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番、漢」合作?十八世紀岸裡社的「割地換水」與地方社會
書刊名:歷史臺灣
作者:鄭螢憶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g, Yin-yi
出版日期:2018
卷期:15
頁次:頁107-132
主題關鍵詞:契約文書岸裡社割地換水張達京ContractAn-li tribeGe di huan shuiExchange irrigation with landChang Ta-Ch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54
  • 點閱點閱:90
期刊論文
1.柯志明(20080900)。番小租的形成與演變:岸裡新社地域社番口糧田的租佃安排。臺灣史研究,15(3),57-1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文良(20050400)。清代臺灣岸裡社熟番的地權主張--以大甲溪南墾地為例。歷史人類學學刊,3(1),1-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柯志明(20090300)。熟番地權的「消滅」:岸裡社平埔族大小租業的流失與結束。臺灣史研究,16(1),29-8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富三(19981200)。岸裡社與漢人合作開發清代臺灣中部的歷史淵源。漢學研究,16(2)=32,61-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隆志(1990)。族群關係與鄉村台灣--一個清代臺灣平埔族群史的重建和理解(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邱正略(1992)。清代臺灣中部平埔族遷移埔里拓墾之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富三(2006)。臺灣水田化運動先驅:施世榜家族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炎正(2000)。葫蘆墩圳開發史。臺中縣葫蘆墩文教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余文儀(1959)。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枝萬(1994)。臺灣中部碑文集成。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嗣昌、李祖基(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良璧(2005)。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秋坤(19940000)。清代台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梁志輝(1988)。國立故宮博物院清代宮中檔奏摺臺灣原住民史料。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鴻圖(2000)。臺灣水利史。臺北:五南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潘大和(2002)。平埔巴宰族滄桑史:臺灣開拓史上的功臣。臺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洪麗完(19970000)。臺灣中部平埔族:沙轆社與岸裡大社之研究。臺北:稻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柯志明(20010000)。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