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明代擬話本中宗教義理與修行觀之研究
作者:黃絢親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李威熊
黃忠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9
主題關鍵詞:擬話本民間文學民間宗教宗教文學三教修行明代思想明代文學古典小說Simulation shows novelfolk literaturefolk religionreligious literaturethe three religionsself-cultivationMing thoughtMing literatureclassical novel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65
本論文接受年鑑學派的歷史觀點,以為明代擬話本的來源、形成及其內容,足以成為文化史上的研究素材。並將焦點放在儒家、道教與佛教之理論與修行關係上,進一步分析其間的文化與意識型態。另一方面,由擬話本的創作與發展過程來觀察,則其成書目的在於商業利益考量為主,因此在寫作時必需符合讀者的「審美期待」。在此觀點下,則擬話本可視為庶民階層意識型態的反映。本論文主要以明代擬話本為研究文本,討論儒家(儒教)、佛教與道教思想與修行實踐程序在民間是如何進行與操作。
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緒論說明「話本小說的歷史、形成與價值意義」,再就「前人的研究成果做回顧與檢討」,最後略述「本研究之目的與觀點」。
第二章討論中國文化下的宗教觀。就原始宗教、佛教、道教、儒教之及三教合一的宗教觀做探討。
第三章就明代擬話本所呈現的宗教內涵進行論述。討論重點包括:原始宗教內涵包括鬼神信仰、萬物有靈及命定思想;佛教的宗教內涵則包括因果報應、轉世輪迴、負面故事及神通異變;道教的宗教內涵有神通異變、降妖伏魔、方術儀式、負面故事;儒教的宗教內涵則有傳統女德、夫婦人倫、兄弟之情、朋友之義;儀式和思想的混雜等等。
第四章探討明代擬話本所描述的修行過程。本章討論原始宗教的修行過程包括積善、避禍及儀式;佛教的修行過程則有佛門戒律、布施行善、弘法度生、念經坐禪;道教的修行過程有歷劫成仙、修道成仙、服食成仙及濟世成仙;儒教的修行過程則有忠孝之道及由仁行義;三教混雜的修行過程。
第五章從明代擬話本看宗教理想與修行的契合與衝突情形。明代擬話本所呈現的宗教教義和原始教義落差頗大,其間對宗教的認知頗失之片面。由擬話本敘述可看出庶民與文化菁英對宗教思想的認知呈現巨大落差,也看出民間宗教實踐方式的確有媚俗趨向。本章以為造成落差的原因為:受到「原始宗教」的影響、遷就「世俗化」需求、話本特殊的「商業性質」。
第六章為結論,以為明代擬話本作者利用樸素簡單的原始宗教概念來創作小說,可以發現擬話本中的民眾關心的不是宗教思想邏輯性或是理論高度的問題,而是信仰宗教的實際「效用」問題。明代擬話本雖然渲染達到理想必有保證性,但是對修行過程的描述以及理論大幅簡化,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是弱化宗教意義。職是之故,本論文以為擬話本反映出民間宗教思想與實踐上朝向簡化、功利發展,而呈現複雜混亂的情形。
Annales School theory of this paper is to accept the view that the
source of the Ming Dynasty Simulation shows novel ,which content of
that culture in the history of research material.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study of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Buddhism, and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culture and ideology. On the other hand, observation Simulation shows
novel, the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found that Simulation
shows novel, the purpose of commercial interest and publication, and
therefore must comply with the readers what they expect .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point of view, Simulation shows novel class ordinary people can
reflect ideology. Simulation shows novel of this thesis to the Ming
Dynasty to study the text, on social cognition by the Confucian, Buddhist
and Taoist thought, with people of the conduct and operation of
self-cultivation proces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This chapter describes the history of Simulation shows
novel to form the meaning and value, as well as a review of past
research results and review of the final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motives
and perspectives of this study.
Chapter II discusses Chinese culture under the conception of
religion. On the primitive religion, Buddhism, Taoism, Confucianism, as
well as Integration of three religions, so explore the religious views.
Discussed in chapter III Simulation shows novel presents the
religious connotations. Focus of discussion include: the original religious
connotation, including the supernatural beliefs, animism, and was
destined to ideas; Buddhist religious connotations include karma,
reincarnation reincarnation, negative stories and supernatural mutation;
Taoist religious connotations have supernatural powers mutation, Jiang
Yao Fu magic square technique ceremony, a negative story; Confucian
religious conno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women's moralit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feelings of brothers and friends of ethics; ceremony and
II
thought the case, and so mixed.
Simulation shows novel described in Chapter IV discussed the
process of self-cultivation.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primitive religion of
the cultivation process, including the accumulation of good credit, avoid
disaster and ceremonies; Buddhist self-cultivation procedure provided
there are Buddhist, donation behavior, doing the right thing to help life,
reciting classics; Taoist self-cultivation process has experienced
misfortunes, the self-cultivation Taoism theory, taking traitional and help
people in the world and can become immortal; Confucian self-cultivation
process there are ethical principles; three religions mixed self-cultivation
process.
Chapter V Looking at religion from the Simulation shows novel fit
the ideal and spiritual development and conflict situations. Simulation
shows novel presented the original teachings of the religious teachings
and are enormous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 of religion during that there
are limitations. Simulation shows novel can be seen from the description
of civil and cultural elites of the religious thought of awareness, there is
indeed a huge gap, but also see that there is indeed a folk religion
practices for kitsch trend. Gap caused by the reason that this chapter is:
subject to the impact of primitive religion, to accommodate the needs of
the secular, Simulation shows novel for the commercial interests of
primary concern.
Chapter VI i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is that the Simulation
shows novel by the use of plain simple primitive religious concepts, for
novels can be found to b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then this is not the logic
of religious thought, or the level of theory, but rather religion The actual
performance issues. Simulation shows novel While there must be
assurance of achieving the desired rendering, but a description of the
process of self-cultivation, as well as greatly simplify the theory, in some
ways, this is a weakening of religious significance. Therefore,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Simulation shows novel non-governmental religious
thought and practice towards simplified, utilitarian development, presents
a complex chaotic situation.
Key words:Simulation shows novel, folk literature, folk religion, religious
literature, the three religions, self-cultivation, Ming thought, Ming
literature, classical novels
參考書目

凡例:本論文之參考書目以「作者姓氏筆劃」為編排次序。相關期刊論文、研討會論文集、學位論文則以「出版年代」先後為編排次序。

一、文本
天然癡叟:《石點頭》(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底本為明帶月樓刊本)
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長沙:岳麓書社,1993年)
周清源:《西湖二集》(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底本為台北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影印之崇禎本)
東魯古狂生編:《醉醒石》(台北:建宏,1995年「原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本」)
洪楩著、石昌渝校點:《清平山堂話本》(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年)(底本為1929年影印的日本內閣文庫藏明版)
凌濛初:《拍案驚奇》(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底本為明尚友堂原刻本)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1年)(底本為明尚友堂原刻本)
陸人龍:《型世言》,收入《明代小說輯刊》第1輯第2冊(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無名氏:《京本通俗小說》,收入《中國話本大系》(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年)
馮夢龍:《喻世明言》(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底本為明天許齋本)
馮夢龍:《警世通言》(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底本為三桂堂本)
馮夢龍:《醒世恆言》(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1年)(底本為明葉敬池刊本)
熊龍峰:《熊龍峰刊行小說四種》,收入《中國話本大系》(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年)

二、古籍
(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79年)
《諸子集成》(香港:中華書局,1978年)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二十五史》(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
《大正藏》(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年《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影印本)
《卍續藏經》(台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1968年)
〔清〕永瑢、紀昀等編:《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藏外道書》(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
〔晉〕干寶:《搜神記》(台北:木鐸出版社,1985年)
〔晉〕葛洪著,王明校釋:《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晉〕葛洪著,楊明照釋:《抱朴子外篇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宋〕李昉:《太平廣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宋〕張載:《張載集》(北京市:中華書局,1978年)
〔宋〕程顥、程頤:《二程全書》(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86年)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明英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7年)
《明會典》(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全明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年)
黃宗羲:《黃梨洲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三、專書
木村泰賢:《原始佛教思想論》,收入《木村泰賢全集》(東京:大法輪閣,1982年)
王岳川:《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台北:淑馨出版社,1998年)
王永會:《中國佛教僧團發展及其管理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
王利器:《葛洪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7年)
王爾敏:《明清時代庶民文化生活》(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new window
王國良:《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new window
王景琳:《中國古代僧尼生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方正耀:《明清人情小說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
方立天:《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 年)new window
方立天:《中國佛教文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方立天:《佛教哲學》 (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1987年)
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台北:正聞,1986年)
正果法師:《佛教基本知識》 (高雄:淨心文教基金會,1996年)
任繼愈主編:《儒家問題爭論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1988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年)
朱天順:《中國古代宗教初探》(台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朱光潛全集》卷1(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new window
朱立元:《接受美學導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呂大吉:《宗教學通論》(台北:博遠出版社,1994年)
赤沼智善:《原始佛教之研究》(東京:破塵閣書房,1939年)
牟鐘鑒、胡孚琛、王葆玹:《道教通論-兼論道家學說》(山東:齊魯書社,1993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書局,1968年)new window
李本耀等著:《話本與變文》(台北:天一書局,1991年)
李小光:《生死超越與人間關懷-神仙信仰在道教與民間的互動》(四川:巴蜀書社,2002年)
李夢生:《中國禁毀小說百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李致忠:《歷代刻書考述》(成都:巴蜀書社,1990年)
李亦園:《宗教與神話》(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李申:《儒學與儒教》(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年)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4年)
李富華:《中國古代僧人生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
李養正:《道教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李霞:《圓融之思-儒道佛及其關係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年)
何兆武:《當代西方史學理論》(上海:上海科學社會出版社,2003年)
何光滬:《宗教社會學》(台北:水牛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臺北:桂冠,1989年)
宋若雲:《逡巡於雅俗之間:明末清初擬話本研究》(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宋珂君:《明代宗教小說中的佛教「修行」觀念》(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苗啟明、溫益群:《原始社會的精神歷史架構》(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林惠祥:《文化人類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
祁志祥:《佛學與中國文化》(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
苟波:《道教與神魔小說》(成都:巴蜀書社,1999 年)
孟瑤:《中國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6年)
金正耀:《道教與煉丹術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吳銳:《神守傳統與道教起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8年)
吳存存:《明清社會性愛風氣》(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周紹賢、劉貴傑:《魏晉哲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6年)
周齊:《明代佛教與社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周慶華:《佛教與文學的系譜》(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
周群:《儒釋道與晚明文學思潮》(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
南炳文、何孝榮:《明代文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姚蒙:《法國當代史學主流》(台北:遠流出版社,1991年)
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3年)
胡道靜,陳耀庭,林萬清主編:《藏外道書》(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
胡新生:《中國古代巫術》(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
胡孚琛、呂錫琛:《道學通論——道家、道教、仙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洪修平:《中國佛教與儒道思想》(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袁珂:《中國神話傳說》(台北:里仁,1987年)
秦家懿、孔漢思:《中國宗教與西方神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
徐兆仁:《道教與超越》(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1年)
高壽仙:《中國宗教禮俗》(台北:百觀出版社,1994年)
容肇祖:《馮夢龍與三言》(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卿希泰、唐大潮:《道教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卿希泰主編:《道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夏咸淳:《晚明士風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莊因:《話本楔子彙說》(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8年)new window
孫遜:《中國古代小說與宗教》(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
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孫楷第:《俗講、說話與白話小說》(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
許麗芳:《古典短篇小說之韻文》(臺北:里仁,2001年)
許麗芳:《傳統書寫之特質與認知——以明清小說撰者自序為考察中心》(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0年)
郭英德:《世俗的祭禮》(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
徐志平:《清初前期話本小說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
徐志平:《中國古代神話選注》(台北:里仁書局,2006年)
徐志平:《晚明話本小說石點頭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年)new window
馬昌儀:《中國靈魂信仰》(台中:漢忠文化出版社,1996年)
馬西沙、韓秉方:《中國民間宗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董芳苑:《原始宗教》(台北:久大文化,1991年)
陸永峰:《敦煌變文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陳永正:《三言二拍的世界》(台北:遠流圖書公司,1986年)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台北:九大文化,1990年)
陳詠明:《儒學與中國宗教傳統》(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new window
陳浩、曾琦雲:《宗教文化導論》(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
陳大康:《明代小說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年)
陳永革:《晚明佛學的復興與困境》(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1年)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new window
陸樹崙:《馮夢龍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7年)
曾永義:《說俗文學》(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0年)
曾良:《明清小說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年)
曾昭旭:《良心教與人文教:論儒學的宗教面相》(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2003年)new window
馮學成:《心靈鎖鈅一佛教心理世界》 (四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溫孟孚:《三言話本與擬話本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葉朗:《中國小說美學》(臺北:里仁書局,1987年)
葉慶柄:《中國文學史》(台北:學生書局,1990年)
葉慶炳:《談小說妖》(台北:洪範書局,1980年)new window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
張廣智、陳新:《年鑑學派》(台北:揚智文化,1999年)
張立文主編、彭永捷副主編:《聖境-儒學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張紫晨:《中國巫術》(上海:三聯出版社,1990年)
張運華:《中國傳統佛教儀軌》(台北:立緒文化,1998年)
張俊:《清代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張振軍、毛德富:《禁錮與超越》(北京:新華書店,1988年)
張映勤:《佛道文化通覽》(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0年)
程毅中:《宋元小說研究》(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黃敏枝:《宋代佛教社會經濟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葛兆光:《道教與中國文化》(臺北:東華書局,1989年)
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new window
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楊永漢:《虛構與史實——從話本三言看明代社會》(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6年)
楊義:《中國歷朝小說與文化》(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
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趙滋蕃:《文學原理》(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趙樸初、任繼愈等著:《佛教與中國文化》(台北:國文天地, 1988年)
樂蘅軍:《宋代話本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69年)
蔡國良:《明清小說探幽》(臺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
齊裕焜:《明代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1991年)
劉鋒、臧知非:《中國道教發展史綱》(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劉天振:《明代通俗類書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魯迅:《魯迅小說史論文集——中國小說史略及其他》(台北:里仁書局,1992年)
魯迅:《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香港:中流出版社,1957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台北:風雲時代出版,1992年)
歐陽代發:《話本小說史》(武漢:武漢出版社,1994年)
鄭素春:《道教信仰、神仙與儀式》(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new window
鄭志明:《中國文學與宗教》(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鄭志明:《神明的由來》(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7年)
鄭志明:《明代三一教主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88年)
鄭志明:《傳統宗教的文化詮釋:天地人鬼神五位一體》(台北:文津,2009年)new window
鄭振鐸:《中國俗文學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錢穆:《靈魂與心》(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賴建誠:《年鑑學派管窺》(台北:左岸文化,2003年)
賴永海:《中國佛教文化論》(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
賴永海:《中國佛性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繆詠禾:《馮夢龍和三言》(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
龍協濤:《讀者反應理論》(台北:揚智文化,1997)
戴康生、彭耀:《宗教社會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蕭湘愷:《宋元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new window
聶付生:《馮夢龍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年)
韓秋白、顧青著:《中國小說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羅小東:《話本小說敘事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
蘇鳴東:《天道概論》(台北:天巨書局,1985年)
譚正璧:《三言兩拍資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譚邦和:《明清小說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黨聖元、李繼凱:《中國古代道士生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
嚴耀中:《佛教戒律與中國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龔篤清:《馮夢龍新論》(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四、單篇論文
容肇祖:〈馮夢龍的生平及其著述〉,《嶺南學報》第2卷第2期(1931年7月)new window
容肇祖:〈明馮夢龍的生平及其著述續考〉,《嶺南學報》第2卷第3期(1932年3月)new window
(德)恩格斯(Engels)著:〈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胡萬川:〈馮夢龍所編話本小說三言的版本與流傅〉,《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9卷第6期(1976年6月)
吳宏一:〈六朝鬼神怪異小說與時代背景的關係〉,《中國古典小說文學研究叢刊——小說之部(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7年)
黃仲琴,〈佛教入中國諸說之因襲及推進〉,收入張曼濤主編《中國佛教史論集》( 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 )
林麗雪:〈抱朴子內篇思想析論──葛洪研究之二〉,《國立編譯館館刊》第7卷2期(1978年6月)
胡萬川:〈從馮夢龍編輯舊作的態度談所謂宋代話本〉,《古典文學》第2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0年)
曾永義:〈關於變文的題名、淵源和結構〉,收入《說俗文學》(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0年)
增田涉:〈論「話本」一詞的定義〉,《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三(臺北:聯經,1981年)
王慶菽:〈宋代話本和唐代說話俗講變文傳奇小說的關係〉,《社會科學》第1期(1982年)
藍吉富:〈傳燈的人——歷代僧侶的分類考察〉,《中國文化新論》(宗教禮俗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
王慶菽:〈宋代話本和唐代說話俗講變文傳奇小說的關係〉,《社會科學》第1期(1982年)
胡萬川:〈乍看不起眼的那些角色——傳統小說人物試論之一〉,《古典文學》第7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暴鴻昌:〈明朝對僧道的管理〉,《北方論叢》第5期(1986年)
陳益源:〈《歡喜冤家》的和尚形象及其影響〉,《中國小說與宗教》(香港:中華書局,1998年)
徐志平:〈從「三言」看明代的僧尼〉,《嘉義農專學報》第17期(1988年4月)
李孝悌:〈上層文化與民間文化──兼論中國史在這方面的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8期 (1989年)
方立天:〈三次捨身寺院的梁武帝〉,收入趙樸初、任繼愈等著:《佛教與中國文化》(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 年)new window
牟宗三:〈第三講 憂患意識中之敬、敬德、明德與天命〉,《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學生書局,1990年)
朱鴻:〈明太祖與僧道——兼論太祖的宗教政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8期(1990年6月)new window
錢存訓:〈印刷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功能〉,《漢學研究》第8卷第2期(1990年12月)new window
李豐楙:〈仙道的世界——道教與中國文化〉,《中國文化新論——宗教禮俗編「敬天與親人」》(台北:聯經出版社,1991年)
陳兵:〈明清道教〉,收入牟鍾鑒、胡孚琛、王葆玹主編:《道教通論——兼論道家學說》(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
蕭萐父:〈人文易與民族魂〉,《中國文化》第5期(北京:三聯書店,1991年秋季號)
賴永海:〈宋元時期佛儒交融思想探微〉,《中華佛學學報》第5期(1992年)new window
邱澎生:〈明代蘇州營利出版事業及其社會效應〉第5卷第2期《九州學刊》(1992年10月)
李孝悌:〈十七世紀以來的士大夫與民眾──研究回顧〉,《新史學》第4卷第4期(1993年)new window
王宗昱:〈評葛洪論儒道關係〉,《孔孟月刊》第31卷5期(1993年5月)new window
陳永正:〈梁武帝累修歸極樂〉,《三言二拍的世界》(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4 年)
邱仲麟:〈論明世宗禁尼寺——社會史角度的觀察〉,《中國政治、宗教與文化關係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淡江大學歷史系,1994年)
傅承洲:〈馮夢龍與明代哲學思潮〉,《南京師範大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1995年)
傅偉動:〈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哲理探討〉,《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下輯(1995年)
屈小強:〈論儒、釋、道三教會通及其文化意義〉,《中華文化論壇》第4期(1995年)
董曉萍:〈民間信仰與巫術論綱〉,《民俗研究》第2期(1995年)
傅承洲:〈明代話本小說的勃興及其原因〉,《中國文學研究》第1期(1996年)
方立天:〈中國佛教倫理思想論綱〉,《中國社會科學》第2期(1996年)
游友基:〈融合與碰撞:釋道思想對「三言」思想藝術的滲透〉,《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2期(1996年4月)
萬建中:〈原始初民生命意識的折光-中國上古神話的變形情節破譯〉,《南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2期(1996年6月)
關尚智:〈《型世言》中之型世典範及所反映之社會亂象〉,《臺北技術學院學報》第29之第2期(1996年7月)
孫昌武:〈六朝小說中的觀音信仰〉,收入李志夫主編:《佛學與文學:佛教文學與藝術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法鼓文化,1998年)
柳岳梅:〈魏晉南北朝志怪和古代鬼神崇拜〉,《北方論叢》第4期(1998年)
于錦綉:〈論原始宗教的基本概念〉,《貴州民族研究(季刊)》第1期(1998年)
于錦綉:〈簡論原始宗教的形式、內容和分類〉,《世界宗教研究》第4期(1998年)
黃心川:〈「三教合一」在我國發展的過程、特點及其對周邊國家的影響〉,《哲學研究》第8期(1998年)
丁敏:〈佛教經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語言特色〉《佛學與文學—佛教文學與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文學部份)》(台北:法鼓文化,1998年)
潘宗億:〈論心態史的歷史解釋︰以布洛克《國王神蹟》〉,《歷史:理論與文化》第2期(1999年7月)
黃心川:〈道教與密教〉,《中華佛學學報第》第12期(1999年7月)new window
任繼愈:〈從佛教到儒教〉,收入任繼愈主編:《儒教問題爭論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姜生:〈原始道教之興起與兩漢社會秩序〉,《中國社會科學》第6期(2000年)
柳存仁:〈中國思想裡天上和人間理想的構思〉,《道教史探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new window
魯湘子:〈略論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內在因素〉,《社會科學研究》第6期(2000年)
李霞:〈論明代佛教的三教合一說〉,《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5期(2000年9月)
金明求:〈三言故事中佛教死亡思惟探索——超越因果輪迴後的涅槃世界〉,《中華佛學研究》第5期(2001年3月)new window
宋若雲:〈論通俗文學的價值依據-從擬話本說起〉,《文藝評論》(2001年4月)
姜明:〈試論兩宋話本小說及其特徵〉,《楚雄師範學院學報》第16卷第4期(2001年10月)
李孝悌:〈袁枚與十八世紀中國傳統中的自由〉,《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欲望與生活》(臺北:一方出版社,2002年)new window
劉曉東:〈「三教合一」思潮與「三一教」--晚明士人學術社團宗教化轉向的社會考察〉,《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2002年)
洪修平:〈儒佛道三教關係與中國佛教的發展〉,《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第39卷第3期(2002年)
吾敬東:〈巫術與古代中國宗教精神〉,《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第34卷第2期(2002年3月)
黃麗月:〈台灣地區三言二拍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以各大學博碩士文為範圍〉,《中國文化月刊》第226期(2002年5月)
宋若雲:〈擬話本研究:回顧與評述〉,《中國文史哲研究通訊》第12卷第3期(2002年9月)new window
閔智亭:〈道教的根本教理及其核心信仰〉,《中國宗教》第4期(2003年)
李杜:〈宗教的淨土與哲學的淨土〉,《人間淨土與現代社會(第三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中文論文集 ) 》(台北:法鼓文化,2003年)
汪建武:〈佛教基本教義探析〉,《湖北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2期(2003年2月)
梁漱溟:〈儒佛異同論〉,《梁漱溟先生論儒佛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陳筱芳:〈中國傳統報應觀與佛教果報觀的差異及文化根源〉,《社會科學研究》第3期(2004年)
吳淳:〈中國宗教集體精神的缺失〉,《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2期( 2004年3月)
李孝悌:〈儒生冒襄的宗教生活〉,收於丘慧芬編:《自由主義與人文傳統:林毓生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台北:允晨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李養正:〈談談道教的幾點特徵〉,《道教與傳統文化》(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牟鐘鑒:〈下篇:中國宗教與傳統文化互動的歷史脈絡〉,《中國宗教與中國文化》卷一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余敦康著:〈下篇:中國宗教與倫理〉,《中國宗教與中國文化》卷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張玉璞:〈三教融攝與宋代士人的處世心態及文學表現〉,《孔子研究》第2期(2005年)
伍曉明:〈從「死生有命」展開的思考〉,《中國哲學史》第2期(2005年)
王曾瑜:〈拓展宋代史料的視野與三言二拍〉,《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136期(2005年1月)
鄭志明:〈通神與神通的文化意識〉,《文明探索》第41卷(2005年4月)
宋仕平:〈試論原始宗教的社會功能〉,《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4期(2005年7月)
熊鐵基:〈道家、道教、道學〉,《華中師範大學學報》第44卷第6期(2005年11月)
賴國棟:〈法國史學轉型的歷程--評《多元歷史:法國對過去的建構》〉,《台大歷史學報》第36期(2005年12月)new window
張惠玲:〈論明末清初擬話本小說的商品性〉,《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2006年)
董艷嬌、李彩旗:〈明代擬話本小說中的大團圓結局與民族文化心理〉,《陶瓷研究與職業教育》第4期(2006年)
王杰:〈「儒學、儒教與宗教學」學術研討會綜述〉,《理論前沿》第23 期(2006年)
唐大潮:〈宋元明道教「三教合一」思想的發展理路〉,《世界宗教研究》第1期(2006年)
胡華楠、陳戍國、陳谷嘉:〈明初的三教合一思想〉,《船山學刊》第2期(2006年)
王立鵬:〈論話本在中國小說史上的地位〉,《井岡山學院學報》第27卷第1期(2006年1月)
張惠玲:〈明末清初擬話本興盛的社會歷史原因探析〉,《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2期(2006年3月)
何善蒙:〈林兆恩「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淺析〉,《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2期(2006年6月)new window
項裕榮:〈試論話本小說中因果結構的演變歷程與審美優劣〉,《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7期(2006年7月)
葉春林、肖烽:〈論「三言」「二拍」中的道教倫理〉,《湖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4期(2006年8月)
劉苑如:〈形見與冥報:六朝志怪中鬼怪敘述的諷喻-一個「導異為常」模式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9期(2006年9月)new window
項裕榮:〈試論話本小說中因果模式的盛行、侷限與消退〉,《湖南社會科學》第3期(2007年)
傅承洲:〈明清話本的文人創作與商業生態〉,《江蘇社會科學》第5期(2007年)
熊紅豔:〈太平經承負思想中的道德蘊涵〉,《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27卷2期(2007年7月)
倪文敏:〈中國的原始宗教及其演變〉,《山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4期(2007年10月)
王曉興:〈儒教專題研究〉,《蘭州大學學報》第36卷第2期(2008年)
鄭志明:〈靈魂的生命觀與殯葬文化〉,《宗教哲學》第43期(2008年3月)new window
吾敬東:〈古代中國宗教的基本精神〉,《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3期 (2008年5月)
(法)羅傑˙卡地爾(Roger Chartier)著,楊尹瑄譯:〈新文化史存在嗎?〉(Does the New Cultural History Exist?),《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5卷第1期(2008年6月)new window
楊宗紅:〈明清之際話本小說家的宗教情懷〉,《天中學刊》第23卷第3期 (2008年6月)

五、學位論文
胡萬川:《馮夢龍生平及其對小說之貢獻》(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年)
陳妙如:《古今小說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年)
咸恩仙:《話本小說果報觀研究》(台北: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new window
柳之青:《三言人物研究》(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王鴻泰:《三言二拍的精神史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new window
柯瓊瑜:《三言教化功能之研究》(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賴文華:《三言二拍中的游民探析》(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林麗美:《三言二拍的女性研究》(中壢: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1995年)
劉素里:《三言二拍一型的貞節觀》(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96年)
金明求:《三言的死亡故事探討》(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林淑蕙:《清初前期話本小說之命運觀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馮翠珍:《三言二拍一型之戒淫故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0年)
陳秀珍:《三言、兩拍的情色世界探究》(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朱珮瑩:《明清話本僧道人物形象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劉翊群:《三言二拍佛道人物形象研究》(台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4年)
曹月:《明代話本小說的教化功能》(陝西: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劉正平:《宗教文化與唐五代筆記小說》(上海: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阮寧:《明清新倫理論述的建構——以「三言」等小說文本為場域的分析》(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賈東麗:《明代佛教文化的世俗化與晚明擬話本的互動》(華中: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許雪珠:《《三言》中儒釋道思想與庶民文化試探》(台中: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楊軍:《宋元三教融合與道教發展研究》(四川: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吳三文:《佛教與晚明擬話本小說創作》(湖南:湖南師範大學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胡以富:《佛教和三言二拍》(華東: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六、翻譯書籍
(美)卡爾‧休斯克(Carl Schorske)著,黃煜文譯:《世紀末的維也納》(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英)弗雷澤(J.G. Frazer)著,徐新育、汪培基、張澤石譯:《金枝》(The golden bough)(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
(法)列維˙布留爾(Lucien Lévy‧Brühl)著,丁由譯:《原始思維》(Primitive Mentality)(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年)
貝格爾(P. Berger)著,高師寧譯:《天使的傳言-現代社會與超自然的再發現》(A rumor of angels : modern society and the rediscovery of the supernatural)(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6年)
彼得‧柏克著,江政寬譯:《法國史學革命:年鑑學派 1929-89》(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
涂爾幹(Emile Durkheim)著,渠東汲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甘陽譯:《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An essay on man : an introduction to a philosphy of human culture.)(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
(俄)海通著,何星亮譯:《圖騰崇拜》(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英)馬林諾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著,李安宅編譯:《巫術科學宗教與神話》(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6年)
(德)馬克斯˙韋伯著(Max Webber)著,康樂、簡慧美譯:《宗教社會學》(Religionssoziologie(Typen religioser Vergemeinschaftung))(台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
(德)馬克斯˙韋伯(Max Webber)著,洪天富譯:《儒教與道教》(Konfuzianismus und Taoismus)(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Victor H. Mair著、楊繼東、陳引馳譯:《唐代變文:佛教對中國白話小說及戲曲產生的貢獻之研究》(香港:中國佛教文化,1999年)
(德)漢斯‧羅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著,董之林譯:《接受美學理論》(Reception theory:a critical introduction)(台北:駱駝出版社,1994年)
(德)漢斯‧羅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1987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