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九年國民教育、意識形態與學校體育:一個知識社會學的視角 (1968-2014)
作者:林安廸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ANDY
校院名稱:國立體育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周宏室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曼海姆歷史社會學課程標準解嚴九年一貫課程綱要Karl Mannheimhistorical sociologyCurriculum Standardslifting of martial lawthe Grade 1-9 Curriculum Guidelin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4
本文由知識社會學的視角進行詮釋,旨在探究我國九年國民教育施行期間,不同歷史階段中影響學校體育知識之意識形態生成脈絡、影響過程與內涵。以歷史社會學的取徑進行資料收集與詮釋,資料收集方式包含法規與文本、歷史資料與半結構式訪談等三種方式,研究參與者選取三位曾參與體育政策及課程標準或課程綱要研擬之專家學者。研究範圍以九年國民教育施行期間 (1968至2014年),並以1987年臺灣解嚴及2001年九年一貫課程開始實施做為歷史分期的時間點,分為威權統治時期 (1968-1987)、改革運動時期 (1987-2001) 以及行動反思時期 (2001-2014) 等三個時期。研究結果顯示:在意識形態生成脈絡方面,政治隨著高壓統治轉變為自由化,增加了對話的空間,全球化與多元思潮也逐漸落實於各層面。在意識形態對學校體育影響方面,從政治價值逐漸找回體育本質,並隨著九年一貫課程增加本土化的連結。在不同階段學校體育之內涵方面,威權統治時期強調菁英與民族主義、改革運動時期自由主義者與保守主義者的各說各話,行動反思時期建構主義與行為主義的對立、學校體育中菁英主義與多元主義的並行使學校體育呈現不同樣貌。本文企圖建立一個在地/臺灣觀點,詮釋意識形態與學校體育的脈絡與歷史意義,並思考學校體育、國家及國際體育思潮之間多重的動態關係。
This disseration focused on how ideologies generated, influenced and arised connotation in Taiwa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o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of the 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Interpretation conducted by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Data colle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were conducted by the path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which included laws and related documents, historical information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Three experts who were involved in physical education polic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or the Curriculum Guidelines were chosen. The 9-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was implemented from 1968 to 2014.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in Taiwan in 1987 and the implement of Grade 1-9 Curriculum Guidelines in 2001 were two demarcation point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Three periods, Authoritarian Period (1968-1987), Reform Movement Period (1987-2001) and Action Reflection Period (2001-2014) were demarcated according to the two history events.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in the context of ideological generation, the policies had changed coercion into liberal. This change increased the space of dialogue. The globalization and pluralism had been implemented at different dimensions. As to the influence of ideology on physical education (PE), PE gradually got out of political value and retrieve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Moreover, PE reinforced the connection to localization with Grade 1-9 Curriculum Guidelines. I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Authoritarian Period showed the elites and nationalism; the Reform Movement Period showed the debate between liberalists and conservatives; and the Action Reflection Period showd the opposite between constructivism and behaviorism as well as the coexistence of elitism and multiculturalism. Those ideologies made th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have different appearances.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ed to build contextualized and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s between ideologies and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lso, it thought about multiple dynamic relationship among physical education, country and international sport thoughts.
一、中文部分
九年國教亟待檢討 (1968,10月23日)。中國時報,4版。
于治中 (1998)。阿爾杜塞與意識形態的物質性。臺灣社會研究,31期,97-113頁。new window
已經亂了章法的教改要何去何從 (2002,11月15日)。中央日報,2版。
不讓濫竽充數,辦好九年國教教員應嚴甄選 (1968,7月8日)。徵信新聞報,6版。
中運大會聖火昨在慈湖引燃 (1978,4月24日)。民生報,2版。
內政部戶政司 (2015,1月15日)。歷年人口統計資料。資料引自:http://www.ris.gov.tw/zh_TW/346
公辦政見面對面黨內黨外談制衡 (1983,11月27日)。聯合報,3版。
文崇一 (1995)。歷史社會學-從歷史中尋找模式。台北市:三民。
方瑞民 (1969)。論:體育與教育。國民體育季刊,1卷,1期,14-15頁。
方慶林 (2008)。山城單車,水岸溯溪。學校體育,18卷,5期,10-14頁。
毛高文 (1988)。第六次全國教育會議報告。台北市:教育部。
王正寧 (2008,5月21日)。綠批:馬上,臺灣就不見。聯合晚報,A2版。
王玉品、徐偉民 (2009)。一位國小教師面對數學教學改革的抗拒和改變。科學教育學刊,17卷,3期,233-253頁。new window
王同茂 (2000)。新世代新學子新活動-未來五年學校體育活動的發展願景。學校體育,10卷,3期,4-7頁。
王國銀 (2010)。知識政治學視域中權力的形相分析-從曼海姆、布迪厄到後現代。湖北社會科學,3期,34-36頁。
王彩鸝 (2012,9月10日)。超額比序體適能列評比,公平嗎。聯合晚報,A7版。
王彩鸝、嚴文廷 (2010,8月28日)。16年教改倒退嚕。聯合晚報,A3版。
王敏男 (1996)。體育教學研究-兒童與體適能。臺灣省學校體育,6卷,6期,10-19頁。
王善英 (2009)。對韋伯與曼海姆理性思想的比較。重慶科技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2期,15-16頁。
王復旦 (1969)。從金龍上年棒球隊成功說起:談中國全民體育的治本之道。國民體育季刊,1卷,3期,3-5頁。
王嘉陵 (2012)。從Henry A. Giroux對Michel Foucault權力/知識觀的詮釋省思Giroux課程理論的權力/知識。市北教育學刊,41期,53-74頁。new window
丘愛玲 (2003)。綜合活動教科書之潛在課程分析。課程與教學,6卷4期,37-59頁。
加強國防體育教育,以中等學校為對象 (1979,2月23日)。民生報,3版。
白雲霞 (2003)。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理論、模式。台北市:高等教育。
白龍芽 (1975)。談國民中小學體育教學有關問題。國民體育季刊,5卷,3期,30-31頁。
全國教育會議落幕 (1988,2月8日)。民生報,9版。
多元入學各校忙得人仰馬翻 (2001,4月21日)。聯合報,18版。
成漢 (2004,11月23日)。桃園一校一特色,石門國小有橄欖節。民生報,CR2版。
江中明 (1989,10月9日)。教師節大遊行餘波盪漾,師大兩學生參與校方擬記過。聯合報,4版。
江日新 (1999)。從多元認識論到知識社會學:張東蓀知識學說的一個試探。鵝湖學誌,22期,77-98頁。new window
百餘體育教師展開一週研習 (1981,8月9日),民生報,2版。
老生常談於事無補 (1988,2月3日)。聯合報,4版。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市:作者。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2002)。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 (2002-2007)。台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00)。中華民國體育白皮書。台北市:作者。
何卓恩 (2011)。黨化教育 vs 公共教育:《自由中國》的教育論述。思與言,49卷,1期,45-80頁。new window
何嘉仁 (2011)。談情緒行為障礙學生融入學校體育課程。學校體育,21卷,1期,122-125頁。
何遜添、李穎萍 (1982)。請重視國語文教育。載於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台北市分會編:教育改革論文專集 (217-220頁),台北市:作者。
余年華 (2006)。遊戲比賽理解式球類教學法在國中排球課程之應用。學校體育,16卷,4期,89-95頁。
吳仁宇 (1995)。體育與衛生。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編:當前教育問題與對策 (165-182頁),台北市:作者。
吳介民 (1994,3月5日)。知道教育百病叢生又怎麼樣。聯合報,11版。
吳萬福 (1988)。如何發展我國體育:指向廿一世紀邁進開發國家而言。國民體育季刊,17卷,2期,11-16頁。
吳耀明 (2005)。 Habermas的批判理論對教師專業之啟示。花蓮師院學報,20期,1-18頁。new window
吳耀明 (2007)。再製理論及其對臺灣當前教育改革的影響與啟示。花蓮師院學報,25期,29-50頁。new window
呂仁 (1979,8月27日)。談當前的教育問題和學校行政的民主化。聯合報,2版。
宋佩芬、張韡曦 (2010)。臺灣史的詮釋轉變:國族歷史與國家認同教育的省思。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卷,3期,123-150頁。new window
宋維煌 (1994)。記彰化縣八十二學年度體育科教學觀摩會。臺灣省學校體育,4卷,5期,32-33頁。
我們對雷震案的看法 (1960,9月6日)。聯合報,2版。
李孔文、王嘉毅 (2011)。福柯知識權力理論及其教育學意蘊。華東師範大學學報 (教育科學版),29卷,3期,1-9頁。
李光榮 (2008)。解析Antonio Gramsci的學校教育觀點-一種建立勞動階級霸權的學校教育。教育研究學報,42卷,1期,01-16頁。
李奉儒 (2008)。臺灣政治解嚴以來的教育改革論述之評析。載於蘇永明、方永權編:解嚴以來臺灣教育改革的省思 (1-29頁)。台北市:學富文化。
李芳森 (2005)。教育社會學。新北市:群英。
李威儀 (2010,8月27日)。人本調查,7成國中仍有體罰。聯合報,AA4版。
李昱叡 (2005)。教育部身心障礙國民適應體育園區先期規劃概況。學校體育,15卷,6期,5-17頁。
李筱峰 (1987)。臺灣民主運動40年。台北市:自立晚報。
李筱峰 (1999)。臺灣史100件大事 (下)戰後篇。台北市:玉山社。
李福登 (1990,3月8日)。師資培育宜多元化。民生報,2版。
李增榮 (1976)。體育教師應有的觀念與認識。師友月刊,111期,11-13頁。
李薇薇 (1975)。體育課甘苦談。國民體育季刊,5卷,3期,66頁。
周宏室 (2003)。體育課的省思。學校體育,13卷,3期,31-34頁。
周宏室、潘義祥 (2008)。運動教育學的課程理論。載於周宏室編:運動教育學 (105-144頁)。台北市:師大書苑。
周建智 (2011)。運動促進學童之創造力。學校體育,21卷,2期,31-36頁。
周珮儀 (2007)。面對全球化的課程一評Smith 的三種全球化趨勢。課程與教學季刊,10卷,2期,113-130頁。new window
周祝瑛 (2003)。誰捉弄了臺灣教改。台北市:心理。new window
周婉窈 (2014)。少年臺灣史:寫給島嶼的新世代和永懷少年心的國人。台北市:玉山社。new window
尚憶薇 (2010)。以服務學習制度提升適應體育課程學習成效。學校體育,20卷,5期,62-65頁。
延長國民職業教育八月開始試辦 (1983,3月13日)。聯合報,2版。
明年區運聖火改在慈湖點燃 (1975,11月27日)。聯合報,8版。
林正昇、許華孚 (2006)。從 Foucault 規訓觀點分析一所臺灣監獄場域的運作。犯罪學期刊,9卷,1期,153-191頁。new window
林永勝 (1999,9月16日)。體適能護照明年300萬學生人手一本。民生報,1版。
林玉体 (2001,7月8日)。臺灣教育已走錯了方向。自由時報,13版。
林生傳 (1998)。建構主義的教學評析。課程與教學,1卷,3期,1-13頁。new window
林安梧 (2002,7月11日)。教育「改革」不能只是「改動」。自由時報,15版。
林孟清 (2005)。試析法蘭克福學派對曼海姆知識社會學的批判。武漢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58卷,2期,167-171頁。
林宗弘 (2009)。臺灣的後工業化:階級結構的轉型與社會不平等,1992-2007。臺灣社會學刊,43期,93-158頁。new window
林河名 (2008,5月31日)。中華民國地圖?劉揆依憲選老母雞。聯合報,A4版。
林玠良 (2007)。體育課男女大不同。學校體育,17卷,6期,21-26頁。
林玫君 (2010)。我國全國教育會議的歷史回顧與展望 (1928-2010)─以體育運動為主軸。學校體育,121期,15-24頁。
林晨興 (1994,3月11日)。班級大的國小老師,像陀螺。聯合報,11版。
林新發、林天祐 (2012)。扎根與普及1968-1994。載於林天祐編:百年教育發展 (88-119頁)。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new window
林錫霞 (2004,5月1日)。國小新進教師甄試今年停辦。聯合報,B1版。
林麗雪 (2001,8月20日)。臺灣學生愛考試?聯考廢了民間競試掀起熱潮。民生報,A2版。
林麗雪 (2002,10月5日)。基測體育筆試,紙上談兵背多分。民生報,A2版。
林麗雪 (2003,7月17日)。挽救教改,要求教育重建。民生報,A3版。
林麗雪 (2005,6月7日)。教職難求5萬人搶2千個缺。民生報,A4版。
邱天助 (2004)。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新北市:桂冠。new window
邱金松 (1988)。不同對象之體育經營策略。國民體育季刊,17卷,1期,3-6頁。
邱建章 (2002)。以體育作為今生的志業。學校體育,12卷,5期,59-62頁。
姚人多 (2001)。認識臺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台之殖民治理性。臺灣社會研究,42期,119-182頁。new window
姜添輝 (2002)。資本社會中的社會流動與學校體系-批判教育社會學的分析。台北市:高等教育。
施良方 (1997)。課程理論。高雄市:麗文。
洪一賓 (2012)。Thomas S. Popkewitz「社會知識論」及其對教育/課程研究之挑戰。嘉大教育研究學刊,29期99-120頁。new window
洪嘉文、鄭志富 (2004)。我國學校體育政策制定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6卷1期,31-43頁。new window
洪鎌德 (1999)。21世紀社會學。台北市:揚智。
紀政 (1979,1月1日)。發展國防體育以報國。民生報,14版。
胡幼慧 (2008)。轉型中的質性研究:演變、批判和女性主義研究觀點。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 (3-20頁)。台北市:巨流。
胡慧玲 (1995)。我喜歡這樣想你。台北市:玉山社。
范雲、張晉芬 (2010)。再探臺灣高教育成就的省籍差異。臺灣社會研究,9期,259-290頁。new window
茅家琦 (2003)。蔣經國的一生和他的思想演變。台北市:臺灣商務。
修瑞瑩、謝玲玉、林怡婷 (2004,10月21日)。曾文農工教師甄試傳弊案。聯合報,C8版。
夏淑琴 (1999)。體育教科書的採擇與運用。臺灣省學校體育,9卷,2期,13-15頁。
孫振青 (1990)。知識論。台北市:五南。
徐元民 (1995)。少棒之光。臺灣省學校體育,5卷,5期,49頁。
晏涵文 (2001)。健康與體育新課程綱要之理念、內涵與特色。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教學研討會手冊 (3-12頁),台北市:作者。
桑品載 (2003,7月24日)。教育重建政治觀。聯合報,A15版。
殷海光、夏道平、宋文明 (1960,10月1日)。殷海光等三人發表共同聲明,聯合報,2版。
涉及醫療、社福等問題範圍廣泛,特殊教育會議延到明年召開 (1994,6月22日)。民生報,20版。
涉嫌主張臺灣應該獨立-蔡有全許曹德將被傳訊 (1987,9月20日)。聯合報,2版。
秦孝儀 (1984)。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二十九演講。台北市: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高博銓 (2001)。再製理論與課程。課程與教學,4卷,2期, 131-146頁。new window
國家考試的題目 (2003,9月21日)。民生報,A2版。
張春秀 (1998)。學校本位的體育課程改革。臺灣省學校體育,8卷,1期,12-19頁。new window
張春秀 (2005)。從創意體育教學到創造思考教學。學校體育,15卷,1期,14-19頁。
張盈堃 (2000)。教師作為轉化型知識份子的教育實踐。教育與社會研究,1期,25-58頁。new window
張淑媚、蔡元隆、黃雅芳 (2012)。「矛」與「盾」的衝突:論日治時期初等學校臺籍教師的「隱性抗議」之意涵及其在臺灣教育史上的啟示。中等教育,64卷,2期,61-77頁。new window
張景涵 (1975)。變局裡該怎麼辦?。臺灣政論,1期,8-13頁。
張菁菁 (1988,7月27日)。教師培育一元化學人講話。聯合晚報,11版。
張華葆 (1993)。歷史社會學。台北市:三民。
張銀霖 (2005)。國民小學民俗體育教學-舞獅。學校體育,15卷,1期,73-78頁。
張錦弘 (2003,9月21日)。歷史課程綱要「不會否認國號」。聯合報,A11版。
張錦弘、李名揚 (2005,7月1日)。教師甄選近親繁殖?全教會揭秘。聯合報,C8版。
張錦宏 (2002,5月24日)。實習老師津貼將取消。聯合報,6版。
教育部 (1968a)。國民小學暫行課程標準。台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 (1968b)。國民中學暫行課程標準。台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 (1972)。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台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 (1975)。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 (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 (1994)。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 (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市:作者。new window
教育部 (2004)。一人一運動,一校一團隊計畫。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 (200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21世紀的教育遠景。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 (2007)。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 (九十五年版)。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 (2011a)。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黃金十年、百年樹人。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 (2011b)。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八月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實錄。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 (2013a)。體育運動政策白皮書。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 (2013b)。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 (101年版) 。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 (2013c)。高級中等學校多元入學招生辦法。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 (2013d)。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免試入學超額比序多元學習表現採計原則。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回應410活動四項訴求 (1994,4月11日)。民生報,20版。
畢恆達 (2008)。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 (21-36頁)。台北市:巨流。
章倩萍 (2001,3月20日)。多元入學傳老師代做科展作品。聯合報,5版。
莊明貞 (2004)。基進民主與社會正義的導航者-專訪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課程與教學系Henry A. Giroux教授。教育研究月刊,121期,120-126頁。new window
許立田 (1975)。我最喜歡的體育活動。國民體育季刊,4卷,6期,30頁。
許立宏 (1995)。樂趣化的體育人-角色扮演思考二則。臺灣省學校體育,5卷,5期,14-18頁。
許秀鄰 (1970)。如何革新國民中、小學體育的行政與教學。國民體育季刊,1卷,6期,9-11頁。
許秀鄰 (1971)。試談球場非戰場-從「球技之外」說起。國民體育季刊,2卷,4期,18頁。
許峻彬 (2002,12月16日)。健康與體育合併,有老師口述體育。聯合報,9版
許殷宏 (2006)。能力分班中的階級問題。課程與教學,9卷,4期, 101-118頁。new window
許義雄 (1974)。體育學的建構序言。國民體育季刊,4卷,2期,8頁。
許義雄 (1991)。從建國八十年談學校體育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臺灣省學校體育,1卷,1期,2-5頁。
許義雄 (1995)。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宜嚴加區隔。臺灣省學校體育,5卷,2期,4-5頁。
許義雄 (1999)。落實體育課程改革理念-從九年一貫課程之改革談起。學校體育,9卷,5期,2-3頁。
許義雄 (2000)。「健康與體育」的分合問題-談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領域之落實。學校體育,10卷,1期,2-3頁。
許義雄 (2003)。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應速重定。學校體育,13卷,1期,2-5頁。
郭木山 (2012)。學校課程知識-階級再製的隱形篩網。教育學誌,27期,1-37頁。new window
郭金芳、徐元民 (2007)。體育界永遠的籃球教育達人-曹清鵬。載於程瑞福編:百年體育人物誌第二輯 (141-151頁)。台北市:臺灣身體文化協會。
郭為藩 (1994)。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實錄。台北市:教育部。
陳三興 (1999)。少年政治犯非常回憶錄。台北市:前衛。
陳文長 (1995)。減少運動技能學習挫折之教學策略。臺灣省學校體育,5卷,3期,10-15頁。
陳世耀 (1991,10月14日)。選票走向台獨黨綱,執政黨愛恨交加。聯合報,4版。
陳弘烈 (1996)。活動分析在特殊體育教學上的應用。國民體育季刊,25卷,2期,8-13頁。
陳伯璋 (1987)。潛在課程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伯璋 (1993a)。意識形態與教育-教育研究的另一面向。載於陳伯璋編:意識形態與教育 (1-8頁)。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伯璋 (1993b)。課程、教學與意識形態。載於陳伯璋編:意識形態與教育 (167-186頁)。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伯璋 (1999)。九年一貫新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及內涵。教育研究資訊,7卷,1期,1-13頁。new window
陳亞敏 (1969,10月22日)。宜蘭參加省運代表選拔糾紛原因何在。聯合報,7版
陳招池 (1994,4月11日)。鄉下學校歡迎你,小校小班這兒有。聯合報,11版。
陳芬苓、張盈堃 (2005)。宰制與抗拒:一所科技主導之大學校園所做的性別觀察。女學學誌,19期,1-46頁。new window
陳芳明 (2010,3月1日)。歷史教學是諸神戰場?。聯合報,A4版。
陳金樹 (1970)。如何革新國民中小學體育的行政與教學。國民體育季刊,2卷,3期,20-21頁。
陳俊玄 (2003)。從知識社會學審視臺灣運動社會學知識的建構─以曼海姆的觀點檢視。中華體育季刊,17卷,2期,124-131頁。new window
陳奎憙 (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政吉 (2011)。讓孩子有更完整學習的體育課。學校體育,21卷,1期,117-121頁。
陳美如、郭昭佑 (2003)。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理念與實踐反省。台北市:五南。new window
陳海雄 (1988,7月17日)。中學生階段的「學習」窄門。民生報,05版。
陳清喜 (1987,10月20日)。必然的衝突-後續的難題。聯合報,2版。
陳智華 (2010,8月21日)。教授批課綱,多到無限上綱。聯合報,AA4版。
陳智華 (2012,3月23日)。教授批課綱,多到無限上綱。聯合報,A10版。
陳碧華 (1990,5月18日)。唐恩江蔡敏忠建議教育部儘速修訂師範教育法。聯合報,16版。
陳鎰明 (1992)。體育教學的潛在課程。中華體育季刊,6卷3期,34-38頁。new window
陳麗卿 (1988,2月5日)。體育政策何時明定。民生報,2版。
陳競新 (1990,12月24日) 請不要為我的孩子貼上標籤。聯合晚報,15版。
單小琳 (1996)。一個老師的真心話。台北市:聯經。
彭煥勝 (2014)。蔣中正與臺灣師範教育的發展。載於周愚文編:蔣中正與臺灣教育文化發展 (159-212頁)。台北市: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曾坤地 (1995)。師資培育。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編:當前教育問題與對策 (183-202頁),台北市:作者。
曾瑞城 (2003)。教科書審查機制問題探討。學校體育,13卷,1期,36-43頁。
游美惠 (2004)。性別權力與知識建構:《親職教育》教科書的論述分析。女學學誌,17期,1-45頁。new window
湯仁燕 (2006)。知識、權力與課程:閱讀M. Apple的《意識型態與課程》。中等教育,57期,144-156頁。new window
程瑞福 (2000)。學校體育教學具體策略及應有取向。學校體育,10卷,2期,10-14頁。
黃文記 (2004,5月29日)。新南國小一人一運動,安排闖關遊戲驗收成效。民生報,CR2版。
黃月嬋 (2001)。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教學相關問題及解決之道。學校體育,11卷,6期,42-47頁。
黃月嬋 (2003)。九年一貫課程與體育定位。學校體育,13卷,1期,22-28頁。
黃玉振 (1996,12月25日)。廢省大戰,政院省府攻防白熱化。聯合報,1版。
黃光國 (2003)。教改錯在哪裡。新北市:刻印。
黃光雄、楊龍立 (2004)。課程發展與設計:理念與實作。台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黃秀瑞 (2008)。政治權力與集體記憶的競逐—從報紙之報導來看對二二八的詮釋。臺灣民主季刊,5卷,4期129-180頁。
黃厚銘 (2014)。從社會學家到思想家。載於范綱華編:本土理論再想像:葉啟政思想的共感與對話 (29-61頁),新北市:群學。new window
黃品瑞 (2007)。女性參與運動之美麗與哀愁。學校體育,17卷,5期,16-18頁。
黃春木 (1998)。談升學主義下國中學生在體育教學上的學習權利。臺灣省學校體育,8卷,1期,20-25頁。
黃炳煌 (1988,2月2日)。為百年大計奠一宏基,向第六次全國教育會議進一言。聯合報,2版。
黃秋芳 (2004)。顛覆傳統體育課程-談運動教育模式之體育課程設計。學校體育,14卷,3期,117-120頁。
黃清沛 (1994)。傳統體育課的省思。臺灣省學校體育,4卷,5期,30-31頁。
黃瑞祺 (1990)。知識社會學-曼海姆。台北市:風雲論壇。
黃瑞祺 (2000)。曼海姆-從意識形態論到知識社會學詮釋學。台北市:巨流。new window
黃嘉雄 (2000)。轉化社會結構的課程理論:課程社會學的觀點。台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黃樹根 (1989)。問題老師。高雄市:派色文化。
新黨誕生新連線蛻變標榜反金權自立門戶 (1993,8月11日)。民生報,13版。
楊日旭 (1989)。政治開放後教師所應扮演的角色。載於臺灣省政府教育廳編:變遷與調適:社會變遷中的教師角色 (49-71頁),台中:作者。
楊正敏 (1993,10月28日)。師資培育多元化師範院校將不再獨攬。聯合報,6版。
楊正敏 (1994,6月10日)。立法院教委會通過臨時提案,教科書審定本請在兩年內開放。聯合報,5版。
楊正敏 (1994,6月19日)。民間教育聯盟要開「野台」會。聯合報,6版。
楊羽雯 (1994,1月10日)。「全國民間教育改革會議」閉幕,沒有「人本」我們需要什麼特質的國民。聯合報,6版。
楊羽雯 (1994,1月7日)。教育改革年,全國民間會議揭序幕。聯合報,6版。
楊羽雯 (1994,3月10日)。政院籌組教審會,兩年內提教改方案。聯合報,6版。
楊宗文 (1992)。理想中的國小體育課程。國民體育季刊,21卷,3期,64-69頁。
楊國賜 (2012)。近二十年來臺灣教育改革的回顧與展望。臺灣教育,674期,13-19頁。
楊基榮 (1974)。我國體育師資訓練之現況與改進。國民體育季刊,4卷,4期,8-12頁。
楊朝祥 (2001,3月8日)。多元發展,建構優質教育環境。中央日報,14版。
楊朝祥 (2002,1月21日)。分贓式課程修訂模式應摒除。中央日報,11版。
楊綺儷 (2001)。身體教育的省思。學校體育,11卷,4期,75-80頁。
楊靜怡 (2012)。運動與社會階層。載於黃東治編:新編運動社會學 (8-1-28頁)。台中市:華格納。
葉人華 (2009)。方法論上的“價值中立”論淺析。正修通識教育學報,6期,341-355頁。
葉至誠 (2006)。教育社會學。台北市:威仕曼。
詹宏基 (2007)。從國小體育教師甄試如何檢視體育教師專業能力。學校體育,17卷,5期,86-92頁。
廖育信 (2005)。後現代知識經濟的權力/宰制關係初探-以福科權力/知識觀點分析。嘉義大學通識學報,3期,399-428頁。
廖美貞 (2004)。兩性平等與運動倫理。學校體育,14卷,2期,107-116頁。
臺灣省教育廳 (1988)。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體育教育篇。台中市:台中圖書館。
臺灣站起來,迎接向上提升的新時代 (2000,5月21日)。聯合報,13版。
臺灣區運會今開幕 (1976,10月31日)。聯合報,8版。
趙信賓 (2005)。體育教師的創新認知與行動。學校體育,15卷,1期,27-33頁。
劉兆達、周宏室 (2011)。體育課程目的模式之驗證。美和學報,30卷,1期,109-124頁
劉先翔 (1996)。國小學童的體適能活動。臺灣省學校體育,6卷,6期,20-26頁。
劉阿榮 (2002)。通識教育課程的轉型與挑戰─以黨國意識型態為例。通識教育季刊,9卷,1期,21-38頁。
劉修豪 (2010)。教育、科技與權力:Michael W. Apple的科技論述分析。教育與社會研究,21期,39-81頁。new window
劉真 (1981)。九年國教的播種。師友月刊,165期,2-5頁
劉欽敏、張永宗 (2002)。從霸權的學科歧視走向平權的課程統整-九年一貫課程國中教師合理授課節數推估與建議。學校行政,17期,94-104頁。
劉照金 (2008)。運動教育學的潛在課程。載於周宏室編:運動教育學 (145-179頁)。台北市:師大書苑。
樊正治 (1984)。學習精神及體育道德與體育常識的成績考核。國民體育季刊,13卷,1期,8-17頁。
歐正明 (1996)。肢體障礙學生體育教學之探討。臺灣省學校體育,6卷,2期,45-47頁。
歐宗明 (2000)。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課程問題之探討。學校體育,10卷,1期,28-32頁。
潘幸玫 (2006)。學校評量系統、知識類別與社會階層繁衍-臺灣中部一所國小個案研究。臺灣社會研究,63期, 95-141頁。new window
潘淑婷 (2003,7月30日)。人本:教改萬言書政治多於教育。聯合報,A2版。
蔡丁財 (2002)。與時代脈動俱進-談國中小教師的新修持。學校體育,12卷,1期,22-25頁。
蔡文山 (2005)。臺灣高中職與大學升學機制之教育社會學探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3期,147-161頁。new window
蔡秀華 (2007)。運動場中的該隱-關注男孩體育場上的內心世界。學校體育,17卷,6期,27-31頁。
蔡宗達 (2006)。理解式球類教學法問答技巧。學校體育,16卷,4期,96-102頁。
蔡貞雄 (2001)。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體育教學的特質。學校體育,11卷,6期,25-34頁。
蔡崇濱 (1994)。從健康體能的觀點談小學體育的實施。臺灣省學校體育,4卷,4期,38-43頁。
蔡敏忠 (1974)。我對體育司的看法與作法。國民體育季刊,4卷,2期,1-2頁。
蔡清田 (2005)。課程領導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台北市:五南。new window
蔡進益 (1988,9月16日)。特權教育有違公平。聯合晚報,2版。
蔡義雄、楊椿嫺、闕雪峰、謝在明、林政德 (1989)。國民小學中高年級體育課程檢討與建議。國民體育季刊,18卷,1期,50-55頁。
鄧天翔 (2010)。運動教育模式之足球教學。學校體育,20卷,4期,83-87頁。
鄭悅子 (1988)。漫談台北市公立高級中學籃球聯賽。國民體育季刊,17卷,3期,20-22頁。
鄭新民 (1982)。一次成功的運動會-記台北縣厚德國小校運會。師友月刊,163期,32頁。
魯霖、盛邦躍 (2010)。葛蘭西的文化領導權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巢湖學院學報,12卷,5期,21-24頁。
學生叫苦家長心疼,多元入學多元聲音 (2000,6月1日)。聯合報,3版。
盧遜 (1970)。國中教師應如何達成九年國教的時代使命。師友月刊,40期,22-25頁。
蕭阿勤 (2010)。回歸現實:臺灣一九七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new window
薛化元 (2010)。戰後臺灣歷史閱覽。台北市:五南。new window
薛化元 (2014,2月10日)。所謂課綱微調的基本問題。自由時報。資料引自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752961
薛宏輝 (1991)。我眼中的國小體育。臺灣省學校體育,1卷,2期,15-17頁。
薛承泰 (2001,12月28日)。階級複製,隱然成教改最大罩門。聯合報,15版。
薛荷玉 (2009,5月24日)。70教育團體:我要12年國教。聯合報,AA4版。
薛荷玉 (2010,8月29日)。全國會議決論,國中小體育增為三節課。聯合報,A2版。
薛荷玉 (2010,8月30日)。今才開學明就考試,全教會怒摔考卷。聯合報,A2版。
薛雅慈、薛珍華 (2013)。大學學科制度專門化與職業化的批判分析:知識社會學與批判教育學的視角。教育與社會研究,26期,83-129頁。new window
薛曉華 (1996)。臺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與社會的分析。台北市:前衛。new window
謝永乾 (1998)。體育運動文化與大眾傳播的互動關係。國民體育季刊,27卷,4期,93-101頁。
鍾皎光 (1970)。第五次全國教育會議報告。台北市:教育部。
韓青秀 (2005,6月5日)。搶救國教12日嗆聲。聯合晚報,4版。
韓振聲 (1969)。體育與太極拳。國民體育季刊,1卷,3期,13頁。
簡余晏 (1994,3月2日)大學教授促銷「小班小制」。聯合晚報,3版。
簡良平 (2009)。偏遠國小學校課程實踐脈絡分析:教育促成社會正義之觀點。初等教育學刊,34期,1-24頁。new window
簡財旺 (1989)。論當前國中體育問題與對策。國民體育季刊,18卷,3期,111-114頁。
闕月清 (1996)。特殊體育專業師資培育與在職進修。國民體育季刊,25卷,2期,38-42頁。
闕月清 (2010)。學校適應體育的推動計畫與成果。學校體育,20卷,5期,15-18頁。
闕月清、林彥伶、鍾怡純 (2013)。高中體育課程之教師回饋話語所潛藏的性別意識。大專體育學刊,15卷,4期,411-420頁。new window
闕月清、蔡宗達、黃志成 (2008)。理解式球類教學模式。載於闕月清編:理解式球類教學法 (21-39頁),台北市:師大書苑。
羅凱暘 (2007)。「活動」與「學習」並重的體育課-體育教學應回歸能力之提升。學校體育,17卷,6期,89-91頁。
羅開明 (1969)。建立三民主義的體育思想。國民體育季刊,1卷,3期,20-21頁。
譚光鼎 (2003,7月25日)。教改、新教改…教師在哪裡。聯合報,A15版。
譚光鼎 (2010)。教育社會學。台北市:學富。
嚴文廷 (2012,8月6日)。12年國教,教部訂體適能標準。聯合晚報,A9版。
蘇聖傑 (1988,7月3日)。開放教師市場無法解決問題。聯合報,11版。
騰邑文化編輯部 (2013)。教育世紀回顧:民國時期。新北市:零極限文化。

二、西文部分
Alford, R. R. (2011). 好研究怎麼做-從理論、方法、證據構思研究問題 (王志弘)。台北市:群學出版社 (原著於1998年出版)。
Althusser, L. (1971). Ideology and the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 In L. Althusser (Ed.),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pp. 127–186). London: New Left Books.
Apple, M. W. (1982). Education and power. New York: Routledge.
Apple, M. W. (1993). The politics of official knowledge: Does a national curriculum make sense?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95, 222-241.
Apple, M. W. (2002). 意識形態與課程 (王麗雲)。新北市:桂冠 (原著於1990年出版)。
Bain, L. L. (1975). The hidden curriculum in physical education. Quest, 24, 92-101.
Bain, L. L. (1985). The hidden curriculum re-examined. Quest, 37, 145-153.
Baradat, L., P. (1997). Political Ideology: Their Origins and Impact. New Jersey: Simon & Schuster.
Barrett, S. E., Solomon, R. P., Singer, J., Portelli, J. P., & Mujuwamariya, D. (2009). The hidden curriculum of a teacher induction program: Ontario teacher educators' perspectives. 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32, 677-702.
Bernstein, B. B. (2005). 教育、象徵控制與認同:理論、研究與批判 (王瑞賢)。台北市:學富文化 (原著於2000年出版)。
Bernstein, B. B. (2006). 階級、符碼與控制第四卷:教育論述之結構化 (王瑞賢)。台北市:巨流 (原著於1990年出版)。
Bleakney, D., & Choudry, A. (2013). Education and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Workers’ struggles: Learning to resist, learning from resistance. McGill Journal of Education, 48, 569-586.
Bourdieu, P. (2000). 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In R. Arum, & I. Beattie (Eds.) The structure of schooling: Readings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 56-68). CA: 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
Bowles, S. & Gintis, H. (1976). 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 Educational reform and the contradictions of economic life. New York: Basic Books.
Bunker, D. & Thorpe, R. (1986). Landmarks on our way to 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 In R. Thorpe, D. Bunker, & L. Almond (Eds.), Rethinking games teaching (pp. 5-6). Loughborough, Eng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urnett, C. (2010). Networking in the sport delivery system of South African Universities. African Journal for Physical, Health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32, 186-196.
Butin, D. W. (2006). Review article: Putting Foucault to work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40, 371-380.
de Marrais, K. B., & LeCompte, M. D. (2007). 教育的社會學分析 (林郡雯)。台北市:學富文化 (原著於1999年出版)。
DiMaggio, P. (1982). Cultural capital and school success: The impact of status culture participation on grades of U.S. high school student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7, 189-201.
Dodds, P. (1985). Are hunters of the functional curriculum seeking quarks or snarks.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4, 91-99.
Esposito, J. (2011). Negotiating the Gaze and Learning the Hidden Curriculum: A critical race analysis of the embodiment of female students of color at a predominantly white institution. Journal for Critical Education Policy Studies, 9, 143-164.
Evans, J., & Davies, B. (2013). The sociology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D. Kirk, D. Macdonald, & M. O’Sullivan (Eds.), Handbook of physical education (pp.109-122).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Evans, J., & Penney, D. (2008). Levels on the playing fiel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ability' i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 Pedagogy, 13, 31-47.
Fernández-Balboa, J. (1993). Socio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 in physical education. Quest, 45, 230-245.
Ferranti, M. (2004). Utopia and its end: Karl Mannheim's “sociology of knowledge” and the private writings of Oskar Schlemmer. Utopian Studies, 15(2), 37-63.
Giroux, H. A. (1988). Teachers as intellectuals: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New York: Bergin & Garvey.
Giroux, H. A. (2009). Education and the crisis of youth: Schooling and the promise of democracy. The Educational Forum, 73, 8–18.
Giroux, H. A. (2010). Bare pedagogy and the scourge of neoliberalism: Rethinking higher education as a democratic public sphere. The Educational Forum, 74, 184-196.
Hickey, C., & Jin, A. (2010). ‘I think it’s a good idea, I just don’t know how to do it’:The struggle for PE reform in China. Asia-Pacific Journal of Health,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1, 19-26.
Jackson, P. W. (1968). Life in classroom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Jewett, A. E., Bain, L. L., & Ennis, C. D. (1995). The curriculum process in physical education. Georgia: Wm. C. Brown Publishers.
Jonsson, A. C., & Beach, D. (2010). Reproduction of social class in teacher education: The influence of scientific theories on future teachers' implicit beliefs. Journal for Critical Education Policy Studies, 8(2), 1-47.
Karácsony, A. (2008). Soul–life–knowledge: The young Mannheim’s way to sociology. Stud East Eur Thought, 60, 97–111.
Kelsh, D., & Hill, D. (2006). The culturalization of class and the occluding of class consciousness: The knowledge industry in/of education. Journal for Critical Education Policy Studies, 4, 1-47.
Kettler, D., Meya, V., & Stehr, N.(1987). Is a science of politics possible?: The view from Mannheim. Society, 24(3), 76-82.
Kettler, D., Meya, V., & Stehr, N.(1990). 曼海姆 (蔡采秀)。台北:桂冠 (原著於1984年出版)。
Kidman, J., Yen, C. F., & Abrams, E. (2012). Indigenous students’ experiences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 in science education: A cross-national study in New Zealand and Taiw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11, 43-64.
Kirk, D. (1992). Physical education, discourse, and ideology: Bringing the hidden curriculum into view. Quest, 44, 35-56.
Klein, M. F., & Goodlad, J. I. (1978). A study of curriculum decision marking in eighteen selected countri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206093).
Levermore, R., & Beacom, A. (2009). Sport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Lichtman, M. (2010). Understanding and evaluating qualitative educational research.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Newbury Park, CA: Sage.
Locke, L. F. (1989). Qualitative research as a form of scientific inquiry in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60(1), 1–20.
Macdonald, D. (2011). Like a fish in water: Physical education policy and practice in the era of neoliberal globalization. Quest, 63, 36-45.
Macdonald, D., Kirk, D., Metzler, M., Nilges, L. M., Schempp, P., & Wright, J. (2002). It's all very well, in theory: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contemporary pedagogical research. Quest, 54, 133-156.
Malott, C. (2012). Rethinking educational purpose: The socialist challenge. Journal for Critical Education Policy Studies, 10, 162-182.
Mannheim, K. (1952). The problem of generations. In Kecskemeti (ed.), Essays o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Mannheim, K. (2001). 意識形態和烏托邦 (艾彥)。北京:華夏出版社 (原著於1936年出版)。
Mariz, G. (2003). Towards a socio-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clerical-utopian novel. Utopian Studies; 14(1), 51-73.
Mills, C., W. (1959).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ulkey, L. M. (1993). Sociology of education: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 Fort Worth: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llege Publishers.
Murakami, M., Kawabata, H., & Maezawa, M. (2009). The perception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 on medical education: an exploratory study. Asia Pacific Family Medicine, 8, 1-7.
Olssen, M., (2005). Foucault,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the issue of autonomy.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 37, 365–389.
Petrie, K. (2004) Social hierarchi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How they contribute to gender construction.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37, 29-44.
Rønholt, H. (2010). 'It's only the sissies …': Analysi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A contribution to the hidden curriculum. Sport, Education and Society, 7, 25-36.
Rossi, A., Tinning, R., McCuaig, L., Sirna, K & Hunter, L. (2009) With the best of intentions: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materials.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28, 75-89.
Roy, D. (2004). 臺灣政治史 (何振盛、杜嘉芬)。台北市:臺灣商務 (原著於2002年出版)。
Shenker, S. S. (2008). Applying Foucault’s “archaeology” to the education of school counselors. Educational Studies 44, 22-29.
Siedentop, D. (1994). Sport education: Quality PE through positive sport experiences.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Sotiris, P. (2012). Higher education and class: Production or reproduction. Journal for Critical Education Policy Studies, 10(3), 95-143.
Taylor, J. (2000). 臺灣現代化的推手-蔣經國傳 (林添貴譯)。台北市:時報文化 (原著於2000年出版)
UNESCO (1978). International charter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Retrieved May 21, 2015, from UNESCO web site, http://portal.unesco.org/en/ev.php-URL_ID=13150&URL_DO=DO_TOPIC&URL_SECTION=201.html
Young, M. (1971). Knowledge and control: New directions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London: Collier Macmillan.
Young, M. (1998) The curriculum of the future: From the 'new sociology of education' to a critical theory of learning. London; Falmer.
Young, M. (2009). What are schools for? In H. Daniels, J. Lauder, & J. Porter (Eds.), Knowledge, values and educational policy (pp. 10-18). London: Routledg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