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試論巴宰族祭祖歌謠a-yan的小宇宙
書刊名:臺灣文獻
作者:溫秋菊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6
卷期:57:3
頁次:頁195-243
主題關鍵詞:巴宰族祭祖歌謠a-y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81
  • 點閱點閱:214
期刊論文
1.廖漢臣(19570600)。岸裡大社調查報告書。臺灣文獻,8(2),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壬癸、林清財(19900700)。巴則海族的祭祖歌曲及其他歌謠。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3,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耀錡(1984)。平埔族社名對照表。臺灣文獻,2(1/2),38-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謝繼昌(19790300)。平埔族之漢化--臺灣埔里平原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7,49-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翁佳音(19870600)。日治時代平埔族的調查研究史。臺灣風物,37(2),55-8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亦園(1955)。臺灣平埔族的祖靈祭。中國民族學報,1,125-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英津(19890300)。巴則海語--埔里愛蘭調查報告。臺灣風物,39(1),200-1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洪秀桂(19730600)。南投巴宰海人的宗教信仰。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22,445-50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溫秋菊(19981000)。巴則海族祭祖歌"ai-yan"初探。藝術評論,9,45-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孫道始(19550800)。語譯陳第「東番記」。臺灣風物,5(8/9),27-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溫振華(19830600)。清代臺灣中部的開發與社會變遷。歷史學報,11,43-9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南島語系民族音樂研討會論文集。南島語系民族音樂研討會論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伊能嘉矩(1916)。岸里熟番的宗教概念(上)。東洋,216,53-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伊能嘉矩(1916)。岸里熟番的宗教概念(下)。東洋,217,44-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佐滕文一(1934)。大社庄的番族。南方土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佐滕文一(1936)。《臺灣府志》所見熟番之歌謠。民族學研究,2(2),82-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佐滕文一(1934)。岸裡大社的歌謠。南方土俗,3(1),114-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洪惟仁(1987)。簡介埔里守城社平埔族語言。臺灣風物,37(2),207-2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宮本延人(1954)。平埔蕃pazeh族的上衣(埔里社)。民族學研究,18(1/2),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安倍明義(1937)。岸里大社。科學の臺灣,5(1),15-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陳維林、葉婉奇(194303)。埔里的平埔族。民俗臺灣,3(3),36-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黃玉振(1955)。化番六社志。臺灣風物,5(2),39-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許常惠(1997)。南島語系民族音樂研討會論文集。南島語系民族音樂研討會論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溫秋菊(1999)。溫秋菊試探Pazeh音樂文化的綜攝─以一首臺語聖詩為例。藝術評論,10,25-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楊士養(1955)。南部臺灣基督教會史略。南瀛文獻,10(2),91-1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許常惠(1994)。臺灣原住民音樂採集回顧。臺灣的聲音─臺灣有聲資料庫,1(2),12-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伊能嘉矩(1902)。臺灣平埔族中的祭祖儀式。東京人類學會雜誌,190,129-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伊能嘉矩(1908)。臺灣平埔族中的一支巴則海族舊慣一斑。東京人類學會雜誌,269,404-4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伊能嘉矩(1908)。臺灣平埔族中的一支巴則海族舊慣及思想一斑。東京人類學會雜誌,272,40-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YI生(1909)。埔里社的平埔部落。東京人類學會雜誌,281,437-4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江玉玲(2001)。聖詩學傳統的系統比較研究:以十六世紀歐洲「韻文詩篇」發展史為例。宗教音樂學術研討會。高雄。167-1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壬癸(1998)。巴宰海語的格位標記系統。新竹。57-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南投縣政府文化局、國立暨南國際大學(2005)。百年的遺落與重現─2005南投縣平埔族文化研討會論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美英(2005)。埔里「四庄番」與「噶哈巫」地域與族群認同意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溫振華(1996)。清朝樸仔籬社遷移史。臺北。265-2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賴貫一(2005)。大社庄番歌試解:天子神話的建構與文化認同的難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駱維道(2001)。教會音樂與民俗音樂─臺灣教會會眾聖詩之尋根。高雄。187-2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簡史朗(2005)。巴布拉族〈貓霧?社番曲〉的若干問題和發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溫秋菊(1999)。Pazeh祭祖歌' ai-yan 的結構特徵。福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賴勝權(1973)。牛眠里:一個漢化的巴宰族村落,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董天工(1996)。臺海見聞錄。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潘大和(1998)。平埔巴宰族滄桑史:臺灣開拓史上的功臣。臺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潘萬益、潘仁德(1991)。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社教會設教120週年特刊。豐原:大社基督教長老教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臺灣大學圖書館伊能嘉矩與臺灣研究特展專刊編輯小組(1998)。伊能嘉矩與臺灣研究特展專刊。伊能嘉矩與臺灣研究特展專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1965)。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百年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小川尚義、淺井惠倫(1935)。臺灣高砂族傳說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賴永祥(2001)。教會史話。台南:人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賴永祥(1998)。教會史話。臺南:人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江樹生(1999)。熱蘭遮城日誌。臺南:臺南市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Blacking, John、Byron, Reginald(1995)。Music, Culture and Experience: Selected Papers of John Blacking。Chicago, I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w window
11.呂炳川(1982)。臺灣土著族音樂。臺北:百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伊能嘉矩、楊南郡(1996)。平埔族調查旅行。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賴永祥(1992)。教會史話。臺南:人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石守謙(2003)。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台灣、荷蘭與東亞。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賴永祥(1990)。教會史話。臺南:人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賴永祥(1995)。教會史話。臺南:人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光直(1995)。美術、神話與祭祀。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壬癸(1997)。台灣平埔族的歷史與互動。台北:常民文化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淺井惠倫、笠原政治、楊南郡(1995)。臺灣原住民族映像:淺井惠倫教授攝影集。臺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洪麗完(19970000)。臺灣中部平埔族:沙轆社與岸裡大社之研究。臺北:稻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郁永河(1959)。裨海紀遊。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吳子光(1959)。臺灣紀事。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黃叔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海使槎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衛惠林、劉斌雄(19810000)。埔里巴宰七社志。臺北:中研院民族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伊能嘉矩、森口雄稔(1992)。伊能嘉矩の台湾踏査日記。台湾風物雑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王神蔭(1985)。聖詩典考。聖詩典考。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佐滕文一(1999)。岸里大社的歌謠。重塑臺灣平埔族圖像:日本時代平埔族資料彙編(第1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李壬癸、土田滋(2001)。巴宰語辭典。巴宰語辭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李壬癸、土田滋(2002)。巴宰族傳說歌謠集。巴宰族傳說歌謠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林清財(1989)。巴宰族的音樂。臺中縣音樂發展史。臺中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南投縣牛眠教會(1973)。南投縣牛眠教會設教百週年紀念特刊:翠崗牧笛。南投縣牛眠教會設教百週年紀念特刊:翠崗牧笛。南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南投縣愛蘭教會(1971)。南投縣愛蘭教會設教百週年紀念特刊:幽谷芳蘭。南投縣愛蘭教會設教百週年紀念特刊:幽谷芳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陳柔森(1999)。岸裡大社的歌謠。重塑臺灣平埔族圖像:日本時代平埔族資料彙編(第1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許常惠(1989)。臺中縣音樂發展史。臺中縣音樂發展史。臺中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程士毅(1999)。巴宰族群簡史。牽田,走鏢1999。南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溫振華(1998)。臺灣的平埔族。臺灣的平埔族。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溫秋菊(2001)。臺灣的民歌─原住民民歌。臺灣傳統音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溫秋菊(2001)。乘著歌聲的翅膀:臺灣原住民搖籃曲導讀手冊。臺北:信誼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溫秋菊(2002)。平埔巴則海族音樂文化綜攝與a-yan祭歌的結構意涵研究。平埔巴則海族音樂文化綜攝與a-yan祭歌的結構意涵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黑澤隆朝(1973)。臺灣高砂族音樂。臺灣高砂族音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詹素娟(1991)。岸里社群遷移活動之一,麻裡蘭社與鯉魚潭關係初探。岸里社群遷移活動之一,麻裡蘭社與鯉魚潭關係初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賴貫一(1999)。牽田,走鏢1999。牽田,走鏢1999。南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Barthes, Roland(1989)。Mythologies。Mythologies。New York。  new window
44.Campbell, William(1888)。An Account of missionary Success in Formosa: From an account published at London in 1650, and now reprited with copious notes of recent work in the isiland。An Account of missionary Success in Formosa: From an account published at London in 1650, and now reprited with copious notes of recent work in the isiland。London。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尹建中(1994)。臺灣山胞各族傳統神話故事與傳說文獻編纂研究。臺灣山胞各族傳統神話故事與傳說文獻編纂研究。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潘英海(1994)。文化合成與合成文化:頭社太祖年度祭儀的文化意涵。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