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立中山大學「風俗物品陳列室」舊藏閩南語歌仔冊述論
書刊名:民俗曲藝
作者:潘培忠
作者(外文):Pan Pei-zhong
出版日期:2015
卷期:190
頁次:頁191-230
主題關鍵詞:風俗物品陳列室閩南語歌仔冊顧頡剛國立中山大學Folklore Artifacts Exhibition RoomMinnan Gezi bookletsGu JiegangSun Yat-sen Univers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9
  • 點閱點閱:53
期刊論文
1.曲金良(1999)。中國民俗學八十年代概覽。東方論壇,1,90-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杜仲奇(20081200)。歌仔冊目錄整理方法之探討。臺灣風物,58(4),123-1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施博爾(19651000)。伍佰舊本「歌仔冊」目錄。臺灣風物,15(4),41-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柯榮三(20080700)。從歌仔冊《最新張繡英林無宜相褒歌》看臺灣人與臺灣事。民間文學年刊,2,163-1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容肇祖(1928)。北大歌謠研究會及風俗調查會的經過。民俗週刊,15/16,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容肇祖(1928)。北大歌謠研究會及風俗調查會的經過。民俗週刊,17/18,14-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1928)。本所風俗物品陳列室所藏書籍器物目錄。民俗週刊,25/26,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1928)。本所風俗物品陳列室所藏書籍器物目錄(續)。民俗週刊,27/28,47-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錫襄(1927)。閩學會的經過。國立第一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週刊,7,192-1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仕忠、關瑾華(2009)。國立中山大學「風俗物品陳列室」舊藏唱本考略。文化遺產,3,42-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金鈺(1999)。中國民俗學研究八十年。甘肅社會科學,6,47-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風俗調查會(1926)。國學研究院風俗調查會之發起與進行。廈大週刊,169,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楊國楨(2006)。20世紀20年代的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5-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顧頡剛(1928)。發刊詞。民俗週刊,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野間晃、王順隆(19950600)。「識丁歌」與「千金譜」--兩本閩南語識字蒙書的比較。臺灣風物,45(2),29-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順隆(19940900)。閩臺「歌仔冊」書目.曲目。臺灣文獻,45(3),171-2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順隆(19960300)。「歌仔冊」書目補遺。臺灣文獻,47(1),73-1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秀蓉(19930900)。牛津大學所藏有關臺灣的七首歌謠。臺灣風物,43(3),196-1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兆南(19880700)。陳三五娘唱本的演化。民俗曲藝,54,9-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兆南(19940400)。臺灣歌冊綜錄。逢甲中文學報,2,43-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陳益源、柯榮三(20120900)。春暉書房所藏閩南語歌仔冊概況與價值。成大中文學報,38,93-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振義(1987)。淺說臺灣閩南語社會的唸歌•附錄:歌仔冊資料目錄。臺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臺北: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研究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曾子良(1990)。臺灣閩南語說唱文學「歌仔」之研究及閩臺歌仔敘錄與存目(博士論文)。東吳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艾伯華(1974)。臺灣唱本提要。臺北:東方文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定宇(2006)。中山大學校史(1924-2004)。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培忠(2008)。文妖與先知:張競生傳。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萬里(1930)。閩南遊記。上海: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臺北帝國大學東洋文學會(1940)。臺灣歌謠書目。臺北:臺北帝國大學東洋文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俐娜(2005)。顧頡剛自述。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顧頡剛(1990)。吳歌甲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薛汕(1985)。書曲散記。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曾子良(20090000)。臺灣歌仔四論。臺北:國家。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顧頡剛(2007)。顧頡剛日記。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柯榮三(20080000)。時事題材之臺灣歌仔冊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施炳華(2010)。談歌仔冊的產生與形成--從南戲劇本《荔鏡記》 到歌仔冊《繡像荔枝記陳三歌》。歌仔冊欣賞與研究。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柯榮三(2015)。轉世.救劫.勸善書--嘉義溪口《寶太殿經書彙編》所見的觀音敘事。府城大觀音亭與觀音信仰研究。臺北:里仁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1933)。文學院沿革及將來計畫。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概覽。廣州: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1929)。本所大事記。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1929年年報。廣州: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1929)。民俗學會一年來的經歷。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1929年年報。廣州: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1930)。民俗學會工作大綱。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概覽。廣州: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1930)。本所收藏物品•風俗物品。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概覽。廣州: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顧頡剛(1929)。閩歌甲集序。閩歌甲集。廣州: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