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才子的腹語術--錢鍾書《圍城》的喜劇書寫
書刊名: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
作者:廖堂智
作者(外文):Liao, Tang-chih
出版日期:2013
卷期:6:2
頁次:頁29-60
主題關鍵詞:喜劇圍城錢鍾書雙聲狂歡理論文學心理學ComedyFortress BesiegedChung-Shu Ch'ienDouble-voicednessCarnivalPsychoanalysi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57
  • 點閱點閱:88
期刊論文
1.王丹(2006)。父與子衝突的時代--從五四文學看父權的衰微。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5,82-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清良(2007)。闡釋循環。文學評論,2,43-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器文(2008)。道教神仙故事中的食穢魔考。百色學院學報,21(6),6-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朱光潛(1990)。談文學。臺北:萬卷樓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苗軍(2004)。在渾沌的邊緣處湧現:中國現代小說喜劇策略研究。北京:民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泉(1991)。錢鍾書和他的〈圍城〉--美國學者論錢鍾書。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愛玲(2001)。秧歌。臺北:皇冠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絳(1987)。記錢鍾書與圍城。香港:三聯書店香港分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絳(1989)。序。堂吉訶德。臺北:經聯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絳(2003)。我们仨。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絳(2007)。寫圍城的錢鍾書。圍城。臺北:大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絳(2007)。錢鍾書寫圍城。圍城。臺北:大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紀蕙(2003)。導讀。恐怖的力量。臺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錢鍾書(2007)。圍城。臺北:大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艾普洛斯(2007)。阿飛原型:為何男人在愛情中拒絕長大。臺北:人本自然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巴赫金、白春仁、曉河譯、錢中文(1998)。文本對話與人文。巴赫金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巴赫金、白春仁、顧亞玲、錢中文(1998)。詩學與訪談。巴赫金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希拉克(1999)。名作欣賞。山西:北岳文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佛洛伊德、彭舜、楊韶剛(2006)。詼諧與潛意識的關係。臺北:胡桃木文化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霍爾、廖婉如(2006)。榮格解夢書--夢的理論與解析。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維克托.雨果、柳鳴九(1980)。雨果論文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基里、劉中華(1994)。長不大的男人:不成熟成人的QJ、 飛俠併發症。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王寧(2003)。文學與精神分析學。臺北:紅葉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錢鍾書、舒展(1990)。錢鍾書論學文選。廣州市:花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王先霈(2002)。文學批評原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韋恩.布斯、華明、胡蘇曉、周憲(1987)。小說修辭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劉康(2005)。對話的喧聲:巴赫汀的文化理論述評。臺北:麥田出版社:城邦分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Bakhtin, Mikhail M.、白春仁、曉河(199806)。巴赫金全集:第3卷--小說理論。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Žižek, Slavoj(2007)。How to Read Lacan。New York:W. W. Norton & Company。  new window
27.Hopcke, Robert H.、蔣韜(1997)。導讀榮格。新北:立緖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Genette, Gérard、王文融(1990)。敘事話語.新敘事話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錢鍾書研究編委會(1990)。錢鍾書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Runyan, William Mckinley、丁興祥、張慈宜、賴誠斌(2002)。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理論與方法的探索。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Bakhtin, Mikhail M.、李兆林、夏忠憲(1998)。拉伯雷研究。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湯哲聲(1992)。中國現代滑稽文學史略。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魯迅(1982)。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湯晏(2001)。民國第一才子錢鍾書。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夏志清、劉紹銘(1979)。中國現代小說史。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錢鍾書(1984)。談藝錄。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錢鍾書(1979)。管錐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胡亞敏(2004)。敘事學。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Kristeva, Julia、彭仁郁(2003)。恐怖的力量。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王德威、宋偉杰(20030000)。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朱光潛(1996)。笑與喜劇。文藝心理學。合肥:安徽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