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理解帝制中國形成的知識基礎[評趙鼎新著,夏江旗譯:《東周戰爭與儒法國家的誕生》]
書刊名:二十一世紀
作者:張楊
作者(外文):Zhang, Yang
出版日期:2008
卷期:108
頁次:頁137-144
主題關鍵詞:中國帝制政權合法性東周戰爭儒法國家春秋戰國時代社會權力來源韋伯文化論制度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78
  • 點閱點閱:15
期刊論文
1.Kiser, Edgar、Cai, Yong(2003)。War and Bureaucratization in Qin China: Exploring An Anomalous Cas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8(4),511-539。  new window
圖書
1.劉緒貽、葉巍、王進(2006)。中國的儒學統治:既得利益抵制社會變革的典型事例。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Creel, Herrlee Glessner、高專誠(2000)。孔子與中國之道。鄭州:大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Creel, Herrlee G.(1970)。The Origins of Statecraft in China, Vol. 1, The Western Chou Empire。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w window
4.Mann, Michael、劉北成、李少軍(2002)。社會權力的來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Hui, Victoria Tin-bor(2005)。War and State Formation in Ancient China and Early Modern Europ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6.雷海宗(2005)。中國的兵:大家寫給大家看的歷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Burke, Victor L.、王晉新(2006)。文明的衝突:戰爭與歐洲國家體制的形成。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Spencer, Herbert(1912)。The Principles of Sociology。New York:London:D. Appleton and Co.。  new window
9.Tilly, Charles(1975)。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0.韋伯、康樂、簡惠美(2007)。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余英時(1987)。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Tilly, Charles、魏洪鐘(2007)。強制、資本和歐洲國家(公元990-1992 年)。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蕭公權(1998)。中國政治思想史。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馬克斯.韋伯、康樂、簡惠美(2004)。中國的宗教宗教與世界。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Weber, Max、康樂、簡惠美(2004)。支配社會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金耀基(1985)。儒家倫理與經濟發展:韋伯學說的重探。金耀基社會文選。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余英時(2004)。反智論與中國政治傳統--論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與匯流。文史傳統與文化重建。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