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國新住民及其子女教育方案實施之研究
作者:曾秀珠
作者(外文):Tseng, Hsiu-Chu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
指導教授:鄭崇趁
林振春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新住民教育新住民子女教育教育方案new residents educationnew residents children educationeducational progra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1
我國新住民及其子女教育方案實施之研究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我國新住民及其子女教育方案實施之知覺需求、差異、相關與改善策
略。而研究主要目的臚列三點:首先,探討我國新住民及其子女教育方案的知覺需求;其
次,研議我國新住民及其子女教育方案的經營策略;最後,提供我國新住民及其子女教育
方案的參照建議。
為達以上目的,本研究以我國東南亞籍新住民和學校行政人員為問卷施測對象,採分
層隨機抽樣各抽取400人線上填答,問卷有效填答各為350份、394份,有效填答率
87.5%、98.5%,所得資料以SPSS for Windows 20.0 版統計軟體作為資料分析工具,分別以
平均數、標準差、獨立樣本 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e' 法事後多重比較,並以
Pearson積差相關進行統計,同時搭配德懷術及焦點團體訪談法進行總體分析。依據研究
結果分析與討論,歸納出下列結論:
壹、我國新住民及其子女教育方案的知覺需求
一、新住民及學校行政人員之知覺需求屬高等程度,前者以師資培育及輔導措施構面
較為需要,後者以行政運作及師資培育構面較為需要。
二、我國新住民及其子女教育方案歸結出五項核心能力為行政支持力、提升學習力、
發展適應力、強化教學力和國際移動力。
三、不同地區別、對象別、性別、年齡別之新住民對我國新住民及其子女教育方案的
需求看法,具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地區別、對象別之學校行政人員對我國新住民及其子女教育方案的需求看法
,具有顯著差異。
五、我國新住民及其子女教育方案之學習機制構面與其他行政運作、輔導措施、師資
培育、國際交流四個構面具顯著正相關,且師資培育、國際交流二構面之間亦呈
高度正相關。
貳、國際間新住民及其子女教育方案的發展趨勢
一、民族大熔爐的美國,在新住民及其子女教育上推動了移民教育方案、雙語教育法
案及啟蒙教育方案等政策措施。
二、有移民天堂的加拿大,在新住民及其子女教育推動了新移民語言中心、社區本位
語言訓練及文化維繫計畫等政策方案。
三、語言學習是融入社會優先機制的日本政府,認為協助新住民學習語言及生活適應
是非常重要的移民教育政策。
四、掌管新住民家庭及子女教育事務的韓國教育部,全力推動符合個人需求的多文化
家庭學生教育支援方案。
4
五、特別重視多元文化與族群融合政策的新加坡,在學校及社區的整合上,以降低國
內各種族之間的隔閡與差異。
參、我國新住民及其子女教育方案的經營策略
一、行政運作重視政策下的利害關係人對於議題的詮釋、對話與期待,其經營策略為
方案資訊對稱化及整合服務資源網絡。
二、學習機制著重家庭成員支持新住民學習,間接指導子女課業與母語,其經營策略
為華語精進與文化調適以及母語傳承與新課綱教材研發。
三、輔導措施應以階段性照顧輔導方案之規劃為考量,並以一個世代為原則,其經營
策略以生活適應輔導為先和家庭親職輔導為要。
四、將多元文化及新住民語文師資納入現有師資培育體系中,其經營策略為儲備新住
民語文專業師資及多元化師資培育。
五、國際交流強調培養其面對跨國不同文化能有尊重與包容、理解與欣賞的態度,其
經營策略為一般性的政策支持及特色性的政策推動。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提出若干具體建議與策略,俾供政府教育主管機關、學校及
行政人員、新住民及其家庭以及後續研究作為研訂新住民及其子女教育方案之參考。
關鍵詞:新住民教育、新住民子女教育、教育方案
A Study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al Program of New
Residents and Their Children in Taiwan
Abstract
This research intended to explore the perceptual needs, differences, relevant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al program for new residents and their
children. Therefore, there are thre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First of all, to explore the perceptual
needs of Taiwan's new residents and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program; Secondly, I will study
the management strategy of new residents and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program; Finally, a
reference is made to the program on educ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above purposes,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survey of southeast Asian
new residents and school administrators in Taiwan. The questionnaire is used to online fill the
400 samples. The questionnaire is valid for 350 copies, 394 copies, 87.5% and 98.5%
respectively. The data of SPSS for Windows 20.0 were used as data analysis tool.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by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one-way ANOVA,
Scheffe' an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statistics,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delphitechnique and focus group for the overall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summarized.
1. Perceptual needs of Taiwan's new residents and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program:
(1)Perceptual needs of new residents and school administrators is a high degree, the former
to ‘teacher training’ and ‘counseling measures’ more needs, the latter to ‘administrative
operation’ and ‘teacher training’ more needs.
(2)Taiwan's new residents and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program comes down to five core
competencies for administrative support, enhance learning, develop adaptability,
strengthen teaching and international mobility.
(3)New residents with different area, object, gender and age on Taiwan's new residents and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program need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4)School administrators with different area and object on Taiwan's new residents and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program need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5)The ‘learning mechanism’ of the new residents and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program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other administrative operations, counseling
measures, teacher training and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there is a high degree of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eacher training’ and ‘international exchange’ .
2.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of new residents and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program:
(1)The nation's melting pot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new residents and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to promote ‘Residents Education Program’, ‘Bilingual Education Act’ and
‘Head Start Program’ policy measures.
6
(2)There are immigration paradise of Canada, in the new residents and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to promote ‘Language Instruction for Newcomers to Canada’, ‘Community-
Based Language Training’ and ‘Cultural Maintenance Program’ policy measures.
(3)Language learning is incorporated into the social priority mechanism of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that to help new residents learn language and life adapt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immigration education policy.
(4)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교육부) of Korea,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the education of
new residents families and children, is committed to promoting multicultural student
education support programs that meet individual needs.
(5)Special emphasis on multicultural and ethnic integration policy in Singapore, in the
integration of school and community to reduce the gap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domestic races.
3. Participate in the management strategy of the new residents and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program:
(1)The ‘administrative operation’ focuses on the policy under the interests of stakeholder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dialogue and expectations of the topic, its business strategy for the
policy information symmetry and integration of service resources network.
(2)The ‘learning mechanism’ focuses on family members to support the new residents to
learn, indirectly guide their children's school and mother tongue, its business strategy for
the Chinese fine, cultural adjustment, mother tongue heritage and new curriculum outlin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3)The ‘counseling measure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stage to take care counseling program,
for the sake of a generation as a principle, its business strategy to adapt to life and family
counseling for the first time.
(4)The multicultural and new residents language teachers into the existing teacher training
system, its business strategy for the reserve new residents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nd
diversified teacher training.
(5)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emphasizes the development of its cross-border different
cultures can respect and tolerance,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the attitude, its
business strategy for the general policy to suppor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licy to
promote.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for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stitution, the schools and administrators, the new residents and their families
and follow-up studies as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residents and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program.
Key words: new residents education, new residents children education, educational program.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Papalia, D. E.著,黃慧真譯(1998)。發展心理學人類發展。臺北:桂冠。
Babbie, Earl R.著,劉鶴群、林秀雲、陳麗欣、胡正申、黃韻如譯(2013)。社
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市:雙葉。
Jean-Jacques Rousseau著,李平漚譯(1762)。愛彌兒。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John, B. R.著,黃丘隆譯(1990)。正義論。臺北市:結構群。
Reamer, F. G.著,包承恩、王永慈、郭瓈灩、鍾曉慧譯(2000)。社會工作價值
與倫理。臺北市:洪葉。
Saran, R. & Neisser, B.著,吳瑞珠譯(2008)。心靈探索:在教育中的蘇格拉底
。臺北市:五南。
Banks, O.著,林清江譯(1988)。教育社會學。高雄市:復文。
Derek Bok著,張善楠譯(2008)。大學教了沒?哈佛校長提出的8門課。臺北
市:天下文化。
干學平、黃春興(1991)。荀子的正義理論。載於戴華、鄭曉時(主編),正new window
義及其相關問題。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內政部戶政司(2017a)。近十年外籍配偶歸(取得)人數。2017年1月24日,取自
:http://www.ris.gov.tw/zh_TW/346
內政部戶政司(2017b)。結婚人數按原屬國籍(按登記及發生)。2017年1月24日
,取自:http://www.ris.gov.tw/zh_TW/346
內政部戶政司(2017c)。縣市外裔、外籍與大陸配偶人數。2017年1月24日,取
自:http://www.ris.gov.tw/zh_TW/346
內政部移民署(2013 a)。102年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需求調查。臺北市:典通

內政部移民署(2013 b)。全國新住民火炬計畫。2017年1月24日,取自
:http://www.immigration.gov.tw/mp.asp?mp=1
內政部移民署(2014)。新住民重點學校及人數統計資料。2017年1月24日,取
自:http://www.immigration.gov.tw/mp.asp?mp=1
內政部移民署(2017a)。各縣市外裔、外籍配偶人數按國籍分與大陸(含港澳
)配偶人數。2017年7月11日,取自
:http://www.immigration.gov.tw/ct.asp?xItem=1330655&ctNode=29699&mp=
1
內政部移民署(2017b)。新移民子女就學統計。2017年1月24日,取自
:http://www.immigration.gov.tw/mp.asp?mp=1
內政部移民署(2017c)。新住民生活適應輔導。2017年1月24日,取自
:http://www.immigration.gov.tw/mp.asp?mp=1
內政部移民署(2017d)。新住民照顧服務措施。2017年1月24日,取自
:http://www.immigration.gov.tw/mp.asp?mp=1
內政部移民署(2017e)。新住民發展基金。2017年1月24日,取自
:http://www.immigration.gov.tw/mp.asp?mp=1
內政部移民署(2017f)。新住民培力相關計畫。2017年1月24日,取自
:http://www.immigration.gov.tw/mp.asp?mp=1

2

內政部移民署(2017g)。教育相關新住民法規。2017年1月24日,取自
:http://www.immigration.gov.tw/mp.asp?mp=1
毛俊傑(2004)。東南亞外籍新娘在華生活管理之探討。2016年1月24日,取自
:http:/hVW\v.wrp.org.tw/Conf/index3a3.htm.
王大修(2008)。臺北縣新住民婦女生活需求調查研究。臺北縣政府教育局研
究專案。台北縣:教育局。
王子銘(2012)。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之研究--以臺南市安南區國民小學為
例。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new window
。臺灣社會研究,41,99-127。
王美惠(2005)。外籍配偶家庭及其幼兒學校生活適應之個案研究。屏東師範
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王家通(1993)。教育機會均等狀況調查報告。南投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印
行。
王崇名(1996)。西方之社會正義的法社會學理解-由黑格爾、馬克思與韋伯
比較反省之。思與言,34(4),33-68。
王惠琴(2009)。新移民婦女親職教育需求評估與親職自我效能感之研究:以
台北縣市為例。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
市。
王瓊珠(2008)。國民小學教師對新移民子女教育問題及其因應策略知覺之研
究-以中部四縣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嘉義縣。
王麗瑛(2002)。屏東縣國小母語教學實施現況及母語師資培訓問題之研究。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白政弘(2007)。國民小學新移民子女輔導措施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以臺南
市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朱嬿蓉(2007)。新移民、新契機—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多元文化教育信念與
實踐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江原裕美(2013)。2013新移民關懷國際研討會,中文編譯-國泰慈善基金會。
台北:2013新移民關懷國際研討會手冊,52-59。
江雪齡(1997)。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牟中原、汪幼絨(1997)。原住民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佐藤學(2013)。我看「學習共同體」在台灣的普及歷程。臺北市:天下雜誌

何唯鹿(2016)。臺灣某高中越南語語音課之教學設計與實驗。國立臺東大學
華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吳 定(2003)。政策管理。臺北:聯經。
吳怡萱(2010)。新住民子女教育政策執行之研究-以臺北縣國民教育為例。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清山(2004)。外籍新娘子女教育問題及其因應策略。師友月刊,441,7-
12。
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小辭書。臺北:五南。

3

呂宗學(1998)。公共衛生的正義觀:市場正義VS.社會正義。醫望,27,89-
92
呂宗麟(1995)。論民生主義中的社會正義內涵一從分配正義與交換正義層面
思考。世界新聞傳播學院人文學報,3,27-40。
巫有鎰(2003)。新右教改潮流對教育機會均等的衝擊。屏東師院學報new window
,18,437-458。
李介至、林益永(2014)。青少年目標設定取向及社會支持之關係探究。健康
與照顧科學學刊,2(2),26-39。
李俊湖(2006)。新住民及其子女的教育與輔導。研習資訊,23(5),53-
57。
李美穗(2013)。新北市國小數學教師專業發展方案之設計與實施研究。國立new window
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國基(2007)。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雙族裔認同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new window
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李麗華(2011)。新北市國民中學新住民教育政策實施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
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李艷凰(2011)。外籍配偶子女教育政策之系統動態學。南華大學企業管理系
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沈 六(1993)。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識型態與理掄。載於中國教育學會(編
):多元文化教育(頁47-70)。臺北市:臺灣書店。
沈倖如(2003)。天堂之梯?--臺越跨國商品化婚姻中的權力與抵抗。國立清
華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阮梅香(2016)。太陽國小(化名)越南新移民子女母語傳承課程教材編寫與
使用之行動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中市。
周佩諭(2010)。幼兒多元文化課程設計與實施之個案研究-原住民教育與新移new window
民教育的焦點。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台南市。
周鳳珠(2009)。金門縣國民小學教師知覺學校行政支援與新移民子女生活適
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碩士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未出版,臺北市。
林文達(1983)。教育機會公平性之研究。政治大學學報,48,87-115。
林火旺(1998)。羅爾斯正義論。臺北市:臺灣書店。new window
林火旺(2004)。倫理學。臺北市:五南。
林本炫(1996)。教育資源分配與社會正義。國家政策雙週刊,132,6-8。new window
林明地(2016)。國際移動力的光譜:務實而明智的國際移動。教育研究月刊new window
,271,4-16。
林振春(1993)。社會工作。臺北:師大。
林淑莉(2007)。學前教師多元文化教學信念與實踐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
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清江(1985)。文化發展與教育革新。臺北:五南。
林清江(1997)。多元文化教育與教育改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編
「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4-31。

4

林蓓莉(2011)。國民小學國際交流之個案研究─以君子國小為例。國立新竹
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麗莉(2010)。探討新住民子女教育問題與學校教育的關係。大葉大學管理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林寶貴(1995)。語言發展與矯治專題研究。高雄市:復文。
邱方晞(2003)。托兒需求的思考—必然性與選擇性。兒童福利,4,291-new window
295。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第五版: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
解析。臺北:五南。
唐宜楨、陳心怡、童伊迪(2014)。性別位置性的反思訓練運用於專業助人關new window
係。輔導季刊,52(3),1-10。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臺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new window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臺北市: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宮島 喬(2007)。全球化當下的人的移動與民族。發表於全球化移民現象與教
育回應—臺、日國際經驗學術研討會。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主辦,2007年11
月24日。
席榮維(2008)。學校面對新住民子女的學習問題之應有思維。北縣教育
,66,35-41。
徐于婷(2012)。國小師資生在自然領域教學上的專業成長─以探究式教學為new window
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市。
殷紅博(1995)。幼兒基礎語言能力訓練。臺北市:林鬱文化。
殷蘊雯(2013)。高齡者友善環境評估指標建構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new window
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翁毓秀(2006)。為新住民建構社會包容的家庭政策。社區發展季刊new window
,114,61-76。
翁麗芳(2008)。臺北縣幼小銜接教育研究—新住民子女教養的問題與因應。
載於2008年度臺北縣國際文教月—成果展暨實務研討會。頁159-179。
高婉貞(2009)。國中學生多元文化課程與教學之研究:以新移民族群及其相
關議題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
版,臺北市。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國家發展計畫。2017年1月24日,取自
:http://www.ndc.gov.tw/News7.aspx?n=5F5662157BC98A7D&sms
張芳全(2013)。論文就是要這樣寫。臺北:心理出版社。
張建成(2007)。獨石與巨傘--多元文化主義的過與不及。教育研究集刊new window
,53(2),103-127。
張鈿富(2002)。教育政策分析─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張壽松(2010)。國民中小學新移民子女教育家庭功能、學校支持與學習成就
之研究-以北北桃三縣市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博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張麗質(2008)。臺北地區國民中學教師族群關係之多元文化教育態度的探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5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5)。新住民子女教育發展五年中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105年
至109年)。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6b)。提升青年學生全球移動力計畫。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7)。105學年新住民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分布概況統計。2017年7
月11日,取自:http://stats.moe.gov.tw/files/analysis/son_of_foreign_105.pdf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3)。全國新住民火炬計畫教育部照護新住民子
女。2017年1月24日,取自:http://www.k12ea.gov.tw/ap/index.aspx/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5a)。都是一家人─新住民子女輔導計畫。2017
年1月24日,取自:http://www.k12ea.gov.tw/ap/index.aspx/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5b)。教育部啟動輔導計畫培養新住民子女第二
外語資產。2017年1月24日,取自:http://www.k12ea.gov.tw/ap/index.aspx/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6)。106年度教育優先區計畫。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7)。108學年度新住民語文課程實施相關規劃
。2017年1月24日,取自:http://www.k12ea.gov.tw/ap/index.aspx/
教育部統計處(2017)。教育統計查詢網。2017年1月24日,取自
:https://stats.moe.gov.tw/qframe.aspx?qno=NQA1AA2
統計廳(2017)。難民統計現況。國家指標體系,2017年1月24日,取自
:http://www.index.go.kr/potal/main/EachDtlPageDetail.do?idx_cd=2820
莫天虎(2016)。新住民施政成果及展望。行政院第3487次會議專題報告。
許琇絢(2012)。屏東縣外籍配偶識字教育學習成效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許銘麟(2006)。外籍配偶子女自我概念與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實踐大學家
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籐繼(2008)。臺北縣國民中小學教師多元文化教育素養之研究─以新住民
子女教育為例。臺北縣政府教育局研究專案。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教育局
郭奇典(2011)。新移民子女教育協助資源整合之研究。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
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郭宥均(2007)。新竹市外籍配偶教育政策執行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
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郭為藩等(1986)。教育機會均等理想的實踐。理論與政策,創刊號,29-39。
郭家益(2015)。南投縣埔里鎮新住民子女教育政策之執行與成效-國小導師的
知覺觀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
投縣。
陳氏蘭(2016)。臺灣越南語教學師資培訓課程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new window
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陳宜中(2004a)。社會正義vs.市場正義:論自由主義思想裡的兩種正義觀點。
載於張世雄(主編),社會正義與全球化:福利與自由主義的反思。臺北
:桂冠圖書公司,67-99。
陳宜中(2004b)。後權威下的社會正義。2004年10月30日,取自
:http://swin.fcu.org.tw/series/2004115/ref.3.hmt
陳怡妤(2016)。新北市國民中學新住民子女生活適應與學習成效之關係研究

6

。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
市。
陳枝烈(2010)。多元族群城市的教育實踐。城市發展,10,8-23。new window
陳長文(2005)。假設的同情─兩岸的理性與感性。臺北:天下遠見出版社。
陳奎憙(1991)。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彥楓(2016)。社會支持與文化適應對新移民子女學習成就之影響。大葉大
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思伶(2017)。外婆橋計畫參與教師之敘事研究─國際交流經驗之影響。國
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陳美如(2000)。多元文化課程的理念與實踐。臺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陳意婷(2016)。大學生參與國際志工對國際移動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
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傅家偉(2011)。外籍配偶識字教育現況之比較研究-以臺灣南投縣與日本山形
縣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曾秀珠(2003)。臺北縣國小補校人員對外籍新娘基本教育課程規劃意見調查
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曾銘翊(2015)。多元文化取向新住民教育之核心課程綱要建構。淡江大學課new window
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曾寶鈴(1999)。企業核心能力與人力資源策略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游美惠(2000)。多元文化女性主義:理論觀點與教育實踐。論文發表於教育
部、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主辦、花蓮師院承辦之「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
實際」 學術研討會,花蓮。
游美惠(2001)。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基礎(33-56頁)。載於譚光鼎等(合著
):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游家政等(2008)。臺北縣國民中小學新住民子女學習成就之研究。論文發表
於97年度國際文教月成果展與實務研討會—臺北縣新住民相關議題研究,
臺北縣。
游麗滿(2008)。新住民教育教師的多元文化教育認知與專業成長需求關係之
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舒 懷(2017)。教育測驗與統計(概要)。臺北:千華出版社。
黃 天(2005)。教育綜合科目。臺北:考用。
黃文彥(2008)。新住民教育問題分析與制度建構─以2002~2006臺北縣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木蘭(2004)。為新弱勢族群撒播希望的種籽。師友,441,20-25。
黃昆輝(1978)。我國大學入學考試報考者與錄取者家庭社經背景之比較分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所究集刊,20,149-326。
黃俊英(1996)。企業研究方法。臺北市:東華。
黃俊傑(2010)。國中小學施行課後輔導與外籍配偶子女學習成就之研究-以嘉
義縣朴子地區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嘉義縣。
黃哲彬(2005)。析論外籍配偶子女教育。教育趨勢導報,17,15-22。
黃富順(2006)。新住民及其子女的教育問題與輔導。成人及終身教育

7

,13,29-35。
黃富順等(2009)。新住民生活適應所需識字能力之研究。臺北縣政府教育局
研究專案。
黃森泉(2000)。原住民教育之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揚智。new window
黃慈芳(2011)。我國外籍配偶識字教育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
桃園縣國小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黃鈺樺(2009)。在臺灣的國小學生的越南籍新住民母親教養能力轉化歷程研new window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儒傑(2000)。教育機會均等與社會正義。教師之友,41(3),13-19。
楊 瑩(1994)。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臺北:師大書苑。
楊士儀、簡後聰(2007)。青少年暴力犯罪的理論與實務之個案研究。北市教new window
大社教學報,6,1-28。
楊俊鴻、林宜臻、楊國揚、盧秋珍、陳妙娟(2015)。東亞地區中小學課程特
色之比較研究。教育研究月刊,250,104-118。
楊琇玲(2013)。臺中市國民小學新移民子女學校適應輔導措施之研究。明道
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葉重新(2000)。教育大辭書。臺北:文景出版。
鄔昆如(1991)。柏拉圖理想國的正義概念及其現代意義。載於戴華、鄭曉時new window
(主編):正義及相關問題。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所,9-30。
熊同鑫、蔡瑞君(2009)。文化回應於原住民族科學課程與能力指標發展之探new window
究。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87,163-180。
劉芳美(2013)。桃園縣不同背景之新移民學習需求、公婆支持與學習滿意度
關聯性之研究。健行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劉美慧(2001)。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概念與歷史發展(1-19)。載於譚光鼎
等(合著):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劉淑芳 (2010)。新移民女性社會參與之研究-以桃園縣外配通譯員為例。元智
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劉慧平(2013)。東南亞婦女新移民教育政策之評估-以嘉義縣為例。國立中
正大學政治學系暨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蔡文山(2006)。學校多元文化教育的實踐理念與方向。研習資訊
,23(1),103-108。
蔡文杰、周崇儒(2008)。臺北縣新住民教育需求調查報告書。臺北縣政府教
育局研究專案。
蔡祈賢(1994)。平等思想與我國教育機會均等政策。臺北市:五南。
鄭予靜(2003)。新臺灣媳婦—外籍新娘跨國婚姻的省思。扶幼e季刊
,130。2005年4月3日,取自:http://www.ccf.org.wthmt/index/9210-
127/03tbch/Ol.
鄭崇趁(1991)。教育與輔導的發展取向。臺北市:心理。
鄭崇趁(1998a)。教育計畫與評鑑(增訂本)。臺北市:心理。
鄭崇趁(1998b)。教育與輔導的軌跡(增訂本)。臺北市:心理。new window
鄭崇趁(2003)。行動團隊活化校園。國語日報,13版,學者觀察站專文

8

。2003.05.26。
鄭崇趁(2005)。新臺灣之子的教育策略--論二十一世紀新臺灣教育的四大根
基五大政策。發表於2005臺灣教育學術研討會。臺東:國立臺東大學主辦

鄭崇趁(2006a)。學校創新經營的積極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45,50-58。new window
鄭崇趁(2006b)。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指標與實施方式研究。臺北市:心理。new window
鄭崇趁(2006c)。教育的著力點。臺北市:心理。
鄭崇趁(2008a)。正向管教理念中的班級經營策略。學生輔導雙月刊
,105,30-41。
鄭崇趁(2008b)。策訂優質校務中長程發展計畫的要領。領航,創刊號,5-
13。基隆市教育處。
鄭崇趁(2009a)。「教育經營學」的主要內涵。國民教育,49(6),10-22。
鄭崇趁(2009b)。卓越學校行政經營的理念與策略。2010臺北縣邁向卓越學校
—指標系統與行動方案,62-75。臺北縣政府。
鄭崇趁(2009c)。教育111標竿學校認證評審者的角色與任務。教師天地
,163,60-63。
鄭崇趁(2009d)。學校如何統整教育資源與關懷弱勢學生。教師天地
,160,17-23。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鄭崇趁(2011)。教育經營學導論:理念、策略、實踐。臺北市:心理。new window
鄭崇趁(2012)。教育經營學:六說、七略、八要。臺北市:心理。
鄭崇趁(2013)。校長學:成人旺校九論。臺北市:心理。
鄭崇趁(2014)。教師學:鐸聲五曲。臺北市:心理。
鄭崇趁(2015)。家長教育學:順性揚才一路發。臺北市:心理。
鄭崇趁(2016)。教育經營學個論:創新、創客、創意。臺北市:心理。
盧佩芊(2016)。運用TPRS教學法於新住民第二代越南語教學。國立臺東大學
華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賴怡珮(2007)。學前教師的多元文化素養及其與外籍配偶家長親師互動之相
關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市。
賴莉蕙(2010)。臺中縣外籍配偶識字教育學習與生活適應之研究。逢甲大學
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謝佳雯(2003)。現行母語師資培育課程之研究。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謝維和(2002)。教育社會學。臺北:五南。
魏惠娟(2005)。方案規劃在成人教育體系中的定位問題:角色、矛盾與超越new window
。高學師大學報,19,43-59。
魏惠娟(2015)。樂齡生涯學習。新北:空大。
譚光鼎(2002)。臺灣原住民教育—從廢墟到重建。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 (2010)。多文化教育。臺北:高等教育。
蘇永明(1998)。社會正義與教育。載於伍哲鷟(合著),教育哲學(303-
321)。臺北市:五南。

9

蘇穎群(2016)。國小五、六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中新住民教育內涵之多
元文化觀分析。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龔元鳳(2007)。大陸與東南亞新住民子女族群認同之差異研究。國立臺南大
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二、西文部分
Allen-Meares, P. (1900). Educating black youths: The unfulfilled promise of equality.
Social Work, 35(3), 283-286.
Anonymous (1996). The class of $19.95, Canadian business, 69(3), pp.44-45.
Anonymous (2005). Developing and Assessing Fluency. Retrieved September, 10,
2009, from http://forpd.ucf.edu/strategies/stratfluency.html.
Banks, J. A. (1993).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oals. In Banks, J.
A. and Banks & C. A. M. Banks (E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2th ed.).(pp.1-27).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anks, J. A., & Banks, C. A. M. (Eds.).(2004)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2nd ed). SanFrancisco: Jossey-Bass.
Banks, J., & Banks, C. A. (Eds.).(1989).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aruth, L. G., & Manning , M. L. (1992).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Bennett, C. T. (1990). 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 Theory and practice.
Boston: Allyn & Bacon.
Bowles, S., & Gintis, H. (1976). School in capitalist America. NewYork:Basic Books.
Coleman, J. S. (1990). Equality and achievement in education. Boulder, CO:
Westview.
Cribb, A., & Gewirtz, S. (2003). Towards a sociology of just practices: An analysis of
plural conceptions of justice. In C. Vincent(Ed.), Social justice education
andidentity(pp.15-29). NY: Routledge Falmer.
Dunn, W. N., & Poister, T. H. (1978 ). Public program analysis: Applied methods.
Baltimore: University Park Press.
Edwards, J. R. (1991). Person-job fit: A conceptual integration, literature review, and
methodological critique. In C. L. Cooper and I. T. Robertson (Eds.),
Internationalreview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pp.283-357).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Fahety, V. (1979). Continuing Social Work Education: Result of Delphi Survey,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Social Work, 15(1), 12-19.
Fong, R. (2004). Overview of immigrant and refugee children and families. In R.
Fong (Ed.), Culturally competent practice with immigrant and refi1gee children
andfamilies(pp.1-18). NY: A Division of Guilford Publication s.
Gallagher, S. (2002). Language and national unity: The politics of immigrant
language education in Canada. Migration World Magazine, 30(4/5), 31-35.
Gamarnikow, E., & Green, A. (2003). Social justice, identity formation and social
capital: School diversification policy under New Labour. In C. Vincent(Ed .),
Social justice, education and identity(pp.209-223). London: Routledge Falmer.
Gollnick, D. M., & Chinn, P. C. (1994).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pluralistic
society(4th). NY: Macmilla College Publishing Company.
Hicks, D. W. (1981). Minorities: A teacher’s resource book for the multi-ethnic
curriculum.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10

Hinselwood, M. (2001). Early marriage: Sexual exploitatio n and the human rights of
girls [Electronic vers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fori1m on marriage and the
rights of women and girls. Retrieved August 23, 2004, from http
://wwwwomankind.org.uk/Main/earlymar.htm
Holden, M. C., & Wedman, J. F. (1993). Future issues of com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The results of a Delphi stud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1), 5-24.
Holland (1997). Making Vocational Choices: A Theory of Vocational Personalities &
Work Environments(3rd ed). Odessa, F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Jeffcoate, R. (1976). Curriculum planning in multiracial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18(3), 192-200.
John , C. (2002). Immigrant children in our classrooms: Beyond ESL [Electronic
version]. Education Canada. Summer, n/a. (from Pro Quest system).
Jones, C.O. (1984).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3rd Ed) .CA :
Broods and Cole Publishing Company.great expectations in Washington are
dashed in Oakl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man, Berkeley, CA.
Karger, J. H., & Hernandez, T. M. (2004). The Decline of the Public Intellectual in
Social Work,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Welfare, 31(3): 51-68.
Kelly, E. (2001). Justice as fairnes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Killian, C. (2002). Culture on the weekend: Mighrebin wop-ien's adaptation in
Franc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Policy, 22(1-3), 75-
105.
Lahti, R. K. (1999). Identifying and integrating individual level and organization level
core competency.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14(1), 59-75.
Lanford, H. W. (1972).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Methodologies: A Synthesis. NY: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Inc.
Lee Hsien Loong (1997). National Education. Speech on Sat. 17 May, 1997. At TCS
TV Theatre at A.M. 9:30. http://www.moe.gov.sg/speeches/1997/170597.htm
Linstone, H.A., & Turoff, M. (2002). The Delphi Method: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MA: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Lunenburg , F. C., & Ornstein, A. C. (2000).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Concepts
and practices(3 rd ). Stamford, CT: Thomson Leaming.
Martel, L. D. (1980). The ilinerary of the concept "Equal Education Opportunity".
Search from ERJ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08097.
Mautino, K. S. (2000). Welfare reform: An update. Journal of immigrant health,
2(1), 1-3.
McGary, H. M. (1993). Social Justice and Public Policy. In R. Mier(Ed.), Social
justice and local development policy(pp.22-26). Newbury Par, CA : Sage.
Michael, F. (1994). Conflicting signals. Spectrum, 67(2), 42-51.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2004). Code of ethics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Retrieved August 13, 2004, from http://www.
social workers.org/pubs/code/code.asp. 2004/10/17.
Pemberton, S. M. (1974). Federal concern for equality of education opportunity
Some historical indications (3-35). Retrieved September 12, 2004, Search from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l 20313.
Placier, M., Hall, P. M., Mckendall, S. B., & Cockrell, K. S. (2000). Policy as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entions: Making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policy.
Educational Policy, 14(2), 259-289.
Ramsey, P. G. (1998).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a divese world. NY: Teacher's

11

College press.
Rawls, J. (1971). A theory of justice. Bsoton, MA: Havard University.
Rawls, J. (1999). A theory of justice(2th). Boston, MA: Harvard University.
Reiss, M. J. (2003). Science education for social justice, In C.Vincent, ed.: Social
justice, education and identity, pp.151-184. London : Routledge Falmer.
Rivera-Batiz, F. (l996). The education of immigrant children in New York City
[Electronic version]. Retrieved August 27, 2004, from ERIC Digests
[ED402399].
Rothwell, W. J., & Lindholm, J. E. (1999). Competency Identification, Modeling and
Assessment in the US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3(2), 90-105.
Spokane, A. R., Meir, E. I. & Catalano, M. (2000). Person-environment congruence
and Holland’s theory: A review and reconsideration.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57, 137-187.
Stufflebeam, D. L. (1983). The CIPP model for program evaluation. Boston
MA:Kluwer-Nijhoft Publishing, pp.117-142.
Thomas, A., & Chess, S. (1994). Temperament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NY:
Brunner/Mazel.
Van Horn, C. E., & Van Meter, D. S. (1975).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cess:A
Conceptual Framework , 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 6(4), 463.
Wicklein, R. C. (1993). Identifying Critical Issues and Problems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Using A Modified-Delphi Technique. 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5 (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