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林瑞明對日看法的轉變與對臺灣主體性的啟示
書刊名:真理大學人文學報
作者:錢鴻鈞柳一豪
作者(外文):Cian, Hong-jyunLiu, Ben I Hao
出版日期:2020
卷期:24
頁次:頁24-41
主題關鍵詞:本土化對日看法去殖民臺灣主體LocalizationPerceptions of JapanDecolonizationTaiwanese Subjectiv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16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陳室如(20070400)。日治時期臺人大陸遊記之認同困境:以連橫《大陸遊記》與吳濁流《南京雜感》為例。人文研究學報,41(1),33-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藍建春(19970400)。胡太明的祖國經驗--《亞細亞的孤兒》中的國族想像、瓦解與再擬構。水筆仔,2,4-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儀深(20100600)。臺獨主張的起源與流變。臺灣史研究,17(2),131-16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富容(20061200)。「孤兒」與「原鄉人」--吳濁流與鍾理和的大陸悲歌。育達學院學報,12,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Jacobs, J. Bruce、Liu, I.-Hao Ben(2007)。Lee Teng-Hui and the idea of Taiwan。The China Quarterly,190,375-393。  new window
6.李東華(20061100)。光復初期(1945-50)的民族情感與省籍衝突--從臺灣大學的接收改制做觀察。臺大文史哲學報,65,183-2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惠禎(20060600)。承先與啟後:楊逵與戰後初期臺灣文學系譜。臺灣文學學報,8,1-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柯裕棻(20060600)。去殖民與認同政治--訪談《成為「日本人」》作者荊子馨。思想,2,255-26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錢鴻鈞(20010600)。「怒濤」[鐘肇政著]論日本精神之死與純潔。臺灣文藝,176,30-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錢鴻鈞(2002)。《戰火》論--日本精神與塞達卡精神。台灣文學評論,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鍾肇政、戴嘉玲(20040100)。論臺灣文學--從「譯腦」的體驗談起。臺灣文學評論,4(1),96-10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瑞明(1993)。騷動的靈魂--決戰時期的台灣作家與皇民文學。日據時期台灣史國際研討會。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錢鴻鈞(1999)。《插天山之歌》與台灣靈魂的工程師。真理大學鍾肇政文學研討會,(會議日期: 11.6)。淡水: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慈憶(2007)。戰後台灣現代詩中的文化認同研究--以「跨語詩人」及「渡台詩人」為觀察比較(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阿部賢介(2010)。關鍵的七十一天--二次大戰結束前後的台灣社會與台灣人之動向(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卓玉娟(2002)。林梵早期的文學歷程及其現代詩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毓嵐(2008)。世變與時變--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肆應(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祥豪(2009)。日治後期國家法對政治異議者的處置(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采琪(2015)。跨時代的「皇民文學」作家--陳火泉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尹者江(2004)。冷戰前後台灣地緣政治(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慧芬(1999)。台灣客籍作家長篇小說中人物的文化認同(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盧欣怡(2007)。吳濁流小說中的臺灣社會(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杜劍鋒(2011)。東亞視野下的褔爾摩沙--臺灣認同的源起與變化(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昀陽(2006)。文學行動、左翼台灣--戰後初期(1945-1949)楊逵文學論述及其思想研究(碩士論文)。靜宜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仁傑(2004)。一段跨時代的故事:台灣學生運動史研究(1920-1994)(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志仁(2010)。台灣客家小說移民書寫之探究--以吳濁流.鍾理和.鍾肇政.李橋作品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明成(2002)。陳芳明現象及其國族認同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趙希方(2009)。後殖民理論與台灣文學。台北:人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梵(1995)。少尉的兩個世界。臺南:臺南市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鍾肇政(1998)。鍾肇政回憶錄。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彭瑞金(1992)。臺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賴和、林瑞明(1994)。賴和漢詩初編。彰化縣: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俊雅(1998)。日據時期臺灣小說選讀。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芳明(1989)。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許俊雅(1995)。日據時期臺灣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建忠(2007)。被詛咒的文學:戰後初期(1945-1949)台灣文學論集。台北:五南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葉榮鐘(1971)。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瑞明(1996)。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臺北:允晨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瑞明(1996)。台灣文學的本土觀察。臺北:允晨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許介鱗(20070000)。臺灣史記:日本殖民統治篇。臺北:文英堂。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龍應台(2009)。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臺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胡民祥(1989)。臺灣文學入門文選。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方孝謙(2007)。殖民地台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895-1945。台北: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Hobsbawm, Eric John、李金梅(1997)。民族與民族主義。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良澤(1988)。四十五自述:我的文學歷程。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荊子馨、鄭力軒(2006)。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薛化元(1999)。臺灣開發史。臺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彭明敏(1988)。自由的滋味。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李喬(1992)。臺灣文學造型。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鍾肇政、彭瑞金、莊華堂(2008)。鍾肇政口述歷史:「戰後台灣文學發展史」十二講。台北: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陳培豐、王興安、鳳氣至純平(2006)。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台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台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梁明雄(1996)。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彭端金(1995)。臺灣文學探索。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方孝謙(2001)。殖民地臺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臺灣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895-1945。臺北:巨流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李敏勇(1994)。臺灣戰後文學反思。臺北:自立晚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褚昱志(2009)。皇民文學與反皇民文學之研究。台北:秀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林梵(1978)。楊逵畫像。臺北:筆架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陳芳明(1998)。左翼臺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游勝冠(1996)。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臺北:前衛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施淑(1992)。日據時代臺灣小說選。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葉石濤(1998)。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許極燉(19960000)。臺灣近代發展史。臺北:前衛。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黃光國(2010)。最後的亞细亞孤兒--從李登輝、彭明敏、黃光國的生命故事看台灣人的1949。天下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林載爵(1994)。臺灣文學的兩種精神。南市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張金墙(1999)。斷裂與再生《臺灣文藝》研究(1964-1994)。南市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吳文星(19830000)。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之研究。臺北:師大歷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翁佳音(1986)。臺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1895-1902)。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林瑞明(1993)。台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臺北:允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鍾肇政(19790601)。日據時代台灣文學的盲點--對「皇民文學」的一個考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彥明(20090600)。臺灣國族認同的連續或斷裂?--評《臺灣人的抵抗與認同, 1920~1950》[陳翠蓮著] (臺北:曹永和文教基金會、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威廷(20040300)。國族認同的摸索--評介盧建榮著《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和《臺灣後殖民國族認同1950∼20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瑞明(2002)。林瑞明與鍾肇政往來書信集。鍾肇政全集。桃園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錢鴻鈞(2002)。《戰火》論--日本精神與塞達卡精神。從和解到自治。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