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2010年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書刊名:臺灣史研究
作者:謝國興 引用關係謝明如
作者(外文):Hsieh, Kuo-hsingHsieh, Ming-ju
出版日期:2012
卷期:19:2
頁次:頁209-258
主題關鍵詞:臺灣史研究回顧政治史經濟史社會文化史史料Taiwan historyReview of studiesPolitical historyEconomic historySociocultural historyHistorical material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30
  • 點閱點閱:76
摘要: 本文以2011 年12 月23-24 日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共同舉辦的「2010 年臺灣史研究回顧與展望研討會」所發表之論文為基礎,分總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四部分整理概述 2010 年臺灣史研究之成果,並提出綜合評析與未來展望。由本文的探討可知,2010 年臺灣史研究仍延續近三年之趨勢,偏重近現代史及社會文化史研究,整體而言雖呈現課題多元化、論述精緻化、史料運用靈活化之現象,惟仍存在研究時代集中化、主題細瑣化、學術政治工具化、理論凌駕史料,以及史料零碎化等缺失。早期史與清代時期研究數量偏少而亟待振興,宜儘速培育相關研究人才。復次,在確立歷史研究主體性的基礎上,汲取跨學科研究之方法、概念或理論,深化問題意識,並拓展研究視野,開創縱時性、比較性之研究,為臺灣史學今後發展的重要關鍵。值得注意的是,地理資訊系統作為歷史學研究的新工具,有助於探討區域史、族群史、環境史等人地互動變遷之課題,展現科際整合輔翼臺灣史研究之實例,其影響力正在臺灣史研究社群中發酵。
期刊論文
1.范燕秋(20110600)。2009年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灣史研究,18(2),197-2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雪姬(20090600)。2007年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灣史研究,16(2),161-20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翠蓮(20100600)。2008年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灣史研究,17(2),171-2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雪姬(20101000)。臺灣史研究三部曲:由鮮學經顯學到險學。思想,16,71-1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Knowles, A. K.(2005)。Emerging Trends in Historical GIS。Historical Geography,33,7-13。  new window
6.張隆志(20091200)。當代臺灣史學史論綱。臺灣史研究,16(4),161-1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炎憲、柳書琴、許佩賢(19930300)。日治時代臺灣史研究之回顧與展望[座談會]。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6,15-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方世杰、林麗娟、鄭仲興(2000)。合作硏發之組織學習與績效的硏究--以參與工硏院科技專案之廠商爲例。科技管理學刊,5(3),105-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施志汶(20030900)。近十年歷史研究所臺灣史碩士論文之考察(1993-2002年)。臺灣史料研究,21,54-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顧雅文(20041200)。日治時期臺灣瘧疾防遏政策--「對人法」?「對蚊法」?。臺灣史研究,11(2),185-2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施志汶(19940600)。「臺灣史研究的反思」--以近十年來國內各校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為中心(一九八三至一九九二)。歷史學報,22,413-4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祥偉(2010)。人文地理資訊系統視野下的東臺灣歷史圖像。東華人文學報,17,157-1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趙祐志(2010)。日治時期三重、蘆洲臺人菁英的政經活動。臺北文獻,174,135-1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輯組(2008)。方志學理論與戰後方志纂修實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方志學理論與戰後方志纂修實務國際學術研討會。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立家(2009)。日治時期台中地區地方菁英的重塑 (1895-1935)(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興安(1999)。殖民地統治與地方菁英--以新竹、苗栗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淵洯(1980)。清代台灣的社會領導階層(一六八四-一八九五)(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編輯小組(2009)。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2008年度。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臺灣史研究所文獻類目小組(2010)。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2009年度。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編輯小組(2008)。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2007年度。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編輯小組(2011)。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2010年度。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柯志明(20010000)。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晴佳(20020000)。臺灣史學五十年(1950-2000):傳承、方法、趨向。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何智霖、薛月順(2010)。蔣經國與臺灣:相關人物訪談錄。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彭明輝(2001)。臺灣地區歷史研究所博碩士論文取向:一個計量史學的分析(1945-2000)。彭明輝臺灣史學的中國纏結。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網站,http://thrrp.ith.sinica.edu.tw/, 201202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吳文星(1997)。東京帝國大學與臺灣「學術探檢」之展開。臺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