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青少女在婚前性行為互動中的權力展現與意義
書刊名:臺灣性學學刊
作者:宋素卿楊幸真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Sung, Su-chingYang, Hsing-chen
出版日期:2009
卷期:15:1
頁次:頁81-98
主題關鍵詞:青少女婚前性行為權力關係性實踐Female adolescentPower relationPremarital sexSexual practi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00
  • 點閱點閱:129
期刊論文
1.柯澍馨、何嘉雯(20051200)。大學生親子關係、婚姻態度與婚前性行為之研究--以臺北縣市私立大學學生為例。餐旅暨家政學刊,2(4),593-60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柯澍馨、陳怡文(20070400)。父母婚姻關係、父母控制對青少年子女婚前性行為影響之研究。臺灣性學學刊,13(1),31-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齡臻、陳泓劭、李裕民、林松甫(2003)。師院生性態度與性行為之相關性調查研究—以臺中師院為取樣分析。社會科教育研究,8,91-1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利中、林燕卿、洪素珍(20010900)。臺北市五專五年級青少年之依附型態與婚前性經驗與行為之相關研究。臺灣性學學刊,7(2),23-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晏涵文、林燕卿、張利中(19980900)。青少年婚前性行為及其趨勢之探討。臺灣性學學刊,4(2),1-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儷靜、林姿杏、涂文雅(2003)。你/妳情我願?:談婚前性行為裡的權力關係。教育研究月刊,109,39-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周靈芝譯(2004)。靜物寫生:愛滋蔓延時對青少女的社會建構。婦研縱橫,78,32- 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柯澍馨、郭靜靜(2007)。臺北市高職學生憂鬱傾向、生活壓力與婚前性行為之研究。台灣性學學刊,13(1),13-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芳枝、黃淑玲(2006)。台灣當代「性」議題與論述:台灣女性學學會2006 年三八講座記實。婦研縱橫,79,51-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楊幸真(2007)。校園生活中的身體經驗與性別實作 : 一個民族誌的探究。屏東: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171-2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幸真(2007)。高中男生在校園生活中的「做性別」、「做男孩」。「家庭與工作:變遷現象與多元想像」學術研討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研究所、台灣女性學學會主辦 。高雄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黃羨斐(2000)。婚前性行為內在衝突之分析研究─以大學校園女學生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潘郁琪(2002)。情慾與禮教的躍動--以未婚女性為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侯靜里(2001)。台北地區大學生自我概念對愛情關係適應與婚前性行為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宇芝(2003)。大台北地區大學生性知識、性觀念與性行為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培萱(2001)。台北未婚媽媽之家青少女決定生育的經驗歷程(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施秋娥(2007)。未婚大學女學生性生活經驗之探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拓環(2005)。性態度與婚前性行為對婚姻品質影響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育英(2002)。特殊家庭青少女婚前性行為及其相關經驗之質性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Connell, R. W.(2002)。Gender。Cambridge:Polity Press。  new window
2.Holland, J.、Ramazanoglu, C.、Sharpe, S.、Thomson, R.(2004)。The Male in the head: Young people, heterosexuality and power。London, England:The Tufnell Press。  new window
3.Foucault, M.(1977)。Discipline and punishment。London:Peguin。  new window
4.Giddens, Anthony、周素鳳(2001)。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慾。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Giddens, Anthony(1984)。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Cambridge:Polity Press。  new window
6.柯淑敏(2001)。兩性關係學。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Merquior, J. G.、陳瑞麟(1998)。傅柯。臺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Connell, R. W.、劉泗翰(2004)。性/別:多元時代的性別角力。臺北: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芳玫(19960000)。女性與媒體再現:女性主義與社會建構論的觀點。臺北市: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余玉眉、田聖芳、蔣欣欣(1991)。質性研究:田野研究法於護理學之應用。臺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謝臥龍(2004)。女性主義思潮下性別權力關係崇構的省思。知識型構中性別與權力的思想與辯證。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Holland, J.、Ramazanoglu, C.、Thomson, R.(1996)。In the same boat ? The gendered (in)experience of first heterosex。Theorising heterosexuality: Telling it straight。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張娟芬(1999)。「人盯人」式的父權。女性主義經典。台北市:女書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