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孔孟荀思想中蘊含的兩式正義論
書刊名:樹德科技大學學報
作者:楊秀宮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ang, Hsiu-kung
出版日期:2004
卷期:6:2
頁次:頁19-32
主題關鍵詞:孔子孟子荀子正義ConfuciusMenciusHsun tzeJusti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11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詹哲裕(19900600)。荀子禮法思想體系之探究。復興崗學報,43,293-3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長林(19970100)。早期儒家禮學的權利義務觀。中國文化月刊,202,16-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勛武、顧速(1996)。正義是否包含真理?--羅爾斯與哈貝馬斯有關正義理論之爭。哲學動態,1996(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熊公哲(1990)。荀子今註今譯。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仁厚(1994)。中國哲學的反省與新生。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Rawls, John、萬俊人(2000)。政治自由主義。譯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梅仲協(1989)。法學緒論。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Barry, Brian(1973)。The Liberal Theory of Justic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6.蕭公權(1985)。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火旺(1999)。倫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焦循(1988)。孟子正義。台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俊傑(1983)。儒學傳統與文化創新。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Rawls, John(1971)。A Theory of Justic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1.林毓生(1989)。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袁保新(19920000)。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臺北市:文津。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曾春海(1989)。儒家哲學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Rawls, John(1996)。Political Liberalis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5.黃俊傑(1991)。孟學思想史論。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牟宗三(1979)。名家與荀子。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黃俊傑(1982)。內聖與外王--儒學傳統中道德政治觀念的形成與發展。中國文化新論‧天道與人道。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弱水(1982)。立法之道--荀、墨、韓三家法律思想要論。中國文化新論‧天道與人道。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干學平、黃春興(19910000)。荀子的正義理論。正義及其相關問題。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蔣年豐(19910000)。荀子與霍布斯的公道世界之形成。正義及其相關問題。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