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道教南宗煉養寶典--《悟真篇》的詮釋與應用
書刊名:輔仁宗教研究
作者:鄭素春
作者(外文):Cheng, Su-chun
出版日期:2009
卷期:18
頁次:頁75-115
主題關鍵詞:張伯端悟真篇道教南宗內丹修鍊性命Zhang BoduanWuzhen PianDaoist southern schoolInner alchemyPracticing spirit and bod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5
  • 點閱點閱:140
期刊論文
1.莊宏誼(20030600)。北宋道士張伯端法脈及其金丹思想。輔仁宗教研究,7,119-1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吾妻重二(1994)。張伯端 《 悟真篇 》 の研究史と考證。東洋 の 思想と宗教,第 11 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鄭素春(1998)。元代南方丹道學之發展初探一以李道純的傳教活動為例。臺北縣。199 - 2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沐(1990)。內丹養生功法指要。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國樑、連遙(2005)。新譯悟真篇。臺北市: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CLEARY, T.(1987)。Understanding Reality: A Taoist Alchemical Classic by Chang Po-tuan, with a Concise Commentary by Liu I-ming。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new window
4.脫脫、楊家駱(1983)。宋史。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伯端、王沐(199010)。悟真篇淺解附錄二悟真篇丹法源流。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郭建勳、黃俊郎(1996)。新譯易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胡道靜、陳耀庭、段文桂、林萬清(1992)。藏外道書.性命圭旨。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釋志磐(1994)。佛祖統紀。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鄭素春(200203)。道教信仰、神仙與儀式。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卿希泰(1994)。中國道教。上海:知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葉維廉(2002)。歷史、傳釋與美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詹石窗(1999)。道韻第五輯--金丹派南宗研究。中華大道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Babbie, Earl、李美華、孔祥明、林嘉娟、王婷玉(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時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盧國龍(2000)。《 悟真篇 》 的丹道淵源。道韻第六輯一金丹派南宗研究(乙)。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致虛(元)。上陽子金丹大要列仙誌。《正統道藏》 第40 冊,太玄部、夫字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致虛(元)。上陽子金丹大要虛無。《正統道藏》第40 冊,太玄部、夫字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簡易(宋)。玉谿子丹經指要。《正統道藏》第7 冊,洞真部、方法類、稱字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 三卷。《正統道藏》第7 冊,洞真部、方法類、稱字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宋濂(明)。宋文憲公全集。仙華書院藏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紫陽(宋)。金丹四百字并敘。收入《 修真十書• 雜著指玄篇》,《正統道藏》 第7 冊,洞真部、方法類,李、奈字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張平叔撰、吁江蘊空居士黃自如註(宋)。《金丹四百字註》一卷。《正統道藏》 第40 冊,太玄部、唱字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龍眉子(宋)。金液還丹印證圖。《正統道藏》 第4 冊,洞真部、靈圖類、調字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修真十書• 悟真篇。《正統道藏》第7 冊,洞真部、方法類、李字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修真十書• 雜著指玄篇。《 正統道藏》 第7 冊,洞真部、方法類、李字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俞琰(1994)。《 席上腐談》 卷上、下。《 元代筆記小說》 第l 冊。石家莊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白雲霽(明)。欽定四庫全書• 道藏目錄詳註。《 正統道藏總目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宋•夏元鼎(1995)。黃帝陰符經講義。《 道藏要籍選刊》 第3冊。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翁葆光(宋)。《紫陽真人悟真直指詳說三乘秘要》一卷。《 正統道藏》 第4 冊,洞真部、玉訣類、律字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薛道光、陸墅和元• 陳致虛註(宋)。《紫陽真人悟真篇三註》五卷。《 正統道藏》 第4 冊,洞真部、玉訣類、律字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宋 •翁葆光註、陳達靈傳、元 • 戴起宗疏。《紫陽真人悟真篇註疏》八卷。《 正統道藏 》 第 4 冊,洞真部、玉訣類、歲字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曾慥(宋)。道樞。《 正統道藏 》 第 35 冊,太玄部、安字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彭文勤等纂集、賀龍驪校刊。道藏輯要。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臨海陳耆卿(宋)。嘉定赤城志。《 宋元方志叢書 》,影印清嘉慶 《 台州叢書 》 本。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趙道一編著(元)。歷世真仙體道通鑑。《 正統道藏 》 第 8 冊,洞真部、記傳類、潛字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薛道光(宋)。《還丹復命篇》一卷。《 正統道藏 》 第 40 冊,太玄部、婦字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張伯端、董德寧、劉一明、朱元育、史平(1989)。悟真篇三家注。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清 • 仇兆鱉集註(1989)。悟真篇集注。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宋 • 張伯端撰、清 • 仇兆鱉纂輯(1999)。悟真篇集註二種。蕭天石總主編 《 道藏精華 》 第六集之一。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陶素耜撰(清)。《悟真篇約注》三卷。《 藏外道書 》 第 10 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清 • 董德寧注(2002)。悟真篇正義。《 道藏精華 》 第一集之四。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清 •朱雲陽註著(1982)。悟真篇闡幽。《 道藏精華 》 第三集之四。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張伯端撰、元 • 陳致虛註。《頂批三註悟真篇》三卷。《 藏外道書 》 第 11 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明 • 李時珍(2005)。瀕湖脈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王沐。悟真篇研究。道教知識叢書之七。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蕭天石主編(2003)。道藏精華。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陳子石註(1957)。《 悟真篇口義 》 影印本。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徐兢等註解(1988)。中國氣功四大經典講解。杭州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張振國(2001)。悟真篇導讀。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詹石窗(2000)。道韻第六輯--金丹派南宗研究。臺北:中華大道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