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古代韓國的道教和道教文化
書刊名:成大歷史學報
作者:張寅成
作者(外文):Chang, In-sung
出版日期:2010
卷期:39
頁次:頁41-60
主題關鍵詞:道教道教文化韓國高句麗百濟DaoismDaoist cultureKoreaGoguryoBaekj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4
  • 點閱點閱:40
期刊論文
1.李乃沃(1983)。淵蓋蘇文的執權和道教。歷史學報,99/100,94-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基白(1999)。三國時代佛教受容的實際。百濟研究,29,69-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005)。百濟金銅大香爐の道教文化的背景。古文化談叢,53,119-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寅成(2006)。古代東亞世界的咒禁師。古今論衡,14,48-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熊谷公男(2001)。大王から天皇へ。東京:讲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車柱環(1978)。韓國道教思想研究。首爾:首爾大學校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明士(2003)。東亞古代的政治與教育。臺北: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陶弘景、尚志鈞、尚元勝(1994)。本草經集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全虎兌(2000)。高句麗古墳壁畫的研究。首爾:四季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章輝玉(1991)。海東高僧傳研究。首爾:民族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漢寶德(1996)。物象與心境─中國的園林。臺北:幼獅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盧泰敦(1999)。高句麗史研究。首爾:四季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盧泰敦(2009)。韓國古代史的理論和爭點。首爾:集文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寅成(2001)。百濟的宗教與社會。漢城:書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葛洪、王明(1996)。抱樸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新川登龜男(1999)。道教をめぐる攻防。道教をめぐる攻防。日本:大修馆书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起煥(2004)。高句麗政治史研究。高句麗政治史研究。首爾:hannarae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基白 ; 李基東(1990)。韓國史講座(古代篇)。韓國史講座(古代篇)。首爾:一潮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毅(199005)。園林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井上光貞、土田直鎮、青木和夫(1976)。律令。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令狐德棻(1983)。周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王溥(198212)。唐會要。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歐陽修、宋祁(1983)。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王永平(2002)。道教與唐代社會。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任繼愈(2001)。中國道教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Wu, Hung(1995)。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3.卿希泰(1992)。中國道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葛洪、王明(1996)。抱朴子內篇校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杜正勝(20050000)。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臺北:三民。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砂山稔(1990)。隋唐道教思想史研究。平河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杜佑、王文錦、王永興、劉俊文、徐庭雲、謝方(1988)。通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高明士(2003)。東亞文化圈的形成。東亞古代的政治與教育。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李成市(2000)。東アジア文化圈の形成。東アジア文化圈の形成。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張寅成(2007)。百濟的道教文化。百濟的祭儀與宗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鄭在書(2006)。高句麗古墳壁畫所表現的道教圖像的意味。韓國道教的起源和歷史。首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李成市(2009)。東アジアにおける高句麗の文明史的位相。韓國古代史研究的現階段。首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鄭求福、盧重國、申東河、金泰植、權悳永(1996)。譯著三國史記(1)。譯著三國史記(1)。首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僧一然(1998)。三國遺事。三國遺事。首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王勇(2003)。唐曆在東亞的傳播。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政治法制篇。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張寅成(2007)。百濟義慈王和古代的東北亞。東亞古物(B)。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高明士(2003)。天下秩序與君長人身統治。東亞古代的政治與教育。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盧用弼(2003)。普德的佛教守護運動和涅槃思想。普德和尚和景福寺址。全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車柱環(1978)。道教與韓國社會。韓國道教思想研究。首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1965)。日本書記。日本書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金富軾(1996)。三國史記。三國史記。首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張寅成(2001)。武王時代的道教。百濟的宗教與社會。漢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關晃(1996)。古代的歸化人。古代的歸化人。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張寅成(2001)。古代人的疾病觀和醫療。百濟的宗教與社會。漢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和田萃(1995)。藥獵本草集注─日本古代道教的信仰實態。日本古代儀禮祭祀信仰。日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沖森卓也、佐藤信、矢嶋泉(1999)。藤氏家傳鎌足、貞慧、武智麻吕傳 註釋と研究。藤氏家傳鎌足、貞慧、武智麻吕傳 註釋と研究。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1990)。續日本紀(2)。續日本紀(2)。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丸山裕美子(1998)。日唐医疾令の復原と比較。日本古代の醫療制度。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下出積興(1972)。咒禁師。日本古代の神祗と道教。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黑板勝美(1989)。《令義解》。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僧一然、李載浩(1998)。三國遺事。首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藤原繼繩等(1990)。《續日本紀》。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高明士(2003)。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政治法制篇。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張寅成(2006)。古代東亞世界的咒禁師。古今論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沖森卓也 ; 佐藤信 ; 矢嶋泉(1999)。藤氏家传;鎌足、贞慧、武智麻吕传注释と研究。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阪本太郎等(1965)。日本書記。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金冨軾、鄭求福 ; 盧重國 ; 申東河 ; 金泰植 ; 權悳永等(1996)。《譯著三國史記》1勘校原文篇。首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張寅成(2007)。百濟義慈王和古代的東北亞。東亞古物 \ 卷南京師範大學文博系 (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李成市(2000)。东アジア文化圈の形成。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和田萃(1995)。《日本古代儀禮 祭祀信仰》中。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鄭在書(2006)。韓國道教的起源和歷史。首爾:梨花女子大學校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張寅成(2009)。傳播到古代日本的百濟道教。韓國古代史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下出积与(1972)。日本古代の神祗と道教。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丸山裕美子(1998)。日本古代の医疗制度。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北宋)歐陽修。新唐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