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周公治殷措施與《康誥》篇研究綜述
書刊名:澳門文獻信息學刊
作者:楊兆貴呂廟軍
出版日期:2015
卷期:14
頁次:頁96-104
主題關鍵詞:周公治理殷民康誥酒誥梓材明德慎刑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78
  • 點閱點閱:256
期刊論文
1.顧頡剛。三監及東方諸國的反周軍事行動和周公的對策--周公東征史事考證。文史,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顧頡剛。周公東征和東征各族的遷徙--周公東征史事考證。文史,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善群(1984)。西周對待殷民的政策縷析。人文雜誌,198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郝朝明(1998)。〈尚書〉中的周公。聊城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潘宏(1990)。由〈尚書〉看周初統治政策和商周關係。東疆學刊(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宮長為、孫力楠(2000)。論西周初年的商周關係。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6),40-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夢家(1954)。西周文中的殷人身分。歷史研究,1954(6),85-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朱芳圃(1981)。殷頑辨。中州學刊,198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民(1984)。〈尚書〉所見殷人入周後之境遇。人文雜誌,198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任之(1998)。殷民入周後的變與不變。社會科學戰線,199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宏、孫英民(1999)。從周初青銅器看殷商遺民的流遷。史學月刊,199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彭裕商(2002)。周初的殷代遺民。四川大學學報,200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盛亞軍(2012)。從〈康誥〉看周公"明德愼罰"思想。忻州師範學院學報,20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起釪(1983)。由周初諸「誥」的作者論「周公稱王」的問題。人文雜誌,198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趙光賢(1991)。〈尚書.康誥〉篇首四十八字錯簡說考辨正誤。文獻,1991(4),79-80+82-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山(2011)。〈康誥〉非"誥"。文學遺產,20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劉起釪(1988)。周初八〈誥〉中所見周人控制殷人的各種措施。殷都學刊,198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周書燦(2011)。周初對殷商王畿的控制與管理。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李元(1984)。周公政治思想簡論。求是學刊,198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郝明朝(1998)。〈尚書〉所見之周公思想。管子學刊,199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李健(2002)。敬德保民:周公的德育思想及時代回音。泰安師專學報,200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王定璋(2003)。"明德愼罰"--〈尚書〉的"以德治國"思想探析。中華文化論壇,200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李鳴(2004)。明德禮治天下歸心--周公法律思想述評。法律史學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文斌、盧凱(2008)。周公的治國之道及現實意義。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200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李文晶(2009)。從〈尚書‧康誥〉看周公的統治思想。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鄧田田(2008)。試論周公在〈康誥〉中建立的法制體系。船山學刊,200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呂觀盛(2006)。周初殷遺民管理政策研究(碩士論文)。廣西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薛婷婷(2009)。周公和他的"明德愼罰"(碩士論文)。西南政法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旻憓(2013)。《尚書‧周書》中的周公思想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楊朝明(2002)。周公事蹟研究。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秉鈞(1984)。尚書易解。嶽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家和(2010)。古代中國與世界。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杜勇(1998)。〈尚書〉周初八誥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孔穎達。尚書正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白川靜、袁林、徐喜辰(1992)。西周史略。西安:三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郭沫若(1982)。郭沬若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Shaughnessy, Edward L.(2005)。古史異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顧頡剛(1988)。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范文瀾(1994)。中國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許倬雲(1994)。西周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蔣善國(1988)。尚書綜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曾運乾(1972)。尚書正讀。香港: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來(20050000)。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臺北:允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楊寬(1999)。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屈萬里(1983)。尚書集釋。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傅斯年(2009)。周東封與殷遺民。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論文類編歷史編.先秦卷。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金景芳(1983)。周人是怎樣鞏固政權的。中國奴隸社會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錢穆(1998)。駁胡適之說儒。錢賓四先生全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彰健(1976)。釋周公受命義。經學理學文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復觀(1982)。與陳夢家屈萬里兩先生商討周公旦曾否踐阼稱王的問題。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胡適(1986)。說儒。胡適文存。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