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林崇智的臺灣植物學研究--兼論板橋林家與臺灣研究
書刊名:臺灣風物
作者:鄭麗榕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g, Li-jung
出版日期:2017
卷期:67:4
頁次:頁131-166
主題關鍵詞:林崇智板橋林家臺灣植物學臺灣研究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2
  • 點閱點閱:42
期刊論文
1.許雪姬(20101000)。臺灣史研究三部曲:由鮮學經顯學到險學。思想,16,71-1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翔瑜(20120600)。臺灣文化保存法制之更迭及其實踐比較(1900-1982)。臺灣文獻,63(2),191-2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麗榕(20100100)。日治臺灣的家族、政治與文化--板橋林家林履信的例子(1899-1954)。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64,2-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崇智(19580300)。臺灣國立公園的開設。臺灣文獻,9(1),33-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富三(19950600)。板橋林本源家與清代北臺山區的發展。臺灣史研究,2(1),5-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永華(2010)。早田文藏與《臺灣植物圖譜》。臺灣學通訊,43,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吳明勇(2010)。日治時期臺灣植物調查事業。臺灣學通訊,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子候(19970100)。林崇智(1897-1996)。傳記文學,70(1)=416,130-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崇智(1953)。臺灣天然紀念物中之植物。文獻專刊,4(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崇智(1954)。芝山岩的名貴植物--附草山八角蓮。臺灣風物,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崇智(1956)。臺灣古植物學文獻。臺灣文獻,7(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崇智(1965)。談「茱萸」。臺灣風物,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崇智(1967)。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時代意義。臺灣風物,1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林樸(19761200)。臺灣柑橘生產與病毒之研究。臺灣風物,26(4),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泉(2016)。暮春歸夢杜鵑魂:記顚沛流離的菽莊花園老主人:壺公林爾嘉。文學臺灣,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泉(2016)。板橋林本源家族記事:記林鼎禮及其子女。傳記文學,6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淵盛(20060900)。林爾嘉及其文學活動探析。臺灣風物,56(3),61-10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雄潮(19761200)。我所知肖莊先生的風範。臺灣風物,26(4),303-30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盛清沂(19760900)。臺灣省通志纂修始末。臺灣風物,26(3),294-3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黃富三(1996)。崇智先生與我。臺灣風物,4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黃富三(2014)。永懷恩師陳奇祿院士。臺灣風物,6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臺灣博物學會(1920)。故東京帝國大學教授理學專士早田文藏先生。臺灣博物學會會報,24(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張炎憲(20010100)。「臺灣風物」五十年--從草創到茁壯。臺灣風物,50(4),19-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1967)。當前臺灣鄉土研究的方向(座談會)。臺灣風物,17(1),5-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莊怡文(2016)。近現代閩臺關係下的林本源家族古典文學及其相關活動研究(博士論文)。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杜淑純、曾秋美、尤美琪(2005)。杜聰明與我:杜淑純女士訪談錄。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三井、許雪姬、楊明哲(1992)。林衡道先生訪問紀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雪姬、劉素芬、莊樹華、丘慧君(2003)。王世慶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培豐(2006)。「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台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台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小熊英二(1998)。〈日本人〉の境界。東京:株式會社新曜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吳永華(2016)。早田文藏:臺灣植物大命名時代。臺北:臺大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瑞宗、蔡思薇(2010)。風景的想像力:板橋林本源園邸的園林。臺北:北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東京帝國大學(1933)。東京帝國大學五十年史。東京:東京帝國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崇智、林樸、耿若琇(1990)。熱帶植物圖譜--第一卷裸子植物與雙子葉植物。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科学朝日(1991)。殿様生物学の系譜。東京:朝日新聞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泉(2017)。紫藤簃:林本源家族訓眉記紀事散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衡道、卓遵宏、林秋敏(1996)。林衡道先生訪談錄。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8970807)。任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8980508)。傳習所建築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8990701)。木下邦昌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020228)。木下邦昌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110605)。林家子弟の遊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120302)。林家の留學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230524)。三學士之祝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251016)。十三萬圓の空巣狙孫逸仙からの記念品を盜まれた臺灣の林崇智も被害者の一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0101111)。耿煊生平簡介,http://www.tsps.org.tw/document/04.epaper/epaper/epaper_32.htm。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許雪姬(1992)。日據時期的板橋林家:一個家族與政治的關係。近世家族與政治比較歷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崇智(1991)。[林本源基金會叢書]序。近現代臺灣口述歷史。臺北: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雪姬(2008)。日治時期的板橋林家:家族與社會活動。臺灣經濟、社會與文化的變遷。臺北:威仕曼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奇祿(1996)。歷史文化與臺灣(四):臺灣研究研討會76-100回紀錄序。歷史文化與臺灣(四):臺灣研究研討會76-100回紀錄。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鄭麗榕(2013)。近代北臺灣的社會文化社團:如水社的個案(1928-1934)。新眼光:臺灣史研究面面觀。臺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雪姬、丘慧君(1995)。林櫻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