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王陽明哲學路徑及其對中晚明文藝思潮的影響研究
作者:陳盈吟
作者(外文):Ying-Yin Chen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所
指導教授:劉錦賢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王陽明心學明代文學儒家道德情感Wang YangmingXin Xue (the philosophy of the mind)the literature of Ming dynastyConfucianmoral compass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8
對於一個真實面對自我與追求道德學問的思想家,我們跟隨著他的腳步,探訪其早年的生命經驗,瞭解王陽明思想發展的歷程。王陽明思想發展歷程裡,最關鍵的轉折點——「龍場悟道」,疾病、死亡如影隨形地逼迫著此時的王陽明。對死亡的超越,在這場大徹大悟之中,發現心的無限潛能,也展現陽明心學的獨特之處。完成了一次思想的飛昇。至龍場而後確立了良知之學的核心理論。第三章開始是陽明主要理論的分析討論,目的是歸納出一個新的儒學系譜——「力度儒學系譜」,透過這一系譜的特點與思想家的血緣性,企圖找出影響中晚明文藝場域的種種元素。新的儒學圖像在明代形成,不同於明初朱子學的體系,一個以道德情感為根基的「力度儒學」系譜。關於「力度儒學系譜」的定義,採用「力度」二字表示對於「心」當中情感與理性的合一,不排除情感內容,使道德實踐本身更加貼近生活世界,道德也不是割裂人性特質後蒼白無力的外在規範,尋回人本身道德主體的力量。中晚明的文藝場域受到陽明心學的影響,行動者產生什麼樣的生存心態,又如何在這個場域當中展現自我,進而對權力場域展開什麼樣的抵抗,則是第四章所欲探討的。將焦點鎖定在受陽明心學影響較深,且在明代具有代表性的文藝場域行動者作為分析的對象,瞭解他們如何以一種狂士的人格於文藝場域,透過文學藝術的關注,追求主體性、將自我與審美結合為一種藝術化生活。
The study is intended to uncover the development of Wang Yangming''s thoughts by following the footsteps of a thinker who faced his true self in his pursuit of moral knowledge, and exploring the experience of his early life. The most critical turning poi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Wang Yangming''s thoughts occurred at Longchang. It was recorded in the history as "The Enlightenment at Longchang". When that event occurred, Wang Yangming''s life was threatened by illnesses and death. It was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Enlightenment, Wang discovered the unlimited potential of "the mind (Xin)" and transcended death. The breakthrough demonstrated the uniqueness of "the philosophy of the mind (Xin Xue)". "The Enlightenment at Longchang" achieved an uplifting of his thoughts. After Wang''s arrival at Longchang, his core theory of "Good Conscience" was established. Starting from the third chapter, the Yangming Theory was fully discussed and analyzed, and the purpose was to induced a new Confucian pedigree -- the pedigree of Dynamic Confucian.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various elements of the literary realm of the middle and late Ming dynasty could be identified through the examin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particular pedigree and the lineage. New Confucian topography, formed in Ming dynasty, was different from the lineage of Zhu Xi''s. The Yangming lineage is a dynamic Confucian lineage rooted in moral compassion. With regard to the definition of the "dynamic Confucian lineage", the "dynamic" is used to express the combination of rationality and emotion in the mind without getting rid of the emotion factor so that the practice of morality is close to living realm. Morality should not be a set of pale and listless specification separated from human nature. Instead, humans should be the subject of morality. The literary realm of the middle and late Ming dynasty was affected by Wang''s philosophy of the mind. What was the mentality of the creators of literary works? That was discussed in Chapter Four. Topics also discussed in Chapter Four: How did they express themselves? What was the resistance they cast upon the authority? The focus of the study was on those literary creators who were affected relatively deeper by the Yangming thoughts and whose work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representative roles in the realm of literature. The study tries to understand how they lived by combining the expression of themselves and the beauty of their creative works into their artistic lives.
一、傳統文獻
(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楊家駱編:《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92年)
(漢)毛亨傳,鄭元箋,(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重刻宋本):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
(漢)鄭元注,(唐)賈公彥疏 《十三經注疏(重刻宋本):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
(漢)趙岐注:《十三經注疏(重刻宋本):孟子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
(魏)何晏注,(宋)刑昺疏:《十三經注疏(重刻宋本):論語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臺北:鼎文書局,1987)
(南朝宋)劉義慶撰; (南朝宋)劉孝標注;龔斌校釋:《世說新語校釋.言語》(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宋)陸九淵撰:《陸九淵集•卷35語録下》,(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大學章句》(臺北:鵝湖出版社,1984年)
(宋)朱熹:《大學章句》;《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2007年)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大學二》(臺北:世華書局,1987年)
(明)王守仁撰,吳光、錢明編校:《王陽明全集•年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4月)
(明)王陽明,《王陽明傳習錄及大學問》(臺北:黎明文化,1997)
(明)王畿著,岡田武彥、荒木見悟編:《龍谿王先生全集》(臺北:廣文書局,1975年)
(明)徐渭:《徐文長三集》(臺北:中華書局:1983年)
(明)李贄:《焚書/續焚書》(臺北:漢京文化,1984年)
(明)李贄:《藏書•世紀列傳總目前論》(臺灣:學生書局,1974年
(明)袁中道:《珂雪齋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明)袁宏道著:《袁中郎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78年)
(明)袁宏道著、錢伯城箋校:《袁宏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明)羅近溪撰,岡田武彥,荒木見悟主編:《近溪子明道錄》(臺北:廣文書局,1975
年)
(明)張岱著、王進祥編:《陶庵夢憶》(臺北:漢京出版,1984年)
(清)黃宗羲著、沈芝盈點校:《明儒學案》(臺北:世華出版社,1987年)
(清)顧炎武:《原抄本顧亭林日知錄》(臺北:文史哲,1979年)
(清)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1998年)

二、近人論著
(一)專書
毛文芳:《晚明閒賞美學》(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年)new window
王立群:《中國古代遊記山水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王雲五主編:《河南程氏遺書》(臺北:臺灣商務出版,1965年)
朱曉鵬:《王陽明與道家道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年)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2000年)
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台北:學生書局,1975年)new window
吳震:《陽明後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李澤厚:《美的歷程》(台北:谷風出版社,1984年7月)
杜維明:《人性與自我修養》(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88年)new window
肖燕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明代書法》(上海:上海科學技術,2001年,第1版)
岡田武彥:《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岡田武彥著、吳光譯:《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明文書局編輯部:《中國美學史資料彙編•下》(臺北:明文書局,1983年)
林安梧:《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臺北:讀冊文化,2003年)new window
林安梧:《陽明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1989年
林宜蓉:《中晚明文藝場域「狂士」身分之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new window
南懷瑾譯:《周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1984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年)
秦家懿:《王陽明》(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 年)
馬宗霍編:《書林藻鑒》(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高秉江:《胡塞爾與西方主體主義哲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高宣揚:《布爾迪厄》(臺北:生智文化事業,2002年)new window
高宣揚:《傅科的生存美學:西方思想的起點與終點》(臺北:五南圖書,2004年)
張再林,《中西哲學比較論》(北京:西北大學,1997)
張益弘:《陽明學論文集》(臺北:華岡出版公司,1977)

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陳俊明校編《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年)
陳鼓應註譯;王雲五主編《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75年)
彭國翔:《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陽明學》(臺北:學生書局,2003年)new window
費振鐘:《墮落時代》(台北:立緒文化,2002年5月)
楊家駱主編:《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靳鳳林:《死,而後生:死亡現象學視閾中的生存倫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劉述先:《朱子哲學的發展於完成》(臺北:學生書局,1983)new window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學生書局,1983年)new window
蔡仁厚:《王學流衍——江右王門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new window
蔡美麗:《胡塞爾》(臺北:東大圖書,1990)
蔡鎮楚注譯《新譯論衡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
鄭曉江:《江右思想家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錢明:《陽明學的形成與發展》(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錢穆:《陽明學述要》(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年)
羅筠筠:《靈與趣的意境:晚明小品文美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龔卓軍:《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臺北:心靈工坊,2006年)new window
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關子尹譯:《人文科學的邏輯》(台北:聯經,1986年1月)
胡塞爾(Edmund Husserl)著,倪梁康選編,《純粹現象學通論精選》(香港:商務印書館,2002)new window
列維•布留爾(Lvy-Bruhl)著、丁由譯:《原始思維》(北京:商務,1997年2月)
約翰•塞爾(John R. Searle)著、劉葉濤譯《意向性:論心靈哲學》(Intentionality :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Peter A. Angeles著,段德智譯:《哲學辭典》(臺北:貓頭鷹出版,2004年)

(二)、期刊論文
王大德:〈陽明”心外無物”說當代詮釋的釐清與辨正〉《警專學報》(2004年12月)new window
王大德:〈朱陸異同 ─以「心與理」、「心與物」兩個向度為主軸所作之探索〉,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6月new window
林珊妏:〈馮夢龍的小說創作觀—以《皇明大儒王陽明先生出身靖亂錄》為例〉,《屏東教育大學學報•人文社會類》第三十期(2008年3月)
洪錦淳:〈陽明啟蒙教育的內涵與義蘊〉,《國立臺中護理專科學校學報》第5期
(2006年12月)
紀珊珊:〈王陽明在黔書法藝術賞析初探〉,《智富時代期刊》(2015年10月)
黃瑩暖:〈再論朱子之「心」〉,《鵝湖學誌》第五十六期(2016年6月)new window
黃瑩暖:〈從心性架構與格致工夫看牟宗三先生詮釋朱子思想之特點〉,《當代儒new window
學研究》第八期(2010年6月)
董平:〈王陽明「四句教」義蘊發微•上〉,《孔孟月刊》第28卷第4期(1989new window
年12月)
劉師錦賢:〈孔孟之真情發用與張程陸王之以理御情〉,《興大中文學報》第三十
七期(2015年6月)
龔卓軍:〈身體與想像的辯證:從尼采到梅洛龐蒂〉,《中外文學》第26卷第11 期(1998年4月)new window
石蘭榮:〈朱熹與王陽明「格物」說探析〉,《求索》(2012年8月)
朱曉鵬:〈王陽明家族中儒道互補的文化傳統及其成因探析〉,《浙江社會科學》
第1期(2007年1月),
李德材:〈海德格《存有與時間》與生命教育之哲學基礎初探〉,《止善》第四期
(2008年6月)
杜軍、張玉,〈揭開神秘面紗,重現科學真容—論道教氣功的科學精神與養生功用〉,《弘道》第2期,2012年
周冬霞:〈論布迪厄理論的三個概念工具——對實踐、慣習、場域概念的解析〉《改革與開放》(2010年1月)
林樂昌:〈從「亭前格竹」到「龍場悟道」——王陽明思想轉向新釋〉,《陜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4期(1994年12月)new window
黃玉順:〈儒家良知論—陽明心學與胡塞爾現象學比較研究〉《陽明學刊》第一輯,(2004年11月)
邵軒磊:〈作為研究方法的系譜學〉,《政治科學論叢》第34期(2007年12月)new window
倪梁康:〈「羞惡之心」與道德意識的來源〉《福建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1期(總第31期)(2007年3月)
孫紅昺:〈八陣圖與古代的陣法〉,《文史知識》(1984年6月)
馬玉隴:〈王陽明「心外無X」與胡塞爾「意向性對象之比較」〉,《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8年6月)
張任之:〈舍勒的羞感現象學〉,《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 (2007年5月)
張炳志:〈心外無書——王守仁書法藝術蠡測〉,《中國書法》第4期(總276期)
(2016年2月)
張陽:〈「傳習」之道與內丹之學—兼論道家對王陽明思想的影響〉,《弘道》第2
期(2014年2月)
楊宇勛:〈顛覆史學與權力之眼:傅柯的《知識考古學》及《規訓與懲罰》〉,《史耘》第五期(1999年9月)
楊國榮:〈王陽明的哲學歷程〉,《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 期,1996年
蒙培元:〈中國哲學中的情感理性〉《哲學動態》第3期(2008年3月)
蒙培元:〈漫談情感哲學(下)〉《新視野》第2期(2001年3月)
劉夢溪:〈中國文化的狂者精神及其消退(中)〉,《讀書》(2010年4月)
蕭志才:〈論道家內丹術與陰陽太極圖〉,《中國氣功》(1999年8月)
錢明:〈王陽明的道教情結——以晚年生活為主線〉,《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第2期,2004年
王芳:《公安三袁遊記研究》(湖北: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獻學碩士論文,2007 年)
朱海峰:《王陽明詩歌研究》(湖南:湖南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4月)
朱曉鵬:《王陽明哲學與道家道教關系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9年)
呂政倚:《王陽明「致良知」教之繼承與發展——王龍溪先天正心學之衡定》(臺
北: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周知本:《聶雙江思想析論》(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年)
袁光儀:《晚明極端個人主義的「聖人之學」—「異端」李卓吾新論》(臺北:臺灣師範大學,2006年)new window
郭鋒航:《明初朱子學研究》(陝西:陜西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2年5月)
黃文樹:《泰州學派教育思想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1997new window
年)
鮑世斌:《明代王學研究——以本體—工夫理論為中心的歷史考察》(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2年5月)
廖堂智:《清代台灣書院場域研究》(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