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憨山德清「解脫」書寫中的禪觀與意境--以《夢遊集》為中心
書刊名:成大中文學報
作者:曾瓊瑤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Tseng, Chiung-yao
出版日期:2013
卷期:43
頁次:頁127-164
主題關鍵詞:憨山德清禪觀意境夢遊集解脫Hanshan TechingZen meditationArtistic conceptionMengyoujiLiber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20
  • 點閱點閱:93
期刊論文
1.皮朝綱(200101)。憨山德清對禪宗美學的貢獻及其學術意義。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0(1),69-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小平(19930200)。憨山夢遊集中觀音贊之研究。華梵學報,1(1),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敬家(20090300)。禪觀與詩境--禪修體驗對唐代詩人創作方法的啟發。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2(1),153-1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婉俐(20040300)。神聖與瘋狂:藏傳佛教的「瘋行者」傳統vs.傅柯瘋狂病史的權力論述。中外文學,32(10)=382,145-1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彭雅玲(2001)。唐宋人對於「詩僧」一詞的指涉及相關問題之反省。第二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臺北:新文豐出版社。69-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曾瓊瑤(2009)。憨山治妄工夫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趙春蘭(1998)。從憨山德清思想探討其夢遊詩-以〈山居詩〉為重心(碩士論文)。華梵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松柏(2001)。憨山禪學之研究。中國佛教學術論典95。高雄:佛光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僧肇(1924)。物不遷論。大正新脩大藏經。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鳩摩羅什(1924)。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釋道世(1924)。法苑珠林。大正新脩大藏經。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求那跋陀羅(1924)。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大正新脩大藏經。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龍樹、施護(1924)。讚法界頌。大正新脩大藏經。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憨山德清。圓覺經直解。卍續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憨山德清。楞嚴經懸鏡。卍續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憨山德清。首楞嚴經懸鏡序。卍續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憨山德清。楞嚴經通議。卍續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憨山德清。觀楞伽經記。卍續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憨山德清。金剛經決疑。卍續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憨山德清。起信論直解。卍續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憨山德清。肇論略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馬鳴、真諦(1924)。大乘起信論。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吳言生(2001)。禪詩研究。法藏文庫。高雄:佛光文化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吳言生(2002)。經典頌古。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江燦騰(2005)。曹溪之願。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李杏邨(1994)。禪境與詩情。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國球(1987)。鏡花水月--文學批評論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釋曉雲(1996)。禪詩禪師。臺北:原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第十二世泰錫杜仁波切、貝瑪秋頓(1996)。相對世界,究竟的心。臺北:噶舉佛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德清。憨山老人夢遊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王紅蕾(2010)。憨山德清與晚明士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實叉難陀(1924)。大方廣佛華嚴經。東京:大藏經刊行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張伯偉(1995)。禪與詩學。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錢謙益、楊家駱(1985)。列朝詩集小傳。臺北市: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吳汝鈞(19930000)。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荒木見悟、廖肇亨(2006)。明末清初的思想與佛教。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釋聖嚴(1987)。明末佛教研究。臺北市:東初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蕭麗華(19970000)。唐代詩歌與禪學。臺北: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江燦騰(19900000)。晚明佛教叢林改革與佛學諍辯之研究:以憨山德清的改革生涯為中心。臺北:新文豐。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黃敬家(20110000)。詩禪.狂禪.女禪:中國禪宗文學與文化探論。臺北:臺灣學生。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廖肇亨(20080000)。中邊.詩禪.夢戲:明末清初佛教文化論述的呈現與開展。臺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彭雅玲、鄭志明(2002)。詩語與修悟--以皎然、貫休、齊己三位詩僧的詩歌為討論中心。宗教藝術、傳播與媒介。嘉義:南華大學宗教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般剌蜜帝(1924)。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大正新脩大藏經。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