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ARCS動機模式與學習共同體融入國小視覺藝術木刻版畫教學之研究
書刊名:市北教育學刊
作者:劉光夏 引用關係褚一璇
作者(外文):Liu, Kuang-hsiaChu, Yi-hsuan
出版日期:2015
卷期:52
頁次:頁21-48
主題關鍵詞:ARCS動機模式學習共同體木刻版畫ARCS modelLearning communityWoodblock pri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0
  • 點閱點閱:46
期刊論文
1.呂燕卿(19940300)。談美勞科教學評量及作品評量。美育,45,40-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Visser, J.、Keller, J. M.(1990)。The clinical use of motivational messages: An inquiry into the validity of the ARCS model of motivational design。Instructional Science,19(6),467-500。  new window
3.李清偉(2013)。讓十二年國教邁向成功。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3),60-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謝丹(2010)。基於學習共同體的初中英語作業設計探索。長春教育學院院報,26(5),155-1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呂燕卿(19940400)。談美勞科教學評量及作品評量。美育,46,4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高松景(20120400)。「全方位」專業教師--北政「全人學習」的活化教學。教師天地,177,59-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雅慧(2012)。「學習共同體」是什麼?。親子天下,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麗華(2012)。參訪曰本學習共同體的迴響--穿梭在客位與主位之間的思維撞擊。教師天地,1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呂燕卿(20021000)。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能力指標轉化與實踐--以視覺藝術問題探索與表現之教學示例。國教世紀,202,5-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郁倫(20110400)。激發學習的快樂與潛能--「學習共同體」在日本教育改革中的導入及實行。教師天地,171,39-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華(2011)。培育學習共同體,促進有效學習一項校本行動研究。教育科學研究,2,57-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賓靜蓀(2012)。教育大師佐藤學:真正的教育是所有人一起學習。親子天下,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盧風梅、楊樺(2012)。基於學習共同體理論的工程數學類課程學習模式構建研究。科技信息,31,40-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鍾啟泉(2006)。學習共同體的範例--日本佐藤學教授訪談。全球教育展望,35(4),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林思伶(19930500)。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教學策略--約翰.凱勒(John. M. Keller)阿課思(ARCS)模式的應用。視聽教育雙月刊,34(5)=203,45-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許淑致(19981200)。ARCS動機設計模式在教學上之應用。國教輔導,38(2)=328,16-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Small, R. V.、Gluck, M.(1994)。The relationship of motivational conditions to effective instructional attributes: a magnitude scaling approach。Educational Technology,34(8),33-40。  new window
18.Keller, John M.(1987)。Strategies for stimulating the motivation to learn。Performance and Instruction,26(8),1-7。  new window
19.Keller, John M.(1987)。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ARCS model of instructional design。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10(3),2-10。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雪卿(1996)。現代版畫教學研究。1996全國版畫教育研討會。台北縣:國立台灣藝術學院版畫中心。40-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蘇錦皆(1992)。臺灣地區國民小學版畫教學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溫雅婷(2008)。以ARCS動機模式與資訊科技融入閱讀教學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洪瓊燕(2011)。國小五年級集體創作版畫圖畫書之教學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紀雅譯(2012)。以ARCS動機模式及合作學習對高職實用技能學生程式語言課程學習成效影響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君良(2004)。台中縣國民小學版畫教學之現況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子慧(2010)。ARCS動機教學模式對科技大學學生學習動機及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以「資訊科技與社會」學科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威志(2011)。ARCS動機模式融入體育教學對學習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英雄(2012)。ARCS動機模式介入對桌球運動學習動機與技能學習效果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鄭安秀(2005)。國小六年級版畫教學之行動研究--建構主義教學理念之應用(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蔡子瑩(2011)。以ARCS動機模式和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國小一年級學生寫字教學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吳亭儀(2007)。以ARCS動機模式實施高職國文科教學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孫琇瑩(2000)。不同程度動機提升策略對國小學童網頁教材學習動機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麗香(2004)。國小教師創意教學與學生自我概念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及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瓊儀(2002)。國小學童運用電腦與傳統媒材進行彩畫的表現形式與態度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文科(2009)。教育研究法--教育研究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秀雄(1998)。觀賞、認知、解釋與評價:美術鑑賞教育的學理舆實務。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望如(2006)。台灣兒童版畫教學現況與發展。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何清吟(1989)。創意版畫世界序。台北市:親親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廖修平、董振平(1996)。版畫技法1.2.3。台北市:雄師美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郭禎祥(1992)。中美兩國藝術教育鑑賞領域實施現況之比較研究。臺北市:文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佐藤學、黃郁倫、鍾啟泉(2012)。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臺北市: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Faure, E.(1972)。Learning to Be: 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Paris:Unesco。  new window
9.教育部(2003)。創造力教育白皮書。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Lefrançois, Guy R.、李茂興(1998)。教學心理學。弘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曼麗(20000000)。臺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臺北:雄獅。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張奕華,吳權威,吳宗哲,王緒溢,許正妹(20120922)。佐藤學「學習共同體」的實踐與超越:以智慧教室為例,http://www.habook.com.tw/eteaching/habook_epaper/2012/20120922_Leaming_Community/20120922_Leaming_Community.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燕卿(1999)。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暫行綱要之研究,http://www.aerc.nhcue.edu.tw/5-0/artist/lv/paper/%B0%EA%A5%C1%A4%A4%A4p%BE%C7%A4E%A6~%A4@%B3e%Alu%C3%C0%B3N%BBP%A4H%A4%E5%Alv%BE%C7%B2%DF%BB%E2%B0%EC%BD%D2%B5%7B%A4%A7%A4%BA%B2%5B%BBP%B9%EA%B0%C8.htm。  new window
3.簡菲莉,謝勝隆,高松景(2012)。十二年國教與學習共同體論壇翻轉學習風景的學校圖像(2012日本學習共同體見學參訪報告),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教育部(2011)。十二年國教實施計畫(修正草案),http://l2basic.edu.tw/Detail.php?LevelNo=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教育部(20130301)。十二年國教實施計畫,http://12basic.edu.tw/Detail.php?LevelNo=776,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呂燕卿(1992)。版畫教學。國民小學美勞教學之理論與實務。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Keller, J. M.(1984)。Use of the ARCS model of motivation in teacher training。Aspect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XVII: staff development and career updating。New York:Nichols。  new window
3.何琦瑜、賓靜蓀、張瀞文(2013)。搶救「無動力世代」。翻轉教育。臺北市:天下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光男(1994)。緣起。生活藝術.藝術生活。台北市:北市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