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古代的養生觀
書刊名:休閒保健期刊
作者:王志達廖南凱
出版日期:2011
卷期:5
頁次:頁93-100
主題關鍵詞:養生觀保健預防疾病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0
  • 點閱點閱:76
養生是中國古代之既有的傳統與智慧,也是中國古代先人所遺留下來的知識與保健之道。本研究先說明養生之意涵,暸解養生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注意個人的健康與飲食,並作必要之養生運動,以達到促進健康與預防疾病,對於現代人之建議有: 1.養生需要兼顧身心靈; 2.氣功是可行的養生運動; 3.食療是養生的不錯選擇; 4.養生館蔚為風氣; 5.多多參與養生團體; 6.民俗療法是有其重要性的啟示與鼓勵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對於暸解中國古代的養生觀是有其影響與應用的價值存在。
期刊論文
1.徐慧娟、張明正(20041200)。臺灣老人成功老化與活躍老化現況:多層次分析。臺灣社會福利學刊,3(2),1-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柯森菱(1998)。莊子及養生之道。淡水牛今台灣文學研究期刊,1,143-1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貞吟(1994)。試論莊子之養生哲學。孔孟月刊,32(10),20-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昭景(2001)。回歸自然的飲食-糙米。財團法人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7(2),17-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胡幼慧(1995)。社區長期照護之檢視。社區發展,24(6),125-1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Lee, H. R.(2005)。Prrentire nedicine for the doctor in his community。Am Epidemiological Approach,16(1),331-338。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蘇義介(2006)。陶弘景(養生延命線)養生思想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姜淑惠(1999)。這樣生活最健康。台北市:圓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譚宇權(1998)。莊子哲學評論。臺北:Wenjin Publishing House。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宋書功(1992)。中國古代房室養生集要。臺北:百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文燦(2003)。養生四要。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約瑟(1954)。中國養生之歷史淵源。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何文彬、譚一松(1998)。古代養生觀。台北: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莊宏達(1993)。內經新解。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保良(1988)。明代社會生活史。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Mitchell, N. J.(1998)。Health promotion in nursing practice。Nowwalk, C. T.。  new window
10.Pender, E. C.(2000)。Health promotion in nursing practice。Stamford, C. T.。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