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韓非子》好利自為的人性觀談人性管理
書刊名:醒吾學報
作者:楊良玉
出版日期:2005
卷期:30
頁次:頁81-107
主題關鍵詞:韓非人性性無善惡論性善論性惡論管理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29
  • 點閱點閱:51
《韓非子》一書是戰國時代隸屬於法家思想方面的子學書籍,乃是站在國君立場的統御治國之術,談的是富國強兵的方法,但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事事講究效率的民主社會中,仍不失為一套主管階級帶領屬下的很好管理法則。 韓非從歷史現實的觀察,發現人們趨利避害的本能,從而歸納出不管父子、夫婦、君臣或是世人,都有好利自為的趨向,然而韓非對人性的考察不是為了判斷它的善惡,而是要透過這種客觀的理解來加以掌握、利用,以助成政治秩序的完成,而達國富兵強的目的。所以,韓非的法學內容,其實也就是人性管理的內容。 韓非的法學思想,其政治社會羆暒,雖然與今日不同,但人性卻沒有太大的改變,只要能握住人們趨利避害的心理,訂立「因情立-嚴刑重法」、「威勢標暴-重勢強權」、「循名責實-信賞必罰」等法院,要管理人群,建立井然有序的社會,指日可待。
學位論文
1.倪麗菁(1996)。《韓非子》的道家色彩(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名浚(1999)。《韓非子》人性觀究論(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徐漢昌(1979)。韓非的法學與文學。維新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鼓應(1991)。老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阮元(1965)。毛詩。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忠林(1981)。新譯荀子讀本。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謝冰瑩(1985)。新譯四書讀本。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瑞雲(1989)。韓非法政思想批判。新立印刷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高柏園(1990)。人性管理的終結者--我讀韓非子。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弼(197509)。老子註。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先謙(1967)。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韋政通(1999)。中國思想史。臺北:水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瀧川龜太郎(1983)。史記會注考證。台北:洪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覺(1992)。韓非子譯注。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吳怡(1996)。中國哲學發展史。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素貞(1987)。韓非子難篇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1990)。中國人性論。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徐復觀(1987)。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勞思光(1980)。新編中國哲學史。友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韓非、陳奇猷(1974)。韓非子集釋。河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高柏園(19940000)。韓非哲學研究。臺北:文津。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