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無「法」的司法--晚清巴縣工商業合夥債務糾紛解決機制研究
書刊名:法制史研究
作者:謝晶
作者(外文):Xie, Jing
出版日期:2014
卷期:25
頁次:頁235-254
主題關鍵詞:晚清巴縣檔案合夥債務糾紛糾紛解決機制Late Qing DynastyArchives of Ba CountyPartnershipDisputes of Paying off Debts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87
  • 點閱點閱:74
期刊論文
1.彭久松、陳然(1994)。中國契約股份制概論。中國經濟史研究,1994(1),56-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謝品。「合夥」詞義考釋:兼談法律移植中域外制度與本土概念内涵錯位的困境。私法研究,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謝品(2012)。法律史研究的「根須」、「莖葉」與「花果」--以近年明清合夥相關研究為例。望江法學,2011,144-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經君健(1994)。清代關於民間經濟的立法。中國經濟史研究,1994(1),42-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建青(1995)。清代手工業中的合夥制。中國經濟史研究,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羅東陽(200301)。清中葉陝西エ商業的合夥經營。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29-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玉(200001)。從巴縣樓案看傳統合夥制的特徵。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力(2003)。清代民間契約中關於「夥」的觀念和習慣。法學家,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正明(198901)。清代晉商的奉股制。中國經濟史研究,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祝環(1997)。中國傳統民事契約中的中人現象。法學研究,6,136-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鄧建鵬(2010)。清代民事法研究的回顧與思考。亞洲研究,5,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鄧建鵬、劉雄濤(20130600)。假設、立場與功能進路的困境--對瞿同祖研究方式的再思考。法制史研究,23,291-3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鞏濤(2009)。失禮的對話:清代的法律和習慣並未融匯成法律。北大法律評論,10(1),89-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藍勇(199604)。清代西南移民會館名實與職能研究。中國史研究,4,16-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謝品(2012)。沒有法律的秩序:晚清巴縣工商業合夥研究(碩士論文)。中央民族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宗智(2007)。清代的法律、社會與文化:民法的表達與實踐。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欣(2007)。清代民事訴訟與社會秩序。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土肥武雄(2004)。合夥股東責任之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方流芳(1986)。個人合移。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渝(2010)。清代中期重慶的商務邏輯與秩序:以巴縣檔案為中心的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向楚(1939)。巴縣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志華(2003)。中國商事習慣與商事立法理由書。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羅群(2004)。近代雲南商人與商業資本。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調査東三省習慣報告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黑龍江省調査民事習慣答案匯纂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熱河民商事習慣調査報名一熱河民事習慣答案。山東省民事習慣答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商河調査民事習慣清冊。山東省民事習慣答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單縣調查民事習慣清冊。山東省民事習慣答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蒙陰縣調查民事習慣問題。山東省民事習慣答案。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圖書館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淄川縣調查民事習慣答案。山東省民事習慣答案。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圖書館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埃裡克.A 波斯納、沈明(2004)。法律與社會規範。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林成西、陳家澤(2006)。移民與清代四川城鎮經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范金民(2007)。明清商事糾紛與商業訴訟。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傅筑夫(1980)。中國經濟史論叢。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虞和平(1993)。商會與中國早期現代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瞿同祖(20030900)。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北京:中華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鄧建鵬(2006)。財產權利的貧困:中國傳統民事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梁治平(1996)。清代習慣法:社會與國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周強(20140318)。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二〇一四年三月十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蘇成捷、李霞(2009)。性工作:作為生存策略的清代一妻多夫現象。從訴訟檔案出發:中國的法律、社會與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冉光榮(1992)。清前期重慶店鋪經營。清代區域社會經濟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嚴鍔聲(2003)。上海商事慣例。中國商事習慣與商事立法理由書。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艾仁民(2009)。清代東北地區的非法土地買賣:民間習俗與司法實踐。從訴訟棺案出發:中國的法律、社會與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滋賀秀三、范愉、王亞新、陳少峰(1998)。清代訴訟制度之民事法源的概括性考察--情、理、法。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北京市: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1. 1970年代之前中華民國赦免實踐的傳統色彩--以「復仇」、「官蔭」與「留養」為主的討論
2. 十九世紀中期重慶城的客棧竊案、客商訴訟與棧規運作
3. 共犯關係下的「準服制以論罪」--以《刑案匯覽》「聽從尊長殺害以次尊長」類案件為例
4. 評介《中國古代的法典、制度和禮法社會》[鄭顯文著,(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20)]
5. 傳統中國哲學範疇落實於警察文化與執法之舉隅
6. 理解法律多元--行動者視角的分析框架
7. 刑事法教化效能可能性之探討--以法院判決分析為例
8. 親親與幽禁--探析明代高牆規劃與罪宗淹禁現象
9. 不是契約的約定--論約法三章與社會契約義理的差距
10. 后妃的荷包:溫惠皇貴太妃及其太監們的營生
11. 精神障礙犯罪者與監護處分關聯之法制探討--兼論其判斷疑義及治療
12. 集體化時期中國農村的社會運動--兼評《告別理想》、《通向集體之路》與《西溝》[評1.張樂天,《告別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盧暉臨,《通向集體之路:一項關於文化觀念和制度形成的個案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3.常利兵,《西溝:一個晉東南典型鄉村的革命、生產及歷史記憶(1943~1983)》(北京:商務印書館,2019)]
13. 評釋字第791號解釋--從性別身分到平等契約?
14. 《逸周書》〈芮良夫〉之憲政思想限制與隱埋
15. 經典、習俗與禮法--對喪服「嫡孫承重」的歷史考察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