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公孫龍子.白馬》語法結構析探
書刊名:問學
作者:李秋嫺
出版日期:2014
卷期:18
頁次:頁29-48
主題關鍵詞:公孫龍公孫龍子白馬非馬語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0
  • 點閱點閱:29
名家公孫龍的哲學論點透過語法分析和詮釋,並從中整理歸納統計出其語言的慣用手法,自然能以精確的、客觀的分析技術來加以明瞭其哲學思維和作者原意。本文運用了語法學中句式分析解構的方法,藉此瞭解公孫龍在邏輯思辯中的思想脈絡和語法特徵,如此哲學家的語言慣性與作品結構的論述才能具體地構築起來,也才能明白「名家」之「名」,其構築的獨特語法背後真正的詞語意義(term meaning)和語句意義(sentence meaning)始能被呈現出來。《公孫龍子.白馬》是公孫龍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白馬非馬」也是他呈現是非邏輯觀念、辯證方法的重要論述,從語法分析中,針對詞語和語句意義的討論,凸顯出公孫龍慣用的語序和自成一格的複合詞用法,也可藉此瞭解公孫龍在「苛察繳繞」下語言背後的真正意涵,也清楚理解名家在持不同立場的辯論中,公孫龍如何活用語法及詞組的手法,讓他在先秦名士的辯論中留下「勝人之口」的邏輯思考形象。
期刊論文
1.梅祖麟、高友工、黃宣範(19730300)。論唐詩的語法、用字與意象。中外文學,1(10),30-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琯(197104)。公孫龍子懸解。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龐樸(1982)。公孫龍子研究。臺北: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癸淼(198601)。公孫龍子今注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蕭登福(1984)。公孫龍子與名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向宏業、唐仲揚、成偉鈞(1991)。修辭通鑑。中國青年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慶萱(2005)。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慶萱(19920600)。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竺家寧(1999)。漢語詞匯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竺家寧(20010000)。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牟宗三(1983)。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福增(200206)。公孫龍子新論。臺北:天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許世瑛(1992)。中國文法講話。臺北:臺灣開明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