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治時代臺灣佃耕地租期長短之訂定
書刊名:臺灣史研究
作者:葉淑貞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eh, Shu-jen
出版日期:2007
卷期:14:1
頁次:頁139-190
主題關鍵詞:日治時代臺灣佃耕地租期交易成本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TaiwanTenanted landThe duration of land tenure contractTransaction cost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66
  • 點閱點閱:195
日治時代租期的安排相當符合效率的原則,也就是說租期的安排考慮了投資的意願、當時的農耕技術型態以及交易成本。普通作物佃耕地的頭期租約在1930年代初期以前以1年為多,但是1930年代初期以後通常是3至5年。這是因為1930年代初期以前,農業技術要求較多短期便能回收利益之變動投入,尤其是勞動,也要求耗資巨大的水利設施;不過,灌溉設施之租賃制度使一般農田可以極低的成本,取得灌溉用水。因此,在這種耕作技術以及生產因素供給的特殊制度之下,普通作物1年的租期就已經足夠回收所有的投資了。 我們也發現1930年代初期以後,耕作技術變得集約化之後,租期也延長了。這是因為1930年代蓬萊米的引進,使得稻作需要投入較多的肥料與灌溉用水,也就是說耕種技術變得較以前集約了,為了提高佃農租佃土地與對土地進行投資的意願,租期需要延長之故。1920年代末期以後出現的業佃改善會在租期的延長上扮演了重要的功能,加速了這種轉變的趨勢。此外,我們也發現日治時代的租約以1年或是3至5年為限指的是頭期租約。事實上,頭期租約期滿後,若任何一方沒有違背契約的內容,通常租約得以延期。以續約的方式,有些租約維持相當長久的年代。為何不一開始就訂立一個相當長的租期,而要以續約的方式延長租期呢?這是為了降低交易成本的考慮,因為訂立長期租約需要訂立書面租約,而書面租約的關係人較多,責任較重之故,尤其是書面租約需要保證人,而保證人因為責任很重,因此很難找。綜合以上的分析,我們發現日治時代租期的訂定主要考慮的因素是屬於效率層面的。
In arranging the duration of land tenure contracts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e main consideration is efficiency. At the turn of 1930, the duration for most of the first contracts for the rented land of the common corps changed from 1 to 3-5 years. Before the start of the 1930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rendered all sorts of variable inputs. Although installing irrigation facilities to the common crops land required big investments, the renting system enabled a lot of farmers to use low cost irrigated water, thus allowing them to reap fruits of their labor in a relatively short period of time. We also find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new rice strain called pon-lai-mi in the 1930s called for more intensive fertilization, which led to the extension of the duration of contracts. Decade earlier, because of the transaction costs, Taiwanese landlords were reluctant to sign long-term contracts with their tenants. But in order to provide incentives to their tenants and to encourage them to invest in new technology, landlords by the 1930s generally agreed to extend the duration of contracts. In addition, we also find that if neither party broke the contracts, most of the contracts were renewed and the extension sustained and honored. In this way, some contracts lasted for quite a long time. Based upon the above analysis, we conclude that the rule of efficiency were the deciding factors of the duration of land tenure contracts.
期刊論文
1.葉淑貞、張棋安(20040300)。臺灣蓬萊種稻作普及之因素。經濟論文叢刊,32(1),97-1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益滔(19520400)。臺灣之租佃問題及其對策。財政經濟月刊,2(5),33-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葉淑貞(19971000)。日治時代臺灣的租佃制度與農場的經營效率:戰後初期土地改革的省思之一。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Part C,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7(4),475-4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葉淑貞(19961200)。日治時代臺灣租佃契約的選擇行為。經濟論文叢刊,24(4),435-4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益滔(1952)。臺灣之佃租。財政經濟月刊,2(5),18-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宋世孝(1946)。臺灣之農場經營。臺灣銀行季刊,8(1),155-1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葉淑貞(1995)。臺灣日治時代租佃制度的運行。臺灣史研究百年回顧與專題研討會,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與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1932)。臺灣總督府第三十四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1946)。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葉淑貞(1997)。日治時代臺灣佃租決定因素之分析。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怡敏(2001)。日治時代臺灣地主資本累積之研究--以霧峰林澄堂系為個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吳聰敏、葉淑貞、古慧雯(2004)。日本時代台灣經濟統計文獻目錄。台北市: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26)。各州小作慣行。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産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27)。主要農作物經濟調查其の三(水稻,大正十五年第一期)。主要農作物經濟調查其の三(水稻,大正十五年第一期)。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28)。主要農作物經濟調查其ノ五(茶)。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29)。主要農作物經濟調查其ノ十(茶)。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29)。臺灣糖業統計(昭和四年版)。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0)。臺灣ニ於ケル小作問題ニ關スル資料。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2)。本島小作改善事業成績概要。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4)。本島小作改善事業成績概要。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5)。主要農作物收支經濟調。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6)。本島小作改善事業成績概要。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41)。本島小作改善事業成績概要。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6)。契字及書簡文類集。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査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江丙坤(1972)。臺灣田賦事業改革之研究。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茂野信一、林朝卿(1933)。臺灣の小作問題。臺北:吉村商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Hsieh, S. C.、Lee, T. H.(1966)。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its Contributions to Economic Growth in Taiwan。Taipei:Chinese-American JCRR。  new window
17.森山柄次郎(1937)。臺灣に於ける稻及米關係文獻摘錄。臺北: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作物學教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2)。米生產費調查其の二(昭和五年第二期作)。米生產費調查其の二(昭和五年第二期作)。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41)。臺灣に於ける小作慣行,其の四高雄州管內。臺灣に於ける小作慣行,其の四高雄州管內。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3)。臺灣に於ける小作慣行,其の二新竹州管內。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28)。主要農作物經濟調查其の六(水稻,昭和元年第二期)。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27)。主要農作物經濟調查其の一(水稻,大正十四年第二期)。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5)。臺灣に於ける小作慣行,其の三臺中州管內。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28)。主要農作物經濟調查其の九(水稻,昭和二年年第二期)。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41)。農業基本調查書第41號 耕地所有並經營狀況調查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90)。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第一卷)。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41)。臺灣に於ける小作慣行,其の五臺東廳、花蓮港廳管內。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1906)。臺灣重要農作物調查。臺灣重要農作物調查。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1)。米生產費調查其の一(昭和五年第二期作)。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李登輝(1972)。臺灣農工部門間之資本流通。臺北:臺灣銀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林滿紅(19970000)。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凃照彥、李明峻(1991)。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Rural Economics Division, Joint Commission on Rural Reconstruction(1966)。Taiwan Agricultural Statistics, 1901-1965。Rural Economics Division, Joint Commission on Rural Reconstruction (JCRR)。  new window
34.North, Douglas C.(1991)。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5.Ho, Samuel P. S.(1978)。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aiwan, 1860-1970。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6.吳田泉(1993)。台灣農業史。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陳逢源(1942)。臺灣に於ける小作問題。臺灣經濟年報。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王世慶(1994)。從清代農田水利的開發看農村社會關係。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王益滔(1966)。論臺灣之佃權與三七五減租條例。臺灣經濟史十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東嘉生(1985)。清代臺灣之地租關係。臺灣經濟史概說。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孫鐵齋(1949)。臺灣之糖。臺灣之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臺中州內務部(1925)。農政資料第一輯:小作料小作期間並ニ小作權ニ關スル調查。農政資料第一輯:小作料小作期間並ニ小作權ニ關スル調查。臺中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臺中州農會(1925)。主要農作物收支經濟調查。主要農作物收支經濟調查。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臺灣省政府農林廳(1951)。稻榖生產收支經濟調查報告書─民國三十九年第二期作。稻榖生產收支經濟調查報告書─民國三十九年第二期作。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臺灣省政府農林廳(1951)。稻榖生產收支經濟調查報告書─民國四十年第一期作。稻榖生產收支經濟調查報告書─民國四十年第一期作。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19)。臺灣農作物經濟調查。臺灣農作物經濟調查。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21)。耕地分配及經營調查(大正十年)。耕地分配及經營調查(大正十年)。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23)。臺灣農業年報。臺灣農業年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24)。臺灣農業年報。臺灣農業年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4)。耕地分配竝經營調查。耕地分配竝經營調查。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6)。臺灣に於ける小作事情と其の改善施設。臺灣に於ける小作事情と其の改善施設。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6)。產米の改良增殖。產米の改良增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1)。臺灣私法(第一卷上)。臺灣私法(第一卷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課(1899)。臺北縣下農家經濟調查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吳幅員(1956)。臺灣經濟年表(605-1945)。臺灣經濟史。臺北:臺灣銀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盧守耕(1949)。臺灣之糖業及其研究。臺灣之糖。臺北:臺灣銀行金融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