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宜蘭縣國民中小學校長考核制度之研究
書刊名:國立空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作者:羅英豪
作者(外文):Lo, Ying-hao
出版日期:2002
卷期:10
頁次:頁23-63
主題關鍵詞:考核校長考核制度AppraisalPrincipal appraisal syste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0
  • 點閱點閱:60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了解相關人員對於國民中小學校長考核有關議題之看法,以及了解國內校長考核制度之現況。乃依據教育部訂定之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研擬宜蘭縣國民中小學校長考核之項目、具體指標及校長考核實施方式,作為提供宜蘭縣政府建立國民中小學校長考核制度之參考。 為達成研究目的,採用「量化」與「質化」之研究,研究方法先以文獻分析法、並召開相關人員的公聽會,然後進行校長考核制度之考核項目所需之研究資料,並進行分析和討論。所得之結論如下: 1.校長考核之考核人員應該由學校家長、教師、社區人士等來共同參與。 2.制定「訪視檢核表」與擬訂校長成績考核項目之比率為:「校務發展」為22%。「教學領導」為21%。「行政管理」為19%。「品德與人際」為18%。「專業成長」為13%。「其他績效」為7%。 3.校長考核的程序除了依現行規定有初核、複核外,應增加校長的「自評」程序。 4.校長考核的實施方法中,可採用「與師生家長代表晤談」和「實地觀察」。 5.考核人員「需要」前往校長所服務之學校進行實地了解,時間以「半天」或「一天」較為適當。 6.校長考核的評定,可採「等第加文字敘述」方式呈現。 7.校長考核除「年終」考核外,宜增加至少一次之「平時」考核,並且要兼顧「質」的考核與「量」的考核。 8.校長考核結果公佈前,宜將優缺點理由列出,且應該給予校長說明的機會,再由考核委員會進行複審。 9.校長考核不應限制考列甲等的人數,應就校長辦學之實質成效加以考面即可。
期刊論文
1.林世英(19990300)。從日本教育改革經驗論我國中小學校長的角色及作為。教育資料與研究,27,37-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熏芳(19981000)。校長評鑑之應為與難為。教師天地,96,19-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梁坤明、張素貞、潘教寧、黃國鏘、陳月秀、鄭美玲、林春燕、陳全明、朱淑雅、翁韻萍、廖芊筑、曾明祺(19990900)。臺北縣校長評核制度之研究。學校行政,3,51-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台生、黃新福(1996)。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公共管理--組織設計的新原則。銓敘與公保月刊,5(3),15-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雄軍(19991200)。談校長的角色重整與專業升級。國民教育,40(2),87-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戴振華(19990500)。中小學校長培育、任用、評鑑制度--一個基層教師的看法。教育資料與研究,28,29-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秦夢群(19991200)。國民中小學校長遴選制度之評析。國民教育,40(2),28-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文生(19990800)。校長評鑑制度的問題、省思與前瞻。國民教育,39(6),107-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德銳(19981000)。以校長評鑑提升辦學品質--談校長評鑑的目的、規準與程序。教師天地,96,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德銳(19990200)。國民中小學校長評鑑系統的初步建構。初等教育學刊,7,15-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振球(19920800)。有效能的校長。中等教育,43(4),73-8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清楚(19990500)。正視中小學校長之培育、任用與評鑑--現職校長的看法。教育資料與研究,28,22-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謝文全(19990500)。中小學校長培育、任用、評鑑制度。教育資料與研究,28,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楊振昇(1998)。我國中小學校長職前培育制度之探討。八十七年度教育行政論壇第二次研討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主辦) (會議日期: 1998/02/28-03/01)。南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總統府(1999)。總統府公報。台北:總統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江文雄、張德銳、康宗虎、張明輝、林炎旦、黃三吉、黃裕城、曾淑惠(1999)。台北市中小學校長評鑑方案之探討。臺北: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朴濟英(1994)。中、韓兩國國民小學校長甄選制度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羅英豪(2000)。國民中學校長辦學績效評鑑指標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羅清水(1995)。臺灣省國民中學校長考核制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邱錦昌(2001)。教育視導制度與中等學校效能之研究。台北: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光雄(1989)。教學目標與評鑑。高雄:復文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教育部(1994)。教育人員任用條例。台北: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教育部(1995)。國民中小學教育人貝甄選儲訓及遷調辦法。台北: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教育部(2000)。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及幼稚園園長成績考核辦法。台北: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希仁(1990)。基礎教育評憤。南昌市:江西高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文雄(1970)。教育評鑑之理論與實際。台中: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蔡培村(1982)。教育環境評鑑。高雄:復文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Brighton, Stayonr F.(1974)。Handbook of successful school Administration。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Prentice Hall, Inc.。  new window
10.Anderson, M. E.(1991)。Principals:How to train, recruit, select, induct and evaluate leaders for America's schools。Eugene,OR:University of Oregon:Eric Clearinghouse o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new window
11.Cayer, N. J.(1980)。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A introduction to public administration。N. Y.:St Martin's。  new window
12.Greene, Joy E.(1975)。School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Radnor, Pennsylvania:Chilton Book Company。  new window
13.Nigro, F. A.、Wigro, L. G.(1980)。Modem public Administration。N.Y.:Academic。  new window
14.謝文全(1993)。教育行政。台北:五南圈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教育部(1999)。公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台北: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謝文全(1900)。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臺北:文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秦夢群(1997)。教育行政:理論部份。臺北市: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97)。Welford and Wickham Primary School Staff Appraisal Policy,http://www.Rmplc.co.uk/eduweb/sites/wickham/policies/apraisal.html, 2001/04/06。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文律(1999)。從校長必備能力看校長培育。現代教育論壇。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