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寒門皇帝掌控皇權的機制--以劉宋為例
書刊名:興大歷史學報
作者:蔡學海
作者(外文):Tsai, Hsueh-hai
出版日期:2005
卷期:16
頁次:頁97-145
主題關鍵詞:劉宋士族寒門皇權恩倖Liu soongGentryControl governmentLocal governmentPlebei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21
  • 點閱點閱:54
期刊論文
1.陳啟雲(19590800)。劉宋時代尚書省權勢之演變。新亞學報,4(1),163-181+左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牟潤孫(1960)。從唐初政制論中國文人政治之形成。民主評論,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牛貴琥(1994)。南朝世家大族衰亡論。山西大學學報,199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金龍(2002)。南朝直閣將軍制度考。中國史研究,200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學海(19951200)。兩晉時代吳人的政治境遇。國立編譯館館刊,24(2),87-1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薛軍力(199505)。劉宋初期對強藩的分割。天津師大學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鏗(1993)。論南朝宋齊時始的「士庶天隔」。北京大學學報,199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孔祥君(1994)。論元嘉政局。江漢論壇,199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石榮倫(1993)。門閥制度發展階段新說。江蘇教育學院學報,199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朴亨寬(1997)。論劉裕的家世與執政過程。延邊大學學報,199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祝總斌(1982)。劉裕門第考。北京大學學報,198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祝總斌(1985)。試論東晉金期高級士族之沒落及桓玄代晉之性質。北京大學學報,198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徐國榮(1997)。晉宋寒人的崛起和文學的關係。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9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勇(1984)。劉裕與晉宋之際的寒門士族。歷史研究,198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勇(1988)。劉宋時期的皇權和禁衛軍。北京大學學報,198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偉強(1992)。從劉宋王朝和謝氏家族的關係看謝靈運的政治悲劇。北京大學學報,199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長琦(1996)。南朝時代幼王出鎮。華南師範大學學報,199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群(2002)。劉宋建立與士族文人的分化。中國史研究,2002(3),23-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張旭華(1994)。魏晉時期的上品與起家官品。歷史研究,199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旭華(1995)。論魏晉時期的清途與非清途兩大任官體系。許昌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4),15-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張金龍(1999)。禁衛軍與南朝政治。南京大學學報,199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王鏗(1995)。論南朝宋齊時期的「寒人典掌機要」。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1),100-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長琦(1990)。魏晉南朝的資品與官品。歷史研究,1990(6),39-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毛漢光(19751000)。從中正評品與官職之關係論魏晉南朝之社會架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6(4),595-6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陳啟雲(19580200)。兩晉三省制度之淵源、特色及其演變。新亞學報,3(2),99-229+左3-左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周道濟(1974)。中國宰相制度研究。臺北:華岡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嚴耕望(1963)。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筠如(1930)。九品中正與六朝門閥。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伊同(1943)。五朝門第。南京: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一良(1962)。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夫之(1968)。讀通鑑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方北辰(1991)。魏晉南朝江東世家大族述論。台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曉毅(1989)。放達不羈的士族。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趙翼、杜維運(1975)。廿二史劄記及補編。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義慶、楊勇(1973)。世說新語校箋。臺北:文光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宮崎市定(1977)。九品官人法の研究。京都:同朋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高敏(2003)。南北史掇瑣。中州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長琦(1992)。兩晉南北朝政治史稿。開封:河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越智重明(1982)。魏晉南北朝の貴族制。東京:研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萬繩楠(1983)。魏晉南北朝史稿。安徽: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鄭欽仁(1996)。中國政治制度興政治史。臺北:稻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周一良(1991)。魏晉南北朝史論集續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寅恪(1977)。陳寅恪先生論文集(補編)。臺北:九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顏之推、周法高(1975)。顔氏家訓彙注。臺北:臺聯國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王仲犖(1979)。魏晉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田餘慶(1993)。秦漢魏晉史探微。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林瑞翰(1990)。魏晉南北朝史。臺北:五南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唐長孺(1957)。三至六世紀江南大土地所有制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齊濤(1995)。魏晉隋唐鄉村社會研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Eberhard, Wolfram(1970)。Conquerors and Rulers: Social Forces in Medieval China。Leiden:E. J. Brill。  new window
26.何茲全(1982)。讀史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田餘慶(1989)。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何啟民(1982)。中古門第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陳寅恪、萬繩楠(1995)。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臺北:雲龍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陳琳國(1994)。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毛漢光(1988)。中國中古政治史論。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王運熙(1982)。六朝樂府與民歌。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譚其驥(1982)。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地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祝總斌(1990)。兩漢魏晉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吳慧蓮(1985)。東晉劉宋時期之北府。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余英時(1980)。中國知識階層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周一良(1985)。魏晉南北朝史札記。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王永平(2003)。六朝江東世族之家風家學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呂春盛(2001)。陳朝的政治結構與族群問題。臺北:稻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汪征魯(1995)。魏晉南北朝選官體制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唐長孺(1993)。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高敏(2004)。秦漢魏晉南北朝史論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劉淑芬(19920000)。六朝的城市與社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趙輝(1996)。六朝社會文化心態。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毛漢光(19660000)。兩晉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毛漢光(19880000)。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唐翼明(19920000)。魏晉清談。臺北: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高敏(1996)。魏晉南北朝經濟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張金龍(2004)。魏晉南北朝禁衛武官制度研究。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唐長孺(1983)。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章義和(2002)。地域集團與南朝政治。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唐長孺(1955)。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唐長孺(1959)。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