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儒家義理層次回應王充的〈問孔〉與〈刺孟〉
書刊名:東方人文學誌
作者:劉謹銘
作者(外文):Liu, Chin-ming
出版日期:2004
卷期:3:1
頁次:頁21-37
主題關鍵詞:王充修己治人徐復觀命運觀處世標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17
  • 點閱點閱:63
王充著述〈問孔〉與〈刺孟〉的目的及價值,向來備受爭議。由於許多學者刻意強調王充「疾虛妄」的批判精神,即認定王充對於孔孟的批判,乃是前前人所未發,切中儒學的要害。故本文即是要以儒家基本義理為依據,對於〈刺孟〉以及〈問孔〉所提出的各種問難,作進一步辨析。經由筆者的努力,或可掃除誇大了王充對於儒家義理的理解程度,所衍生的「虛妄」。 首先,筆者自諸子起源的角度切入,說明儒家「修己治人」以及「義命分立」等基本態度,說明儒家的義理方向。其次,則將王充〈問孔〉與〈刺孟〉所提出的各種批評予以區分與析論。最後,則透過儒家的基本義理,對於王充的問難,進一步的辨析,進而回應王充的挑戰。
學位論文
1.林雯瑤(1995)。臺灣地區公共圖書館的社會角色與功能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呂思勉(1985)。先秦學術概論。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伯峻(1971)。論語譯注。明倫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復觀(1979)。增訂兩漢思想史。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勞思光(1991)。新編中國哲學史。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寬(1998)。戰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錢穆(1991)。論語新解。台北: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維武(2000)。王充與中國文化。貴州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余英時(1982)。史學與傳統。臺北:時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徐復觀(1988)。釋論語「民無信不立」─儒家政治思想之一考察。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南宋)朱熹(1997)。四書集註,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徐道鄰(1988)。王充論。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兩漢魏晉隋唐篇。臺北:水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復觀(1982)。儒家在修己與治人上的區別及其意義。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臺北:時報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龔鵬程(1999)。世俗化的儒家:王充。漢代思潮。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