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再見「柿」外桃源--以埔尾生態園區為例
書刊名:環境與藝術學刊
作者:談珮華 引用關係陳本源 引用關係彭鈺琪
出版日期:2006
卷期:4
頁次:頁95-112
主題關鍵詞:生態保育健康社區永續發展環境正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33
  • 點閱點閱:68
民國83年,文建會提出社區總體營造的口號,發展至今已逾十年,社區總體營造逐漸普及於臺灣各鄉鎮村落,然而許多社區往往只為了迎合觀光發展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將社區營造視為達到目標的手段之一,最終只有短暫的曇花一現隨即消逝,盲目追求經濟效益的結果,可能導致社區喪失原有的文化特質。 本文以嘉義縣番路鄉觸口社區的埔尾聚落為研究對象,番路鄉70%以上的柿子由埔尾產出,在地理位置上猶如世外桃源,研究中藉由全面環境資產調查、地方耆老口述歷史記錄、影片拍攝等方法,並以隨機抽樣的方式,與當地居民進行深度訪談及團隊座談,挖掘其發展脈絡、環境資源,期能透過對當地深入的了解,探討其發展現況及產業永續經營之道。 經由初步的研究調查,發現當地雖已有居民開始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期望能讓埔尾的產業、自然資源與文化、歷史脈絡得以永續,但社區居民的凝聚力及對社區營造課題的認識尚需加強;也需有專業人士的協助,以形成能凝聚當地共識的社區工作團隊來活化社區。另一方面社造過程中政府的不作為及可能的胡作非為,皆會對那些生活在桃花源裡弱勢族群產生很大的傷害,因此追求環境正義及社區居民環境素養的培育,以避免盲目追求產業觀光的效益而失去原有社區特色,成為刻不容緩的努力目標。 為再見符合健康社區標準的臺灣桃花源,本研究提出可行建議做為參考:(1)塑造更強烈鮮明的柿產業意象,由公部門輔導居民研發副產品,提高產品的保存期限及紀念性;(2)居民可以透過遊戲的形式,認識社區,發掘社區資源與歷史脈絡,藉此凝聚、強化社區的共識,堅持由社區主導生態觀光園區發展的藍圖。
期刊論文
1.方新政(2001)。柿子栽培管理及利用。豐年,51(22),16-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方新政(2003)。番路鄉的柿子。豐年,53(20),7-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宮崎清(1995)。展開嶄新風貌的社區總體營造。台灣手工業季刊,55,16-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Buckley, P.、Witt, S.(1985)。Tourism in difficult areas。Tourism Management,6,205-213。  new window
5.Haywood, K. M.(1992)。Identifying and responding to challenges posed by urban tourism。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17(2),9-23。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秀卿(2003)。赤柯山觀光發展過程之初探(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順星(2000)。社區的誕生:對社區總體營造的知識社會學分析(碩士論文)。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麗玲(1995)。新國家建構過程中社區角色的轉變:「生命共同體」之論述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Mannheim, Karl(1991)。Ideology and utopia。Routledge。  new window
2.洪德仁(2005)。社區健康營造的資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章錦瑜(2004)。灌木賞花圖鑑。台中市:晨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詹照欽(1997)。彰化縣生物資源調查成果彙編。台灣省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廖敏卿(1985)。台灣水果集。台北市:淑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謝海青(1988)。咖啡、芒果、腰果栽培法。台北市:五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Williams, Raymond(1976)。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8.江宜樺(19980000)。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揚智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20041009)。柿子故鄉嘉義縣番路鄉打造一座(柿外桃源),http://www.epochtimes.com/gb/4/10/9/n685065.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成亮(2003)。社區健康營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錦煌(20041229)。穿越騷動--探問2005 社區營造如何往前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004)。黃金橙柿,http://www.fles.hcc.edu.tw/nba/fles04.htm。  new window
5.嘉義縣文化局(2004)。「埔尾柿園觀光遊憩社區營造」計畫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嘉義縣政府(1997)。嘉義縣綜合發展計畫簡明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嘉義縣政府(1997)。嘉義縣綜合發展計畫總體發展計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嘉義縣政府(1997)。嘉義縣綜合發展計畫--鄉鎮市發展綱要計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聯合晚報(2001)。聯合晚報,http://health.zaobao.com/pages2/specialists030201.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其南(19950219)。經營大台灣從小社區做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振春(1996)。社區學校化、社區總體營造與社區文化發展。社區學校化。台北市:心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韓明謨(1996)。中國社會學調查研究和方法論發展的三個里程碑。社區研究與社會發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Avineri, Ahlomo、Deshalit, Avner(1992)。Introduction。Communitarianism and Individuali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