港初版,1992.12臺灣初版。
劉 墨,《中國畫論與中國美學》,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9第1版。
潘運告,《漢魏六朝書畫論》,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7.4第1版,2004.2第4刷。
蔡方鹿、張懷承、岑賢安、徐蓀銘、張立文著、張立文主編,《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12第1版。
鄭家棟,《本體與方法——從熊十力到牟宗三》,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2.8第1版。
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1北京第1版,2000.12北京三刷。
蔡仲德,《音樂之道的探求——論中國音樂美學史及其他》,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3第1版。
盧 央,《京房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12第1版,2001.10第2刷。
錢鍾書,《管錐編》(增訂重排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1。
鍾肇鵬、周桂鈿,《桓譚評傳》《王充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11第1版,1997.3第2刷。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外一種) 》,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2第1版,2002.1第2刷。
龔鵬程,《游的精神文化史論》,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11第1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哲學)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7.10第1版。
臺灣中華書局有限公司、美國大英百科全書公司聯合編輯,《簡明大英百科全書》,台北:中華書局,1989.3初版。
三、東、西方譯著(依姓名筆畫次序)
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涌編著、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和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7第1版。
中村元著、徐復觀譯,《中國人之思維方法》,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4修訂版一刷,1995.3二刷。
休伯特•德雷福斯/保羅•拉比諾(Hubert L. Dreyfus/Paul Rabinow)著,錢俊譯,《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Michel Foucault: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5.4初版。
吉爾伯特•萊爾(Gilbert Ryle)著、劉建榮譯,《心的概念》(The Concept of Mind),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3.7初版二刷。
里克爾(Paul Ricoeur)著、林宏濤譯,《詮釋的衝突》(LE CONFLIT DES INTERPRETATIONS),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5.5初版,1998.8二刷。
帕瑪(Richard E. Palmer)著,嚴平譯,《詮釋學》(Hermeneutics),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5.4初版。
阿斯特、施萊爾馬赫、狄爾泰、海德格等著,洪漢鼎編譯,《詮釋學經典文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2.6初版。
胡塞爾(Edmund Husserl)著、李幼蒸譯,《純粹現象學通論》(IDEEN ZU EINER REINEN PHANOMENOLOGIE UND PHANOMENOLOGISCHEN PHILOSOPHIE),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8初版。new window
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于曉等譯,《語言與神話》(Sprache und Mythas),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0.8初版。
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甘陽譯,《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AN ESSAY ON MAN:AN Introduction to A Philosophy of Human Culture),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0.2初版,1994.10再版。
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著、王慶節、陳嘉映譯,《存在與時間》(SEIN UND ZEIT),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0.1初版,1994.8再版。
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著、孫周興譯,《走向語言之途》(Unterwegs zur Sprache),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1993.8初版,1996.7三刷。
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著、孫周興譯,《林中路(修訂本)》(HOLZWEGE),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7第1版。
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著、陳小文、孫周興譯,《面向思的事情》,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8第1版,2002.10三刷。
康德著、鄧曉芒譯,《實踐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2第1版,2004.5二刷。
萊因哈德•梅依著、張志強譯,《海德格爾與東亞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11第1版。
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張志揚等譯,《美的現實性:作為遊戲、象徵、節日的藝術》,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1.5第1版 。
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Wahrheit und Methode:Grundze einer philosophischen Hermeneutik),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1993.10初版,1995.9二刷。
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補充和索引》(Wahrheit und Methode:Ergzungen Register),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1995.7初版。
羅伯•索科羅斯基(Robert Sokolowski)著、李維倫譯,《現象學十四講》,台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2004.3初版。
羅伯特•奧迪(Robert Audi)英文主編、王思迅主編,《劍橋哲學辭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2.7初版。
四、學位論文(依時間先後次序)
江建俊,《魏晉玄理與玄風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指導教授:黃錦鋐。new window
謝大寧,《從災異到玄學》,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指導教授:張亨、戴璉璋。new window
徐聖心,《莊子內篇夢字義蘊試詮》,台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5,指導教授:金嘉錫。
莊耀郎,《王弼玄學》,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指導教授:牟宗三。new window
林朝成,《魏晉玄學的自然觀與自然美學研究》,台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指導教授:嚴靈峰、張永儁。new window
周大興,《王弼玄學與魏晉名教觀念的演變》,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指導教授:曾春海。new window
吳冠宏,《魏晉玄論與士風新探——以「情」為綰合及詮釋進路》,台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5,指導教授:林麗真。new window
吳曉青,《魏晉有無之辨研究——從王弼至郭象》,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6,指導教授:呂凱。new window
李宗定,《老子「道」的詮釋與反思——從韓非、王弼注老之溯源考察》,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指導教授:林安梧、劉文起。
丁 亮,《無名與正名——論中國上中古名實問題的文化作用與發展》,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指導教授:唐翼明。
陳錦湧,《魏晉玄學存有論之當代詮釋與反省重建》,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指導教授:莊耀郎。new window
鄭雪花,《非常的行旅——〈逍遙遊〉在變世情境中的詮釋景觀》,台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指導教授:林朝成。new window
李建興,《嵇康與郭象「名教與自然」思想比較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指導教授:黎惟東。
宋定莉,《老子與海德格美學思想之比較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指導教授:魏元珪。new window
孫中峰,《莊子之美學義蘊新詮》,花蓮: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指導教授:顏崑陽。new window
王岫林,《魏晉士人之身體觀》,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指導教授:江建俊、蔡振念。new window
杜方立,《六朝美學與玄學的關聯》,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指導教授:張仁青。new window
五、期刊、會議論文(依姓名筆畫次序)
Gregor Paul著、何乏筆譯,〈德意志啟蒙與儒家倫理學:論沃爾夫「關於中國人之實踐哲學的演講」〉,《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七卷第二期2007.6,頁7-16。new window
Stephen G.Salkever著、詹康譯,〈當代西方實踐哲學中的新亞里斯多德主義〉,《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十七期2007.1,頁1-20。new window
王中江,〈「無」的領悟及中西形上學的一個向度——王弼與海德格爾的視域比較〉,《孔子研究》2005第1期,頁56-68,128。
王家泠,〈從王弼「性其情」說到程頤「性其情」說〉,《中國文學研究》,第十五期2001.6,頁47-74。new window
王曉波,〈「崇本舉末」與「崇本息末」:王弼對老子哲學的詮釋〉,《中國詮釋學》第一輯,2003.11;另收錄在楊儒賓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三)文學與道家經典篇》,頁325-353。
任博克著、陳霞譯,〈玄冥:王弼與郭象之理〉,《中國哲學史》2006第3期,頁24-36。
江建俊,〈在超脫與沉淪之間——以「玄」的角度解讀「賈謐與二十四友」〉,《成大中文學報》第七期,1999.6,頁1-30。new window
江建俊,〈論四玄〉,《成大中文學報》第八期2000.6,頁179-206。new window
江建俊,〈「先玄學」——由劉卲「徵質」到王弼的「崇本」〉,《六朝學刊》第1期2004.12,頁171-196。
江建俊,〈阮籍「達莊」、郭象「隱莊」、王坦之「廢莊」在魏晉莊學發展中的意義〉,《六朝學刊》第2期2006.8,頁125-160。
江建俊,〈論嵇康的「出位之思」——從「師心」談起〉,「竹林文化的形成、流播與影響學術研討會」,主辦單位: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江建俊研究室,日期:2007.12.16,會議發表論文
何石彬,〈老子之「道」與「有」、「無」關係新探——兼論王弼本無論對老子道本論的改造〉,《哲學研究》2005第7期,頁39-44。
余敦康,〈中國哲學對理解的探索與王弼的解釋學〉,《中國詮釋學》第一輯,2003.10。
吳冠宏,〈鍾情與玄智的交會——以三層聲情關係重構嵇康「聲無哀樂論」之義涵再探〉,《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四輯)》(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編;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10初版),頁567-601。
李昌舒,〈自然與自由——論郭象哲學之「性」〉,《中國哲學史》2005第3期,頁67-73。
李學勤,〈太一生水的數術解釋〉,《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輯1998.8,頁297-300。
周大興,〈王弼「性其情」的人性遠近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十六期2000.3,頁339-374。
周大興,〈有邪?無邪?——王弼對《老子》之道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二十九期2006.9,頁145-175。new window
林麗真,〈王弼玄學與黃老學的基本歧異〉,《臺大中文學報》2000.5,頁125-146。new window
洪 濤,〈道家自然理路的歷史演進〉,《江淮論壇》2004第5期,頁78-84。
孫尚揚,〈本體與境界——論湯用彤的玄學觀〉,《道家文化研究》第二十輯『道家思想在當代』專號2003.9,頁368-400。
馬曉樂,〈郭象「性分」觀念探微〉,《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第5期,頁55-57。
張旺山,〈行動人與歷史世界的創造:論狄爾泰的「生命的詮釋學」〉,收錄在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頁51-75。new window
張素卿,〈王弼:玄學的典範〉,《臺大中文學報》第六期1994.6,頁291-332。new window
張隆溪,〈經典在闡釋學上的意義〉,收錄在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頁1-13。new window
張鼎國,〈「較好地」還是「不同地」理解:從詮釋學論爭看經典注疏中的詮釋定位與取向〉,收錄在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頁15-50。new window
莊耀郎,〈魏晉玄學影響論〉,《六朝學刊》第1期2004.12,頁121-144。
許抗生,〈關於玄學哲學基本特徵的再研討〉,《中國哲學史研究》2000第1期,頁58-63。
許海意、蔣凡,〈手揮五絃,目送歸鴻——嵇康詩文的玄學個性〉,《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2.6第2期,頁72-81。
郭齊勇,〈熊十力與道家〉,《道家文化研究》第二十輯『道家思想在當代』專號2003.9,頁245-287。
陳鼓應,〈王弼體用論新詮〉,《漢學研究》第22卷第1期2004.6,頁1-20。new window
陳榮灼,〈王弼解釋學思想的特質〉,《臺大文史哲學報》第五十五期2001.11,頁275-294;另收錄在楊儒賓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三)文學與道家經典篇》,頁273-293。new window
陳榮華,〈從莊子的無主體性思考論中國文化的特色〉,收錄在沈清松編《詮釋與創造——傳統中華文化及其未來》,頁131-155。
曾春海,〈嵇康的審美表現及生命美學〉,《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四輯)》(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編;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10初版),頁787-802。new window
湯一介,〈再論創建中國解釋學問題〉,收錄在沈清松主編《跨世紀的中國哲學》,頁59-76。new window
楊祖漢,〈論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三輯)》 (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編;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9初版),頁563-575。new window
劉季冬,〈王弼「以無為本」中「無」的詮釋〉,《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5第25卷第4期,頁53-57。
劉昌元,〈研究中國哲學所需遵循的解釋學原則〉,收錄在沈清松主編《跨世紀的中國哲學》,頁77-98。
劉笑敢,〈經典詮釋與體系建構:中國哲學詮釋傳統的成熟與特點芻議〉,收錄在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頁33-58。
劉笑敢,〈經典詮釋中的兩種內在定向及其外化——以王弼《老子注》與郭象《莊子注》為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二十六期2005.3,頁287-319。new window
劉笑敢,〈從超越逍遙到足性逍遙之轉化——兼論郭象「莊子注」之詮釋方法〉,《中國哲學史》2006第3期,頁5-14。
劉榮賢,〈中國思想史上的兩種本體論思維〉,《東海中文學報》,第十五期2003.7,頁1-22。new window
賴錫三,〈熊十力體用哲學的存有論詮釋——略論熊十力與牟宗三的哲學系統相之同異〉,《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五期2003.12,頁81-120。new window
蔡振豐,〈嚴遵、河上公、王弼三家《老子》注的詮釋方法及其對道的理解〉,收錄在楊儒賓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三)文學與道家經典篇》,頁295-323。
蔡振豐,〈對反或連續:王弼與郭象思想的爭議〉,《臺大中文學報》,第二十四期2006.6,頁83-114。new window
鍾振宇,〈牟宗三先生、其後學與海德格——邁向一新的基礎存有論之路〉,《鵝湖學誌》第三十四期2005.6,頁75-109new window
鄭毓瑜,〈身體表演與魏晉人倫品鑒:一個自我「體現」的角度〉,《漢學研究》第24卷第2期2006.12,頁71-104。new window
盧桂珍,〈郭象玄學中涵藏的論證模式——以「待而非待」、「為而非為」的分析為主〉,《哲學與文化》二十九卷第六期2002.6,頁532-551。new window
盧桂珍,〈嵇康玄理中的思維方式〉,《六朝學刊》,第二期2006.8,頁43-68。
盧桂珍,〈王弼、郭象性情論研考〉,《臺大中文學報》,第二十五期2006.12,頁95-134。new window
謝大寧,〈湯用彤玄學理論的典範地位及其危機〉,《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五期new window
2003.12,頁121-14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