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小說林」短篇小說試析
書刊名:弘光人文社會學報
作者:紀俊龍
出版日期:2005
卷期:3
頁次:頁1-48
主題關鍵詞:晚清小說林短篇小說徐念慈黃摩西Late Qing periodThe woods of fictionShort storiesXu NienciHunag Mox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57
  • 點閱點閱:20
期刊論文
1.李九華(2003)。論晚清文藝期刊與小說繁榮。寧夏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2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關家錚(200101)。關於小說林社。圖書館建設,S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錦珠(19990300)。晚清(1902-1911)短篇小說發展試論--以晚清六種小說雜誌為例。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2,275-2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陳俊啟(2004)。晚清小說的現代性追求:以公案/偵探/推理 小說為探討中心。經典轉化與明清敘事文學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4/11/18-11/19)。中研院文哲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余姒珉(2002)。晚清短篇小說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邱天助(2004)。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實藤惠秀、譚汝謙、林啟彥(1982)。中國人留學日本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德威、梅家玲(2005)。晚清文學教室--從北大到台大。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阿英(2003)。晚清文藝報刊述略。合肥:安徽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方長安(2003)。選擇.接受.轉化--晚清至20世紀30年代初中國文學劉便與日本文學關係。武漢:武漢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M. H. 布拉姆斯、朱金鵬(1990)。歐美文學術語辭典。北京:北京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小說林總編輯所(1980)。小說林。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阿英(1996)。晚清小說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康來新(1999)。晚清小說理論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錦珠(1995)。晩清時期小說觀念之轉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宏志(2000)。翻譯與創作--中國近代翻譯小說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一川(2001)。中國現代性體驗的發生:清末民初文化轉型與文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平原(2003)。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Hanan, Patrick、徐俠(2004)。中國近代小說的興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平原、夏曉虹(1997)。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林明德(1988)。晚清小說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高宣揚(20020000)。布爾迪厄。臺北市:生智文化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梁啟超(1983)。飲冰室文集。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Bonnewitz, Patrice、孫智綺(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