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田畦到餐桌——清代臺灣漢人的農業生產與食物消費
作者:曾品滄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Tsang-Pin Tse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黃富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農業生產體系食物消費物質生活漢人移民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Food ConsumptionMaterial LifeHan Immigrant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6) 博士論文(6)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3
本文主要探討清代臺灣漢人,如何藉由農業生產活動來滋養整個移民社會,及其在此基礎上所形成的食物消費趨向。
主要研究方式有二:一、整體性地觀察,以生產體系的概念來觀察漢人小農生產的運作原理,分析體系內各農業部門的有機整合方式,並探討其在食物資源生產上的特性。二、將清代臺灣不同自然環境下的農業,區分成三種不同的農業生產體系:旱地型、水田型、山地型等,並對不同農業生產體系加以比較分析。藉以了解各體系食物資源取得與利用的共同性與特殊性。
從本文的討論得知,臺灣南部地區的旱地型,中、北部地區的水田型,和淺山地區的山地型,其在食物資源的生產上,皆具有不同的特色,此為構成臺灣各地區食物消費差異的主要原因;其共同點則是食物資源的生產依附於商品作物栽培之下。以具有強烈商品化性格、做為貿易輸出品的蔗、稻及茶做為主要作物。配合主要作物栽培之次要作物和其他農業部門的產物,構成了移民日常生活之基本食物的主要來源。
在消費方面,當這些食料品被轉化成維生性食物,即飯、菜、點心時,農家在炊爨、調理上也是以最節省資源,並能回饋生產體系的方式進行,這種作法將可使維生性食物之消費更進一步降低成本,也促使食物消費活動,和整個農業生產形成更密切聯繫。要言之,移民們不僅是以最低廉的成本,滿足基本食物需求,其食物消費活動也有助於其農業生產獲得最高利潤。
另一方面,漢人移民為了建構人際網絡、保健等需求,重視餐宴的舉辦、祭品的呈獻,並使用大量的嗜好品。因為重視這些高成本的非維生性食物消費活動,不僅大量消耗從農業生產上所獲得的豐厚利潤,也易對移民健康帶來不利的影響。成本低廉的維生性食物消費,與過度耗財之非維生性食物消費的強烈對比,可視為清代臺灣移墾社會之食物消費模式的重要特色。
除此之外,到了清末開港後,隨著一群富有、具品味之新興豪紳的興起,以及食物、食料來源擴大、流通管道增加,臺灣的食物消費開始有精緻化的傾向,一個精緻、具有品味之食物消費風格正在臺灣逐漸形成。
Abstract: This dissertation is an exploration of how the Han of the Qing Dynasty in Taiwan nourished an immigrant society through variou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s, and upon this foundation created for a trend of food consumption.
There are two principal methods of research involved in this study: the first is comprehensive observation; using the concept of a production system to observe the principal of production in small Han Chinese farms, analyzing the method of integrated organic farming within this system of agriculture, and explo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food resource production. Secondly, differentiating three system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aiwanese farming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the non-irrigated model, the paddy field model, and the hilly model, based on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This is done for the purpose of understanding various commonalities and particularities of acquisition and utilization of food resources of each model.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in this text, it will be shown that the production of food resources and their variance in the non-irrigated regions of southern Taiwan, the paddy field regions of the center and the north as well as the low lying hilly mountain regions, constitute the key reasons for differences in food consumption in the each region of the island; thus making the production dependence of food resources on commodity crop cultivation a common ground. After intense disposition towards commercialization of sugar cane, rice, and tea, they became the primary crops used in trade. Coordinating cultivation of primary crops and secondary crops in addition to other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nstituted the main food source for basic foods in the everyday lives of immigrants.
With respect to consumption, as these edibles were transformed into sustainable foods, namely rice, vegetables and dimsum, farmers prepared meals, they plowed the ash from their fires into the land thus replenishing the soil, in addition, they seasoned and salted foods thus preserving them, in this way they went a step further to decrease cost and urge food consumption; in doing so, the entire agricultural system became more closely integrated. In summary, immigrants not only utilized the lowest possible cost, fulfilling basic food demand, their activities of food consumption also enabled the agricultural system to reap high profits.
On the other hand, in order to create an interpersonal network Han immigrants, physical wellbeing and other such demands, placed emphasis on holding banquets, the presentation of sacrificial offerings, and the wide use of addictive substances. Because they placed importance on cash crops, and non-sustainable agriculture, they not only largely consumed rich profits acquired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ut also adversely affected the health of the immigrants. Low cost of sustainable food consumption, in sharp contrast to the excessive waste of land in non-sustainable food consumption, can be regarded as the significant feature for the agricultural societal shift in the pattern of food consumption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in Taiwan.
In addition, towards the end of the Qing as ports were opened to more foreign imports, accompanying a general rise in affluence, the tastes of the rising gentry, the expansion of sources of general foodstuffs, and increase in trade, Taiwanese foods began a tendency towards the exquisite; one of delicacies, gradually creating a refined style of food consumption in Taiwan.
參考書目
一、中文資料
(一)史料
甲 方志
王必昌
1961《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13種,以下簡稱臺灣文獻叢刊)。
王瑛曾
1962《重修鳳山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6種。
余文儀
1962《續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121種。
佚名
1959《嘉義管內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58種。
佚名
1959 《安平縣雜記》,臺灣文獻叢刊第52種。
沈茂蔭
1962《苗栗縣志》,臺灣文獻叢刊156種。
周凱
1961《廈門志》,臺灣文獻叢刊第95種。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
周璽
1962《彰化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56種。
林豪
1963《澎湖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64種。
范咸
1961《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05種。
高拱乾
1960《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5種。
倪贊元
1959《雲林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37種。
屠繼善
1960《恆春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75種。
莫尚簡
1985 《嘉靖惠安縣志》,明代方志選刊第10冊(天一閣藏)。
連橫
1962《臺灣通史》,臺灣文獻叢刊第128種。
陳文達
1961《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03種。
1961《鳳山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24種。
陳衍
1961《臺灣通紀》,臺灣文獻叢刊第120種。
陳培桂
1963《淡水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72種。
陳淑均
1963《噶瑪蘭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60種。
陳朝龍
1962《新竹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145種。
1999《足本新竹縣志稿》(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陳壽祺
1968 《福建通志》(臺北:華文出版社)
黃仲昭
1989《八閩通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新竹廳
1906《新竹廳誌》(新竹:新竹廳)。
蔣毓英
1993《臺灣府志》(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蔡振豐
1984《苑裡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諸家
1960《樹杞林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3種。
盧德嘉
1960《鳳山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73種。
鄭用錫
1998 《淡水廳志稿》(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乙 檔案、奏摺、契據、帳簿
《明清史料》(戊編第二本、第四本)(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2)。
《東勢角蕭氏五桂公嘗帳簿》(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室藏)。
《宮中檔》(國裡故宮博物院印行)。
《淡新檔案》(藏於臺灣大學特藏組)。
《淡新檔案選錄行政編初集》,臺灣文獻叢刊第295種(1971)。
《清宣宗實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188種(1964)。
《清高宗實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186種(1964)。
《鹿港郊信》(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室藏)。
《粵東義民亭祀典簿》(賴玉玲收藏)。
《雍正硃批諭旨(第8冊)》1965(臺北:文海出版社)。
《雍正硃批奏摺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300種(1972)。
《嘉義新港陳德發號帳簿群》(曾品滄收藏)。
《福建臺灣奏摺》,臺灣文獻叢刊第29種(1959)。
《臺中龍井林家文書》(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室藏)。
《霧峰林家錦榮堂帳簿群》(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室藏)。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等編
2005《清代奏摺匯編——農業•環境》(北京:商務印書館)。
張炎憲、曾品滄編
2003《楊雲萍臺灣古文書》(臺北:國史館)。

丙 文集、雜著
《臺灣輿地彙鈔》,臺灣文獻叢刊第216種(1965)。
《臺灣關係文獻集零》,臺灣文獻叢刊第309種(1972)。
丁曰健
1959《治臺必告錄》,臺灣文獻叢刊第17種。
丁紹儀
1957《東瀛識略》,臺灣文獻叢刊第2種。
六十七
1961《使署閒情》,臺灣文獻叢刊第122種。
王楨
1969 《王楨農書》(百部叢書集成.藝文印書館印行)。
尹士俍著、李祖基點校
2003《臺灣志略》(北京:九州出版社)。
佚名
1969 《沈氏農書》(百部叢書集成.藝文印書館印行)。
朱仕玠
1957《小琉球漫誌》,臺灣文獻叢刊第3種。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灣文獻叢刊第19種。
江日昇
1960《臺灣外記》,臺灣文獻叢刊第60種。
吳子光
1959《臺灣紀事》,臺灣文獻叢刊第36種。
周亮工
1985《閩小記》(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姚瑩
1960《中復堂選集》,臺灣文獻叢刊第83種。
施鴻葆
1985《閩雜記》(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胡傳
1960《臺灣日記與稟啟》,臺灣文獻叢刊第71種,。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灣文獻叢刊第44種。
唐贊袞
1958《臺陽見聞錄》,臺灣文獻叢刊第30種。
徐光啟撰、石漢聲校注
1981《農政全書校注》(中)(臺北:明文書局)。
袁枚
1995《隨園食單》,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譜錄類)(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袁黃
1988 《了凡雜著》(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子部,叢書類,80種)
陳盛韶
1991《問俗錄》(臺北:武陵出版社)
沈有容
1959《閩海贈言》,臺灣文獻叢刊第56種。
陳懋仁
1965《泉南雜志》(藝文印書館,百部叢書集成)。
陳璸
1994《陳清端公文選》(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璸
1964《陳清端公年譜》,臺灣文獻叢刊第207種。
黃叔璥
1957《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
張履祥著、陳�琱O校釋
1983 《補農書》(北京:農業出版社)
賈思勰
1981 《齊民要術》(臺北:中華出版社)
諸家
1959《新竹縣志初稿》,臺灣文獻叢刊第61種。
諸家
1958《臺灣雜詠合刻》,臺灣文獻叢刊第28種。
藍鼎元
1958《平臺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14種。

(二)近人專著
于景讓
1951《臺灣之土地》,(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研究叢刊第10種,以下稱臺灣研究叢刊)。
王子定、郭寶章
1951《臺灣之竹林與竹材》,臺灣研究叢刊第14種。
王世慶
1994《清代臺灣社會經濟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王業鍵
1993《清代經濟史論文集》(一)(臺北:稻鄉出版社)。
王業鍵
2003《清代經濟史論文集》(二)(臺北:稻鄉出版社)。
王業鍵、黃國樞
1989 《十八世紀中國糧食供需的考察》(臺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全漢昇
1972〈清代的人口變動〉,《中國經濟史論叢》(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
吳雪月
2003《臺灣新野菜主義》(臺北:大樹出版公司)。
吳濁流
1988《臺灣連翹》(臺北:前衛出版社)。
李力庸
2004 《日治時期臺中地區的農會與米作(1902-1945)》(臺北:稻鄉出版社)
李文良
1999《中心與周緣 : 臺北盆地東南緣淺山地區的社會經濟變遷》(臺北:臺北縣文化中心)。
李國祈
1982《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閩浙臺地區,1860-1916》(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沈世傑主編
1993《臺灣魚類誌》(臺北:臺灣大學動物系)。
周宏偉
1998《清代兩廣農業地理》(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林滿紅
1997《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施添福
2001《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涂順從
1997《南瀛產業誌》(臺南:臺南縣政府)。
張彩泉主編
1999《臺灣稻作發展史》(南投:臺灣省政府農林廳)。
曹永和
1979《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莊作權
1997《土壤肥料》(臺北:三民書局)。
莊英章
1977《林圯埔——一個臺灣市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史》(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莊英章
2004《田野與書齋之間》(臺北:允晨文化公司)。
許雪姬
1990《龍井林家的歷史》(臺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陳正祥
1993《臺灣地誌》(上)(臺北:南天出版社)。
陳垂成主編
2004《泉州習俗》(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
陳慈玉
1982《近代中國茶葉的發展與世界市場》(臺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陳鴻圖
1996《水利開發與清代嘉南平原的發展》(臺北:國史館)。
彭素枝
2003《臺灣六堆客家山歌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黃宗智
1994《長江三角洲小農家庭與鄉村發展》(The Peasant Family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Yangzi Delta, 1350-1988)(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黃宗智
1994《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黃朝進
1995《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臺北:國史館)。
黃嘉謨
1979《美國與臺灣(1784-1895)》(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路統信
1979《椰子類全科》(臺北:中國花卉出版社)。
農業委員會臺灣農家要覽修訂策劃委員會
1993《臺灣農家要覽》(漁業篇)(臺北:財團法人豐年社)。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經濟史六集》,臺灣研究叢刊54種。
趙岡、陳鍾毅
1989《中國農業經濟史》(臺北:幼獅文化公司)。
劉克襄
1989《橫越福爾摩沙》(臺北:自立晚報社)。
劉益昌
1996《臺灣的史前文化與遺址》(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劉寧顏主纂
1993《重修臺灣省通志──土地志》(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劉善齡
1999《西洋風──西洋發明在中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蔡文福主編
1994《雜糧作物各論》(I禾穀類- II油料類及豆類)(臺北:臺灣區雜糧發展基金會)。
蔡承豪、楊韻平
2004《臺灣番薯文化誌》(臺北:果實出版社)。
鄭元春
1985《野菜》(一)(臺北:渡假出版社)。
蕭景楷等
1995《臺灣農家要覽》(綜合篇)(臺北:豐年社)。
諶克終譯
1982《栽培原理》(臺北:徐氏基金會)。
戴國煇
1999《臺灣史探微──現實與史實的相互往還》(臺北:南天書局)。
鍾家禾
1973《鴨和鵝飼養法》,(臺北:華聯出版社)。
韓家寶(Heyns Pol)
2002《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播種者文化有限公司)。

(三)期刊論文
王文裕
2002〈明清的煙草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進崑
1993〈檳榔嚼塊中興奮性成分之研究及替代品的研製〉,國立臺灣大學食科所博士論文。
王鴻泰
2004年秋季 〈閒情雅致——明清間文人的生活經營與品賞文化〉,《故宮學術季刊》(22卷1期)
史久龍著,方豪校訂
1974年3月〈憶臺雜記〉,《臺灣文獻》26卷4期。
石再添
1977年6月〈濁大流域的聚落分布與地形之相關研究〉,《臺灣文獻》28卷2期。
朱鋒
1967年2月〈祭祀物品簿〉,《臺灣風物》17卷1期。
江樹生
2002年12月〈臺灣經營藍樹藍靛的開始〉,《臺灣文獻》53卷4期。
李文良
1996年6月〈日治初期臺灣林野經營之展開過程〉,《臺灣史研究》3卷1期。
李若文
2003年5月 〈嘉義郡小梅庄產業活動之研究〉,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臺灣使研究所籌備處舉辦,「臺灣社會經濟國際學術研討會——慶祝王世慶先生七五華誕」。
李豐楙
1996〈節慶祭典的供物與中國飲食文化——一個「常與非常」觀的節慶飲食〉,《第四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飲食基金會)。
吳奇浩
2005年12月 〈清代臺灣之奢靡風氣〉,《臺灣史研究》12卷2期。
林柏亭
1971〈清朝臺灣畫人輯略〉,收入《中原文化與臺灣》(臺北:臺北市文獻會)。
林滿紅
1985年〈清末社會流食吸食鴉片研究──供給面之分析(1773-1906)〉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
林滿紅
1995〈清末臺灣海關歷年資料的史料價植〉,收錄於張炎憲、陳美蓉、黎中光編,《臺灣史與臺灣史料》(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施添福
2001〈國家與地域社會〉,收錄於詹素娟、潘應海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翁佳音
2000年9月〈地方會議、贌社與王田——臺灣近代初期史研究筆記(一)〉,《臺灣文獻》51卷3期。
康培德
2001〈十七世紀的西拉雅人生活〉,收錄於詹素娟、潘應海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張菼
1970年6月〈清代初期治臺政策的檢討〉,《臺灣文獻》21卷2期。
許木柱、簡美玲
1996〈飲食與文化——人類學觀點的回顧與展望〉,《第四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飲食基金會)。
許瑞浩
1988〈清初限制渡臺政策下的閩南人移民活動〉,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毓良
2004〈清代臺灣的軍事與社會——以武力控制為核心的討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野間晃、王順隆
1995年6月〈「識丁歌」與「千金譜」——兩本閩南語識字蒙書的比較〉,《臺灣風物》45卷2期。
陳正祥
1962〈臺灣之農地利用〉,收錄於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之農業經濟》,臺灣研究叢刊第75種。
陳政三
2004年9月〈約會在筏灣──射鹿、高燕探險行〉,《歷史月刊》200 期。

陳秋坤
1980〈臺灣土地的開發(1700-1756)〉,收錄於曹永和、黃富三編,《臺灣史論叢》第1輯(臺北:眾文出版社)。
陳國棟
1995〈臺灣的非拓墾性伐林(約1600-1976)〉,收錄於劉翠溶、伊懋可主編,《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曾品滄
2003年12月 〈晚清帝國邊陲的富紳生活〉,發表於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與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共同舉辦之「臺灣社會經濟史研討會——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年會」。
曾品滄
2006年3月〈從番社到漢庄──十七至十九世紀麻豆地域的拓墾與市街發展〉,《國史館學術集刊》第7期。
黃典權
1959年6月〈古帳研究一例〉,《臺南文化》6卷3期。
溫振華
1978〈清代臺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麗娟
1997〈蕹菜品系間生長特性及採種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承豪
2002〈從染料到染坊——17至19世紀臺灣的藍靛業〉,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淵洯
1983年6月〈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性質之轉變〉,《史聯雜誌》第3期。
劉 芬
2003年3月 〈桑基魚塘——珠江三角洲的主要農業特色〉,《農業考古》2003年3期。
盧嘉興
1965年6月〈臺南縣地名考〉,《南瀛文獻》卷10。
謝美娥
2006〈清中期臺灣糧價變動及其因素試析(1738-1850)〉,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謝森中
1953年2月〈論臺灣糖米競爭之研究方法〉,《臺灣經濟月刊》9卷2期。

二、日文資料
(一)史料
大藏省理財局編
1899《臺灣經濟事情視察復命書》(東京:編者)。

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藏於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微捲)

臺灣省文獻會編
1995《臺灣總督府檔案中譯本》第一至六輯(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臺灣銀行總務部計算課
1902《第一次臺灣金融事項參考書附錄:臺灣金融事情視察復命書》(臺北:臺灣銀行總務部發行)。
臺灣日日新報社
1897-1910《臺灣日日新報》(臺北 : 臺灣日日新報社)

(二)專書及論文
上野專一
1985《臺灣視察復命書》(臺北:成文出版社)。

井上甚太郎
1897《產業視察錄》(東京:大倉書店)。
田里維章
1926《臺灣の魚塭(養魚)に就て》(臺灣銀行調查課出版)。
石阪莊作
1899《臺島踏查實記》(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佐倉孫三
1961《臺風雜記》,臺灣文獻叢刊第107種。
臺南州共榮會
1994《南部臺灣誌》(臺北:南天出版社)。
臺灣山林會編
1935《山村副業の栞》(編者發行)。

臺灣慣習研究會編,黃連財等譯
1987《臺灣慣習記事》2卷下、3卷上(臺中:臺灣省文獻會)。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
1932《臺灣に於ける蔬菜栽培要覽》(編者發行)。
臺灣總督府民政局殖產部
1896《殖產部報文》(東京:大日本水產會)。
1896《臺灣產業調查錄》(東京:編者出版)。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1922《臺灣農家食糧消費調查》(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農務課)。
1921《虱目魚養殖》(編者出版)。
臺灣總督府殖產部農務課
1935《熱帶產業調查會調查書/咖啡》(臺北:熱帶產業調查會)。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編
1906《臺灣重要農作物調查》(第一篇至第三篇)(編者出版)。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編
1907《臺灣農家便覽》(編者出版)。
1919《臺灣水田の�塈@》(編者印行)。
1911-1916《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報告(1912年9月)》(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
1905《調查經濟資料報告》(臺北:編者出版)。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陳金田譯
1990《臺灣私法》(第一卷)(臺中:臺灣省文獻會)。
權藤震二
1896《臺灣實況》(東京:東京法學社)。
〈家鴨飼養調查〉,《臺灣農事報》,42號(1909年5月)
〈臺灣煙草〉,《臺灣慣習記事》2卷3號(1902年4月)。
小野新市
1910年7月〈桃園廳下養豚概況〉,《臺灣農事報》第44號。
加藤尚志
1899年7月〈臺灣の衛生〉,《臺灣協會會報》第10號。
伊藤貞治郎
1909年11月〈茶園與相思樹之攸關〉,《臺灣農事報》第35號。
池上山度
1912年10月〈桃園廳下に於ける農家副業をして淡水養魚に就て〉,《臺灣農事報》第71號。
尾方保見
1912年6月〈稻作談〉(續),《臺灣農事報》68號。
吳德功
1912年6月〈地瓜為重要食物宜廣種禁止磨粉會社〉,《臺灣時報》第34號。
東鄉實
1908年5月〈臺灣農業ノ現況〉(二),《臺灣農事報》第17號。
邱振成
1908年12月〈桃園、新竹、苗栗三廳管下耕贌概況(一)〉,《臺灣農事報》23號。
1909年4月 〈桃園、新竹、苗栗三廳管下耕贌概況(五)〉,《臺灣農事報》28號。
島田彌市
1907年11月〈新埔ニ於ケルノ果實及蔬菜糖藏法〉,《臺灣農友會報》第13號。
1914年7月〈臺灣果物(破布子)に就て〉,《臺灣博物學會會報》第16號。
國分直一著,邱夢蕾譯
1991《臺灣的歷史與民俗》(臺北:武陵出版社)。
畫報子
1895年5月〈臺灣土民の風俗〉,《風俗畫報》115號。
菅井博愛
1914年11月〈臺灣甘蔗栽培法〉,《臺灣農事報》第96號。
奧田彧
1937《臺灣農業の特質》(臺北:臺灣農友會)。
新樹
1902年10月 〈關於宴席及菜餚之雜話〉、《臺灣慣習記事》2卷10號。
1903年1月 〈關於宴席及菜餚之雜話續文〉、《臺灣慣習記事》3卷1號。
衛藤壽吉
1909年5月 〈鳳山廳下栽培鳳梨實況〉,《臺灣農事報》第29號。
1909年6月 〈續鳳山縣下栽培鳳梨實況〉《臺灣農事報》第30號。
藤根吉村、松尾萬喜
1898年12月〈舊新竹縣下殖民地〉,《臺灣協會會報》第3號。
梶原通好
1995《臺灣農民生活考》(臺北:南天出版社)。
篠田統
1978《中國食物史の研究》(東京都:八坂書局)。
土屋重雄編
1898《臺灣事情一班》(東京:臺灣事務局)。
川原瑞源(王瑞成)
1943年1月〈臺灣の漬物〉(上),《民俗臺灣》通卷第19號。
中山時子編,徐建新譯
1992《中國飲食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中村孝志
1997《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上卷──概說.產業)(臺北:稻鄉出版社)。

三、西文資料
(一)史料、專書
江樹生譯註
2000-2003《熱蘭遮城日誌Ⅰ-Ⅲ》(De Dagregisters van tet Kasteel Zeelandia, Taiwan 1629-1662)(臺南:臺南市政府)。
黃富三、林滿紅、翁佳音等編
1997《清末臺灣海關歷年資料VolumeⅠ-Ⅱ》(Maritime Customs Annual Returns and Reports of Taiwan, 1867-1895)(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Ahern, Emily M.
1973The Cult of the Dead in a Chinese Villag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Anderson, E. N.
1988The Food of China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Anderson, E. N.著,馬櫻、劉東譯
2003《中國食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Anderson, E. N. and Anderson, Marja L.
1973Mountains and Water: Essays on the Cultural Ecology of South Coastal China(《山與水:中國南海岸的文化生態》)(臺北:東方文化書局)。
Braudel Fernand(費爾南•布勞岱爾)著,施康強、顧良譯
2000《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Civilisation Materielle, Economie et Capitalisme)(卷一至卷二)(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Bray, Francesca
1986The Rice Economies: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in Asian Societies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Buck, John Lossing
1930Chinese Farm Economy(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臺北:南天書局翻印,1978年)。
Chang, K. C. ed.
1997Food in Chinese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 (臺北:南天書局)。
Courtwright ,David T.著,薛絢譯
2002《上癮五百年》(Forces of Habit : Drugs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臺北:立緒文化)。
Davidson, James W.著,蔡啟�矬�
1972《臺灣之過去與現在》,臺灣研究叢刊第107種。
Ho, Samuel P. S.
1978Economic Development 1860-1970 (New Haven and London: The Yale University Press).
Jarman, Robert L. ed.
1997Taiwa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ports, 1861-1960 (Volume 1-5) (Slough: Archive Editions).
King, F. H.
1911Farmers of Forty Centuries (Pennsylvania: Rodale).
Kiple Kenneth F. and Ornelas, Kriemhild Conee eds.
2000The Cambridge World History of Food (VolumeⅡ)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 Wenhua ed.
2001Agro-Ecological Farming Systems in China (New York: The Parthenon Publishing Group).
Mackay, G. L.(馬偕)著,林耀南譯
1959《臺灣遙寄》(From Far Formosa)(臺北:臺灣文獻委員會)。
Mauss, Marcel著,汲喆譯
2002《禮物》(The Gift-Forms and Functions of Exchange in Archaic Societies)(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Mazumdar, Sucheta
1998Sugar and Society in China: Peasants, Technology, and the World Market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eskill著,王淑琤譯
1986《霧峰林家──臺灣拓荒之家(1725-1895)》(臺北:文鏡文化)。
Mintz, Sidney W.
1985 Sweetness and Power (New York: Penguin).
Mintz, Sidney W.著,林為正譯
2001《吃》(Tasting Food, Tasting Freedom)(臺北:藍鯨出版社)。
Myers, Ramon H.(馬若孟)著,陳其南、陳秋坤編譯
1979《臺灣農村社會經濟發展》(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of Taiwan, 1644-1965)(臺北:牧童出版社)。
Perkins, Dwight H.
1978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1368-1968)(臺北:宗青圖書出版公司)。
Pickering ,W. A.著,吳明遠譯
1949《老臺灣》(Pioneering in Formosa),臺灣研究叢刊第60種。
Pomeranz, Kenneth(彭慕蘭)著,邱澎生等譯
2004《大分流》(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Rawski, Evelyn Sakakida
1972Agricultural Change and the Peasant Economy of South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ahlins,Marshall
1972 Stone Age Economics (Chicago: Aldine-Atherton).
Shepherd, John
1933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ombart ,Werner(桑巴特)著,季子譯
1936《現代資本主義》(Der Moderne Capitalismus)(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二)論文
Candidius, George(甘治士)著,葉春榮譯註
1994年9月〈荷據初期的西拉雅平埔族〉,《臺灣風物》44卷3期。
Collingwood, Cuthbert
1867“A Boat Journey across the Northern End of Formosa, from Tam-suy, on the West, to Kee-lung, on the East; with Notices of Hoo-wei, Manka, and Kelung,”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11.
Corner, Arthur
1878“A Tour Throught Formosa, from South to North,”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22.
Meijensteen, Philippus Daniel Meij van著,江樹生譯註
2003年5月《梅氏日記──荷蘭土地測量師看鄭成功》,《漢聲雜誌》132期。
Tan, Chee-beng
2003Family Meals in Rural Fujian: Aspects of Yongchun Village Life, 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No.1:1.
Thomson, John
1873“Notes of a Journey in Southern Formosa,” Journal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XLII.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