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王船山「經典詮釋學」衍申的一些思考--兼論「本論」與「方法」的辯論
書刊名:鵝湖
作者:林安梧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An-wu
出版日期:2012
卷期:37:11=443
頁次:頁22-28
主題關鍵詞:經典詮釋存有三態論可說不可說人性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10
  • 點閱點閱:48
期刊論文
1.陸敬忠(20020100)。高達美哲學詮釋學之原理--理解之歷史性與詮釋學循環。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25,211-2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安梧(19980800)。當代儒佛論爭的一些問題--與李向平商榷。二十一世紀,48,124-1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曾昭旭(19950700)。王船山兩端一致論衍義。鵝湖,21(1)=241,9-1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Tillich, Paul、陳俊輝(1977)。新存有。台北市:水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夫之。老子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史作檉(1975)。存在的絕對與真實。台北:河洛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曾昭旭(1996)。王船山哲學。臺北:遠景。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夫之。尚書引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夫之(1988)。船山全書。長沙:嶽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Buber, Martin、陳維剛(1991)。我與你。臺北:久大文化: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西堂(1978)。明王船山先生夫之年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Marcel, Gabriel、陸達誠(1983)。是與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陸達誠(1992)。馬賽爾。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唐君毅(1977)。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孝魚(1975)。船山學譜。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安梧(2009)。人是世界的參贊者、詮釋者。中國人文詮釋學。臺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安梧(1987)。人性史哲學的人性概念。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安梧(1987)。人性史哲學的核心論題。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安梧(1987)。[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引言。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安梧(2009)。人文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異同。中國人文詮釋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安梧(2009)。方法、方法論與方法論意識。中國人文詮釋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安梧(2009)。道(存有):語言調適而上遂的本源。中國人文詮釋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安梧(2009)。註釋的層級:道、意、象、構、言關於哲學解釋學的一些基礎性理解。中國人文詮釋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安梧(2009)。「言」與「默」:從「可說」到「不可說」。中國人文詮釋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安梧(2009)。建構、瓦解與開顯︰一個東西方哲學對比的觀點。中國人文詮釋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