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析論鄭宗弦小說中本土民俗之表現手法
書刊名:雲科漢學學刊
作者:賴夷倩
出版日期:2008
卷期:5
頁次:頁131-153
主題關鍵詞:鄭宗弦本土民俗小說表現手法老人形象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63
  • 點閱點閱:10
期刊論文
1.張子樟(19991000)。外功與內修--談臺灣近十年少年小說的發展。文訊,168,51-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子樟(20010500)。鄉愁與寫實--試論「洪建全兒童文學獎」少年小說的早期得獎作品。兒童文學學刊,5,43-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子樟(20021100)。臺灣少年小說中的文化現象--以「九歌現代兒童文學獎」得獎作品為例。兒童文學學刊,8,311-3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子樟(20040400)。作者、文本、出版者與讀者--臺灣少年小說現象。文訊,222,34-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華節(1991)。冥婚。東方雜誌,3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傅林統(20011000)。職業小說--[鄭宗弦]《第一百面金牌》。書評,54,10-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董芳苑(19821200)。臺灣民間信仰之認識。臺灣文獻,33(4),93-10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子樟(2005)。是逃避也是征服--李潼的時間敍事。永遠的兒童文學作家李潼先生作品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5年11月5-6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洪綺蓮(2005)。少年小說中的臺灣文化研究--以九歌現代兒童文學獎作品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鴻銘(2006)。鄭宗弦少年小說創作技巧研究--以其九歌現代兒童文學獎得獎作品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玉冠(2006)。鄭宗弦少年小說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俊枝(2003)。九十年代台灣生態少年小說研究(碩士論文)。臺東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寶山(2003)。台灣少年小說人物刻畫技巧之研究--以九歌現代兒童文學獎得獎作品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堂錡(2003)。現代小說概論。臺北市: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光潛(1999)。談文學。台南:大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宗弦(2002)。我家要嫁鬼新娘。台北市:富春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碧月(2005)。小說欣賞入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枝萬(1995)。臺灣民間信仰論集。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文寶(2002)。少兒文學天地寬。台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宗弦(1999)。第一百面金牌。臺北市: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子樟(1999)。少年小說大家讀:啟蒙與成長的探索。天衛文化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春興(1997)。教育心理學。東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喬(1996)。小說入門。台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莊萬壽(20030000)。臺灣文化論:主體性之建構。臺北:玉山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鄭宗弦(2002)。阿公的紅龜店。台北:民生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鄭宗弦(2001)。媽祖回娘家。台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鄭宗弦(1999)。姑姑家的夏令營。台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片岡嚴、陳金田(1980)。臺灣風俗誌。台北:大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鄭宗弦(2004)。前世今生愛上你。台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鄭宗弦(2004)。神豬減肥記。台北:小魯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吳東權(1994)。文學境界。台北:躍昇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沈清松(20010000)。臺灣精神與文化發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叔本華(1981)。文學與藝術。台北:喜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林燿德(1996)。敏感地帶--探索小說的意識真相。台北:駱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洪惟仁(1986)。臺灣禮俗語典。台北:自立晚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張清榮(2002)。少年小說研究。台北: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陸志平、吳功正(1991)。小說美學。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黃有志(1991)。社會變遷與傳統習俗。台北:幼獅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傅騰霄(1992)。小說技巧。北京:中國青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蔡相煇(2004)。臺灣社會文化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王安憶(2002)。小說家的13堂課。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傅林統(1998)。兒童文學的思想與技巧。臺北: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鈴木清一郎、馮作民(1994)。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林守為(1989)。兒童文學。台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姚一葦(1989)。欣賞與批評。台北:聯經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林美容(19930000)。臺灣人的社會與信仰。臺北:自立晚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魏貽(1999)。小說鑑賞入門。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吳瀛濤(1992)。臺灣民俗。眾文圖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東方孝義(1997)。臺灣習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呂理政(19920000)。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臺北:稻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徐守濤(2001)。林鍾隆先生作品討論會論文集,台北:富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胡適(1996)。海上花列傳序。胡適文存。合肥: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謝冰瑩(1969)。書的毀滅。愛晚亭。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