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明末清初商景蘭遺民心志與藝文生命初探
書刊名:世新中文研究集刊
作者:郭苑平
作者(外文):Kuo, Yuan-ping
出版日期:2012
卷期:8
頁次:頁175-206
主題關鍵詞:明清女性文學商景蘭遺民藝文生命Shang Jing-LanLoyalistLiterary experienceMing-Qing women's literatu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38
  • 點閱點閱:134
Other
1.胡文楷(1974)。歷代婦女著作考,台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期刊論文
1.孫慧敏(20020600)。天下興亡,「匹夫」之責?--明清鼎革中的夏家婦女。臺大歷史學報,29,63-8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璦玲(20040300)。記憶與敘事:清初劇作家之前朝意識與其易代感懷之戲劇轉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4,39-10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梅家玲(19960600)。漢晉詩歌中「思婦文本」的形成及相關問題。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44,123+125-1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謝愛珠(2007)。賢媛之冠--商景蘭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栩鈺(1997)。午夢堂集--女性作品研究。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孫靜庵(1986)。明遺民錄。臺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沈善寶(198706)。名媛詩話。淸詩話訪佚初編。台北: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何冠彪(1991)。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孫康宜(200110)。文學的聲音。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高彥頤、李志生(2006)。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江蘇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嫣梨(1999)。妝臺與妝臺以外:中國婦女史研究論集。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鍾慧玲(1990)。清代女詩人研究。臺北:里仁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朱彝尊、姚祖恩、黃君坦(1990)。靜志居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祁彪佳(1991)。祁彪佳文稿。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趙園(1999)。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淑貞(20020000)。中國詠物詩「託物言志」析論。臺北:萬卷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錢仲聯(2004)。清詩紀事。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葉紹袁、冀勤(1998)。午夢堂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曹淑娟(20060000)。流變中的書寫:祁彪佳與寓山園林論述。臺北市:里仁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Mann, Susan、楊雅婷(2005)。蘭閨寶錄:晚明至盛清時的中國婦女。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德威(20070000)。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孫康宜(19980000)。古典與現代的女性闡釋。聯合文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祁彪佳(1875)。寓山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商景蘭(1960)。錦囊集,上海: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維崧(1984)。婦人集,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單士釐(1916)。清代閨秀藝文略,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阮元(1890)。兩浙輶軒錄,浙江:浙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駿富輯(1985)。清史稿.列女傳,台北:明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成勉。明末士人的抉擇--論近年明清轉接時期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釗芬(2005)。南宋女遺民詩詞作品探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何湘瑩(1993)。談南宋女遺民詞的生命情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兵(1998)。遺民與遺民詩的流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兵(2003)。論清初遺民詩群創作的主題取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俊傑(2005)。論東亞遺民儒學的兩個兩難式。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楊艷琪(2008)。明代祁彪佳與文學女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雅莉(2007)。志氣所托,不可奪也--嵇康〈與山巨源絶交書〉析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方秀潔(Grace Fong)(2002)。明清女性創作絶命詩的文化意義,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汎森(2002)。清初士人的悔罪心態與消極行為--不入城、不赴講會、不結社。國史浮海開新錄 : 余英時教授榮退論文集。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